一种LC四联一体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6344发布日期:2020-03-27 13:22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LC四联一体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c四联一体适配器。



背景技术:

光通信使用过程中有时需要将lc适配器与连接头相互连接进行信号传输。现有的lc四联适配器(如图6所示)中,四个连接通道都是在适配器壳体内部排成一排设置,中间通过三块筋板隔离,这种适配器中,四个并排的连接通道占用大量空间,导致适配器整体空间增大,而且适配器结构复杂,原材料消耗大,不易加工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lc四联一体适配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c四联一体适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前后端贯穿的矩形空腔,所述空腔的中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为矩形,隔板与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隔板的两侧均往壳体的外侧延伸形成连接部,隔板将空腔分割成两个对称的子空腔,所述子空腔沿其轴向分别设有条状的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和凸起分别位于子空腔内的上下两侧,凹槽内的两侧均设有倒扣口,两个倒扣口正对设置,所述隔板上设有四个连接通道,四个连接通道呈口字形分布在隔板的四个拐角处,所述连接通道贯穿隔板。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适配器的安装,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竖向截面为u形。

作为优选,为了利于适配器散热,保证通信效果,所述壳体上设有四个散热孔,四个散热孔两两一组分别位于壳体上端面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呈倾斜状。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凹槽与壳体的连接强度,所述凹槽与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凸起与壳体的连接强度,所述凸起与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壳体的制作材料为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lc四联一体适配器,外形简洁、独特;整体体积小,节约原材料,生产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强度高,易于生产加工。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c四联一体适配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lc四联一体适配器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lc四联一体适配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lc四联一体适配器的凹槽的仰视图。

图5为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的lc四联一体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和对应的名称为:1.壳体,2.隔板,3.凹槽,4.凸起,5.连接通道,6.散热孔,201.连接部,301.倒扣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4所示,一种lc四联一体适配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前后端贯穿的矩形空腔,空腔的中部设有隔板2,隔板2为矩形,隔板2与壳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隔板2的两侧均往壳体1的外侧延伸形成连接部201,隔板2将空腔分割成两个对称的子空腔,子空腔沿其轴向分别设有条状的凹槽3和凸起4,凹槽3和凸起4分别位于子空腔内的上下两侧,凹槽3内的两侧均设有倒扣口301,两个倒扣口301正对设置,隔板2上设有四个连接通道5,四个连接通道5呈口字形分布在隔板2的四个拐角处,连接通道5贯穿隔板2。

为了便于适配器的安装,连接部201上设有安装口,安装口的竖向截面为u形。

为了利于适配器散热,保证通信效果,壳体1上设有四个散热孔6,四个散热孔6两两一组分别位于壳体1上端面的两端。

壳体1的两端均呈倾斜状。

为了保证凹槽3与壳体1的连接强度,凹槽3与壳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

为了保证凸起4与壳体1的连接强度,凸起4与壳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壳体1的制作材料为塑料。

本实施例中,将四个并排设置的连接通道5改成两排两列设置,使得四个连接通道5排布更加紧密,有效减小壳体1的体积,取消了壳体1内的多个板筋,节约原料,还使得模具加工更加简单,适配器为一体式结构,无需焊接,结构强度高。本适配器需要与其配套的连接器如图5所示使用,连接器的一端有四个接头,连接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卡头和滑槽,使用时,将连接器插入子空腔内,四个接头会与四个连接通道5对接,卡头位于凹槽3中,通过与倒扣口301卡接完成连接器与本适配器的固定,而凸起4嵌入滑槽起到导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c四联一体适配器,外形简洁、独特;整体体积小,节约原材料,生产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强度高,易于生产加工。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