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792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眼镜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根据权利要求
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眼镜的铰链。
技术背景
用于眼镜的铰链是已知的。眼镜铰链用于将眼镜中间部分与眼镜腿连接。其中分 别在眼镜中间部分上提供第一铰链部分和在眼镜腿上提供第二铰链部分。例如,铰链部分 的一个具有三个所述的接片或突起,而铰链部分的另一个具有两个接片,也即突起相互间 隔一距离地布置。在此,两个间隔距离地布置的接片接合在另外的铰链部分的三个接片之 间的空隙内。两个铰链部分的连接通常通过穿过接片内的通孔的螺栓实现。因此,螺栓用 作两个铰链部分的枢转轴,使得眼镜腿相对于眼镜中间部分可枢转运动地支承。眼镜腿和 中间部分之间的连接优选地通过具有扣合(snap)效应的弹簧铰链完成,其中第一铰链部 分安装在眼镜中间部分上,且第二铰链部分安装在眼镜腿上。铰链部分的一个,通常为铰链 部分的在眼镜腿上的一个,能够在眼镜腿上施加弹簧力。这用于改进眼镜腿的佩戴舒适性。 此外,铰链部分形成为使得眼镜腿相对于眼镜中间部分优选地具有预定的位置。在此所述 类型的弹簧铰链是已知的,因此不再对其进一步解释。已表明,带有在此所述类型的铰链部 分的铰链是相对稳定的,因为所述一铰链部分的两个接片在另一个铰链部分的三个接片之 间被可靠导向。重要的是在铰链部分之间给出小的间隙。特别是在使用扣合效应弹簧铰 链时,两个铰链部分之间的最小摩擦是特别地有利的。在安装铰链时,将螺栓插入通过铰链 部分的接片内的通孔且拧紧。在此,螺栓的外螺纹与铰链部分的接片的一个上的内螺纹相 互配合作用,而螺栓的头部的面向铰链的一侧压在铰链的接片的一个上。在将螺栓拧紧时, 在螺栓的中心轴线方向上指向的力作用在铰链的接片上,使得铰链接片压在一起。为防止 特别地在眼镜腿相对于眼镜中间部分的多次枢转时的螺栓松开,螺栓必须以预定的转矩拧 紧。在此通常不容易的是,为将铰链部分的摩擦限制为希望的最小值而防止铰链部分的接 片的过大的挤压。然而,如果螺栓不足够拧紧,则螺栓在眼镜多次使用时可能丢失,且眼镜 腿从眼镜中间部分松脱。此时,眼镜中间部分将掉下且至少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完成用于眼镜的铰链,所述铰链一方面保证了最小的总间隙,且 另一方面保证了铰链部分之间的很小的摩擦。
为解决此任务建议了以上所述类型的铰链,所述铰链包括权利要求
1的特征。铰 链具有两个铰链部分,其中第一铰链部分设置在中间部分上且第二铰链部分设置在眼镜腿 上,以保证眼镜腿和中间部分之间的可枢转运动的连接。铰链部分中的一个设置有相互间 隔一距离地布置的三个接片。另一个铰链部分的两个接片布置在通过所述三个接片形成的 空隙内。通过接片内的通孔接合的螺栓将铰链部分可枢转运动地连接。螺栓设置有外螺纹 和头部,以能够保证铰链部分的可靠连接。在铰链的组装状态下设置有两个相邻的接片,其 中仅一个接片具有带内螺纹的通孔,而另一个接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的大小选
4择为使其与螺栓的外径不相互配合作用。当然建议使通孔的内表面优选地引导螺栓。铰链 的特征在于,对于带有三个接片的铰链部分建议,设置其内螺纹不必在各接片的整个厚度 上延伸的至少两个通孔。内螺纹与螺栓的外螺纹相互配合工作。如果螺栓引入通孔内且与 两个接片的内螺纹接合,则保证即使在螺栓拧紧时,两个带有内螺纹的接片之间的距离也 保持不变。在带有三个接片的铰链部分中,因此两个相邻的接片_即外接片和内接片_设 置有内螺纹。在内接片的另一侧上设置有其通孔不具有内螺纹且因此不与螺栓的外螺纹相 互配合工作的接片。因此,螺栓通过接片的通孔接合且被拧紧,使得与螺栓的外螺纹不相互 配合工作的接片被拉向内接片。在此,内接片和该外接片之间的距离减小,使得另一个铰链 部分的接片在此受限定地以摩擦力加载。通过接片的变形建立了回复力,该回复力产生了 接片和螺栓头部之间的摩擦力,且防止了不希望的松开。通过将铰链部分的外接片压向另 一个铰链部分的接片,一方面产生了提高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建立了限定的摩擦力。通过使 设置有内螺纹的两个接片的距离即使在螺栓拧紧时也保持相同,在此没有产生了附加的摩 擦力。设置有内螺纹的两个接片之间的间隙调节为使得在此产生铰链的最小总间隙。
铰链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一铰链部分的其中仅一个具有内螺纹的两个 接片的距离大于可布置在所述两个接片之间的另一个铰链部分的接片的厚度。在铰链部分 衔接在一起时,因此不产生衔接问题。在螺栓拧紧时间隙降低,使得如上所述实现了接片的 变形。
铰链的特别有利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三个接片的铰链部分的无内螺纹 的接片中的通孔至少局部地形成为锥形,其中螺栓的头部的至少一个区域也是锥形。锥角 相互协调,使得螺栓头部的外锥形接合在通孔上的内锥形内且能够建立摩擦力,即使在眼 镜腿相对于眼镜中间部分枢转时,所述摩擦力也可靠地防止螺栓松开。
另一个铰链实施例是特别地优选地,其特征在于,铰链设置有塑料元件,所述塑料 元件与锥形通孔相互配合工作。通过塑料的选择,能够在宽范围内调节用于螺栓防松的摩 擦力。
其它的优选实施例由从属权项中得出


本发明在下文中根据附图进一步解释。各图为
图1以侧视图示出了铰链的第一实施例;
图2在分解视图中示出了沿图1中所图示的线II-II的通过根据图1的铰链的截 面以及螺栓;
图3示出了根据图2的铰链,其中螺栓被拧紧;
图4在侧视图中示出了铰链的第二实施例;
图5示出了沿图4中给出的线V-V的截面;和
图6示出了铰链的第三实施例,其中螺栓被拧紧。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侧视图图示的铰链1用于将在此未图示的眼镜中间部分与眼镜腿连 接,使得眼镜腿相对于中间部分可枢转运动地支承。铰链1具有第一铰链部分3和第二铰链部分5,其中第一铰链部分3且第二铰链部分5能配置所述眼镜中间部分。两个铰链部分 3和5在此例如设置有焊接凸台7、9,所述焊接凸台7、9特别用于将铰链部分3、5与眼镜中 间部分以及眼镜腿通过电焊连接。但也可以的是铰链部分3、5以另外的方式与中间部分或 眼镜腿连接而舍弃焊接凸台。
铰链部分3和5设置有称为接片的突起,所述接片通过垂直于图1的图面延伸的 例如为螺栓11的连接元件可枢转运动地相互连接。例如,第一铰链部分3设置有三个间隔 距离地相互平行布置的接片,在此其中的第一接片13可见。第二铰链部分的接片布置在第 一铰链部分的接片之间的中间空间内,使得两个铰链部分的接片相互内接。在此,可见第二 铰链部分5的第一接片15。通常,第一铰链部分具有η个接片,而第二铰链部分具有η-1个 接片,所述η-1个接片布置在第一铰链部分的接片之间的中间空间内。在下文中考虑如下 情况,即铰链1具有带有三个接片的第一铰链部分3和带有两个接片的第二铰链部分5。
图2在分解视图中示出了沿图1给出的线II-II通过铰链1以及螺栓11的截面 图,即螺栓11未旋入到铰链1内。铰链1的未截开的区域是铰链部分3和5的背向图1中 可见的焊接凸台7和9的上侧17和19。
从根据图2的图示中可见,第一铰链部分3具有三个接片,其中第一接片13与第 一铰链部分3的右侧面21齐平。中间接片13a与第一接片13间隔距离地布置。又间隔距 离地设置有接片13b,所述接片13b与左侧面23齐平。齐平的布置允许实现尽可能窄的铰 链1。此类布置因此不是强制的。重要的是第一铰链部分3具有三个相互间隔一距离地布 置的接片13、13a、13b,因为接片相互间隔一距离地布置,所以在所述接片13、13a、13b之间 存在中间空间25和27。第二铰链部分5的两个接片15和15a布置在第一铰链部分3的三 个接片的中间空间25和27内。
所有接片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布置为使得它们在铰链1的安装状态下相互齐平且 被螺栓11接合。
如从图2中可见,在第一铰链部分3的接片13b内的通孔29的区域内设置有内螺 纹31。在此图示的实施例中,此内螺纹在接片13b的整个厚度上延伸。如果接片13b是薄 的,则这是特别地有意义的。
第一铰链部分的中间接片13a内的通孔33也设置有内螺纹35。而此内螺纹35在 此仅在中间接片13的厚度的部分上延伸,且布置在连接中间空间27的区域内。
可见,内螺纹在通孔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延伸是可变的。特别地,通常在较厚的接 片13a的区域内可设置能够承受较高的力的较长的内螺纹31。
第一铰链部分1的第一接片13也设置有通孔37。但所述通孔37的内径选择为大 于内螺纹35或31区域内的内径。
在第二铰链部分5的接片15a和41中的通孔39比内螺纹31和35的区域内的通 孔更大。
图2在侧视图中示出了螺栓11。螺栓11包括头部43和柄45,所述柄45至少在 背离头部43的区域内设置有外螺纹47。外螺纹47与内螺纹31和35协调,使得外螺纹能 够与内螺纹31和35啮合,但不与第二铰链部分的接片15a的通孔39和接片15内的通孔 41相互配合作用。外螺纹47也能够靠置于在此通孔39、31的内面上,以给出支撑或引导。 但在此不发生产生能够使所属接片在螺栓11的纵向轴线49的方向上移动的明显的力的力
6作用。此外在此保证,接片13内的通孔37的内面与外螺纹47不相互配合作用,必要时作 为用于螺栓11的引导件起作用。
因此,第一铰链部分3具有两个相邻的接片13和13a,其中仅一个设置有内螺纹, 即中间接片13a。此外,第一铰链部分3具有两个相邻的接片13a和13b,二者都设置有内 螺纹35和31。
如果螺栓11插入到铰链1内,则螺栓11穿过接片13内的通孔37、接片15内的通 孔41,而在此不接合其外螺纹47。如果螺栓11进一步被引入到铰链1内,则螺栓11接合 在第一铰链部分3的中间接片13a的通孔33内的内螺纹35内。为将螺栓在纵向轴线49 的方向上进一步引入铰链1中,必须将螺栓11旋转,其中螺栓的外螺纹47首先与内螺纹35 相互配合作用。如果螺栓11从内螺纹35中出来,即在图2中向左出来,则螺栓到达第二铰 链部分5的接片15a内的通孔39的区域内,而在此不出现对于螺栓而言通常的外螺纹47 与接片15a的干扰。因此,在螺栓11旋转时,接片15a不受到在纵向轴线49方向上作用的 力的作用。如果螺栓11进一步旋转,则其外螺纹最终到达第一铰链部分3的接片13b内的 内螺纹31。当螺栓11进一步旋转到铰链1内时,最终头部43的面向柄45的下侧51触及 接片13的右侧面21。螺栓11的进一步旋转导致螺栓被拧紧且头部43在接片13上施加 力。由此在螺栓43的下侧51和接片13的右侧面21之间生成了摩擦力。所述接片13在 图2中向左弯曲,即在第一铰链部分的中间接片13a的方向上弯曲,使得将接片被压向第二 铰链部分5的接片15。
因为螺栓11的外螺纹47不仅与中间接片13a内的内螺纹35而且与接片13b内 的内螺纹31相互配合作用,所以两个接片13a和13b之间的距离即使在螺栓11拧紧时也 保持相等。重要的是在两个相邻的接片13a和13b之间设置与螺栓11的外螺纹47相互配 合作用的内螺纹35以及31。因此,在螺栓拧紧时不发生两个接片13a和13b在螺栓11的 纵向轴线49方向上的相对运动。
通过中间空间27在纵向轴线49方向上测量的宽度,能够调节第二铰链部分5的 接片15a和相邻的第一铰链部分3的接片13a和13b之间的摩擦力。优选地,接片13a和 13b之间的距离选择为使得产生与位于其间的接片15a的间隙配合。此间隙配合在螺栓11 安装后也保持。
因此,在螺栓11拧紧时,仅第一铰链部分1的接片13相对于中间接片13a偏转和 弯曲,使得中间空间25的宽度降低,且使第二铰链部分5的位于其间的接片15受到摩擦力 加载。
在图3中图示了带有拧紧的螺栓11的铰链1。相同的零件设置有相同的附图标 号,使得参考对于前述附图的描述以避免重复。
从图2和图3的比较可见,在螺栓11拧紧时,第一铰链部分3的接片13从其在图 2中图示的开始位置向左移动,使得所述接片13不再在其整个长度上与第一铰链部分3的 右侧面21齐平,且被压靠在第二铰链部分5的接片15上。通过第一铰链部分3的接片13 在中间接片13a方向上的向左移动,中间空间25的宽度降低,使得第二铰链部分5的接片 15夹紧在第一铰链部分的接片13和13a之间。根据螺栓11的拧紧情况而调节在此出现的 摩擦力,其中可实现两个铰链部分3和5之间的最小摩擦。
在使用眼镜时,即在铰链部分3和5相对枢转时,通过接片13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回调力避免了螺栓11的意外松开,通过所述回调力产生接片13和螺栓11的头部43的下 侧51之间的摩擦力。
图2和图3的比较显示,接片13a和13b之间的距离且因此中间空间27的宽度不 通过螺栓的拧紧而改变。如从图3可见,产生第二铰链部分5相对于第第一铰链部分3的 向左的位移,使得相对于螺栓11的外螺纹47可自由运动的接片15a在图3的中间空间27 中比在图2中所示略微更向左移动。
重要的是接片13a和13b之间的过去预定的间隙不因螺栓11的拧紧而改变。螺 栓11的防松通过拧紧时接片13的回调力且通过将下侧51压在此接片上的压力实现。
图4在侧视图中示出了铰链的第二实施例。相同且功能相同的零件具有相同的附 图标号,使得可参考对于前述附图的描述。
在此图示的铰链也具有两个设置有接片的铰链部分3和5。例如,在此第一铰链部 分3设置有三个接片且第二铰链部分5设置有两个接片,如根据前述附图的实施例,这些接 片相互内接且通过螺栓11相互连接。
第二铰链部分5在此较大,因为它形成为弹簧铰链且具有包含铰链元件和弹簧的 空隙,使得拉力作用在第二铰链部分5的接片上。此类弹簧铰链的结构和功能方式是已知 的,因此在此不对其详述。
铰链1的铰链部分3和5固定在眼镜中间部分和眼镜腿上。在此,例如焊接凸台 7设置在第一铰链部分3上且焊接凸台9以及9’设置在第二铰链部分5上,使用所述凸台 可将铰链1固定在眼镜上。铰链1如何固定在眼镜上对于铰链1的功能方式不重要。
在图4中图示的铰链1作为弹簧铰链以扣合效应实现。铰链部分3和5具有彼此 优选的位置在图4中图示的铰链部分3和5的位置对应于眼镜腿相对于眼镜中间部分打 开的位置。如果第二铰链部分5相对于第一铰链部分3逆时针旋转大约90度,则鼻部53 滑到第一铰链部分的接片13上,其中第二铰链部分5的接片15和15’克服弹簧的力从壳 体57中被拉出。
通过鼻部53保证给出铰链部分3和5之间的两个优选的相对位置。其中一个相 对位置在图4中图示出。另一个相对位置是第二铰链部分5相对于第一铰链部分3逆时针 枢转90度的位置。在此所述类型的扣合效应的弹簧铰链是已知的,因此其功能方式在此不 详述。
图5示出了沿图4中给出的线V-V的截面。相同和功能相同的零件具有相同的附 图标号,因此可参考前述附图的描述。
在图5中将第二铰链部分5的部分省略,特别是壳体57和弹簧铰链中常见的弹 簧。在此可见带有两个接片15和15a的铰链元件59,所述接片15和15a布置在第一铰链 部分3的接片13、13a、13b之间,即布置在中间空间25和27内,如根据图2和图3所解释。
在根据图5的图示中,螺栓11被拧紧,使得接片13在图5中在接片13a的方向上 向左移动,使得中间空间25的宽度降低,使得接片15在此以前述最小摩擦力夹紧。
接片15a在中间空间27内不被夹紧,因为接片13b和13a内的通孔29和33中分 别设置有内螺纹31和35,如根据图2和图3所解释的那样。接片13a的内螺纹35在此以 虚线表示。所述内螺纹35在此例如仅在接片13a的相对小的厚度部分上延伸,该厚度部分 在此也优选地比第一铰链部分3的其余的接片13、13b更厚。在螺栓11拧紧时,也保持了
8曾经给定的接片13a和13b的侧向距离。此功能与内螺纹在接片13a和13b的厚度的哪个 区域上延伸无关。螺栓11的内螺纹47与接片15a和15内的通孔39和41不相互配合作 用,也与接片13内的通孔37不相互配合作用。
为提高螺栓11的头部43和接片13之间的摩擦力,接片13的通孔37具有至少一 个锥形区域。在此,整个通孔37形成为内锥形59。相应地,螺栓11的头部43的至少一个 区域形成为与所述内锥形59共同作用的外锥形61。
在根据图1至图3的实施例中,仅螺栓11的头部43的下侧51通过与接片13的 接触建立了摩擦力作为防松措施,而在此具有比另外的实施例的下侧51明显更大的表面 的内锥形59和外锥形61作为防松措施。由此产生了更高的摩擦力,该摩擦力防止了螺栓 11的意外松开。此类力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仅通过很高的拧紧力矩才能够实现,但因此通过 该很高的拧紧力矩,两个铰链部分3和5之间的摩擦力也明显提高。
图6最后示出铰链1的第三实施例,所述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类似于根据图1至图 3的实施例。相同和功能相同的零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号。在此涉及带有两个铰链部分3 和5的铰链1,所述铰链部分3和5具有三个以及两个相互内接的接片,所述接片通过螺栓 11可枢转地相互连接。在第一铰链部分3的三个接片的两个接片内的内螺纹与螺栓11的 外螺纹47相互配合作用,使得即使在螺栓11拧紧时该两个接片之间的距离也不改变。通 过虚线示出的内螺纹35的在螺栓11的纵向轴线49的方向上测量的长度在此明显大于在 实施例中设置的内螺纹的长度。因此,该长度能够适应于不同的载荷情况以及为第一铰链 部分3所选择的材料。
在此,第一铰链部分3的接片13在螺栓11拧紧时也在第一铰链部分的接片13a的 方向上移动,使得这两个接片之间的中间空间25的宽度降低,且建立与第二铰链部分5的 接片15的限定的摩擦力。螺栓11的防松通过塑料元件63实现,该塑料元件63紧靠头部 43设置在螺栓的柄45上。所述塑料元件63的外径选择为使其在接片13内的通孔37的区 域内与内表面相互配合作用且建立摩擦力。
塑料元件63的外表面能够构造为锥形,如同根据图5的实施例中的螺栓11的头 部43的外锥形61那样。相应地,在接片13内的通孔47的区域内也能够形成内锥形。
塑料元件63的特征选择为使得在接片13和螺栓11之间产生相对高的摩擦力,且 以此实现防松。
此类防松基本上是已知的,因此在此不对其详述。
也指出的是此类塑料元件 在图4和图5中图示的铰链1的实施例中也能够提供, 以实现螺栓11的防松,且即使在铰链1使用时也防止螺栓11松开。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眼镜的铰链,包括 中间部分和从其伸出的眼镜腿, 设置在中间部分上的第一铰链部分(3), 设置在眼镜腿上的第二铰链部分(5),其中 铰链部分中的一个铰链部分(3)具有至少三个相互间隔一距离地布置的接片(13、13a、13b),和 铰链部分中的另一个铰链部分(5)具有至少两个接片(15、15a),所述接片(15、15a)相互间隔一距离地布置,使得它们可布置在另一个铰链部分的接片之间的空隙内, 所述接片分别具有一通孔, 在铰链(1)的组装状态下设置有外螺纹(47)和头部(43)的螺栓(11)穿过所述通孔接合,且其中, 设置两个相邻布置的接片(13、13a),其中仅一个具有带有内螺纹(35)的通孔(33),且另一个设置有通孔(37),所述通孔(37)的内径选择为使其与螺栓(11)的外螺纹(47)不相互配合作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铰链部分(3)的三个接片中的至少两个接片(13b、13a)中的通孔(29、33)设置内螺纹(31、35),所述内螺纹(31、35)与螺栓(11)的外螺纹(47)相互配合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铰链(1)形成为用于眼镜的弹簧铰链。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铰链(1)形成为用于眼镜的带有扣合效应 的弹簧铰链。
4.根据权利要求
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铰链部分(3)的设 置有内螺纹(31、35)的两个接片(13、13a)之间的距离选择为大于可布置在所述铰链部分 ⑶的接片(13、13a)之间的另一个铰链部分(5)的接片(15a)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
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铰链部分(3)的其中 仅一个具有内螺纹(35)的两个接片(13、13a)之间的距离大于可布置在两个接片之间的另 一个铰链部分(5)的接片(15)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
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三个接片的一个 铰链部分(3)的无内螺纹的接片(13)与具有至少两个接片的另一个铰链部分(5)的接片 (15)之间具有间隙,当组装铰链(1)时,所述螺栓(11)通过所述通孔,使所述具有至少三个 接片的一个铰链部分(3)的无内螺纹的接片(13)产生弹性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
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三个接片的一个铰 链部分(3)的无内螺纹的接片(13)与相邻接片(13a)之间具有距离,所述距离通过所述螺 栓(11)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
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三个接片的铰链部 分的无内螺纹的接片内的通孔(37)至少局部地形成为锥形。
9.根据权利要求
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螺栓(11)的头部(43)至少 局部地形成为锥形。
10.根据权利要求
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螺栓(11)具有与其头部 (43)相邻的塑料元件(63),所述塑料元件(63)与通孔(37)相互配合作用。
11.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塑料元件(63)至少局部地形成为锥形。
专利摘要
一种用于眼镜的铰链,包括中间部分和从其伸出的眼镜腿,设置在中间部分上的第一铰链部分,设置在眼镜腿上的第二铰链部分,其中铰链部分中的一个具有至少三个相互间隔一距离地布置的接片,铰链部分中的一个具有至少两个接片,所述接片相互间隔一距离地布置,使得它们可布置在另一个铰链部分的接片之间的空隙内,所述接片分别具有一通孔,在铰链的组装状态下设置有外螺纹和头部的螺栓穿过所述通孔接合,设置两个相邻布置的接片,其中仅一个具有带有内螺纹的通孔,且另一个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选择为使其与螺栓的外螺纹不相互配合作用。所述铰链部分的三个接片中的至少两个接片的通孔设置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螺栓的外螺纹相互配合作用。
文档编号G02C5/22GKCN201707509SQ200890100106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5日
发明者乌尔里希·汪尼马克 申请人:Obe-工厂翁玛赫特与鲍姆盖特纳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