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9835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可降低漏光量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平面显示技术逐渐朝高阶化与多样化发展,如高解析度(4K,8K)、立体显示(Stereoscopic Display)与可烧式显示(Flexible Display)等。其中,可烧式显示器虽已发展多年,但受限于材料开发、相关制程技术发展与光学表现并无明显的市场应用。除了在可携式电子产品上发现其踪迹,在大尺寸显示器的应用也逐渐浮上台面。尽管市场的普及率仍有努力空间,相关的专利布局早已在各制造厂商之间展开。
[0003]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液晶面板主要包括一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 FilterSubstrate)、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以及配置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Liquid Crystal Layer),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基板各自的电极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旋转,从而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将传统的液晶面板直接弯曲以达成曲面显示,往往会产生许多光学缺陷进而造成面板的解析度下降、色偏与亮度不均(Mura)。常见的一种缺陷为上基板的遮光层在面板弯曲后产生了相对位移,使得数据线附近的液晶分子排列较差的区域外露而出现漏光,虽然可利用在数据线上方覆盖一导电层(例如ITO),使其电位为共电位以屏蔽数据线的电场,但此方法在制程上也存在风险,例如,绝缘层不能太薄以避免该层与数据线短路,而绝缘层太厚又会影响到制程产能与成本以及与像素电极(Pixel electrode)导通。此外,在驱动线路上也会产生较大的负载。
[0004]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新颖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或对现有面板予以改进,以解决或消除现有的上述缺陷,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可有效降低漏光量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
[0006]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曲面液晶显示面板(Curved Liquid CrystalDisplay Panel),包括:
[0007]一第一基板,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薄膜晶体管以及多个图案化的第一透明电极,其中,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垂直交错设置,以及所述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的交叉位置;
[0008]多个图案化的遮光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上方;
[0009]一第二基板,包括一彩色滤光层和一第二透明电极,其中,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位于所述彩色滤光层的下方;以及
[0010]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0011]其中,所述数据线具有一第一边缘和一第二边缘,所述遮光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至少覆盖所述数据线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其中之一。
[0012]在其中的一实施例,该遮光结构为绝缘材质或光阻间隔材质。
[0013]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遮光结构的中心在竖直方向对齐于所述数据线的第一边缘或第二边缘。
[0014]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遮光结构的最大厚度位置在竖直方向对齐于所述数据线的第一边缘或第二边缘。
[0015]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一黑矩阵层,设置于所述扫描线和所述薄膜晶体管的上方。
[0016]在其中的一实施例,该黑矩阵层还设置于所述数据线的上方。
[0017]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曲面液晶显示面板(Curved LiquidCrystal Display Panel),包括:
[0018]一第一基板,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薄膜晶体管、一彩色滤光层以及多个图案化的第一透明电极,其中,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垂直交错设置,所述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的交叉位置,以及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位于所述彩色滤光层的上方;
[0019]多个图案化的遮光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上方;
[0020]—第二基板,包括一第二透明电极;以及
[0021]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0022]其中,所述数据线具有一第一边缘和一第二边缘,所述遮光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至少覆盖所述数据线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其中之一。
[0023]在其中的一实施例,该遮光结构为绝缘材质或光阻间隔材质。
[0024]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遮光结构的最大厚度位置在竖直方向对齐于所述数据线的第一边缘或第二边缘。
[0025]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一黑矩阵层,位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上方,所述黑矩阵层设置在所述扫描线、所述薄膜晶体管以及所述数据线的上方。
[0026]采用本发明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其第一基板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薄膜晶体管以及多个图案化的第一透明电极,其图案化的遮光结构设置于第一透明电极的上方,第二基板包括一彩色滤光层和一第二透明电极,上述遮光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至少覆盖数据线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其中之一。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在数据线的对应位置增加一遮光结构,藉由该遮光结构来降低该处的液晶层厚度,进而减少漏光量。此外,本发明无需使用导电层,因而像素的电性不受任何影响,且不必额外地增加制程数量。
【附图说明】
[0027]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
[0028]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一种曲面液晶显示面板中,根据基板位移程度大小所划分的不同区域的示意图;
[0029]图2A示出图1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的剖视图;
[0030]图2B示出图1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区域的剖视图;
[0031]图2C示出图1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区域的剖视图;
[0032]图2D示出图1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第四区域的剖视图;
[0033]图3A示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彩色滤光层位于上基板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遮光结构的不意性实施例;
[0034]图3B示出图3A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遮光结构的一可替换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5]图3C示出图3A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遮光结构的一可替换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6]图3D示出图3A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遮光结构的一可替换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7]图4示出图3A至图3D的任一曲面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层的厚度变化以及钝化层的厚度变化与光穿透率的关系曲线图;
[0038]图5A示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彩色滤光层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曲面液晶显不面板的遮光结构的不意性实施例;
[0039]图5B不出图5A的曲面液晶显不面板的遮光结构的一可替换实施例的不意图;
[0040]图5C示出图5A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遮光结构的一可替换实施例的示意图;
[0041]图示出图5A的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遮光结构的一可替换实施例的示意图;
[0042]图6不出图5A至图?的任一曲面液晶显不面板中,液晶层的厚度变化以及纯化层的厚度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