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灯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79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荧光灯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灯制造装置,其可简单地进行制造外部电极
荧光灯(EEFL: 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的一系列作业(排 气作业、气体及水银注入作业、密封作业)。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能够 在最大限度减少热损失的状态下进行荧光灯玻璃管内部气体排出作业 的荧光灯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外部电极荧光灯具有以下结构荧光灯玻璃管内表面上涂 敷有荧光体,且其内部封装有一定量的发光气体和水银,而且,在所 述荧光灯玻璃管的两端上套有用于施加电压的两个电极。
制造这种外部电极荧光灯的主要工序如下在荧光灯玻璃管内表 面涂敷荧光体;对已涂敷荧光体的玻璃管进行焙烧;排出荧光灯玻璃 管内部的气体;向荧光灯玻璃管内部注入发光气体和水银;在已注入 发光气体和水银的状态下密封荧光灯玻璃管;对已密封的荧光灯玻璃 管两端套上电极。
所述工序中,排气工序和发光气体及水银的注入工序,以及荧光 灯玻璃管的密封工序则通过一个装置来统一完成。
由本申请人于2004年提出申请,并于2006年5月29日公布的第10-2 006-0057818号专利公报所公开的荧光灯制造装置就是采用了这种统一 处理方式的荧光灯制造装置。
但是,所述第10-2006-0057818号专利公报所公开的荧光灯制造装 置中,由于其中用于排气及水银蒸发工序的加热器设置在腔室下方并可左右移动,因此,这种结构在制造荧光灯时具有如下缺点。
首先,由于在作业区域需要提供可让加热器左右移动的空间,这 需要过大的作业空间,因此很难实现装置小型化。
此外,由于多个棒状加热器在靠近每个荧光灯玻璃管的状态下进 行加热时,其热源不集中且其热量向外流失,因此造成热损失,消耗 过多的能源。
1特别是,由于所述加热器是以水平状态设置且上下固定多个,其 以横穿竖立在装载盒的多个荧光灯玻璃管的状态下予以加热,因此只 在设置有加热器的位置处,荧光灯玻璃管外表面集中受热,从而很难 达到使玻璃管整体均匀导热的效果。
尤其是,在如上所述的导热不均匀的条件下,荧光灯玻璃管的排 气及水银蒸发作业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作业效果。
另外,为了降低热损失,虽然设置了用于隔开作业区域的隔板, 但这种结构很难从根本上降低热损失,并且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取放装 载盒的门,从而会降低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 以大幅缩小装置尺寸,尤其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制造荧光灯时排气作 业热损失的荧光灯制造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灯制造装置,其包括
框架,其用于冲是供作业空间;
腔室外壳,其位于所述框架上部,且具备腔室,其设有用于插入 荧光灯玻璃管端部的多个孔部;
调整装置,其用于开合所述腔室的孔部,并可通过所述腔室排出荧光灯玻璃管内部气体,且向玻璃管内部注入气体及水银;
装载盒,其可分离地安装在所述腔室外壳一侧,从而使所述荧光 灯玻璃管内部和所述腔室连通,并且能够以竖立状态承载多个荧光灯
玻璃管;
加热装置,其位于所述框架下部,且具有加热空间,并且在围住 安装于所述腔室外壳上的装载盒周围的状态下,对荧光灯玻璃管进行 力口热;
驱动装置,其用于产生及传递能够使所述加热装置升降的动力, 以使所述加热装置用所述加热空间包围所述装载盒,或者解除该包围 状态。
本发明的荧光灯制造装置可在腔室外壳上以竖立的方式装载荧光 灯玻璃管的状态下,可简单地进行荧光灯制造工序中的排气作业、气 体及水银注入作业、玻璃管密封作业以及水银颗粒的蒸发作业等。
尤其是,在排出玻璃管内部的杂质或残留的有害气体时,或者在 进行水银颗粒蒸发作业时,本发明可利用在所述腔室外壳下侧升降的 加热装置,在与外界隔开的加热空间中,对多个荧光灯玻璃管进行加 热,因此可大幅减少排气及蒸发作业过程中的热损失,并可提高导热 效率。
而且,由于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腔室外壳的下侧进行升降动作, 因此能够减少用于安装及驱动加热装置的占有面积,从而大幅缩小装 置大小。


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荧光灯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l所示腔室外壳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荧光灯制造装置中调整装置的排气及气体注入作业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荧光灯制造装置中调整装置的水银注入作业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荧光灯制造装置中调整装置的密封作业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荧光灯制造装置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荧光灯制造装置中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加热装置作用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2:框架24:加热装置
4:腔室外壳G:焚光灯用玻璃管
6:密封装置S:腔室
8:调整装置Q:水银颗粒
10:调整板F:力口热空间
12:装载盒H:发热部件
16:输送装置P:真空泵
20:升降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在所属领域的 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说明。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施, 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
图l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荧光灯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 记2表示框架。
所述框架2,可以使用常规的电焊机对金属型钢或钢管进行焊接或 者使用螺栓等连接部件进行连接,从而制造出纵向长度大于横向长度 的长方形框架体。
所述框架2的上侧有腔室外壳4。所述腔室外壳4设有用于进行荧光 灯制造工序中一系列作业(排气作业、气体及7jc银注入作业、密封作业) 的腔室S。
所述腔室外壳4的材质可使用耐久性、耐腐蚀性及耐热性等优异的 金属,而且可以制作成图2所示的箱体形状。
如图2所示,所述腔室S的底面穿设有多个孔部S1。
所述孔部S1用于插接焚光灯用玻璃管G (以下简称玻璃管)一侧端 部且使所述腔室S和所述玻璃管G内部相通。
此外,虽然图中未示出,可在所述腔室外壳4上设置压力调节阔, 以便将所述腔室S的真空状态变为常压状态。
在所述腔室外壳4上连接排气管L1和气体注入管L2,以便通过所述 腔室S进行排气作业及气体注入作业。
如图l所示,所述排气管L1连接在常规真空泵P上,并通过所述真 空泵P的驱动所产生的真空压力,经所述腔室S可排出玻璃管G内部残留 的有害气体或颗粒杂质。
虽然图中未示出,所述气体注入管L2连接在常规的气体储存箱上, 且从该储存箱接收氩气等常规发光气体,并经所述腔室S注入到玻璃管
G内部。
而且,虽然图中未示出,所述排气管L1和气体注入管L2上设置有 常规的管道控制阀,以此打开或者关闭管道来排气或供给气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荧光灯制造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加热及密
封玻璃管G开口端部的密封装置6。
所述密封装置6具有板状结构,其在对应于所述腔室S的孔部S1的 位置上形成有加热孔S2,且可设置在图2所示的所述腔室S底面下侧。
所述各加热孔S2之间设有常规发热丝W,并通过所述发热丝W的 发热来加热所述加热孔S2内部。
所述密封装置6可在玻璃管G的端部被插在所述加热孔S2内的状态 下,通过所述发热丝W的发热对玻璃管G的开口端部进行加热,并以常 规方法进行密封。
虽然图中未示出,所述密封装置6除可利用发热丝W外,也可使用 常规的喷灯来对所述加热孔S2内的玻璃管G端部进行加热并予以密封。
另夕卜,所述腔室外壳4的结构适于把玻璃管G插在所述腔室S的孔部 Sl后与外界隔离。例如,虽然图中未示出,在所述孔部S1内侧可设置 橡胶环,以使玻璃管G的外周面能够与所述孔部S1内侧弹性相接。
所述腔室外壳4内部设有调整装置8。所述调整装置8通过开合所述 腔室S的孔部S1来进行荧光灯制造工序中的排气作业、气体及水^l艮注入 作业、密封作业。
为此,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调整板10并使其覆盖所述腔室 S的底面,且通过所述调整板10的水平移动来遮住或开放所述孔部S1。
所述调整板10的大小与所述腔室S底面相配,其与设置在所述腔室 外壳4外侧的气缸C1的活塞杆相连接,并通过所述气缸C1的驱动,在所
述腔室S底面上左右移动(以图2为基准)。
所述调整板10上穿设有用于排出或注入气体的第一调整孔H1和用 于注入水银的第二调整孔H2。
所述第 一调整孔H 1间的距离及排列方式,与所述孔部S1间的距离 及排列方式相对应;所述第二调整孔H2则可在所述调整板10的移动方 向上设置在所述第 一调整孔H1之间(参照图2)。
所述第二调整孔H2的大小可适于盛装具有除气作用的多个水银颗 粒Q,而且如图2所示,其呈向下倾斜状,以使所述水银颗粒Q能够一 个一个地掉入插在所述孔部S1中的玻璃管G内部。
所述固体水银颗粒Q与液态水银相比,能够提高其蒸发潜热,因此 能够防止热蒸发现象而引起的水银损失。
而且,虽然图中未示出,在所述腔室外壳4上另行连接供给管,并 通过所述供给管向所述第二调整孔H2供给所述水银颗粒Q。
所述调整板10通过气缸C1的驱动,在所述腔室S内部,分三个阶 段水平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调整孔Hl及第二调整孔H2对应于所述孔 部Sl。
首先,如图3所示,移动所述调整板1O,使所述第一调整孔H1和所 述孔部S1对齐,以连通插在所述孔部S1中的玻璃管G和所述腔室S 。
在上述连通状态下,通过所述真空泵P的真空压力以常规的方法将 所述玻璃管G内部的杂质或有害气体经所述排气管L1向外排出。
完成所述玻璃管G的排气作业后,经由所述气体注入管L2供给发光 气体,并经所述腔室S将所述气体注入所述玻璃管G内部。
接着,如图4所示,移动所述调整板IO,使所述第二调整孔H2和所 述孔部S1对齐。在此状态下,可使盛装在所述第二调整孔H2内的水银颗粒Q掉入所述孔部S1内部后进而供给到玻璃管G内部。
另外,如图5所示,移动所述调整板IO,遮住所述孔部S1。在此状 态下,使用所述密封装置6并通过发热丝W的发热来加热所述玻璃管G 的开口端部后,用常规方法封口。
即,所述调整装置8沿着预定的路线分三个阶段移动,从而与所述 腔室S配合而在所述腔室S内部并行处理荧光灯制造工序中的排气作 业、气体及水银注入作业、密封作业等多个作业。
而且,如图1所示,所述装载盒12上设有多个玻璃管G,所述玻璃 管G可分离地安装在所述腔室外壳4上。
所述装载盒12包括用于以竖立状态固定多个玻璃管G的多个托盘T 和用于固定所述多个托盘T的固定杆T1 。
所述多个托盘T可使用耐热性优异的金属或合成树脂类的板材制成。
所述托盘T上设置多个固定孔T2,以便在所述固定孔T2中可分离地 插入及固定所述玻璃管G。例如,虽然图中未示出,在所述固定孔T2 中设置常规橡胶环,并通过所述橡胶环的接触压力,对所述玻璃管G进 行弹性施压,从而予以固定。
而且,所述托盘T上固定孔T2间的距离及排列方式,则与所述腔室 S上所形成的孔部S1间的距离及排列方式相对应。
所述多个托盘T固定在所述固定杆T1上,而且如图l所示,其在铅 直方向上相隔一定距离,并且形成可承载多个玻璃管G的一体状装载盒 12。
即,所述装载盒12以竖立状态承载多个玻璃管G,并可分离地固定 在所述腔室外壳4上,从而使玻璃管G和所述腔室S内部相连通(参照图1)。
而且,如图2所示,所述装载盒12利用位于所述腔室外壳4下方的 固定装置14,可分离地固定在所述腔室外壳4上。
所述固定装置14在所述腔室外壳4上两个组成一组,而且连接在气 缸C2的活塞杆上,并通过所述气缸C2的驱动,其间距变窄或变宽(以 图2为基准)。
所述两个固定装置14在所述装载盒12的上侧托盘T和所述腔室外 壳4的底面相接的状态下,可分离地对所述托盘T的两侧施加压力,并 将所述装载盒12固定在所述腔室外壳4上。
而且,所述装载盒12在位于所述腔室外壳4下侧的状态下,通过所 述腔室外壳4或者装载盒12中任何一个上下移动的动作,以相互对接的 方式予以装配。
例如,如图l所示,可通过安装气缸C3来使所述腔室外壳4在所述 框架2上上下移动。
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可采用在固定所述腔室外壳4的状态下,
结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可易于实现的,因此在此不作详细 说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荧光灯制造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输送装置16。
如图l所示,所述输送装置16可由两个输送轨18和气缸C4构成,两 个输送轨18连接在气缸C4的活塞杆上,以在所述框架2的内侧输送及支 承所述装载盒12。
所述两个输送轨18可采用常规的辊轮输送机结构,并通过所述气 缸C4的驱动,其间距变窄从而支承所述装载盒12下侧托盘T的下端,或 者其间距变宽。
即,所述输送装置16可在支承所述装载盒4的状态下,将其输送到
所述框架2的内侧中与所述腔室外壳4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在所述装载
盒12从所述腔室外壳4分离后,将所述装载盒12输出到所述框架2的外侧。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焚光灯制造装置可进一步包括升 降装置20。
所述升降装置20将具有常规辊轮输送机结构的搁置台22连接在气 缸C5的活塞杆上,并通过所述气缸C5的驱动使所述搁置台22作升降动作。
如图6所示, 一对升降装置20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2的两侧,以便 与所述输送装置16的输送方向配合。
所述一对升降装置20中其中一侧升降装置20可作为装载机使用, 其可从地面提升装载盒12,并将其自动装载到所述输送装置16上。
另 一侧升降装置20可作为卸载机使用,其可接收装载在所述输送 装置16上的装载盒12,并将其自动卸载于地面上。
升降装置20与输送装置16相配合,从而自动装载或卸载所述装载 盒12的如上结构,可实现荧光灯制造装置的自动化,从而可以进一步 提高其操作性和生产效率。
另外,在所述框架2内侧设有用于进行玻璃管G排气作业的加热装 置24。
所述加热装置24可在包围所述装载盒12周围并使其与外界隔绝的 状态下进4亍加热,^人而可以减少排气时的热损失。
为此,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则采用具有上下开;^文的加热空间F的 加热体26,并使所述加热体26在驱动装置的动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 腔室外壳4作升降动作。
所述加热体26上安装有多个发热部件H,所述发热部件H沿着所述 加热体26周围按照图7所示方式排列,从而形成上下开放的加热空间F。
所述加热空间F的大小可适于收容所述装载盒12整体,且可避免与 装载盒12的外周接触。所述发热部件H可釆用棒状加热器。
所述加热体26的形状可以是与所述装载盒12外周相配合的四角柱 状,也可以是其它多角柱或圓柱状。
如图7所示,所述加热体26可设置在移动板U1上,所述移动板U1 则固定在所述框架2的内侧,并可沿导向轴U上下移动。
而且,所述驱动装置可具有用于产生动力的驱动源M和用于传递 该动力的连接部件M1。
所述驱动源M可采用常规电机,而与电机轴相连的常规螺旋轴则 可作为所述连接部件M1来使用。所述连接部件M1贯穿所述移动板U1 的 一端并以螺接方式连接。
即如图8所示,通过所述驱动源M,所述连接部件M2正向或逆向旋 转,从而使所述加热体26沿着所述移动板U1上升或下降。
所述移动板U1不仅可以支承所述加热体26并使其移动,而且还起 到一种隔热板的作用,即把所述加热空间F开放的下端部和外界隔开, 减少热损失。
如图8所示,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加热装置24不仅在荧光灯制造工序 中的排气作业中,而且在玻璃管G内注入水颗粒Q后的蒸发作业中, 均可以采取用所述加热体26围着装载有多个玻璃管G的所述装载盒12 周围的状态下进行加热的方式。
尤其是比起现有的作业方式,即在开放的状态下加热并进行排气 或水银蒸发作业的方式,所述加热结构能够提供降低热损失的加热环境。
因此,在进行排气或水银蒸发作业时,所述加热装置24能够降低 能源消耗量,特别是能够提高导热效率,从而使玻璃管G内部空气激活, 大幅提高排气及水银蒸发效率。
另外,由于所述加热装置24中的加热体26能够在所述腔室外壳4下 侧进行升降动作,从而对玻璃管G进4亍加热,因此与现有的加热方式相 比,即与通过加热器的左右移动来靠近或远离玻璃管的加热方式相比, 所述加热装置24不仅其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大幅降低占有面积,从而 可以实现装置小型化。
所述驱动装置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使用电机和螺旋轴的结构。
例如,虽然图中未示出,可采用气缸的活塞杆或者常规的输送用 空压气缸等装置直接输送所述加热体26,或者采用电机缠绕或解开钢 丝或铁链的缠绕驱动方式,提升或降低所述加热体26以使其升降。
这种动力传递结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易于实现的,所以在此 不^f乍详细i兌明。
另外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荧光灯制造装置可进一步包括隔板D。
所述隔板D的大小及形状正好适于覆盖所述加热空间F开放的上部 端面,并且,其可从电机或气缸(图中未示出)接收动力,并通过常 规的滑动或旋转动作开合所述加热空间F。
由于所述隔板D可以有选择地开合所述加热空间F开》文的上部端 面,因此可防止在所述加热体26预热或待机状态下的热损失。
由上述结构构成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焚光灯制造装置,其在所述装 载盒12中装载多个玻璃管G后,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式将所述装载盒12 安装在所述腔室外壳4上的状态下,统一进行荧光灯制造工序中的一系 列作业如排气作业、气体及水银注入作业、密封作业。
首先,将所述加热装置24移送到安装于所述腔室外壳4上的所述装载盒12处,并使其围住所述装载盒12的状态下发热,/人而佳:玻璃管G内 的杂质或残留的有害气体经所述腔室S及排气管L1排出。
此时,所述调整装置8的调整板10在如图3所示的状态下进行排气作业。
完成所述排气作业后,将经由气体注入管L2所供给的氩气等常规的发光气体通过所述腔室S注入到玻璃管G内部。
接着,按照图4所示的方式操作所述调整板10,从而将盛装于所述第二调整孔H2内的水4艮颗粒Q注入到所述玻璃管G内。
最后,用所述密封装置6加热插接于所述腔室外壳4上的玻璃管G的端部,并通过常规方法封口。完成所述封口作业之后,重新把所述加 热装置24向上移动,从而对装在所述玻璃管G内部水银颗粒Q进行蒸发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荧光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其用于提供作业空间;腔室外壳,其位于所述框架上部,且具备腔室,所述腔室设有用于插入荧光灯玻璃管端部的多个孔部;调整装置,其用于开合所述腔室的孔部,并可通过所述腔室排出荧光灯玻璃管内部气体,且向玻璃管内部注入气体及水银;装载盒,其可分离地安装在所述腔室外壳一侧,从而使所述荧光灯玻璃管内部和所述腔室连通,并且能够以竖立状态承载多个荧光灯玻璃管;加热装置,其位于所述框架下部,且具有加热空间,并且在围住安装于所述腔室外壳上的装载盒周围的状态下,对荧光灯玻璃管进行加热;驱动装置,其用于产生及传递能够使所述加热装置升降的动力,以使所述加热装置用所述加热空间包围所述装载盒,或者解除该包围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荧光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 整装置呈板状,其设有与所述腔室的孔部相对应的第一调整孔和第二 调整孔,所述调整装置可沿预定的路线按预定的间距移动,以使所述 第 一调整孔或第二调整孔与所述孔部相对应或者错开。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荧光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 载盒包括具有多个固定孔且上下配置的托盘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托盘 的固定杆,荧光灯玻璃管则插在所述固定孔并以竖立状态装载在上下 配置的托盘上。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荧光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具有所述加热空间的加热体及贴附在所述加热空间周围的多个发热部件。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荧光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 动装置将气缸或电机作为驱动源使用,并将该驱动源所产生的动力传 递到螺旋轴、钢丝或铁链上,从而使所述加热装置升降。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荧光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 包括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用于加热玻璃管的开口端部并以热来予 以密封,所述密封装置具有对应于所述腔室的孔部的多个加热孔,并 且用发热丝或喷灯来加热及密封位于加热孔内部的荧光灯玻璃管端部。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荧光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 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在所述框架内侧以竖立状态输送及 支承所述装载盒且包括具有输送辊轮且隔开设置的两个输送轨及连 接在所述两个输送轨上且用于改变其间距的气缸。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荧光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 包括与所述加热装置相对应的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开闭所述加热空间 的开口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灯制造装置,其包括框架;腔室外壳;调整装置;装载盒;加热装置及驱动装置。本发明可简单地进行外部电极荧光灯制造工序中的一系列作业如排气作业、气体及水银注入作业、密封作业等作业,尤其可以大幅减小装置尺寸并提高导热效率。
文档编号H01J9/00GK101206978SQ20071016738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5日
发明者朴庸硕, 李永哲, 赵弘来 申请人:显示器生产服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