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顺畅和隔离的共振的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0211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提供顺畅和隔离的共振的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乐器结构和设计,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鼓结构和设计。
【背景技术】
[0002]艺术表达可以通过包括音乐的几种媒介中的任一种来传递。乐器提供用来表达音乐的工具。鼓或打击乐器大体上是这样一种工具。
[0003]鼓结构和设计已保持不变好几代。该不变的结构和设计保持最初的乐器原型产生的音质。尽管是当前标准和习惯的,由根据传统结构和设计构造的鼓产生的声音是柔弱或缓和的。这是因为集成到鼓皮的结构特征阻碍了鼓壳体共振并产生全面丰富的声音的能力。
[0004]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鼓结构和设计。鼓包括一对鼓箍或鼓边沿,鼓壳体,一组支托和相应组的支托保持器,其跨鼓壳体的侧面被附接。
[0005]每个鼓箍的内部包括鼓膜。鼓膜是在演奏期间被击打时振动的接触表面。对于典型的鼓,在鼓的顶侧上的鼓膜,通常被称为打击膜,为演奏乐器时鼓手击打的鼓的部分。在鼓底侧上的鼓膜提供了共振,且通常比在顶侧上的鼓膜更薄。
[0006]在鼓箍上的调节组件可以被用于调整鼓膜上的张力,由此调节鼓膜声音,且从而允许不同的鼓膜被联接到壳安装件。鼓箍还包含各种开口,所述组支托可以穿过开口联接到跨鼓壳体的侧面附接的相应组的支托保持器。
[0007]鼓壳体为鼓的本体。它产生鼓的大部分声音特性,至少部分地基于构成鼓壳体的材料的共振。当鼓膜被撞击时,鼓膜振动。当鼓膜使用支托紧固系统紧紧地连接到鼓壳体时,振动从鼓膜导向到包含的箍且跨鼓壳体分散。这些振动于是使得鼓壳体共振,其进而产生一些鼓的声音特性。往往,鼓壳体包括小孔,其被称为通气孔。通气孔当鼓被击打时允许空气逸出,其进而改善鼓的共振。
[0008]然而,如图1所示的传统的鼓结构和设计阻碍该共振。这是由于跨鼓壳体附接的支托保持器110。特别地,当支托安装到支托保持器并且被紧固以便于将鼓箍联接到鼓壳体,力施加在支托保持器上(取决于支托被紧固到多紧)。力于是沿支托保持器联接到鼓壳体的点施加到鼓壳体上。该力将鼓壳体沿至少一个方向拉,防止鼓壳体沿相反方向(一个或多个)完全共振,且由此使得由鼓产生的声音变得柔弱或缓和。
[0009]传统的鼓结构和设计还通过限制当前制造和鼓壳体的生产到诸如金属(例如钢或者铜)、木材(例如桦木、楓木、橡木等)这样的致密材料和亚克力(作为一些实例用于加厚结构)及两者的一些组合而阻碍可以由鼓产生的声音。鼓壳体材料的密度和鼓壳体的厚度是防止鼓壳体在吸收干和反作用由从鼓箍到沿着鼓壳体的侧面附接的支托保持器的支托的张紧所赋予的力所必须。这导致大量力作用在鼓壳体上。为此,一些鼓壳体制造有高至20_的厚度。在这些情况下,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从这样的鼓壳体引发共振。此外,密度和厚度导致鼓壳体以更高的固有频率振动。因此,由鼓产生的声音分布被限定和局限到这些致密或较厚材料提供的共振特性。鼓壳体的声音的全部可能的声谱不能被获得,除非降低厚度或较不致密的材料的鼓壳体被使用在鼓壳体成分中,且鼓壳体被允许自由地共振。这两者因素都需要从被击打的鼓膜更少的声音能量以从鼓壳体产生共振。由此,这将为鼓提供更有效的共振声音分布。
[0010]在一种补救这些缺点的尝试中,替代的鼓设计已经被提出。一个这样的替代设计被提出在美国专利5410938中。该提出的设计通过使用从顶侧鼓箍(击打侧)跨到底侧鼓箍的拉杆,且通过将杆保持器联接到箍而不是鼓壳体来使得鼓壳体的共振自由化。该设计改善了鼓壳体的潜在共振特性,但是这么做赋予了鼓的声音特性其它的折衷。特别地,该设计产生扭曲和不干净的声音,因为从鼓膜的振动不仅跨鼓壳体分配,而且还分配到每个拉杆中。因此,每次鼓膜被击打时拉杆吸收振动,导致拉杆随着期望的鼓声产生额外的不期望的声音(即嘎嘎声)。这些不期望的声音是未能将安装或调节机构(即拉杆和杆保持器)从鼓的发声元件隔离的缺陷的结果。
[0011]因此,存在对一种新型鼓结构和设计的需要,其通过允许鼓壳体自由共振且没有来自跨鼓壳体侧部附接的安装或调节机构的扭曲或削弱,而提供纯粹和不受阻碍的声音。换句话说,存在一种对新型鼓结构和设计的需要,其中支撑框架将鼓的发声元件联接到一起,其方式是防止声能从发声元件通过支撑框架传出。通过处理这些需要,可以产生一种具有无与伦比的声音的鼓。通过处理这些需要以降低赋予在鼓壳体上的力,鼓设计可以进一步改善鼓的声音分布。由此,这样的设计将允许鼓壳体由更薄的材料构成,该更薄的材料被接合到鼓构造中,使得与更厚或更致密的对比物相比鼓壳体提供更强的共振和不同的声音特性。

【发明内容】

[0012]—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鼓结构性框架,其将来自鼓膜的能量分配到自由共振的鼓壳体,同时减小或完全隔离该能量穿过结构性框架的反射。由此,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鼓结构性框架,其实现纯净的鼓声分布,其中鼓壳体的共振不受阻碍且来自结构性框架的扭曲和其它不期望的声音被消除。
[0013]这些或其他目的通过一些实施例的多元安装结构性框架实现。多元安装结构性框架包括顶部壳体安装件、底部壳体安装件、杆保持器和拉杆。多元安装杆保持器的独特之处是集成的阻尼方案,其包含在演奏期间施加在发声元件的能量,同时减小或完全隔离该能量穿过结构性框架的非发声元件的反射。
[0014]顶部壳体安装件包括模铸箍、支承边缘环和拉环。顶部壳体安装件固定鼓的第一鼓膜到鼓壳体和调节第一鼓膜,而不会阻碍鼓壳体的共振。底部壳体安装件包括互补的模铸箍、支承边缘环和拉环,其将固定和调节第二鼓膜,而不会阻碍壳体的共振。特别地,第一组杆保持器被联接到顶部壳体安装件,且对齐的第二组杆保持器联接到底部壳体安装件。拉杆将第一组杆保持器联接到相应的第二组杆保持器。在杆保持器上的调节组件可以被用于调节顶部壳体安装件从底部壳体安装件间隔开的距离,由此控制施加在鼓壳体上的压缩力。压缩力保持鼓壳体在位而不会阻碍鼓壳体的共振,因为鼓壳体本身仅沿其顶部和底部末端边缘被顶部壳体安装件和底部壳体安装件的下侧接触与外力施加在鼓壳体上通过阻碍鼓壳体的共振使得声音变得柔弱的其他设计相比,鼓壳体的自由共振产生更丰富和全面的声音分布。这些外力通常在支托保持器或其它力被沿着鼓壳体的侧部布置时出现。这些外力的附加的不期望的副作用是需要更厚的鼓壳体。鼓壳体的厚度越大则引发共振和产生声音所需要的能量的量越大。然而,由于本文中提出的设计从鼓壳体移除了任何这样的外力,更薄的鼓壳体或使用不那么致密材料的鼓壳体(先前是不适当的),譬如玻璃、粘土和塑料现在可以被使用。因此,鼓声的新发展被打开。
[0015]此外,每个杆保持器连接到顶部壳体安装件或底部壳体安装件,其具有一个或多个隔离环,用作振动阻尼器。阻尼器将从鼓膜传递到鼓壳体的能量隔离,使其不会穿过用于将鼓膜和鼓壳体保持到一起的拉杆和杆保持器的结构性框架反射。这防止拉杆和其他结构性框架元件振动或产生其他不期望的声音或发射,其否则将污染鼓的声音分布。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本质,多元安装结构性框架的优选实施例现在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进行描述,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鼓结构和设计。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