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81103发布日期:2020-09-01 19:2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pon接入技术已成为全球ftth(光纤到户)全面推广的最主要解决方案。对于ftth的接入安装,光纤快速连接器组件以其安装方便、快速、高效等优势,已成为目前ftth接入的最优选择方案。现有的光纤快速连接器组件中常见的有直通式和预埋式。

现有技术中的预埋式光纤快速连接器组件,由于插芯组件一般通过卡勾伸入连接器外壳的内腔中与连接器外壳卡接,组装快速方便,但当组装出现问题需要拆卸时,由于插芯组件向连接器外壳前端方向移动受到卡勾结构的限制,且插芯组件无法送连接器外壳尾端方向移出,因此,一般拆卸时通过外力强行将插芯组件拔出,导致插芯组件的卡勾变形损坏,无法二次使用或者重新装配后对连接器连接光纤的可靠性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实现插芯组件与连接器外壳装配后向连接器外壳前端方向移动,且有助于避免插芯组件与连接器外壳拆卸过程中损坏零部件的一种光纤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插芯组件和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开设有轴向延伸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内侧壁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插芯组件的尾部设有限位卡勾,所述插芯组件插设于所述内腔并通过所述限位卡勾与所述限位凸起卡接以限制插芯组件向内腔前端移动,所述连接器外壳对应所述限位凸起的位置开设有轴向延伸的窗口,所述插芯组件的尾部能够向所述窗口方向移动。

可选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盖设于所述窗口的盖体以及与所述盖体连接的悬臂卡勾,所述窗口的至少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悬臂卡勾与所述卡槽卡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器外壳开设所述窗口的一侧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侧壁开设所述卡槽。

可选的,所述卡槽一侧开设有通孔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一侧面连通。

可选的,所述悬臂卡勾的数量有两个,所述窗口的两侧分别开设所述卡槽用于与所述悬臂卡勾卡接。

可选的,所述盖体设有面向所述窗口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设有背向第一侧面的方向凸起用于抵接所述插芯组件的凸块。

可选的,所述插芯组件设有面向插芯组件尾端方向的第一限位面,所述限位凸起设有面向连接器外壳前端的第二限位面,所述插芯组件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抵接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

可选的,所述内腔内侧壁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设有面向连接器外壳前端的第三限位面,所述插芯组件设有面向插芯组件尾端的第四限位面,所述插芯组件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抵接第三限位面和第四限位面。

可选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外侧的尾套,所述尾套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有面向所述尾套尾端的第一侧壁,所述连接器外壳设有活动弹片,所述活动弹片设有面向连接器外壳前端的第三侧壁,所述活动弹片设有所述第三侧壁的一端嵌入所述限位槽,且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尾部开设有轴向延伸的夹紧槽,所述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若干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若干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连接器外壳轴向方向交错布置。

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在连接器外壳的内腔内壁设置限位凸起,并使插芯组件的尾部形成限位卡勾,当插芯组件插入内腔时,通过限位卡勾与限位凸起卡接实现插芯组件的轴向限位,防止插芯组件从连接器前端移出;另一方面,为了方便插芯组件在出现组装问题或需要维修时从连接器外壳卸下,连接器外壳一侧对应限位凸起的位置开设有轴向延伸的窗口,当插芯组件拆卸时,通过使插芯组件尾部的限位卡勾向窗口方向移动,当限位卡勾离开限位凸起,即可将插芯组件从内腔中抽出,从而实现插芯组件与连接器外壳的分离,避免了插芯组件拆卸过程中损坏零部件,保证连接器使用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插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插芯组件的爆炸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连接器外壳与盖板装配的主视图;

图8是图7中c-c处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连接器外壳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连接器外壳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插芯组件拆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连接器与盖板装配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插芯组件,11、限位卡勾,12、第一限位面,13、第四限位面,14、锁扣,15、陶瓷插芯,16、尾座,17、压贴块,18、凹槽部,2、连接器外壳,21、内腔,211、顶出孔,22、限位凸起,221、第二限位面,23、窗口,24、安装孔,241、卡槽,25、通孔,26、定位凸起,261、第三限位面,27、活动弹片,271、第三侧壁,28、定位端面,29、夹紧槽,291、第一凸起,292、第二凸起,3、盖板,31、盖体,311、凸块,312、第一侧面,32、悬臂卡勾,4、弹簧,5、尾套,51、限位槽,511、第一侧壁,52、活动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参考图1-图1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插芯组件1和连接器外壳2,连接器外壳2开设有轴向延伸的内腔21,内腔21的内侧壁设有限位凸起22,插芯组件1的尾部设有限位卡勾11,插芯组件1插设于内腔21并通过限位卡勾11与限位凸起22卡接以限制插芯组件1向内腔21前端移动,连接器外壳2对应限位凸起22的位置开设有轴向延伸的窗口23,插芯组件1的尾部能够向窗口23方向移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凸起22设置于连接器外壳2的中段区域。

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在连接器外壳2的内腔21内壁设置限位凸起22,并使插芯组件1的尾部形成限位卡勾11,当插芯组件1插入内腔21时,通过限位卡勾11与限位凸起22卡接实现插芯组件1的轴向限位,防止插芯组件1从连接器前端移出;另一方面,为了方便插芯组件1在出现组装问题或需要维修时从连接器外壳2卸下,连接器外壳2一侧对应限位凸起22的位置开设有轴向延伸的窗口23,当插芯组件1拆卸时,通过使插芯组件1尾部的限位卡勾11向窗口23方向移动,当限位卡勾11离开限位凸起22,即可将插芯组件1从内腔21中抽出,从而实现插芯组件1与连接器外壳2的分离,避免了插芯组件1拆卸过程中损坏零部件,保证连接器使用的性能。

其中,由于插芯组件的组成部分包括陶瓷插芯15、预埋光纤、尾座16、压贴块17以及锁扣14,其中,本实施例中插芯组件1的尾座16使用金属材料制备,可减小插芯组件1装配拆卸过程的变形可能性,提高使用稳定性;在插芯组件1中,预埋光纤设于陶瓷插芯15的内孔,并一端露出于陶瓷插芯15的插接端,另一端露出于陶瓷插芯15的凹槽部18;陶瓷插芯15套设于尾座16内,并使陶瓷插芯15的插接端露出于尾座16前端开口;压贴块17与陶瓷插芯15的凹槽部18配合;弹簧4套设于尾座16尾部的外表面;锁扣14可移动地套设于尾座16的外表面,因此,当插芯组件1插接于内腔21并且与外入光纤连接时,外入光纤从连接器外壳2后端深入内腔21并到达插芯组件1的凹槽部18,实现预埋光纤与外入光纤的对接,然后往连接器外壳2前端方向推动锁扣14,使压贴块17与凹槽部18的配合从松弛配合变为紧密配合,从而锁压光纤对接点,其中,为了方便在插芯组件1插接于内腔21时推动锁扣14,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窗口23包括第一窗口231和第二窗口232,第一窗口231的位置对应锁扣14移动的区域范围,第二窗口232的位置对应限位凸起22的位置设置,使插芯组件1的限位卡勾11可以从第二窗口232中移出并从限位凸起22中脱离,实现插芯组件1与连接器外壳2的拆卸。

进一步的,第一窗口231和第二窗口232在连接器外壳的轴向方向贯通形成窗口23,使得插芯组件1在尾端偏移时具有足够的空间能满足限位卡勾与限位凸起脱离。

参考图1、图2、图6-图10,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插芯组件1意外受力从窗口23的移动导致插芯组件1与连接器外壳2分离,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还包括盖板3,盖板3包括盖设于窗口23的盖体31以及与盖体31连接的悬臂卡勾32,窗口23的至少一侧开设有卡槽241,悬臂卡勾32与卡槽241卡接,如此,通过盖体31盖设窗口23,从而防止插芯组件1的尾部意外从窗口23中移出,提高连接器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且在插芯组件1需要拆卸时,只需使悬臂卡勾32与卡槽241分离即可;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盖板3盖设于第二窗口232,避免阻碍移动锁扣14。

参考图7,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外壳2开设窗口23的一侧面开设有安装孔24,安装孔24内侧壁开设卡槽241,如此,在悬臂卡勾32与卡槽241卡接时,悬臂卡勾32设置于安装孔24内,从而防止悬臂卡勾32意外受力与卡槽241分离导致盖板3脱落,进一步提高盖板3与连接器外壳2连接的可靠性。

同时,为了方便盖板3从连接器外壳2上卸下,本实施例的卡槽241一侧开设有通孔25与连接器外壳2的一侧面连通,且悬臂卡勾32的数量有两个,窗口23的两侧分别开设卡槽241用于与悬臂卡勾32卡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悬臂卡勾32相向布置,如此,两个安装孔24内设置的卡槽241相背设置,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通孔25连通连接器外壳2背向窗口23的一侧面,从而用户可通过工具从通孔25中插入并将悬臂卡勾32从安装孔24中顶出后,将盖板3卸下。

参考图13,在另一实施例中,悬臂卡勾32相背布置,如此,两个安装孔24内设置的卡槽241相向设置,此时,卡槽241一侧开设的通孔25与连接器外壳2相邻窗口23的一侧面连通,从而用户可从通孔25中将悬臂卡勾32从卡槽241中顶出,实现盖板3与连接器外壳2的分离。

参考图10,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盖体31设有面向窗口23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设有背向第一侧面的方向凸起用于抵接插芯组件1的凸块311,如此,在悬臂卡勾32与卡槽241卡接时,盖体31可通过凸块311向插芯组件1的一侧面施加压力,从而锁紧插芯组件1,提高插芯组件1安装的稳定性。

其中,为了防止插芯组件1向连接器外壳2的尾端移动,本实施例的插芯组件1设有面向插芯组件1尾端方向的第一限位面12,限位凸起22设有面向连接器外壳2前端的第二限位面221,插芯组件1外侧套设有弹簧4,弹簧4两端分别抵接第一限位面12和第二限位面221,参考图2和图4,如此,通过弹簧4提供弹力使插芯组件1向连接器外壳2尾端方向移动可自动复位,且当插芯组件1受到碰撞时,弹簧4可提供缓冲,避免插芯组件1损坏,使用更可靠;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面12设置于插芯组件1的后段区域。

进一步的,连接器外壳具有用于插芯组件轴向预设范围内移动的后退区,一方面,可配合弹簧的设置,用于插芯组件受到撞击时进行缓冲,另一方面,在插芯组件的限位卡勾需要从限位凸起中脱离时,将插芯组件向后端方向按压,使限位卡勾与限位凸起轴向方向具有一定间距后,再使插芯组件的尾端向窗口方向移动,从而减少插芯组件的限位卡勾与限位凸起脱离的阻力。

参考图12和图14,在另一实施例中,内腔21内侧壁设有定位凸起26,定位凸起26设有面向连接器外壳2前端的第三限位面261,插芯组件1设有面向插芯组件1尾端的第四限位面13,插芯组件1外侧套设有弹簧4,弹簧4两端分别抵接第三限位面261和第四限位面13,实现插芯组件1的轴向限位并通过弹簧4提供缓冲,避免插芯组件1损坏,提高连接器使用的可靠性。具体的,该实施例中的第四限位面13设置于插芯组件1的前段区域。

参考图2和图3,为了便于连接器的装配,本实施例还包括套设于连接器外壳2外侧的尾套5,尾套5一侧开设有限位槽51,限位槽51设有面向尾套5尾端的第一侧壁511,连接器外壳2设有活动弹片27,活动弹片27设有面向连接器外壳2前端的第三侧壁271,活动弹片27设有第三侧壁271的一端嵌入限位槽51,且第三侧壁271与第一侧壁511抵接,连接器外壳2设有面向连接器外壳2尾端用于限制尾套5向连接器外壳2前端移动的定位端面28,如此,在连接器外壳2与尾套5装配时,将尾套5套入连接器外壳2,当第一侧壁511与第三侧壁271抵接时,尾套5的前端与定位端面28抵接,实现连接器外壳2与尾套5的轴向固定;另外,为了方便尾套5与连接器外壳2拆卸,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槽51设有活动压片52,通过活动压片52方便将活动弹片27从限位槽51中压出。

参考图2和图6,进一步的,连接器外壳2的尾部开设有轴向延伸的夹紧槽29,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若干第一凸起291和第二凸起292,如此,在光缆从连接器外壳2的尾端插入与插芯组件1连接时,可通过夹紧槽29夹紧光缆,同时,通过第一凸起291与第二凸起292增加光缆在夹紧槽29内受到的摩擦力,提高光缆夹紧在夹紧槽29内的稳定性,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夹紧槽29夹紧光缆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若干第一凸起291与第二凸起292沿连接器外壳2轴向方向交错布置,进而提高夹紧光缆的夹紧力。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外壳和尾套均采用透明树脂材料制备,从而方便观察或检测连接器的装配效果,另外,连接器外壳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备。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装配时:

首先,将插芯组件1从连接器外壳2的前端插入内腔21中,并使插芯组件1的限位卡勾11与限位凸起22卡接,防止插芯组件1装入连接器外壳2后从连接器外壳2的前端脱出;同时,弹簧4两端分别抵接内腔21内侧壁设置的限位凸起22的第二限位面221和插芯组件1的第一限位面12,通过弹簧4的弹力限制插芯组件1往连接器外壳2尾端方向的运动,实现插芯组件1的限位效果;然后,将盖体31盖设于窗口23,使悬臂卡勾32插入安装孔24内并与安装孔24内设置的卡槽241卡接;接着,将外入光纤从连接器外壳2尾端伸入,使外入光纤与插芯组件1中的预埋光纤对接,并使光纤的部分光缆置于夹紧槽29内实现光缆的固定,移动插芯组件1的锁扣14锁紧光纤;最后,套上尾套5,使连接器外壳2的活动弹片27嵌入限位槽51内,且限位弹片的第三侧壁271与第一侧壁511抵接,尾套5的前端抵接在定位端面28,实现尾套5的固定。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拆卸时:

首先,按压尾套5的活动压片52,使活动弹片27与尾套5限位槽51分离,并移除尾套5,接着,将插芯组件1的锁扣14往连接器外壳2的尾端方向移动,解锁外入光纤,并将外入光纤及夹紧部中的光缆移除;然后,通过连接器外壳2的通孔25将悬臂卡勾32与卡槽241分离,并移除盖板3;接着,采用撬杆或顶杆使插芯组件1的尾端向窗口23方向移动,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外壳2背向窗口23的一侧开设有顶出孔211,方便顶杆从顶出孔211中顶出插芯组件1,使限位卡勾11与限位凸起22脱离;最后,将插芯组件1从连接器外壳2的前端移出。

综上,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在连接器外壳2的内腔21内壁设置限位凸起22,并使插芯组件1的尾部形成限位卡勾11,当插芯组件1插入内腔21时,通过限位卡勾11与限位凸起22卡接实现插芯组件1的轴向限位,防止插芯组件1从连接器前端移出;另一方面,为了方便插芯组件1在出现组装问题或需要维修时从连接器外壳2卸下,连接器外壳2一侧对应限位凸起22的位置开设有轴向延伸的窗口23,当插芯组件1拆卸时,通过使插芯组件1尾部的限位卡勾11向窗口23方向移动,当限位卡勾11离开限位凸起22,即可将插芯组件1从内腔21中抽出,从而实现插芯组件1与连接器外壳2的分离,避免了插芯组件1拆卸过程中损坏零部件,保证连接器使用的性能;

另外,为了提高插芯组件1插接于内腔21中的稳定性,防止插芯组件1的限位卡勾11意外受力与限位凸起22脱离,设置盖板3盖设在窗口23,且盖板3卡接与连接器外壳2时,可通过通孔25将悬臂卡勾32与卡槽241脱离,方便盖板3的拆卸,同时避免了强行拆卸盖板3与连接器外壳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