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入式背光模块及其背板散热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92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侧入式背光模块及其背板散热构造的制作方法
侧入式背光模块及其背板散热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及其背板散热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提高散热 效率的侧入式背光模块及其背板散热构造。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面板(IXD panel)领域,以发光二极管(LED)做为背光光源比冷阴 极荧光管(CCFL)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因此以LED取代CCFL将是背光发展的趋势,但LED 的散热问题仍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请参照图1所示,图1是一种现有侧入式背光模 块的侧剖视图。一侧入式背光模块90包含一背板散热构造91,所述背板散热构造91的两 侧缘上设有侧壁部911,且所述背板散热构造91中央承载一导光板92。所述导光板92上 设有一光学膜片组93,另有一胶框94包覆于所述背板散热构造91的外缘,且由上而下的固 定所述光学膜片组93及所述导光板92,以形成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90。另外,于所述侧入 式背光模块90上再迭设一液晶面板80,并且以一外壳70包覆及固定所述液晶面板80及所 述侧入式背光模块90,即组成一液晶显示器。如图1所示,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90的所述背板散热构造91的所述侧壁部911 在内表面上分别设有一光源组95,所述光源组95具有数个发光装置951,所述发光装置951 可以是LED发光装置,且其光源方向指向所述导光板92。所述发光装置951 —般通过螺丝 锁附或导热胶带粘贴等方式来固定于所述侧壁部911上。由于所述光源组95运作的过程 中会所产生的热能,这些热能会沿着图示中箭头的方向,由所述侧壁部911先向下再向内 传导至所述背板散热构造91的中心位置,以进行散热。请再参考图2所示,图2是另一种现有侧入式背光模块的局部侧剖视图。图2的 侧入式背光模块90相似于图1的侧入式背光模块90,不同之处在于图2的侧入式背光模 块90在所述光源组95与所述背板散热构造91之间另设有一导热块96,且所述导热块96 约呈L型的贴设于所述背板散热构造91及其侧壁部911上,而所述导热块96 —般是选自 铝(A1)质的材料,以挤出成型的工艺来制作。由于铝质的导热块96具有更好的导热特性, 并且所述铝质的导热块96与所述背板散热构造91的接触面积更加大了。因此,所述光源 组95所产生的热能能更快的由所述侧壁部911传导至所述背板散热构造91中心的方向, 以进行散热的作用。然而,上述的两种现有侧入式背光模块仍存在一问题,也就是在所述背板散热构 造91的侧壁部911未再延伸,因此所述光源组95所产生的热能的散热路径,只能够沿着图 示中箭头的方向来传导,也就是由所述侧壁部911的下端单方向的往所述背板散热构造91 的中心位置来传导,无法提高所述背板散热构造91的散热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 其背板散热构造,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 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通过自背板散热 构造的侧壁部上端进一步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当至少一光源组在侧壁部位置产生热能 时,侧壁部可往其上端的延伸部及其下端的底部来进行双向传导热能,以有效的提高所述 背板散热构造的散热效率。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其包含一底部,形成所述背板散热构造的主体;及至少一侧壁部,是由所述底部的至少一侧缘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其中至少一光源 组贴设于所述至少一侧壁部的内表面;其中,所述背板散热构造另包含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是由所述侧壁部的上端向 外延伸而形成的,其中所述至少一光源组于所述侧壁部位置所产生的热能通过所述侧壁部 的上端传递到所述延伸部,以及通过所述侧壁部的下端传递到所述底部。为达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其包含一背板散热构造,包含一底部及至少一侧壁部,所述底部是所述背板散热构造的 主体,及所述至少一侧壁部是由所述底部的至少一侧缘上向上延伸而形成的;一导光板,设于所述背板散热构造上;及至少一光源组,设于所述侧壁部的内表面,并位于所述侧壁部及导光板之间;其中,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的所述背板散热构造另包含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是 由所述背板散热构造的侧壁部的上端向外延伸而形成的,其中所述至少一光源组于所述侧 壁部位置所产生的热能通过所述侧壁部的上端传递到所述延伸部,以及通过所述侧壁部的 下端传递到所述底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包含一第一水平延伸部,是由所述侧壁部的 上端向外水平延伸而形成的;及一第一垂直延伸部,是由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外端向下 垂直延伸而形成的,所述第一垂直延伸部与所述侧壁部之间具有一距离。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及第一垂直延伸部之间设有至少一导热材或 至少一热管。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及第一垂直延伸部上设有多个贯穿的散热 孔,以暴露所述至少一光源组的一电路基板的背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另包含一第二水平延伸部,是由所述第一垂 直延伸部的下端向外水平延伸而形成的;及一第二垂直延伸部,由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 外端向上垂直延伸而形成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垂直延伸部及第二垂直延伸部之间设有至少一 导热材或至少一热管。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第一垂直延伸部及第二垂直延伸部上设有 多个贯穿的散热孔,以暴露所述至少一光源组的一电路基板的背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另包含一第二水平延伸部,是由所述第一垂 直延伸部的下端向内水平延伸而形成的,并位于所述底部下方。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及第二水平延伸部之间设有至少一导热材或至
少一热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另包含一第三水平延伸部,是由所述第二垂 直延伸部的上端向外水平延伸而形成的;及一第三垂直延伸部,由所述第三水平延伸部的 外端向下垂直延伸而形成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及第三垂直延伸部之间设有至少一导热材或至
少一热管。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第一垂直延伸部、第二垂直延伸部及第三垂 直延伸部上设有多个贯穿的散热孔,以暴露所述至少一光源组的一电路基板的背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光源组包含一电路基板及一发光装置,所述 电路基板贴设于所述侧壁部的内表面,所述发光装置的光源方向指向所述导光板。

图1 一种现有侧入式背光模块的侧剖视图。图2 另一种现有侧入式背光模块的局部侧剖视图。图3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侧剖视图。图4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的局部侧剖视图。图5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的局部侧剖视图。图6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的局部侧剖视图。图7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的局部侧剖视图。图8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的局部侧剖视图。图9 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的局部侧剖视图。图10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的局部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 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3及所示,图3揭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的侧剖视 图。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10包含一背板散热构造11、一导光板12、一光学膜片组13、一胶 框14及至少一光源组15。所述背板散热构造11包含一底部111及至少一侧壁部112,所 述底部111是一约呈长方形的所述背板散热构造的主体,所述底部111的至少一侧缘上向 上延伸出所述至少一侧壁部112。所述导光板12是设于所述背板散热构造11上;所述光 学膜片组13是设于所述导光板12上;所述胶框14是包覆于所述背板散热构造11的外缘, 且固定所述光学膜片组13及所述导光板12于所述背板散热构造11上。另外,所述至少一 光源组15是设于所述侧壁部112的内侧面。所述至少一光源组15包含一电路基板151及 一发光装置152,所述电路基板151贴设于所述侧壁部112的内表面,所述发光装置152的 光源方向指向所述导光板12。请同时参照图3及图4所示,图4揭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 的背板散热构造的局部侧剖视图。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10的所述背板散热构造11另包含 一延伸部113,所述延伸部113是由所述背板散热构造11的侧壁部112上端向外延伸的部 份,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113包含一第一水平延伸部113a及一第一垂直延伸部113b。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113a是由所述侧壁部112的上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 第一垂直延伸部113b是由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113a的外端向下垂直延伸,所述第一垂直 延伸部113b与所述侧壁部112之间具有一距离。另外,所述光源组15的所述发光装置152优选是一 LED发光装置152,且其光源方向指 向所述导光板12。并且,所述光源组15 —般是通过螺丝锁附或导热胶带粘贴等方式,使所述电路 板151固定于所述侧壁部112的内表面上。在本发明中,所述背板散热构造11的所述底部111、 所述侧壁部112及所述优选为一体成型的钣金件,因此,所述发光装置152所产生的热能,会通过 所述电路板151传导至所述侧壁部112,并且如图4箭头所示的方向,位于所述侧壁部112靠下端 的热能会被传导至所述背板散热构造11中心的方向洞时,位于所述侦彳壁部112靠上端的热能会 被传导至所述延伸部113的所述第一7jC平延伸部113a及所述第一垂直延伸部113b。如上所述,所述发光装置152所产生的热能是分成两个路径向外传导出去,并由 于所述第一垂直延伸部113b与所述侧壁部112之间具有一距离,因此,所述侧壁部112靠 上端的热能还可通过此空间内的空气来进行散热。因此,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113a及所述 第一垂直延伸部113b所形成的所述延伸部113,可传导所述至少一光源组15产生于所述侧 壁部112靠上端的热能,以提高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10的散热效率。请参照图5所示,图5揭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 构造的局部侧剖视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板散热构造11相似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 背板散热构造11,因此沿用相同的组件符号与名称,但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二实 施例的背板散热构造11的所述延伸部113中,实质上所述第一垂直延伸部113b与所述侧 壁部112是接触贴齐的。因此位于所述侧壁部112的热能(包含靠上端的热能)可透通过 所述第一垂直延伸部113b传导出去,其一样可提高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10的散热效率,并 且可适用于具有较窄的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10的设计中。请参照图6所示,图6揭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 构造的局部侧剖视图。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板散热构造11相似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 背板散热构造11,因此沿用相同的组件符号与名称,但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第三实施 例的背板散热构造11的所述延伸部113另包含一第二水平延伸部113c,是由所述第一垂 直延伸部113b的下端向外水平延伸而形成的;及一第二垂直延伸部113d,由所述第二水平 延伸部113c的外端向上垂直延伸而形成的。或者,所述延伸部113还可再包含一第三水平 延伸部113e,是由所述第二垂直延伸部113d的上端向外水平延伸而形成的;及一第三垂直 延伸部113f,由所述第三水平延伸部113e的外端向下垂直延伸而形成的。实质上所述第 一垂直延伸部113b与所述侧壁部112是接触贴齐的,所述第二垂直延伸部113d与所述第 一垂直延伸部113b是接触贴齐的,所述第三垂直延伸部113f与所述第二垂直延伸部113d 是接触贴齐的。因此,可通过所述第一垂直延伸部113b、所述第二垂直延伸部113d及所述 第三垂直延伸部113f增加导热的面积,并传导出所述侧壁部112的热能(包含靠上端的热 能),除了达到提高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的散热效率外,并且相较于现有以铝质导热块(如 背景技术的图2)加大散热面积的方式,相较可减少材料成本。请参照图7所示,图7揭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 构造的局部侧剖视图。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背板散热构造11相似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 背板散热构造11,因此沿用相同的组件符号与名称,但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背板散热构造11的所述延伸部113另包含一第二水平延伸部113c,所述第二水平延伸 部113c是由所述第一垂直延伸部113b的下端向内或向外水平延伸。如图7所示,所述第 二水平延伸部113c是由所述第一垂直延伸部113b的下端向内延伸,并且所述第二水平延 伸部113c位于所述背板散热构造11的主体(底部111)的下方,并且与所述背板散热构造 11的主体(底部111)是接触贴齐的。因此,可通过所述第一垂直延伸部113b及所述第二 水平延伸部113c传导出所述所述侧壁部112的热能(包含靠上端的热能)至所述背板散 热构造11中心,达到提高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10的散热效率的目的。请参照图8所示,图8揭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 构造的局部侧剖视图。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背板散热构造11相似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 背板散热构造11,因此沿用相同的组件符号与名称,但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第五实施 例的背板散热构造11的所述第一垂直延伸部lib与所述侧壁部112之间具有一距离;另 外,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113c与所述底部111之间也具有一距离,也就是说,所述各侧壁部 之间及/或所述各底部之间具有一距离。并且,如图8所示,可选择性的于所述各侧壁部与 所述各底部之间设置至少一导热材16,所述导热材16可以选自具有良好的导热特性的材 质,例如导热膏或导热胶带,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通过所述导热材16的辅助可更加速所 述侧入式背光模块10的散热效率。请参照图9所示,图9揭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 构造的局部侧剖视图。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背板散热构造11相似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 背板散热构造11,因此沿用相同的组件符号与名称,但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第六实施 例的背板散热构造11的所述第一垂直延伸部113b上设有多个贯穿的散热孔17。本发明并 不限所述散热孔17的形式大小与数量,并且所述散热孔17也可以选择性的设在所述各垂 直及/或所述各底部上,以提高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10的散热效率。请再参照图10所示,图10揭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 散热构造的局部侧剖视图。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背板散热构造11相似于本发明第四实施 例的背板散热构造11,因此沿用相同的组件符号与名称,但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第七 实施例的背板散热构造11的第二水平延伸部113c是由所述第二垂直113b部的下端向外 水平延伸而出,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113c后还向上接设一第二垂直延伸部113d,并且所述 第一垂直延伸部113b与所述第二垂直延伸部113d之间另设有至少一热管18,所述热管18 与所述各侧壁部及底部之间的空隙可填补所述导热材16。所述热管18可将所述延伸部113 的热能依实际的需要直接导出,能更提高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10的散热效率。在此,本发明 并不限至所述热管18所安装的位置,其可以是安装于任何所述各侧壁部或所述各底部之间。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光源组的散热路径只能单方向的往背 板散热构造的中心来传导,无法提高背板散热构造的散热效率。本发明通过由所述背板散 热构造11的所述侧壁部112上端向外延伸设置的一述延伸部113,可传导所述至少一光源 组15产生于所述侧壁部112的热能(包含靠上端的热能),以提高整体所述侧入式背光模 块10的散热效率。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 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 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其包含一底部,形成所述背板散热构造的主体;及至少一侧壁部,是由所述底部的至少一侧缘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其中至少一光源组贴设于所述至少一侧壁部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散热构造另包含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是由所述侧壁部的上端向外延伸而形成的,其中所述至少一光源组于所述侧壁部位置所产生的热能通过所述侧壁部的上端传递到所述延伸部,以及通过所述侧壁部的下端传递到所述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含一第一水平延伸部,是由所述侧壁部的上端向外水平延伸而形成的;及一第一垂直延 伸部,是由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外端向下垂直延伸而形成的,所述第一垂直延伸部与所 述侧壁部之间具有一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及 第一垂直延伸部之间设有至少一导热材或至少一热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及 第一垂直延伸部上设有多个贯穿的散热孔,以暴露所述至少一光源组的一电路基板的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另 包含一第二水平延伸部,是由所述第一垂直延伸部的下端向外水平延伸而形成的;及一第二垂直延伸部,由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外端向上垂直延伸而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 二垂直延伸部之间设有至少一导热材或至少一热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第 一垂直延伸部及第二垂直延伸部上设有多个贯穿的散热孔,以暴露所述至少一光源组的一 电路基板的背面。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另 包含一第二水平延伸部,是由所述第一垂直延伸部的下端向内水平延伸而形成的,并位于 所述底部下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及第 二水平延伸部之间设有至少一导热材或至少一热管。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另 包含一第三水平延伸部,是由所述第二垂直延伸部的上端向外水平延伸而形成的;及一第三垂直延伸部,由所述第三水平延伸部的外端向下垂直延伸而形成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及 第三垂直延伸部之间设有至少一导热材或至少一热管。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第一垂直延伸部、第二垂直延伸部及第三垂直延伸部上设有多个贯穿的散热孔,以暴露所 述至少一光源组的一电路基板的背面。
13.—种侧入式背光模块,其包含一背板散热构造,包含一底部及至少一侧壁部,所述底部是所述背板散热构造的主 体,及所述至少一侧壁部是由所述底部的至少一侧缘上向上延伸而形成的;一导光板,设于所述背板散热构造上;及至少一光源组,设于所述侧壁部的内表面,并位于所述侧壁部及导光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的所述背板散热构造另包含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 是由所述背板散热构造的侧壁部的上端向外延伸而形成的,其中所述至少一光源组于所述 侧壁部位置所产生的热能通过所述侧壁部的上端传递到所述延伸部,以及通过所述侧壁部 的下端传递到所述底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光源组包含一电 路基板及一发光装置,所述电路基板贴设于所述侧壁部的内表面,所述发光装置的光源方 向指向所述导光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侧入式背光模块及其背板散热构造,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背板散热构造包含一底部、至少一侧壁部及一延伸部,所述底部形成所述背板散热构造的主体,所述至少一侧壁部是由所述底部的至少一侧缘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并可供至少一光源组贴设于其内表面。所述延伸部是由所述侧壁部的上端向外延伸而形成的。所述至少一光源组于所述侧壁部位置所产生的热能通过所述侧壁部的上端传递到所述延伸部,以及通过所述侧壁部的下端传递到所述底部,以利用双向散热模式来提高整体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的散热效率。
文档编号F21S8/00GK101949526SQ20101022557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2日
发明者唐国富, 贺成明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