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内部异响的新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6361发布日期:2020-06-16 22:4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内部异响的新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内部异响的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等几大主要电子消费应用市场增长放缓。但车载液晶显示屏随着电动车的普及而逐渐扩大应用。车载显示器分有两种一种是放置在客车上面观看的电视,实质上就是车载电视,另一种是小尺寸车载显示器有3.5寸、4.3寸、7寸和9寸的,一般有两路视频输入,一路可以接车载dvd用,另一路接倒车影像车载摄像头用,有的还带有mp5视频播放和蓝牙功能,能够在汽车同类运动工具上使用的显示器,方便在汽车运动中使用。市场上常规的车载液晶屏组装方式为将导光板平放在胶框内,用胶带固定导光板。由于市场车载市场液晶屏需求越来越多,尺寸也越来越大,导光板到胶框边缘距离0.4mm,导光板重量随着尺寸的增大重量也在加增加,用胶带固定导光板短时间内不会出现问题,时间久了胶带粘性下降,导光板在胶框内会晃动,导致异响,并随着导光板在胶框内晃动同时对增亮片进行摩擦,照成产品显示不良,增加产品的不良率;除此之外,导光板固定需要额外的胶带和人工操作,使得生产成本提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的胶框和导光板的装配结构[201520617950.9],其包括胶框和导光板,导光板装设在胶框内,所述胶框内设有凹槽和凸块,导光板上设有卡槽和凸壁,导光板凸壁卡入胶框的凹槽内,胶框的凸块卡入导光板的卡槽中,胶框上设置有两个凹槽和一个凸块,该凸块位于两个凹槽之间,导光板上设置有两个凸壁和一个卡槽,该卡槽位于两个凸壁之间。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导光板需用胶带固定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长时间使用后导光板松动发出异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内部连接稳定的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内部异响的新型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内部异响的新型结构,包括胶框,胶框内通过插接机构安装有导光板,导光板的周边通过卡接机构与胶框内侧配合,插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光板下方两侧的凸块,凸块呈矩形且与导光板的短边的边缘齐平,胶框内侧设有贴合面框且贴合面框的框面低于胶框的框面,贴合面框的框面与导光板下方互相贴合,贴合面框两侧的框面上设有与凸块互相插接的凹槽,胶框的外侧面上均匀布置设有若干卡条,凹槽的深度与凸块的高度为1.2-2mm,胶框内侧的贴合面框与胶框互相连接,贴合面框与胶框构成与导光板互相拼接的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设置在胶框一端拐角处的折边卡接组。通过设置在导光板下方的凸块和贴合面框上的凹槽互相插接定位,避免了液晶显示模组长时间使用后导光板松动所导致的异响。

在上述的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内部异响的新型结构中,折边卡接组包括导光板一端拐角处的圆角,导光板的竖边上开有倾斜设置且与圆角连接的斜边,导光板的长边上设有与圆角连接的直角,胶框内侧一角设有与折边卡接组互相配合的卡接边。折边卡接组将导光板的边缘与胶框配合,避免了导光板安装时的错位。

在上述的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内部异响的新型结构中,卡接机构包括若干设置在导光板周边的凸板组,凸板组包括设置在导光板上延伸向外的凸板,胶框内侧设有与凸板互相卡接的凹边。凸板与凹边互相插接,避免了使用胶带进行固定。

在上述的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内部异响的新型结构中,贴合面框连接在胶框内侧中部且与胶框下端留有间距,贴合面框上端的长边的框面上设有若干与导光板贴合的凸条。凸条与导光板紧密贴合,给导光板与贴合面框之间留有安装余量。

在上述的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内部异响的新型结构中,导光板的边缘与胶框的内侧面之间留有0.1mm-0.3mm的空隙,胶框的长边长度为255mm-260mm,胶框的短边长度为105mm-115mm。胶框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增加了导光板的安装空间。

在上述的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内部异响的新型结构中,胶框与折边卡接组相接的长边内侧插有搭接条,搭接条上端与导光板的长边边缘下端互相贴合。搭接条与导光板贴合,也便于向导光板侧面光源发出的光线导向面板的正面。

在上述的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内部异响的新型结构中,搭接条包括与分别胶框一侧长边下端和内侧贴合的横板和竖板,横板中部设有与上端导光板贴合的条形板,条形板与竖板之间构成条形槽,条形槽两端开口朝向胶框外侧。条形槽在导光板安装后与外界连通,从而方便导入光线。

在上述的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内部异响的新型结构中,导光板靠近搭接条的一侧通过连通部与搭接条上的条形槽连通。

在上述的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内部异响的新型结构中,导光板下端设有与胶框连接的下底板,下底板分别与贴合面框和搭接条贴合且与导光板之间留有空隙。下底板与导光板之间留有空隙,用于增加额外的反射板。

在上述的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内部异响的新型结构中,胶框的外侧面上的卡条与胶框的框面互相平行,卡条一侧倾斜设置。设置在胶框外侧的卡条一侧倾斜设置,方便将液晶显示模组卡接在安装结构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导光板和胶框之间设有由凸块和凹槽构成的插接机构,减少了导光板震动所发出的异响;导光板周边通过卡接机构与胶框卡合,减少了胶带的使用量,且便于导光板安装定位;导光板一侧的长边下端通过搭接条与胶框连接且搭接条上设有条形槽,便于将光线导入导光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胶框1、卡条11、导光板2、连通部21、插接机构3、凸块31、凹槽32、卡接机构4、凸板组41、凸板42、凹边43、贴合面框5、凸条51、折边卡接组6、圆角61、斜边62、直角63、卡接边64、搭接条7、横板71、竖板72、条形板73、条形槽74、下底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本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内部异响的新型结构,包括胶框1,胶框1内通过插接机构3安装有导光板2,导光板2的周边通过卡接机构4与胶框1内侧配合,插接机构3包括设置在导光板2下方两侧的凸块31,凸块31呈矩形且与导光板2的短边的边缘齐平,胶框1内侧设有贴合面框5且贴合面框5的框面低于胶框1的框面,贴合面框5的框面与导光板2下方互相贴合,贴合面框5两侧的框面上设有与凸块31互相插接的凹槽32,胶框1的外侧面上均匀布置设有若干卡条11,凹槽32的深度与凸块31的高度为1.2-2mm,胶框1内侧的贴合面框5与胶框1互相连接,贴合面框5与胶框1构成与导光板2互相拼接的卡接机构4,卡接机构4包括设置在胶框1一端拐角处的折边卡接组6。当将导光板2卡接到胶框1内时,导光板2下方两侧的边缘处的凸块31插入贴合面框5上的凹槽32中,所述的凸块31和凹槽32高度和深度都采用1.6mm,导光板2与胶框1保持相对固定,减少了因导光板2松动所产生的异响。

具体地,折边卡接组6包括导光板2一端拐角处的圆角61,导光板2的竖边上开有倾斜设置且与圆角61连接的斜边62,导光板2的长边上设有与圆角61连接的直角63,胶框1内侧一角设有与折边卡接组6互相配合的卡接边64。折边卡接组6内的圆角61、斜边62和直角63分别与设置在胶框1内侧卡接边64卡合,安装导光板2时,通过折边卡接组6即可快速定位且减少安装后的窜动。

除此之外,卡接机构4包括若干设置在导光板2周边的凸板组41,凸板组41包括设置在导光板2上延伸向外的凸板42,胶框1内侧设有与凸板42互相卡接的凹边43。卡接机构4内的凸板组41将胶框1与导光板2的周边卡合,提高了导光板2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贴合面框5连接在胶框1内侧中部且与胶框1下端留有间距,贴合面框5上端的长边的框面上设有若干与导光板2贴合的凸条51。凸条51上端与导光板2贴合后使导光板2与贴合面框5留有一定安装余量。

更进一步地,导光板2的边缘与胶框1的内侧面之间留有0.1mm-0.3mm的空隙,胶框1的长边长度为255mm-260mm,胶框1的短边长度为105mm-115mm。其中导光板2与胶框1内侧面之间的空隙为0.2mm,胶框1长边和短边长度分别为257.3mm和110mm。

深入地,胶框1与折边卡接组6相接的长边内侧插有搭接条7,搭接条7上端与导光板2的长边边缘下端互相贴合。搭接条7安装在胶框1内侧,安装导光板2时,搭接条7与胶框1共同作用,将导光板2限制在框内。

很明显,搭接条7包括与分别胶框1一侧长边下端和内侧贴合的横板71和竖板72,横板71中部设有与上端导光板2贴合的条形板73,条形板73与竖板72之间构成条形槽74,条形槽74两端开口朝向胶框1外侧。条形槽74两侧的开口朝向胶框1的短边,搭接条7的竖板72与导光板2之间留有空隙。

同时,导光板2靠近搭接条7的一侧通过连通部21与搭接条7上的条形槽74连通。条形槽74可将光线从导光板2一侧导入。

优选地,导光板2下端设有与胶框1连接的下底板8,下底板8分别与贴合面框5和搭接条7贴合且与导光板2之间留有空隙。

可见地,胶框1的外侧面上的卡条11与胶框1的框面互相平行,卡条11一侧倾斜设置。卡条11一侧倾斜设置,当将液晶显示模组安装到相对位置时,卡条11倾斜处可通过扣接机构稳定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在导光板2下端两侧设有凸块31,与导光板2贴合的贴合面框5上设有与凹槽32,凸块31与凹槽32互相插接,从而限制导光板2在平面方向上相对胶框1晃动;胶框1内侧设有与导光板2周边互相卡合的卡接机构4,在导光板2装入胶框1时,卡接机构4帮助安装者快速安装导光板2;胶框1一侧长边内侧设有搭接条7,搭接条7与胶框1另一侧的贴合面框5共同承载导光板2,其中搭接条7内的条形槽74方便将光线导入导光板2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胶框1、卡条11、导光板2、连通部21、插接机构3、凸块31、凹槽32、卡接机构4、凸板组41、凸板42、凹边43、贴合面框5、凸条51、折边卡接组6、圆角61、斜边62、直角63、卡接边64、搭接条7、横板71、竖板72、条形板73、条形槽74、下底板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