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26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ed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根据用户喜好控制 LED闪烁方式的LED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LED灯串在灯饰、广告牌等方面得到了大量的使用。为了使 灯饰、广告牌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灯串具有绚丽多彩的灯光效果,LED 串的闪烁频率变化,明暗度变化须满足实际需要。
目前,许多设计简单的LED装置虽然具有一定的闪烁方式,然而该类 LED控制装置的闪烁变化方式过于单调,不能达到用户所需的效果。虽然 也有一些LED控制装置达到了上述效果,但通常是以设计庞大复杂的电 路,及使用较多的芯片为代价来获得,甚至需要编写一个较复杂的控制程 序,这种情况就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生产成本提高。
另,目前的LED控制装置不能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改变其闪烁变化 方式。虽然一些LED控制装置,可以通过修改LED装置的存储器中的控 制程序,来实现LED灯闪烁方式的变化,但是这种修改并非人人都能完 成,尤其对于非专业的普通用户来说相当困难,而且该类LED控制装置 运用存储器也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基于以上问题,有必要发明一种电路简单,不需要存储器,且能根据 用户喜好随意改变LED闪烁方式的LED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控制装置,能根据用户喜 好控制LED的闪烁方式。
所述的LED控制装置包括 一电源插头,至少一LED插座及一LED单 元连接于所述LED插座;所述电源插头用于连接一电源,获取所述LED控 制装置所需的电能。所述LED插座内具有一凹槽。所述LED控制装置还包括一LED控制单元,所述LED控制单元置入所述LED插座的凹槽内并控制 所述LED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一控制电路, 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 所述控制电路经由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连接于所述LED插座,控制所 述LED单元的闪烁频率变化,明暗度变化。
采用本发明的LED控制装置,使用者只需将所述LED控制单元置入不 同的LED插座凹槽内,即可改变所述LED单元的闪烁方式。


图1为本发明LED控制装置的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LED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LED控制装置的LED插座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LED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与LED插座及LED的连接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LED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图,所述LED控制装 置控制多个LED;
图6为图5所示所述LED控制装置的控制时序图。
图7为本发明LED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路图,所述LED控制装 置控制任一LED;及
图8为图7所示所述LED控制装置控制任一LED的控制时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为本发明LED控制装置的模块图。所述LED控制装置包括一电 源插头1、 一LED插座2、 一LED单元3及至少一控制单元4。所述LED 单元3的LED的数量与所述LED插座2的插座的数量相同,且分别电连 接。所述LED插座2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插头l,用于获取点亮所述LED单 元3的LED所需的电量。所述控制单元4置入所述LED插座2的一插座 中,并与该插座中的所述LED.单元3的其中 一个LED并耳关连接,控制该 LED单元3的一个LED的闪烁频率及明暗度变化。其中,当所述控制单 元4置入的所述插座未连4妻LED时,所述控制单元4与所述LED单元3所有LED串联连接,所述控制单元4控制所述LED单元3的所有LED 的闪烁频率及明暗度变化。
图2为本发明LED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方 式中,所述LED插座2例举为Jl、 J2、 J3、 J4…Jn,所述LED插座2 两两之间通过电源线5连接。相应地所述LED单元3例举为多个LED: Dl、 D2、 D3、 D4…Dn。所述LEDD1、 D2、 D3、 D4…Dn分别插接于所 述插座J1、 J2、 J3、 J4…Jn,并通过电源线5和所述电源插头1电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4置于所述LED插座2内,并与所述LED插座2电连接, 用于控制所述LED单元3的至少一个LED的闪烁频率及明暗度变化。例 如当所述控制单元4和LED同时置入所述插座Jl时,所述控制单元4 与所述插座Jl上的LED并联连4妻并控制该LED的闪烁频率及明暗度变 化,不影响LED插座2的其他插座上的LED的工作状态;其中,将所述 LED插座Jl上的LED取出时,则所述控制单元4与插座Jl之外所有插座 上的LED串联连接,并控制该多个LED的闪烁频率及明暗度变化。将所 述控制单元4置入所述LED插座2的其他插座的控制原理与置入所述插 座Jl的控制原理相同。
图3为本发明LED控制装置的LED插座的爆炸图。图4为本发明LED控 制装置的控制单元4与LED插座2及LED单元3的一LED的连接位置关系图。 所述LED插座2包括一正极21、 一负极22、金属弹片23和24、 一凹槽25、 一壳体26及一底座27。所述正极21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线5和所述金属 弹片23,所述负极22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线5和所述金属弹片24。所述 的正极21、负及22及金属弹片23、 24位于所述LED插座2的壳体26内。所 述凹槽25位于所述底座27内,用于置入一控制单元4。当所述壳体26与所 述底座27扣合时,可以将所述控制单元4与所述金属弹片23、 24电气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LED单元3例举为一LED,包括一正极31和负极32分别连 接于所述LED插座2的正才及21和负才及22 ,用于获取点亮所述LED所需的电 量。所述控制单元4包括一控制电路40、输入端41及输出端42。当所述控 制单元4置入所述LED插座2的凹槽25内,并将所述壳体26与所述底座27扣 合时,所述控制单元4的输入端41及输出端42通过金属弹片23和24分别连接于所述LED插座的正极21和负极22。所述控制单元4用于控制所述LED 的闪烁频率变化及明暗度变化。
图5为本发明LED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图,控制单元4用于 控制多个LED。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LED单元3共例举了 16个LED, 所述16个LED依次串联后连接于所述电源插头1。由于所述控制电路40的 输入端41和输出端42分别连接于所述LED插座2的金属弹片23和24,所述 金属弹片23和24分别连接于所述LED插座2的正极21和负极22,且该插座 上未插入LED,因此所述控制单元4与所述16个LED串联。当所述电源插头 l连接一电源时,所述控制单元4控制所述16个LED的闪烁频率变化、明暗 度变化。
所述控制电路40包括 一振荡电路43,用于产生一方波信号;一RC 充放电电路44,用于产生一三角波信号; 一场效应管Q1,用于根据所述三 角波信号的控制周期性导通与截止,从而控制所述16个LED的发光状态。 所述振荡电路43包括一二极管D1、 一第一电阻R1及一第二电阻R2、第二 电容C01及一非门U1。所述非门Ul包括一电源端Vcc、 一电源地Vss, —输 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1、第二电阻R2及第二电容C01串联连接于 所述控制单元4的输入端41和输出端42。所述非门Ul的电源端Vcc连接于所 述第二电阻R2和所述第二电容C01之间,获取非门U1的工作电压。非门U1 的电源地端Vss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4的输出端42 。所述非门U1的输出端连 接到所述RC充放电电路44的输入端,且经所述第 一电阻R1反馈至所述输 入端。所述振荡电路43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电连接 于所述非门U1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4的输出端42之间。在不同实施方 式中,所述第一电容C1为一可变电容,且可通过一外露于壳体26的一调节
电容值,从而使所述振荡电路43输出不同频率值的方波信号。所述第一电 阻R1亦可以是一可变电阻,同样可通过一外露于壳体26的一调节旋钮(图 未示)来调节改变可变电阻R1的阻值,同样可以使所述振荡电路43输出不 同频率值的方波信号。所述RC充放电电路44包括电阻R3、 R4和电容C0。 所述电阻R3, R4串联于所述非门U1输出端和场效应管Q1的栅极之间,所述电容C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R3、 R4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 元的输出端42。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源纟及分别连^妄于所述控制单元4 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图6为图5所示的LED控制装置的控制时序图。当所述控制单元4置入 所述LED2插座的凹槽25内时,所述控制电^各40经由所述控制单元4的^T入 端41和输出端42与所述16个LED串联。所述非门U1的电源端Vcc由第二电 阻R2和第二电容C01之间获得工作电压,用于触发振荡电路43振荡并产生 一方波信号S1。所述方波信号S1经由所述RC充^:电电^各43转化为一三角 波信号S2并输入至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所述的场效应管Q1具有一截 止电压V(j和一饱和电压Vmax,当所述三角波S2的电平值大于所述场效应管
Ql的截止电压Vc时,即所述栅极的电压在截止电压V(j和饱和电压Vm^三角
波S1的峰值电平值之间变化时,所述场效应管Q1导通;当三角波S2的电平 值小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截止电压VG时,所述场效应管Q1截止。如图5所 示,由于所述场效应管Q1与所述16个LED串联于所述电源插头1,故所述 场效应管Q1导通时,所述16个LED点亮;所述场效应管Q1截止时,所述16 个LED熄灭。
所述场效应管Ql的^H及电压^f氐于所述场效应管Ql的截止电压VG时, 所述场效应管Q1截止,则所述16个LED熄灭。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压 从截止电压V(j变化为饱和电压Vmax时,所述场效应管Ql漏极流向源极的电 流变大,则所述16个LED的亮度逐渐变亮。当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压
从饱和电压Vmax变化为截止电压Vcj时,所述场效应管Q1漏极流向源极的电
流变小,则所述16个LED的亮度逐渐变暗。所述场效应管Q1根据所述三角 波信号的控制周期性导通与截止,故所述16个LED周期性闪烁,其闪烁频 率随三角波频率改变而改变,所述16个LED的明暗度变化同时改变。
图7为本发明LED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路图。与第一实施方 式比较,所述控制单元4控制16个LED中的一个LED。如图7所示,在本实 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4的控制电路40经由所述输入端41和所述输出端 42并联于所述LED D7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当所述电源插头l连接一电源时, 所述控制电路40的振荡电路43产生一方波信号S1,经由所述RC充放电电路44处理产生一三角波信号S2,并输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用于控制所 述场效应管Q1的导通与截止。所述控制单元4根据所述场效应管Q1的导通 与截止,控制所述LEDD7的闪烁频率变化,及其明暗度变化。
请参阅图8,图8为图7所示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4控制单个LED的控制 时序图。如图所示,所述控制电路40的振荡电路产生一方波信号S1,经由 所述RC充放电电路44处理输出一三角波信号S2。当所述三角波信号S2的 电平值小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截止电压VG时,所述场效应管Q1不导通, 所述单个LED D7为点亮状态,此时LED D7的亮度不发生变化。当所述三 角波S2的电平值等于或大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截止电压VG时,所述场效 应管Q1导通。当所述场效应管Ql由的栅极电压从截止电压Vcj上升至饱和 电压V^x时,经由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才及流向源极的电流逐渐变大,则流 经所述LED D7的电流逐渐变小,所述LED D7的亮度逐渐变暗。当所述三
角波的电平值等于或者大于所述场效应管Ql的栅极的饱和电压值Vmax时,
所述LED D7两端电压为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才及和源极两端的电压,该电 压小于LEDD7的工作电压,故所述LEDD7熄灭。当所述场效应管Q1由的 栅极电压从饱和电压VmaxT降至截止电压Vcj时,经由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 极流向源4及的电流逐渐变小,则流经所述LED D7的电流逐渐变大,所述 LEDD7点亮,并且亮度逐渐变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控制单元4
影响可以忽略,故所述控制单元4仅控制与其并联的所述LED D7的闪烁频 率变化,明暗度变化。同样地,将所述控制单元4的控制电路40与其他LED 并联连接时,即可实现对该LED工作状态的控制。
因此,用户可以将控制单元置入不同的LED插座,从而按个人喜好控 制LED的闪烁方式。
权利要求
1. 一种LED控制装置包括一电源插头,至少一LED插座,一LED单元连接于所述LED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插座内具有一凹槽,所述LED控制装置还包括至少一LED控制单元,所述LED控制单元置入所述LED插座的凹槽内并控制所述LED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控制电路,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经由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连接于所述LED插座,控制所述LED单元的工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 插座包括两个金属弹片、 一正极及一负极,所述控制单元置入所述 LED插座的凹槽内时,所述LED插座的正极和负极经由所述金属弹 片分别电连接于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电路包括一振荡电路、一RC充放电电路及一场效应管,所述振荡电 路的输出一方波信号,所述RC充放电电路将所述方波信号转换为一 三角波信号,并根据所述三角波信号控制所述场效应管的导通与截 止。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 应管的漏极电连接于所述输入端,源极电连接于所述输出端,栅极电 连接于所述RC充放电电路的输出端。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 电路包括一二极管、 一第一电阻、 一第二电阻、 一第一电容、 一第二 电容及一非门,所述非门包括一电源端、 一电源地, 一输入端及一输 出端;所述二极管、第二电阻及第二电容串联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 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非门的电源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 电容之间,所述非门的电源地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非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RC充放电电路的输入端,且经所述第一电 阻反馈至所述非门的输入端。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电阻为可变电阻。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电容为可变电容。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电路经由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LED插座的正极和负极电 连接,所述插座上电连接一LED时,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LED并联 连接,控制该LED的闪烁频率及明暗度变化。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单元的控制电路经由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LED插座的正 极和负极电连接,所述插座上未电连接一 LED时,所述控制电路与 所述LED单元的多个LED串耳关连"t妻,控制所述多个LED的闪烁频 率及明暗度变化。
全文摘要
一种LED控制装置包括一电源插头,至少一LED插座及一LED单元连接于所述LED插座;所述电源插头用于连接一电源,获取所述LED控制装置所需的电能。所述LED插座内具有一凹槽。所述LED控制装置还包括一LED控制单元,所述LED控制单元置入所述LED插座的凹槽内并控制所述LED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控制电路,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经由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连接于所述LED插座,控制所述LED单元的闪烁频率变化,明暗度变化。用户可以将控制单元置入不同LED插座的凹槽,从而按个人喜好控制LED单元的闪烁方式。
文档编号F21V23/00GK101442854SQ200710124769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3日
发明者辉 尹, 李志国, 柯睿霖, 王汉哲, 谢冠宏, 钟新鸿 申请人:鹏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锦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