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解锁结构及光纤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5387发布日期:2022-06-11 01:5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对接解锁结构及光纤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对接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对接解锁结构及光纤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因结构设计考虑不够充分,一些对接结构,如光纤连接结构的对接,可能存在锁定不可靠或对接后不易拆卸的问题,从而导致实际应用中使用不便或不易拆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提供对接解锁结构及光纤连接结构,以解决对接结构锁定不可靠或对接后不易拆卸的问题。
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5.本技术提供一种对接解锁结构,包括第一对接件、推动件和第二对接件。所述第一对接件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凹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槽;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导槽侧向位置还凸设有锁紧卡扣,所述推动件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导块和解锁部;所述导块适于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导槽,所述解锁部连接于所述导块并凸出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对接件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锁止部和连接于锁止部的引导部。其中,所述锁止部和所述锁紧卡扣相适配,用于与所述锁紧卡扣在第一方向锁卡,以限止所述第二对接件和第一对接件沿第一方向脱开。所述解锁部和所述引导部相适配,用于在所述推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作用于所述引导部,以使所述锁止部沿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让开所述锁紧卡扣,以解锁所述锁紧卡扣对所述锁止部的锁卡。
6.本方案中的对接解锁结构在锁止状态下,锁止部被锁紧卡扣限止,而使得第一对接件和第二对接件不容易松脱;在需要拆开第一对接件和第二对接件时,沿第一方向移动推动件,使得其解锁部通过引导部带动锁止部让开锁紧卡扣,实现解锁,解锁后,第二对接件和第一对接件即可方便地拆开。
7.由此,本方案中的对接解锁结构具有对接可靠且拆卸方便的有益效果。
8.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9.所述第一对接件具有对接端,所述对接端具有外周面,所述外周面包括所述第一表面;
10.所述推动件还包括中间设置配合孔的框板,所述导块连接于所述框板并沿所述第一方向伸出所述框板,所述解锁部垂直连接于所述导块的外表面;所述框板以其配合孔套接于所述对接端的外周面外,且所述导块定位配合于所述导槽,所述解锁部垂直地伸出所述第一表面之外;
11.所述第二对接件包括对接围壁,所述对接围壁用于套接于所述对接端之外,且所述对接围壁具有和所述第一表面间隔相对的侧壁,所述侧壁开设有不封闭的u形切口,以使所述侧壁包括呈悬臂态的悬臂板,所述锁止部连接于所述悬臂板的悬臂端并向朝所述第一
表面的方向伸出,所述引导部垂直地连接于所述锁止部和所述悬臂板之间,并具有引导斜面;
12.所述解锁部配合于所述引导斜面,且所述解锁部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作用于所述引导斜面,使所述锁止部向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让开所述锁紧卡扣。
13.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14.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所述锁紧卡扣有两个,两个所述锁紧卡扣分别设置于所述导槽的两侧;
15.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锁止部的宽向中间位置,并对应于所述解锁部,所述锁止部包括位于所述引导部两侧的两个锁止分部,两个所述锁止分部分别和两个所述锁紧卡扣对应配合。
16.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17.所述解锁部具有对应所述引导斜面的解锁引导面,所述解锁引导面凸出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沿第一方向先增后减,以使所述解锁引导面呈中间较高两边较低的凸出的弧形面;
18.所述锁止部沿第一方向两侧的表面分别为第一斜面和第一锁止面;所述锁紧卡扣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二斜面和第二锁止面;所述第一锁止面和所述第二锁止面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分别和所述第一方向倾斜相交;所述锁止部和所述锁紧卡扣沿第一方向相互通过时,能够以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斜楔配合实现朝外顶开锁紧部而相互通过,且在相互通过后,能够通过第一锁止面和第二锁止面相互锁止;
19.所述第一锁止面和所述引导斜面沿第一方向过渡连接形成中间较高两边较低的曲面结构,用于适配所述解锁引导面。
20.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21.所述外周面包括对应的第一表面;
22.两个所述第一表面上均设置有所述导槽和所述锁紧卡扣;对应地,所述推动件具有两个所述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对接件具有两个所述第二配合部。
23.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24.所述外周面还包括两个对应的第二表面,两个所述第二表面和两个所述第一表面围成矩形的所述外周面;
25.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表面上凸设有限位卡扣,用于限止配合在所述对接端的所述框板从对接端脱出。
26.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27.所述框板的内侧设有凹入的的凹槽,所述导块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凹槽的槽底面。
28.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29.所述导槽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槽段、过渡槽段和内槽段;所述入口槽段延伸至贯通至所述第一对接件沿第一方向的一端面;所述入口槽段的槽宽大于所述内槽段的槽宽,所述过渡槽段过渡连接于所述入口槽段和所述内槽段之间;
30.所述导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导段和外导段,所述内导段的宽度适配所述内槽段的宽度,所述外导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内导段且小于所述入口槽段的槽宽。
31.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32.所述第一对接件具有多个第一插接口,用于插接多个第一光纤连接头;所述第二对接件具有多个第二插接口,用于插接多个第二光纤连接头。
3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纤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光纤连接头、第二光纤连接头和前述的对接解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头插接于所述第一对接件,所述第二光纤连接头插接于所述第二对接件。
34.该光纤连接结构因为采用前述的对接解锁结构,而具有锁定可靠且拆卸方便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3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对接解锁结构的三维视图;
37.图2为图1的对接解锁结构的爆炸视图;
38.图3为图2的对接解锁结构的a处放大图;
39.图4为图2的对接解锁结构的b处放大图;
40.图5为图2中的第一对接件和推动件的配合关系图;
41.图6为图2中的第二对接件的剖视图;
42.图7为图1的对接解锁结构的剖视图;
43.图8为图7的c处放大图;
44.图9为图7沿d-d线的剖视图;
45.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纤连接结构的三维视图;
46.图11为图10的光纤连接结构的爆炸视图;
47.图12为图10的光纤连接结构的第一组装状态视图;
48.图13为图10的光纤连接结构的第二组装状态视图。
4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50.51.具体实施方式
5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5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5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5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6.实施例
57.参见图1-图9,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对接解锁结构10,包括第一对接件11、推动件12和第二对接件13。第一对接件11具有第一表面14;第一表面14凹设有沿第一方向15延伸的导槽16;第一表面14在导槽16侧向位置还凸设有锁紧卡扣17,推动件12包括第一配合部18,第一配合部18包括导块19和解锁部20;导块19适于沿第一方向15可滑动地配合于导槽16,解锁部20连接于导块19并凸出第一表面14。第二对接件13包括第二配合部21,第二配合部21包括锁止部22和连接于锁止部22的引导部23。其中,锁止部22和锁紧卡扣17相适配,用于与锁紧卡扣17在第一方向15锁卡,以限止第二对接件13和第一对接件11沿第一方向15脱开。解锁部20和引导部23相适配,用于在推动件12沿第一方向15移动时作用于引导部23,以使锁止部22沿远离第一表面14的方向让开锁紧卡扣17,以解锁锁紧卡扣17对锁止部22的锁卡。
58.本方案中的对接解锁结构10在锁止状态下,锁止部22被锁紧卡扣17限止,而使得第一对接件11和第二对接件13不容易松脱;在需要拆开第一对接件11和第二对接件13时,沿第一方向15移动推动件12,使得其解锁部20通过引导部23带动锁止部22让开锁紧卡扣17,实现解锁,解锁后,第二对接件13和第一对接件11即可方便地拆开。由此,本方案中的对接解锁结构10具有对接可靠且拆卸方便的有益效果。
5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对接件11具有对接端24,对接端24具有外周面25,外周面25包括第一表面14。推动件12还包括中间设置配合孔26的框板27,导块19连接于框板27并沿第一方向15伸出框板27,解锁部20垂直连接于导块19的外表面;可选地,框板27的内侧设有凹入的凹槽28,导块19的一端连接至凹槽28的槽底面。框板27以其配合孔26套接于对接端24的外周面25外,且导块19定位配合于导槽16,解锁部20垂直地伸出第一表面14之外。第二对接件13包括对接围壁29,对接围壁29用于套接于对接端24之外,且对接围壁29具有和第一表面14间隔相对的侧壁30,侧壁30开设有不封闭的u形切口31,以使侧壁30包括呈悬臂态的悬臂板32,锁止部22连接于悬臂板32的悬臂端并向朝第一表面14的方向伸出,引导部23垂直地连接于锁止部22和悬臂板32之间,并具有引导斜面33。解锁部20配合于
引导斜面33,且解锁部20在沿第一方向15移动时作用于引导斜面33,使锁止部22向远离第一表面14的方向让开锁紧卡扣17。
60.该实施方式中的对接解锁结构10在对接时,先将推动件12套在对接端24,且使导块19滑入配合在导槽16中,实现推动件12在第一对接件11上的定位;然后向对接端24装入第二对接件13,使第二对接件13的对接围壁29围于对接端24外且使对接围壁29的侧壁30和第一表面14对应,同时,通过在侧壁30上设置悬臂板32用于安装锁止部22和引导部23,能够实现引导部23和锁止部22受力向外弯曲让位,使得在装入第二对接件13时,锁止部22能够让位后通过锁止卡扣,而后弹回卡止在锁止卡扣后侧;而在需要拆卸时,只需沿第一方向15推动推动件12使解锁部20向外顶引导部23,进而带动锁止部22让开锁紧卡扣17,实现解锁,进而使第二对接件13能够容易地从第一对接件11拆下。显然,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对接件13能够通过结构设置(如设置弹性压抵在悬臂板32上的弹性件)或材料设置(如采用塑料、金属等具有一定变形能力的材料)实现悬臂板32的可弯曲变形让位。
61.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选地,第一表面14上的锁紧卡扣17有两个,两个锁紧卡扣17分别设置于导槽16的两侧。引导部23位于锁止部22的宽向中间位置,并对应于解锁部20,锁止部22包括位于引导部23两侧的两个锁止分部22a,两个锁止分部分别和两个锁紧卡扣17对应配合。
62.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在导槽16两侧的两个锁紧卡扣17和对应的两个锁止分部22a,使得第二对接件13的悬臂板32能够侧向平衡地被推动向外弯曲或恢复;同时也能提高第一对接件11和第二对接件13的卡接可靠性。
63.主要参见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解锁部20具有对应引导斜面33的解锁引导面34,解锁引导面34凸出第一表面14的高度沿第一方向15先增后减,以使解锁引导面34呈中间较高两边较低的凸出的弧形面。锁止部22沿第一方向15两侧的表面分别为第一斜面35和第一锁止面36;锁紧卡扣17沿第一方向15的两侧分别为第二斜面37和第二锁止面38;第一锁止面36和第二锁止面38分别垂直于第一方向15,第一斜面35和第二斜面37分别和第一方向15倾斜相交;锁止部22和锁紧卡扣17沿第一方向15相互通过时,能够以第一斜面35和第二斜面37的斜楔配合实现朝外顶开锁紧部而相互通过,且在相互通过后,能够通过第一锁止面36和第二锁止面38相互锁止。第一锁止面36和引导斜面33沿第一方向15过渡连接形成中间较高两边较低的曲面结构,用于适配解锁引导面34。
64.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外周面25包括两个对应的第一表面14。两个第一表面14上均设置有导槽16和锁紧卡扣17;对应地,推动件12具有两个第一配合部18,第二对接件13具有两个第二配合部21。通过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表面14,使得第一对接件11、推动件12及第二对接件13能够在两侧分别配合连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可选地,外周面25还包括两个对应的第二表面39,两个第二表面39和两个第一表面14围成矩形的外周面25。至少一个第二表面39上凸设有限位卡扣40,用于限止配合在对接端24的框板27从对接端24脱出。可选地,限位卡扣40可以是一侧斜面、一侧垂直面的结构,以使框板27能够沿斜面一侧被斜面引导卡入,卡入后的框板27能够被垂直面所限位,而使推动件12不容易脱出。
65.主要参见图9,本实施例中,导槽16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槽段41、过渡槽段42和内槽段43;入口槽段41延伸至贯通至第一对接件11沿第一方向15的一端面;入口槽段41的槽宽大于内槽段43的槽宽,过渡槽段42过渡连接于入口槽段41和内槽段43之间。导块19包括
依次连接的内导段44和外导段45,内导段44的宽度适配内槽段43的宽度,外导段45的宽度大于内导段44且小于入口槽段41的槽宽。如此,导块19的内导段44配合在内槽段43内,能够实现推动件12和第一对接件11的相互定位。入口槽段41槽宽较大,能够有利于导块19的配合进入,并能够通过过渡槽段42和外导段45的相互引导顺利地将导块19引导进入内槽段43。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导槽16深度方向的外端两侧具有阻挡部46,用于限制配合在导槽16内的导块19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4的方向的位移。设置阻挡部46后的导槽16形成t型槽。
66.配合参见图10-图1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纤连接结构47,包括第一光纤连接头48、第二光纤连接头49和前述的对接解锁结构10。其中,第一光纤连接头48插接于第一对接件11,第二光纤连接头49插接于第二对接件13。
67.本实施例中,将对接解锁结构10应用于光纤适配器,用于光纤的对接。此时,可设置第一对接件11具有多个第一插接口50,用于插接多个第一光纤连接头48;第二对接件13具有多个第二插接口51,用于插接多个第二光纤连接头49。如此,在安装时,可以先将多个第一光纤连接头48插接在第一插接口50以和第一对接件11预装成第一预装部52,将多个第二光纤连接头49插接在第二插接口51以和第二对接件13预装成第二预装部53,预装完成后的状态参见图12;然后,再通过推动件12、第一对接件11和第二对接件13的对接实现第一预装部52和第二预装部53的整体对接。具体地,先将推动件12配合在第一对接件11上,见于图13,然后将第二对接件13配合在第一对接件11和推动件12上,便形成图10的组装状态。对接后,各组对应的第一光纤连接头48和第二光纤连接头49分别得以相互接通。
68.对于该光纤连接结构47,前述的第一方向15可以是第一光纤连接头48和第二光纤连接头49的插接方向。
69.将本技术实施例的对接解锁结构10应用于光纤的对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光纤对接需要在较小的机柜中一一对接各组第一光纤连接头48和第二光纤连接头49,具有对接方便快捷,连接可靠性高,且拆卸方便的有益效果。
70.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