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输入端结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645368阅读:来源:国知局
尾端被加工成倾斜表面, 以利于溢出的光线更加发散,并且能够减小背向反射光。
[0060]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光纤1与第二光纤2的接合处均匀地点胶,以 交界处胶体呈现圆锥形为最佳。以这种方式也可以在第一光纤1尾端形成倾斜面,但是工 艺上相对于光纤尾端倾斜面加工更容易实现。
[0061]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光纤输入端结构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 该光纤输入端结构包括:第一光纤1、第二光纤2和端帽4 ;第一光纤1与第二光纤2的中 心轴共轴,端帽4的一端镀有增透膜,端帽4的另一端与第一光纤1的一端接合,第一光纤 1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纤接合。
[0062] 第一光纤1包括:第一光纤纤芯和包裹在第一光纤纤芯外的第一光纤第一包层; 第二光纤2包括:第二光纤纤芯和包裹在第二光纤纤芯外的第二光纤第一包层。其中,端帽 4的材质为石英或玻璃,端帽4的直径大于第一光纤第一纤芯的直径0L,第一光纤第一包 层的直径01大于第二光纤第一包层的直径04,二者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 光纤纤芯的直径02小于或等于第二光纤纤芯的直径03,二者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0063] 可选地,第一光纤1与第二光纤2均为多模光纤,第一光纤1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纤 2通过电极放电熔接、激光加热熔接或胶黏剂粘接的方式接合。第一光纤第一包层的直径 1与第一光纤纤芯的直径02的比值01/02为1.1~50 ;第一光纤纤芯的直径02小于等 于与第二光纤纤芯的直径03;第一光纤1的长度L1为1mm~3000mm。
[0064] 相对于前几个方案,本实施例在第一光纤1前端增加了无芯光纤端帽4,这有利于 减小入射端光功率密度,避免高功率激光入射时光纤端面的损伤。
[0065]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光纤输入端结构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 该光纤输入端结构包括:第一光纤1、第二光纤2和套管5 ;第一光纤1与第二光纤2的中心 轴共轴,第一光纤1的一端作为光输入端,第一光纤1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纤接合;套管5套 置于所述第一光纤1和所述第二光纤2上。
[0066] 第一光纤1包括:第一光纤纤芯和包裹在第一光纤纤芯外的第一光纤第一包层; 第二光纤2包括:第二光纤纤芯和包裹在第二光纤纤芯外的第二光纤第一包层。其中,套管 5的材质为金属或玻璃,若套管5材料选择为金属材料,如铜,还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所述 套管5内侧与所述第二光纤第一包层的外侧形成的空隙中以胶进行填充或者焊接固定,以 起到保护和固定第二光纤2的作用;第一光纤第一包层的直径#1大于第二光纤第一包层 的直径04,二者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光纤纤芯的直径02小于或等于第二 光纤纤芯的直径03,二者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0067] 可选地,第一光纤1与第二光纤2均为多模光纤,第一光纤1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纤 2通过电极放电熔接、激光加热熔接或胶黏剂粘接的方式接合。第一光纤第一包层的直径 01与第一光纤纤芯的直径02的比值01/02为1. 1~50 ;第一光纤纤芯的直径02小于等 于与第二光纤纤芯的直径03;第一光纤1的长度L1为1mm~3000mm。
[0068]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高功率光纤的输入端结构在光纤前端接合一段大直径光 纤,从机械结构上可以看出,该光纤输入端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工艺上易于实现、可靠性高、 可实施性强等优势;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该光纤输入端结构可以有效地剥除进入光纤的 包层中的光,且剥除的光以光的形式溢出,而不会转化为热量,不会产生热效应,避免了热 效应对光纤造成的热损伤。
[006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光纤输入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纤输入端结构包括: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 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的中心轴共轴,所述第一光纤的一端作为光输入端,所 述第一光纤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光纤接合; 所述第一光纤包括:第一光纤纤芯和包裹在第一光纤纤芯外的第一光纤第一包层;所 述第二光纤包括:第二光纤纤芯和包裹在第二光纤纤芯外的第二光纤第一包层; 所述第一光纤第一包层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光纤第一包层的直径,且二者的差值大于 第一预设阈值; 所述第一光纤纤芯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光纤纤芯的直径,且二者的差值小于第 二预设阈值。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输入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纤输入端结构进一步包括: 包裹在所述第一光纤第一包层外的第一光纤第二包层。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输入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第一包层的直径 从预设位置处开始逐渐均匀减小,直至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的接合处。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输入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纤输入端结构进一步包括: 端帽; 所述端帽的一端镀有增透膜,所述端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纤的一端接合,所述端 帽的材质为石英或玻璃,所述端帽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光纤纤芯的直径。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输入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纤输入端结构进一步包括: 套管; 所述套管套置于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上,所述套管的材质为金属或玻璃; 当所述套管的材质为金属时,所述套管内侧与所述第二光纤第一包层的外侧形成的空 隙中以胶进行填充; 当所述套管的材质为玻璃时,所述套管内侧与所述第二光纤第一包层的外侧形成的空 隙中以胶进行填充,或者,所述套管内侧与所述第二光纤第一包层的外侧通过激光或者电 弧焊接固定。6. 如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光纤输入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纤的一端的端面上镀有增透膜。7.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输入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纤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光纤通过电极放电熔接、激光加热熔接或胶黏剂粘 接的方式接合。8.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输入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纤第一包层的直径与第一光纤纤芯的直径的比值为1. 1~50。9.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输入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纤的长度为1mm~3000mm。10.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输入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纤为单模光纤或者多模光纤;所述第二光纤为单模光纤或者多模光纤; 所述第一光纤为纤芯和包层为D形或方形的异形截面光纤,或者,所述第一光纤为光 子晶体光纤; 所述第二光纤为纤芯和包层为D形或方形的异形截面光纤,或者,所述第二光纤为光 子晶体光纤。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输入端结构,该光纤输入端结构包括: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第一光纤与第二光纤的中心轴共轴,第一光纤的一端作为光输入端,第一光纤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纤接合;第一光纤包括:第一光纤纤芯和第一光纤第一包层;第二光纤包括:第二光纤纤芯和第二光纤第一包层;第一光纤第一包层的直径大于第二光纤第一包层的直径,且二者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第一光纤纤芯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二光纤纤芯的直径,且二者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本发明提供的光纤输入端结构构造简单、工艺上易于实现、可靠性高、可实施性强;能够有效地剥除进入光纤的包层中的光,且剥除的光以光的形式溢出,避免了热效应对光纤造成的热损伤。
【IPC分类】G02B6/38, G02B6/02, G02B6/26
【公开号】CN105403954
【申请号】CN201510900201
【发明人】何晓光, 宋奎岩, 徐磊
【申请人】北京凯普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