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膜及制备方法、光学膜模具、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9361472发布日期:2022-03-23 01:4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膜及制备方法、光学膜模具、显示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光学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膜及制备方法、光学膜模具、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应用于手机或显示面板的光学膜,其表面通常存在微小的棱镜结构(微结构),通常先在膜材表面涂布uv胶水,再由精密雕刻的模具(模具的表面具有微小的微雕结构)在膜材表面的uv胶水表面形成微小的棱镜结构,再经过固化工序,将uv胶水固化,从而形成表面具有微棱镜结构的光学膜。
3.现有技术中棱镜结构尖角三角形的结构形状占居多。模具表面雕刻结构雕刻完成后在模具表面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条,在制作光学膜时,膜材脱模离开模具时,三角形雕刻形状的尖角夹角处容易产生胶水残留造成脱膜不良的情况。如胶水残留于模具(即版轮,其形状为圆柱状,在圆柱状的表面进行微雕形成模具)结构尖角夹角处会造成胶水残留于版轮结构上,形成胶点,再次制膜会在光学膜上形成缺胶小点状,产品合格率低。
4.另外,尖角结构过多容易造成光学膜片组装成为扩散膜时造成吸附等情况。应用于显示屏组时,上增亮膜顶部的三角形结构容易在外力按压扩散膜组时容易吸附上扩散膜,使得上扩散膜回弹性降低,影响扩散膜的光学性能,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光学膜及制备方法、光学膜模具、显示装置,在不影响光学膜棱镜结构透光效果的请况下,提升了脱膜效果,降低胶水残留,利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膜,包括膜基体和设置于所述膜基体表面的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呈尖角状的第一棱镜结构和呈非尖角状的第二棱镜结构;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和所述第二棱镜结构排列于所述膜基体的同一表面,至少一所述第一棱镜结构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棱镜结构之间,且/或,至少一所述第二棱镜结构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之间。
7.可选地,一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和一个所述第二棱镜结构沿所述膜基体的一端向另一端交替排列设置;
8.或者,一个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和一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沿所述膜基体的一端向另一端交替排列设置。
9.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棱镜结构沿所述膜基体的一端向另一端交替排列设置;
10.或者,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沿所述膜基体的一端向另一端交替排列设置。
11.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棱镜结构沿所述膜基体
的一端向另一端交替排列设置;
12.或者,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沿所述膜基体的一端向另一端交替排列设置。
13.可选地,所述第二棱镜结构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高度。
14.可选地,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截面形状呈上端为锐角或直角的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二棱镜结构的截面形状呈上端为圆角的等腰三角形或呈等腰梯形;
15.且/或,所述第二棱镜结构的上端为圆角且圆角的半径为0.002至0.005微米。
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学膜模具,用于制备上述的一种光学膜,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具有第一棱镜成型结构和第二棱镜成型结构,所述第一棱镜成型结构具有用于成型第一棱镜结构的尖角槽和用于成型第二棱镜结构的非尖角槽,所述尖角槽和所述非尖角槽排列于所述膜基体的同一表面,至少一所述尖角槽位于两个所述非尖角槽之间,或者,至少一所述非尖角槽位于两个所述尖角槽之间。
17.可选地,所述尖角槽的横截面呈槽底一端为锐角或直角的等腰三角形,所述非尖角槽的横截面呈槽底一端为圆角的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
18.各所述尖角槽由尖头刀具在模具本体上加工成型;
19.各所述非尖角槽由圆头刀具或平头刀具在模具本体上加工成型;
20.所述模具本体呈板状或圆辊状。
2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上述的一种光学膜。
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学膜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光学膜模具且用于制备上述的一种光学膜,
23.包括以下步骤:
24.制备透光膜片,并在所述透光膜片上涂设成型胶体;
25.采用表面具有尖角槽和非尖角槽的模具本体作用于所述成型胶体,使所述胶体形成呈尖角状的第一棱镜结构和呈非尖角状的第二棱镜结构;
26.使所述成型胶体固化。
27.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光学膜及制备方法、光学膜模具、显示装置,光学膜的微结构包括呈尖角状的第一棱镜结构和呈非尖角状的第二棱镜结构,在不影响光学膜棱镜结构透光效果的请况下,提升了脱膜效果,降低胶水残留,利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膜的平面示意图;
30.图2是图1中的一种光学膜的a-a剖面的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31.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膜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32.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膜(第一棱镜结构高于第二棱镜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3.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膜(第一棱镜结构高于第二棱镜结构)和扩散膜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4.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膜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35.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膜模具的平面示意图;
36.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膜模具的局部放大及对应槽形的平面示意图;
37.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尖头刀具的平面示意图;
38.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圆头刀具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41.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4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膜100,包括膜基体130和设置于所述膜基体130表面的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呈尖角状的第一棱镜结构110和呈非尖角状的第二棱镜结构120;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0和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0排列于所述膜基体130的同一表面,至少一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0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0之间,且/或,至少一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0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0之间,本实施例提供的附图2、3中,一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0和一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0交替排列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尖角,其可以为锐角、直角或钝角的端部结构。本实施例中,非尖角状可以呈平面状、弧面状、曲面状等端部结构。尖角状的第一棱镜结构110和非尖角状的第二棱镜结构120的搭配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相较于现有技术新增的非尖角结构(第二棱镜结构120),在结构成形时有效降低尖角与尖角槽的脱膜拉扯,形成较好的脱膜空间降低胶水的残留,利于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而且,第一棱镜结构110的尖角结构,可以保证光学膜100透光效果,显示屏组件的发光效果不受影响,符合产品需求。
43.具体地,如图2、图3所示,作为本实施例中第一棱镜结构110和第二棱镜结构120的第一种可能的排列规律,一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0和一个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0沿所述膜基体130的一端向另一端交替排列设置,即第一棱镜结构110可位于膜基体130的一端部,具体应用中,任意相邻两个第一棱镜结构110中心的距离p1是固定的;任意相邻两个第二棱镜结构120中心的距离p2是固定的,p1与p2可相等,也可不相等。具体应用中,相邻两个第一棱镜结构110的中心间距p1可为0.024um,相邻两个第一棱镜结构110的中心间距p2可为0.024um。
44.或者,作为本实施例中第一棱镜结构110和第二棱镜结构120的第二种可能的排列规律,一个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0和一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0沿所述膜基体130的一端向
另一端交替排列设置,即第二棱镜结构120可位于膜基体130的一端部。
45.或者,作为本实施例中第一棱镜结构110和第二棱镜结构120的第三种可能的排列规律,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0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0沿所述膜基体130的一端向另一端交替排列设置;例如以三个第一棱镜结构110、一个第二棱镜结构120的规律交替排列设置。
46.或者,作为本实施例中第一棱镜结构110和第二棱镜结构120的第四种可能的排列规律,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0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0沿所述膜基体130的一端向另一端交替排列设置,例如以三个第二棱镜结构120、一个第一棱镜结构110的规律交替排列设置。
47.或者,作为本实施例中第一棱镜结构110和第二棱镜结构120的第五种可能的排列规律,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0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0沿所述膜基体130的一端向另一端交替排列设置;例如以三个或四个第一棱镜结构110、两个第二棱镜结构120的规律交替排列设置。
48.或者,作为本实施例中第一棱镜结构110和第二棱镜结构120的第六种可能的排列规律,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0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0沿所述膜基体130的一端向另一端交替排列设置,例如以三个或四个第二棱镜结构120、两个第一棱镜结构110的规律交替排列设置。
49.具体应用中,第一棱镜结构110、第二棱镜结构120的排列规律也可以采用其它规律,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50.具体地,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0的高度可以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0的高度。而且,如图4、图5所示,非尖角的第二棱镜结构120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0的高度,使得光学膜100作为上增亮膜与扩散膜200结合时,可以明显增加抗吸附性,对比全面性尖角结构有较好的回弹性,满足显示模组中扩散膜200回弹性要求,不影响扩散膜的光学性能,用户体验佳。
51.具体地,第二棱镜结构120上端的圆角半径可为0.002-0.005微米,优选0.002微米。根据实验,圆角半径为0.002时,透光效果最佳。
52.具体地,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0的截面形状呈上端为锐角或直角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部一体连接于膜基体130的表面。具体地,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0的截面形状呈上端为圆角的等腰三角形或呈等腰梯形,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0的截面形状呈上端为圆角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部一体连接于膜基体130的表面。第一棱镜结构110的底宽可与第二棱镜结构120的底宽相等或不相等。
5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学膜模具,如图6至图10所示,用于制备上述的光学膜100,包括模具本体300,所述模具本体300具有第一棱镜成型结构和第二棱镜成型结构,所述第一棱镜成型结构具有用于成型第一棱镜结构110的尖角槽310和用于成型第二棱镜结构120的非尖角槽320,所述尖角槽310和所述非尖角槽320排列于所述膜基体130的同一表面,至少一所述尖角槽310位于两个所述非尖角槽320之间,或者,至少一所述非尖角槽320位于两个所述尖角槽310之间,在膜基体130表面的微结构结构成形时有效降低尖角与尖角槽310的脱膜拉扯,形成较好的脱膜空间降低胶水的残留,利于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
54.具体地,所述尖角槽310的横截面呈槽底一端为锐角或直角的等腰三角形,所述非
尖角槽320的横截面呈槽底一端为圆角的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
55.具体地,各所述尖角槽310可由尖头刀具410在模具本体300上按第一设定间距加工成型。具体地,各所述非尖角槽320由圆头刀具420或平头刀具在模具本体300上按第二设定间距加工成型。具体地,所述模具本体300可呈板状或圆辊状等。本实施例中,非尖角槽320由圆头刀具加工形成底部圆角,且底部圆角的半径可为0.002-0.005微米,优选0.002微米。
5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学膜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光学膜模具且用于制备上述的一种光学膜100,
57.包括以下步骤:
58.制备透光膜片,并在所述透光膜片上涂设成型胶体,成型胶体可为uv胶;
59.采用表面具有尖角槽310和非尖角槽320的模具本体300作用于所述成型胶体,使所述胶体形成呈尖角状的第一棱镜结构110和呈非尖角状的第二棱镜结构120;
60.使所述成型胶体固化,得到上述光学膜100。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0和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0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新增的非尖角结构(第二棱镜结构120),在结构成形时有效降低尖角与尖角槽310的脱膜拉扯,形成较好的脱膜空间降低胶水的残留,利于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而且,第一棱镜结构110的尖角结构,可以保证光学膜100透光效果,显示屏组件的发光效果不受影响,符合产品需求。
6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上述的一种光学膜100。显示装置可为显示模组、显示器、具有显示屏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62.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学膜及制备方法、光学膜模具、显示装置,光学膜100的微结构包括呈尖角状的第一棱镜结构110和呈非尖角状的第二棱镜结构120,在不影响光学膜100棱镜结构透光效果的请况下,提升了脱膜效果,降低胶水残留,利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6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