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以及具备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014465阅读:来源:国知局
条件式(5)规定整个系统的焦距f?相对于第3透镜L3的焦距f3之比的优选的数 值范围。通过不成为条件式(5)的下限以下地维持第3透镜L3的光焦度,第3透镜L3的 正的光焦度不会相对于整个系统的光焦度变得过强,能谋求宽视角化并合适地将镜头全长 缩短化。另外,通过不成为条件式(5)的上限以上地确保第3透镜L3的光焦度,第3透镜 L3的正的光焦度不会相对于整个系统的光焦度变得过弱,由第1透镜L1、第3透镜L3、第4 透镜L4合适地分担摄像镜头L的主要的成像功能,从而能维持小的F数并良好地补正球面 像差。为了更加提高效果,优选满足条件式(5-1)。
[0121] 2. 3 <f3/f< 7 (5-1)
[0122] 另外,第4透镜L4的焦距f4以及整个系统的焦距f?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0123] 15<f4/f<120 (6)
[0124] 条件式(6)规定整个系统的焦距f相对于第4透镜L4的焦距f4之比的优选的 数值范围。通过不成为条件式(6)的下限以下地维持第4透镜L4的光焦度,第4透镜L4 的正的光焦度不会相对于整个系统的光焦度变得过强,能良好地补正倍率色像差等的诸像 差。另外,通过不成为条件式(6)的上限以上地确保第4透镜L4的光焦度,第4透镜L4的 正的光焦度不会相对于整个系统的光焦度变得过弱,由第1透镜L1、第3透镜L3、第4透镜 L4合适地分担摄像镜头的主要的成像功能,从而能良好地补正球面像差。为了更加提高该 效果,优选满足条件式(6-1)。
[0125] 17 <f4/f< 100 (6-1)
[0126] 另外,第3透镜L3的焦距f3以及第2透镜L2的焦距f2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⑵。
[0127] -5 <f3/f2 < -1 (7)
[0128] 条件式(7)规定第3透镜L3的焦距f3相对于第2透镜L2的焦距f2之比的优选 的数值范围。通过不成为条件式(7)的下限以下地确保相对于第2透镜L2的光焦度的第 3透镜L3的光焦度,第3透镜L3的正的光焦度不会相对于第2透镜L2的负的光焦度变得 过弱,能合适地维持第2透镜L2与第3透镜L3的光焦度的平衡,从而抑制诸像差的产生。 通过不成为条件式(7)的上限以上地维持相对于第2透镜L2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L3的光 焦度,第3透镜L3的正的光焦度不会相对于第2透镜L2的负的光焦度变得过强,能合适地 维持第2透镜L2与第3透镜L3的光焦度的平衡,从而抑制诸像差的产生。为了更加提高 该效果,优选满足条件式(7-1)。
[0129] -4<f3/f2<-1. 5 (7-1)
[0130] 首先,第1透镜L1的焦距fl和第5透镜L5的焦距f5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
[0131] 1. 15 <fl/f5 < 3 (8)
[0132] 条件式(8)规定第1透镜L1的焦距fl相对于第5透镜L5的焦距f5之比的优选 的数值范围。优选不成为条件式(8)的下限以下地确保相对于第1透镜L1的正的光焦度 的第5透镜L5的正的光焦度。这种情况下,充分确保第5透镜L5的正的光焦度,从而能在 中间视角合适地抑制通过摄像镜头L的光线向成像面(摄像元件)的入射角变大的情况。 另外,优选不成为条件式(8)的上限以上地维持相对于第1透镜L1的正的光焦度的第5透 镜L5的正的光焦度。这种情况下,第1透镜L1的正的光焦度不会相对于第5透镜L5的正 的光焦度变得过弱,有利于镜头全长的缩短化。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效果,优选满足条件式 (8-1)〇
[0133] 1. 2 <fl/f5 < 2 (8-1)
[0134] 另外,第3透镜L3的光轴上的厚度CT3和第4透镜L4的光轴上的厚度CT4优选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0135] 1 <CT3/CT4 < 6 (9)
[0136] 条件式(9)规定第3透镜L3的光轴上的厚度CT3相对于第4透镜L4的光轴上的 厚度CT4之比的优选的数值范围。通过不成为条件式(9)的下限以下地确保相对于第4透 镜L4的光轴上的厚度CT4的第3透镜L3的光轴上的厚度CT3,易于将主光线在第4透镜 L4的像侧的面射出的位置构成为距光轴充分高的位置,有利于从中心视角到周边视角平衡 良好地补正像差。另外,通过不成为条件式(9)的上限以上地维持相对于第4透镜L4的光 轴上的厚度CT4的第3透镜L3的光轴上的厚度CT3,易于将轴上边缘光线在第4透镜L4的 像侧的面射出的位置构成为距光轴充分高的位置,有利于良好地补正球面像差。为了更加 提高该效果,优选满足条件式(9-1)。
[0137] 1. 5 <CT3/CT4 < 5 (9-1)
[0138] 另外,第5透镜L5的光轴上的厚度CT5和第6透镜L6的光轴上的厚度CT6优选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
[0139] 1. 7 <CT5/CT6 < 5 (10)
[0140] 条件式(10)规定第5透镜L5的光轴上的厚度CT5相对于第6透镜L6的光轴上 的厚度CT6之比的优选的数值范围。通过不成为条件式(10)的下限以下地设定相对于第6 透镜L6的光轴上的厚度CT6的第5透镜L5的光轴上的厚度CT5,能良好地补正畸变像差。 另外,通过不成为条件式(10)的上限以上地设定相对于第6透镜L6的光轴上的厚度CT6 的第5透镜L5的光轴上的厚度CT5,能维持第5透镜L5的光轴上的厚度CT5相对于第6透 镜L6的光轴上的厚度CT6的平衡,有利于镜头全长的缩短化。为了更加提高该效果,更优 选满足条件式(10-1)。
[0141] 1. 9<CT5/CT6<4 (10-1)
[0142] 另外,第3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L3f和第3透镜L3的像侧的面 的近轴曲率半径L3i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1)。
[0143] 2. 3 < (L3r-L3f) / (L3r+L3f) <8.5 (11)
[0144] 条件式(11)规定与第3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L3f和第3透镜L3 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L3i相关的优选的数值范围。通过不成为条件式(11)的下限 以下地构成,能防止第3透镜L3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L3i的绝对值变得过小,能良 好地补正球面像差。通过不成为条件式(11)的上限以上地构成,能防止第3透镜L3的物 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L3f?的绝对值变得过小,能良好地补正像散。为了更加提高该效 果,优选满足条件式(11-1)。
[0145] 2. 5 < (L3r-L3f) / (L3r+L3f) < 8 (11-1)
[0146] 另外,第6透镜L6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L6f?和第6透镜L6的像侧的面 的近轴曲率半径L6r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
[0147] -20 < (L6r-L6f) / (L6r+L6f) < -3. 5 (12)
[0148] 条件式(12)规定与第6透镜L6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L6f和第6透镜L6 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L6r相关的优选的数值范围。通过不成为条件式(12)的下限 以下地构成,能良好地补正球面像差和轴上色像差。通过不成为条件式(12)的上限以上地 构成,能合适地确保第6透镜L6的负的光焦度,能合适地将镜头全长缩短化。为了更加提 高该效果,优选满足条件式(12-1)。
[0149] -16 < (L6r-L6f) / (L6r+L6f) < -4. 5 (12-1)
[0150]另外,整个系统的焦距f、合焦到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最大视角的半值《、第6 透镜L6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L6r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3)。
[0151] 0. 5 <f?tan? /L6r< 20 (13)
[0152] 条件式(13)规定第6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L6i相对于近轴像高 (franco)之比的优选的数值范围。通过不成为条件式(13)的下限以下地设定相对于第6 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L6r的近轴像高(f?tanco),摄像镜头的最靠像侧的面即 第6透镜L6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L6r的绝对值不会相对于近轴像高(f 变 得过大,能实现镜头全长的缩短化,并能充分补正球面像差、轴上色像差、像面弯曲。另外, 如各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L所示那样,在将第6透镜L6设为凹面朝向像侧、至少有1个拐 点的非球面形状,并满足条件式(13)的下限的情况下,能从中心视角到周边视角良好地补 正像面弯曲,因此适于实现广角化。另外,通过不成为条件式(13)的上限以上地设定相对 于近轴像高(f*tan?)的第6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L6r,摄像镜头的最靠像侧 的面即第6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L6i的绝对值不会相对于近轴像高(fKan?) 变得过小,特别能在中间视角抑制通过光学系统的光线向成像面(摄像元件)的入射角变 大的情况,另外,能抑制像面弯曲的补正成为过剩。
[0153] 在此,在摄像镜头L中,叙述了2个优选的构成例和其效果。另外,这2个优选的 构成例都能适当采用上述的摄像镜头L优选的构成。
[0154] 首先,在第1构成例中,摄像镜头L中实质由6个透镜构成,从物体侧起依次由有 正的光焦度且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第1透镜、有负的光焦度且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第2透 镜、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有正的光焦度且将凸面朝向物体 侧的第5透镜、和有负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构成,满足条件式(1)。根据该第1构成例,特别 由于满足条件式(1),因此能合适地将镜头全长缩短化。
[0155] 在第2构成例中,摄像镜头L中实质由6个透镜构成,从物体侧起依次由有正的光 焦度且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第1透镜、有负的光焦度且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第2透镜、有正 的光焦度且将凸面朝向像侧的第3透镜、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有正的光焦度且将凸面 朝向物体侧的第5透镜、和有负的光焦度的第6透镜构成。根据该第2构成例,特别由于第 3透镜L3在光轴近旁将凸面朝向像侧,因此抑制了像散的产生并易于确保第3透镜L3的正 的光焦度,有利于镜头全长的缩短化。
[0156]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L,在作为整体为 6片这样的镜头构成中,由于最佳化了各透镜要素的构成,因此能实现缩短化了镜头全长、 能应对满足高像素化的要求的摄像元件地从中心视角到周边视角都有高的成像性能的镜 头系统。
[0157]例如,专利文献1~5所公开的摄像镜头构成为从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到成像 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TTL(后焦距设为空气换算长度)相对于图像尺寸的半值即ImgH之 比TTL/ImgH成为1. 52~2. 02。与此相对,在本说明书的各实施例中,构成为TTL/ImgH成 为1. 39~1. 42,合适地实现了相对于图像尺寸的镜头全长的缩短化。另外,例如如本说明 书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那样使合焦到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最大视角成为80 度以上地设定了上述摄像镜头L的第1透镜L1到第6透镜L6的各透镜构成的情况下,能 在便携电话终端等的摄像装置中合适地运用摄像镜头L,能响应宽视角化的要求。另外,例 如如本说明书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那样,使F数成为2. 0以下地设定了上述摄 像镜头L的第1透镜L1到第6透镜L6的各透镜构成的情况下,能在满足高像素化的要求 的摄像元件中合适地运用摄像镜头L。
[0158] 另外,通过适当满足优选的条件,能实现更高的成像性能。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 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由于输出与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性能的摄像镜头形成的光学像相 应的摄像信号,因此能从中心视角到周边视角都得到高解析的拍摄图像。
[0159] 接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的具体的数值实施例。以下 汇总多个数值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0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