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5198发布日期:2021-07-09 11:5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框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框组件。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以进行图像显示,根据背光模组的入光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入式和侧入式,直入式是指背光模组的背光从显示面板的背面入射,侧入式是指背光模组的背光从显示面板的侧面入射。
3.现有的背光模组中,需要将胶框嵌合到背板中,嵌合过程中,胶框上的凸爪会顶到背板的边缘,导致胶框与背板嵌合不良以及背板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框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背板与胶框嵌合不良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框组件,包括:背板和胶框,所述背板和所述胶框均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
6.所述背板的第一侧壁处设置有第一折弯部,以覆盖所述胶框的第一侧壁;
7.所述背板的第二侧壁处设置有第二折弯部,所述胶框的第二侧壁处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容纳槽;
8.所述背板的第三侧壁处设置有第三折弯部,以覆盖所述胶框的第三侧壁;
9.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的转角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嵌合孔,所述胶框的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上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嵌合孔对应的嵌合突起,所述嵌合突起的端部设置有倒角,且所述嵌合突起的宽度小于所述嵌合孔的宽度。
10.作为优选,所述背板的第四侧壁处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折弯部,所述胶框的第四侧壁处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折弯部位置对应的连接部。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折弯部、第三折弯部以及第四折弯部的侧面各自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干涉件;所述胶框的第一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处设置有与第一干涉件对应的第二干涉件。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干涉件包括:内凹部和开口部;所述第二干涉件包括:与所述开口部位置对应的外凸部和与所述内凹部位置对应的让位部,胶框组件安装后的所述内凹部与所述外凸部相互限位。
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的两侧设置有转接块。
14.作为优选,所述胶框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远离所述背板一端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承载台阶,所述容纳槽位于所述胶框的第二侧壁与所述承载台阶之间。
15.作为优选,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套设在由所述胶框和背板共同形成的组合结构外侧。
16.作为优选,所述背板的第一侧壁和/或第三侧壁上还设置有内折弯部,所述内折弯部的端部抵接于所述胶框的第一侧壁或第三侧壁的内侧表面。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胶框组件的安装过程中,避免胶框上的嵌合突起顶到背板的边缘,确保嵌合突起可以顺利进入到背板上的嵌合孔中,确保胶框与背板可以良好嵌合并避免嵌合过程中发生背板变形。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胶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胶框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21.图4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22.图中所示:
23.10、第一侧壁;20、第二侧壁;30、第三侧壁;40、第四侧壁;
24.1、背板;101、第一折弯部;102、第二折弯部;103、第三折弯部;104、第四折弯部;105、内折弯部;106、嵌合孔;107、第一干涉件;1071、开口部;1072、内凹部;
25.2、胶框;201、嵌合突起;202、容纳槽;203、连接部;204、转接块;205、第二干涉件;2051、外凸部;2052、让位部;206、让位区域;
26.3、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胶框组件,包括背板1、胶框2和外壳3,其中,所述胶框2的四周与背板1的四周分别连接对应,所述外壳3套设在由所述背板1和胶框2
构成的组合结构的外周,以形成结构稳定的胶框组件结构。
32.为方便区分和表述,将所述背板1、胶框2以及外壳3的四个侧壁分别定义为:第一侧壁10、第二侧壁20、第三侧壁30和第四侧壁40。由于所述胶框2和外壳3为矩形状、中空的框架结构,故所述胶框2和所述外壳3的四个侧壁分别是指构成所述框架结构的四个框体,所述背板1不是中空的框架结构,故所述背板1的四个侧壁是指背板1的四周边缘。
33.重点参照图2至图4,所述背板1的第一侧壁10处设置有第一折弯部101,所述第一折弯部101分别覆盖所述胶框2的第一侧壁10上靠近所述背板1的一侧表面和所述胶框2的第一侧壁10的侧面。所述背板1的第二侧壁20处设置有第二折弯部102,所述胶框2的第二侧壁20处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折弯部102的容纳槽202。即所述第二折弯部102的端部伸入至所述容纳槽202中并抵压至所述容纳槽202的槽底。
34.所述背板1的第三侧壁30处设置有第三折弯部103,所述第三折弯部103分别覆盖所述胶框2的第三侧壁30上靠近所述背板1的一侧表面和所述胶框2的第三侧壁30的侧面。所述背板1的第四侧壁40处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折弯部104,所述胶框2的第四侧壁40处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折弯部104位置对应的连接部203。
35.所述背板1的第一侧壁10和/或第三侧壁30上还设置有内折弯部105,所述内折弯部105的端部抵接于所述胶框2的第一侧壁10或第三侧壁30的内侧表面。如此可以增加背板1和胶框2之间的连接强度。通常,所述内折弯部105的尺寸较小,且所述胶框2的第一侧壁10和第三侧壁30上会为所述内折弯部105设置让位区域206,以便于安装。
3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弯部101、第二折弯部102、第三折弯部103和第四折弯部104的折弯方向一致,均是由靠近背板1的一侧向靠近所述胶框2的一侧弯折。其中,第一折弯部101、第二折弯部102和第三折弯部103为整体弯折,即第一折弯部101、第二折弯部102和第三折弯部103为设置在背板1边缘的整体且连续的结构。所述第四折弯部104则为间隔设置,除所述第四折弯部104外,所述背板1的第四侧壁40的其他的区域并无相关结构设计。所述胶框2的第四侧壁40上的所述连接部203相对于其他区域向外侧偏移。优选在所述连接部203的两侧分别设置转接块204,保证所述连接部203与胶框2的第四侧壁40的其他区域可以稳定连接。
37.请重点参照图2至图4,所述第一折弯部101和第三折弯部103的转角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嵌合孔106,所述胶框2的第一侧壁10和第三侧壁30上靠近所述背板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嵌合孔106对应的嵌合突起201。为了方便安装,本实施例优选在所述嵌合突起201的端部设置倒角,具体为c角。进一步的,所述嵌合突起201的宽度小于所述嵌合孔106的宽度,便于胶框2与背板1安装。并避免安装过程中,胶框2上的嵌合突起201顶到背板1的边缘,确保嵌合突起201可以顺利进入到背板1上的嵌合孔106中,保证了胶框2与背板1可以良好嵌合并避免嵌合过程中发生背板1变形。
38.为了增加所述胶框2和所述背板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第一折弯部101、第三折弯部103以及第四折弯部104的侧面各自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干涉件107;所述胶框2的第一侧壁10、第三侧壁30以及第四侧壁40处设置有与第一干涉件107对应的第二干涉件205。所述第一干涉件107和第二干涉件205在安装过程中并不会彼此干涉,但是安装完成后,所述第一干涉件107和第二干涉件205会相互限制,进而避免胶框2与背板1脱离。
39.参照图3和图4,所述第一干涉件107包括:内凹部1072和开口部1071。所述第二干
涉件205包括:与所述开口部1071位置对应的外凸部2051和与所述内凹部1072位置对应的让位部2052。具体地,由于安装时,所述第一干涉件107需要套设在所述第二干涉件205外侧,故安装完后的所述内凹部1072刚好可以和所述外凸部2051相对,并进行彼此限位。为了安装方便,可以对内凹部1072和所述外凸部2051的结构进行处理,既可以保证背板1和胶框2的顺利安装,还可以确保胶框组件安装后的所述内凹部1072与所述外凸部2051相互限位。
40.所述外壳3套设在由所述背板1和胶框2构成的组合结构的外周,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外壳3的第一侧壁10、第二侧壁20和第三侧壁30的截面为l型,分别覆盖由所述背板1和胶框2构成的组合结构的侧面和其远离所述背板1的一侧的表面。具体地,所述外壳3的第一侧壁10、第二侧壁20和第三侧壁30分别覆盖所述胶框2的第一侧壁10、第二侧壁20和第三侧壁30的侧面和其各自远离所述背板1的一侧表面。
41.所述外壳3的第四侧壁40分别覆盖所述胶框2的第四侧壁40远离背板1的一侧表面、所述转接块204的侧面和所述转接块204上靠近所述背板1一侧的边缘。即,所述外壳3的第四侧壁40处形成有与转接块204对应的安装槽,安装槽的一侧槽口相对较深,另一侧槽口相对较浅。
42.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安装稳定性,所述外壳3与所述胶框2之间、所述外壳3与所述背板1之间可以设置阻挡件,以避免外壳脱落。所述阻挡件可以是与第一干涉件107和第二干涉件205等结构类似的相关零件,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而且便于成型。
4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胶框组件用于承载背光模组中的光学器件,故除了上文中描述的结构外,所述胶框2的第一侧壁10、第二侧壁20、第三侧壁30以及第四侧壁40远离所述背板1一端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承载台阶,所述容纳槽202通常设置在所述胶框2的第二侧壁20与所述承载台阶之间。
44.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46.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