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字形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822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字形埙结构。



背景技术:

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吹奏乐器,多为平底中空的卵形的埙,还有其他一些葫芦埙、鸳鸯埙等多种形状的埙。近年来,音乐工作者对埙的改革主要是在形体、体积及发音孔的研究上,通过改变内腔大小改变音量、音色,通过增加发音孔来扩宽音域,增加变化音。但是增加发音孔的数量,其音域并未得到很好的扩展,而且由于音孔增多反而增加了手指的能撞记忆及闭合能力负担;另外,各个变化音之间不能平稳过渡,难以实现变化音的微调节,音乐流畅性受到影响,难以达到满意的演奏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人字形埙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发音腔、吹孔、第一发音管、第二发音管和出音孔组,所述吹孔安装于所述发音腔的顶部,所述发音腔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具有弧度的所述第一发音管和所述第二发音管,所述第一发音管和所述第二发音管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发音孔和第二发音孔,所述第一发音孔和所述第二发音孔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附音孔和第二附音孔,所述发音腔与所述第一发音孔和所述第二发音孔相反的一面上设置有所述出音孔组。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出音孔组包括左拇指出音孔和右拇指出音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字形埙结构,在埙的结构整体设计为“人”字型结构,在第一竹筒和第二竹筒的表面开设主音孔,不仅能扩宽音域,增加了变化音,还能实现变化音进行微调节,增强了埙的表现力。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字型埙,只用8个手指就可以控制音孔的开闭,吹奏难度小,音乐流畅性好,可演奏几乎所有的音乐,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人字形埙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发音腔2、吹孔1、第一发音管5、第二发音管6和出音孔组,吹孔1安装于发音腔2的顶部,发音腔2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具有弧度的第一发音管5和第二发音管6,第一发音管5和第二发音管6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发音孔7和第二发音孔9,第一发音孔7和第二发音孔9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附音孔8和第二附音孔10,发音腔2与第一发音孔7和第二发音孔9相反的一面上设置有出音孔组。

如图1所示,出音孔组包括左拇指出音孔3和右拇指出音孔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字形埙结构,在埙的结构整体设计为“人”字型结构,在第一竹筒和第二竹筒的表面开设主音孔,不仅能扩宽音域,增加了变化音,还能实现变化音进行微调节,增强了埙的表现力。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字型埙,只用8个手指就可以控制音孔的开闭,吹奏难度小,音乐流畅性好,可演奏几乎所有的音乐,实用性强。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