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针对增强的漏光和池化耐性的柱间隔件结构的显示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355060阅读:来源:国知局
构上的期望厚度调整。可使用金属材料或其他材料形成焊盘。
[0057]在显示器14中,通常存在多个柱间隔件结构诸如柱间隔件结构100A、多个柱间隔件结构诸如柱间隔件结构100B和多个柱间隔件结构诸如柱间隔件结构100C并且结构100A、100B和100C通常均匀分布在显示器14的表面上。图10所示的显示器14的一部分仅为例示性的,在该部分中存在每个这些类型的柱间隔件结构的单独一个结构。
[0058]柱间隔件102A、102B和102C具有不同厚度(有时称为高度)。例如,图10的柱间隔件102A可具有厚度(高度)Hl,图10的柱间隔件102B可具有厚度(高度)H2,并且图10的柱间隔件102C可具有厚度(高度)H3。H1、H2和H3的值可能都是不同的(作为一个实例)。
[0059]柱间隔件结构100A (和柱间隔件102A)有时可称为主柱间隔件结构(或主柱间隔件)。如图10所示,主柱间隔件结构100A在滤色器层56的下表面114和薄膜晶体管层58的上表面116之间延伸,使得柱间隔件结构中不存在间隙。因此,主柱间隔件结构100A限定滤色器层56和薄膜晶体管层58之间的分隔距离,其中液晶材料52置入其间。
[0060]柱间隔件结构100B并不完全地在滤色器层56的表面114和薄膜晶体管层58的表面116之间延伸并且有时称为子间隔件。如图10所示,柱子间隔件结构100B不含金属焊盘诸如焊盘104。在子间隔件柱间隔件102B和薄膜晶体管层58的上表面116之间存在间隙ΔΗ。在液晶材料52(图5)的温度变化的情况下,滤色器层56可朝向薄膜晶体管层58变形。在对滤色器层56施加压力时,滤色器层56也可朝向薄膜晶体管层58变形。在诸如此类的情况下,由于柱间隔件102B的下表面接触到薄膜晶体管层的表面116,因此间隙ΔΗ暂时消失。因此,存在柱间隔件结构100Β用于抑制滤色器层56的移动以阻止滤色器层56和薄膜晶体管层58在显示器14的使用期间彼此接触。
[0061]柱间隔件结构100C形成间隙△ H’,该间隙在尺寸上介于与子间隔件柱间隔件结构100Β相关联的间隙△ H的尺寸和与主柱间隔件结构100Α相关联的零间隙尺寸之间。柱间隔件结构100C的厚度也介于主柱间隔件结构100Α的厚度和子间隔件柱间隔件结构100Β的厚度之间。因此,柱间隔件结构100C有时可称为中间柱间隔件结构、中间厚度柱间隔件结构或过渡柱间隔件结构。
[0062]中间柱间隔件结构100C比子间隔件结构100Β厚(例如,中间柱间隔件102比子间隔件柱间隔件102B厚),因此为显示器14的各层提供比子间隔件柱间隔10B更大的支撑。这就能够有助于显示器14抵抗不期望的池化不均性。如图10所示,中间柱间隔件结构100C可具有厚度为H3的中间厚度柱间隔件102C,该间隔件与薄膜晶体管层158的表面116分隔开间隙ΔΗ’(其不同于ΔΗ)。
[0063]通常需考虑显示器(诸如图10的显示器14)中的漏光性能和池化性能之间的权衡。图11为一图表,其中池化性能已作为主柱间隔件密集度的函数绘制在左纵轴上并且其中漏光性能已作为主柱间隔件密集度的函数绘制在右纵轴上。
[0064]池化不均曲线140示出了池化性能如何随着显示器中主柱间隔件的密集度降低而趋于下降。这是因为显示器中的柱间隔件结构有助于阻止层56和58相互接触。如图11中曲线140的下降坡度所指示的,通过设置足够数量的主柱间隔件,可提高池化性能。
[0065]漏光曲线142示出了应力诱发的双折射进而漏光性能如何随着显示器中主柱间隔件的数量增加而趋于变差。对于显示器14的平面化中的给定形变,应力趋于正比于显示器的刚度而升高。具有较少主柱间隔件的显示器比具有较多柱间隔件的显示器更具柔性。因此,具有较少主柱间隔件的显示器在变形时产生较少应力并且产生相应较少应力诱发的双折射和漏光(显示器的非期望局部变亮)。这种表现由曲线142的上升坡度来反映。当存在较少主柱间隔件(靠近图11中曲线142的左边)时,漏光性能较佳。当存在较多主柱间隔件(靠近图11中曲线142的右边)时,漏光性能较差。
[0066]对中间厚度柱间隔件结构诸如具有厚度大于子间隔件结构100Β的厚度的柱间隔件结构100C的包括,通过在温度变化和对诸如滤色器层56之类的各层施加弯曲压力的其他力期间为显示器14的各层提供附加的支撑,提高了池化不均性能,而不引起可能由增加显示器14中主柱间隔件102Α的数量所导致的类型的过度刚性。将中间厚度柱间隔件结构诸如图10的柱间隔件结构100C包括到显示器14中的有益效果由虚线144示出。
[0067]如箭头146所示,由于包括了中间柱间隔件,曲线144表示相对于曲线140的改进。当在不含中间柱间隔件结构100C的显示器中针对池化不均性能来权衡漏光性能时,显示器可被配置为使用与图11的图表中的点148相关联的主柱间隔件数量。当在具有中间柱间隔件结构100C的显示器中针对池化不均性能来权衡漏光性能时,相比之下,显示器可被配置为使用与图11的图表中的点150相关联的主柱间隔件数量。当根据点150对显示器14进行配置时,池化不均性能和漏光性能相对于根据点148所配置的显示器均可有所改塞口 ο
[0068]图12为示出可用于显示器14中的主柱间隔件密度、中间柱间隔件密度和子间隔件柱间隔件密度的例示性数量(用百分比)的表。图12的表还示出了柱间隔件102Α、102Β和102C的例示性厚度,并且示出了例示性间隙尺寸△(主柱间隔件为零,中间柱间隔件和子间隔件为非零)。
[0069]如果需要,柱间隔件结构可使用不同厚度的上焊盘和/或下焊盘(例如,金属焊盘)和/或柱间隔件来实现柱间隔件结构的期望总厚度。例如,考虑图13的布置方式。在该构型中,主柱间隔件结构100Α由位于滤色器层56的表面114上的主柱间隔件102Α和位于薄膜晶体管层58的表面116上的接合焊盘104形成。子间隔件柱间隔件结构100Β由位于滤色器层56的表面114上的子间隔件102Β形成。图13的中间柱间隔件结构100C由中间柱间隔件102C和位于薄膜晶体管层58的表面116上的焊盘104C形成。如果需要,间隔件102AU02B和102C的厚度可均为相等的(Hl)。
[0070]在图13的实例中,使用两种类型的焊盘一一诸如焊盘104A之类的焊盘用作显示器14的主柱间隔件结构的一部分并且诸如焊盘104C之类的焊盘用作显示器14的中间柱间隔件结构的一部分。如果需要,也可将焊盘的其他组合用于柱间隔件结构(例如,见图6、7、8和10)。图14的实例仅为例示性的,其中将薄膜晶体管层的表面116上的两个不同厚度的焊盘用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柱间隔件结构。
[0071 ] 图14为显示器14的处于某一构型中的一部分的横截面侧视图,在该构型中,每个柱间隔件的厚度Hl相同并且焊盘104C形成在滤色器层56的表面114上。一般来讲,焊盘可形成在表面114上、表面116上或表面114和116的组合上。如果需要,如结合图6、图7和图8所描述的,子间隔件柱间隔件结构100B (和/或结构100A和/或结构100C)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焊盘。
[0072]图15的实例涉及使用四种不同类型的柱间隔件结构。除了主柱间隔件结构100A和子间隔件柱间隔件结构100B之外,图15的柱间隔件结构还包括第一中间柱间隔件结构100C-1和第二中间柱间隔件结构100C-2,每个柱间隔件结构具有不同的相应厚度。在图15的实例中,主柱间隔件结构100A由主柱间隔件102A和主柱间隔件焊盘104A形成并且子间隔件柱间隔件结构100B由子间隔件柱间隔件102B形成(不具有焊盘)。中间柱间隔件结构100C-1通过使用厚度为H3的中间柱间隔件102C-1而不使用焊盘来形成。中间柱间隔件结构100C-2由厚度为H2的柱间隔件102C-2形成,该厚度与子间隔件柱间隔件102B的厚度相同并且与主柱间隔件102A的主柱间隔件厚度Hl不同。焊盘104C-2和间隔件102C-2促成柱间隔件结构100C-2的总厚度。为了提供用于显示器14的两种不同水平的中间柱支撑件,中间柱间隔件结构100C-1的厚度优选地不同于中间柱间隔件结构100C-2的厚度。
[0073]根据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具有下表面的滤色器层、具有上表面的薄膜晶体管层、位于下表面和上表面之间的液晶层,和位于下表面和上表面之间的主柱间隔件结构、位于下表面和上表面之间的子间隔件柱间隔件结构和位于下表面和上表面之间的中间柱间隔件结构,该主柱间隔件结构具有主柱间隔件结构厚度,该子间隔件柱间隔件结构具有小于主柱间隔件结构厚度的子间隔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