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灯、照明灯用罩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685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照明灯、照明灯用罩及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照明灯、该照明灯使用的照明灯用罩、使用了该照明灯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公众要求关心环境的呼声下,将作为与以往的白炽灯泡、荧光灯相比寿命长且消耗电力低的固体发光元件之一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以下称为led。)用作光源的照明灯以及照明装置的正日益普及。

作为使用了led的照明灯,例如专利文献1那样存在如下结构,具有:使用了led的发光部;设有用于配设发光部的配设面的散热器(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传热构件);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且收纳发光部和散热器的长条的罩;以及安装在罩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一对灯头。而且,专利文献1的照明灯的罩形成为圆筒状,在其周壁突出设有一对保持突起部(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第一肋),在保持突起部与散热器的配设面抵接的状态下,散热器固定于罩的内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4708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罩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从led射出的光的一部分通过罩向散热器或保持突起部侧反射。这样反射的光的大部分被散热器或保持突起部吸收,被吸收的光留存于照明灯的内部,因此无法用作对照明空间进行照射的照射光。即,专利文献1的发明在照明灯的发光效率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课题而作出,提供一种通过将从光源射出的光高效地用作照明灯的照射光来提高光利用效率的照明灯、使用于该照明灯并能够将从光源射出的光高效地用作照明灯的照射光的照明灯用罩、以及使用了该照明灯的照明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照明灯的特征在于,具备:长条形状且在与长度方向平行的面上配置有光源的光源模块;具有保持突起部和长条的透光部的罩,透光部覆盖光源模块的表面中的射出光源的光的射出侧的表面,保持突起部朝向透光部的内侧突出,保持突起部的射出侧的面的反射率比透光部高,保持突起部的射出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与光源模块抵接。

另外,本发明的照明灯用罩的特征在于,具备:覆盖光源模块的表面中的射出光源的光的射出侧的表面的透光部,该光源模块为长条形状且在与长度方向平行的面上设置有所述光源;以及保持突起部,所述保持突起部朝向透光部的内侧突出,其射出侧的面的反射率比透光部高,且其射出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与光源模块抵接。

另外,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长条形状且在与长度方向平行的面上配置有光源的光源模块;具有保持突起部和长条的透光部的罩,透光部覆盖光源模块的表面中的射出光源的光的射出侧的表面,保持突起部朝向透光部的内侧突出,保持突起部的射出侧的面的反射率比透光部高,保持突起部的射出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与光源模块抵接;以及向光源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照明灯、照明灯用罩及照明装置由于罩的保持突起部的另一方的面的反射率比透光部高,因此从光源模块射出且被透光部朝向保持突起部反射的光被保持突起部再次向透光部反射,能够高效地利用从光源射出的光,起到使照明灯的发光效率提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的图2的a-a剖面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罩的从一方端部(箭头x的基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罩的从另一方端部(箭头x的前端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的从一方端部(箭头x的基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的从另一方端部(箭头x的前端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的光的路径的剖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1的第四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散热器的从一方端部(箭头x的基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5是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散热器的从另一方端部(箭头x的前端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6是实施方式1的第六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

图17是实施方式1的第七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

图18是实施方式1的第八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

图19是实施方式1的第九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

图20是实施方式2的照明灯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照明灯的图20的b-b剖面的剖视图。

图22是实施方式2的照明灯的侧视图。

图23是实施方式3的照明灯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照明灯的图23的c-c剖面的剖视图。

图25是实施方式3的照明灯的侧视图。

图26是实施方式4的照明灯的剖视图。

图27是实施方式4的照明灯的侧视图。

图28是实施方式4的罩的从一方端部(箭头x的基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29是实施方式4的罩的从另一方端部(箭头x的前端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30是实施方式4的第一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

图31是实施方式4的第二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

图32是实施方式4的第二变形例的罩的从一方端部(箭头x的基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33是实施方式4的第二变形例的罩的从另一方端部(箭头x的前端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34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灯的剖视图。

图35是实施方式6的照明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适当地省略或者简化其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将箭头x、箭头y、箭头z定义为相互正交的正交坐标系的3轴方向,但这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记载的,并非限定装置、器具、部件等的配置、朝向等。对于装置、器具、部件等结构而言,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其材质、形状、大小等。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照明装置100具备:通过被供给电力而点亮的长条形状的照明灯1;以及能够装配照明灯1且向照明灯1供给电力的照明器具101。照明装置100以使照明灯1朝向室内的方式安装于顶棚或壁面,通过使照明灯1点亮而向室内照射光。

照明器具101具备器具主体102、保持插座103、供电插座104、以及电源盒105。器具主体102是内部为中空且长条的箱形形状。而且,器具主体102具有v字弹簧或接头等安装件(省略图示),使用安装件安装于顶棚或壁面。

在器具主体102的装配照明灯1的一侧的面上,在长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的一方的端部附近突出地设有保持插座103,在长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附近突出地设有供电插座104。保持插座103与供电插座104的间隔与照明灯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保持插座103和供电插座104能够保持照明灯1。而且,供电插座104与保持的照明灯1电连接。

另外,在器具主体102的内部收纳电源盒105。电源盒105具有从外部电源接受电力的供给并转换成适于照明灯1的电压或电流的电源装置(省略图示)。电源装置与供电插座104电连接,经由供电插座104能够向照明灯1供给电力。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的图2的a-a剖面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为了说明罩2的内部而省略罩2的一部分。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具备:为长条中空的筒状且长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的两端部开口的罩2;由光源4、基板5、以及散热器6构成且保持于罩2的内部的光源模块3;安装在罩2的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的保持灯头7;以及安装在罩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的供电灯头8。而且,如图3所示,在与照明灯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箭头z的方向)上,将从后述的光源4射出光的一侧称为射出侧(箭头z的前端侧),将射出侧的相反侧称为器具侧(箭头z的基点侧)。即,照明灯1以照明灯1的器具侧(箭头z的基点侧)与照明器具101相向的方式装配于照明器具101。

图4是实施方式1的罩的从一方端部(箭头x的基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1的罩的从另一方端部(箭头x的前端侧)观察到的立体图。罩2形成有:长条且圆筒形状的圆筒部21;从圆筒部21的内周面向圆筒部21的内侧突出的一对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以及同样从圆筒部21的内周面突出的一对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而且,罩2的长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的两端部开口。需要说明的是,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和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以在罩2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与长度方向垂直地剖切罩2得到的剖面的形状无论长度方向的位置如何都始终成为图3所示的剖面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相当于本发明的保持突起部。

将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中的、与圆筒部21的长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平行的面中的射出侧的面称为射出侧平面22a,将器具侧的面称为器具侧平面22b,将射出侧平面22a与器具侧平面22b之间的面称为前端面22c。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射出侧平面22a与器具侧平面22b大致平行。而且,在罩2的内部固定有光源模块3时,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形成为射出侧平面22a位于比后述的光源4的射出侧的面靠器具侧的位置。而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和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位于比与罩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中心轴o(参照图3)偏向器具侧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罩2的中心轴o也是照明灯1的中心轴。

在罩2中,圆筒部21以及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与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分别使用不同的材料形成。在此,将为了形成圆筒部21以及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而使用的材料称为第一罩材料,将为了形成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而使用的材料称为第二罩材料。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圆筒部21以及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与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使用不同的材料形成,但是圆筒部21、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被一体化。

第一罩材料是具有透光性的材料。作为第一罩材料,可以使用例如聚碳酸酯或丙烯酸树脂等具有透光性的树脂。而且,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罩材料使用以聚碳酸酯等具有透光性的树脂为基材且以规定的重量比混合有折射率与基材不同的扩散剂而得到的高光扩散树脂材料。圆筒部21由高光扩散树脂材料形成,因此具有使光扩散的光扩散性。需要说明的是,圆筒部21由具有透光性的第一罩材料构成并使从光源4射出的光透过,因此相当于本发明的透光部。

第二罩材料是反射率比第一罩材料高的材料。作为第二罩材料,可以使用例如以聚碳酸酯、丙烯酸树脂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树脂为基材并以规定的重量比混合了二氧化钛等使反射率提高的材料而得到的高反射树脂材料。

圆筒部21以及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与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分别使用不同的材料而形成的罩2通过例如双色成型来制造。在此,双色成型是指例如将两种不同的树脂组成物以熔融状态从不同的多个挤压机挤压出之后,在连接多个挤压机的1台模具内被一体化,然后进行冷却固化,由此得到在界面处熔融接合并一体化的两种树脂组成物的复合成形体的手法。在实施方式1中,将第一罩材料以熔融状态从形成圆筒部21以及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的挤压机挤压出,将第二罩材料以熔融状态从形成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挤压机挤压出,在1台模具内被一体化,之后通过冷却固化来形成罩2。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在实施方式1中,圆筒部21及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各自的厚度t相等,例如为t=1[mm]。而且,在实施方式1中,从中心轴o至圆筒部21的内周面的距离ri为ri=11.75[mm]。此外,从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射出侧平面22a至与射出侧平面22a平行且通过中心轴o的平面的距离h为h=5.42[mm]。但是,t、ri及h的尺寸没有限定为实施方式1的尺寸。

如图1及2所示,保持灯头7具备:以覆盖罩2的一方的端部的开口的方式安装且具有绝缘性的保持灯头框体71;以及从保持灯头框体71沿着照明灯1的长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竖立设置且具有导电性的保持端子72。保持端子72与保持灯头框体71被一体化。保持端子72通过例如嵌入成形等方法而埋入于保持灯头框体71。而且,在保持灯头框体71设有螺纹孔73,形成有螺纹槽的螺钉9的轴部插通于螺纹孔73,并向后述的散热器6的螺纹孔66拧入,由此将保持灯头7固定于光源模块3。需要说明的是,保持灯头7也可以使用铆钉等螺钉以外的固定构件固定于光源模块3,还可以不使用固定构件而是通过嵌合、螺合等方法将保持灯头7固定于光源模块3。

供电灯头8具备:以覆盖罩2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开口的方式安装且具有绝缘性的供电灯头框体81;以及从供电灯头框体81沿着照明灯1的长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竖立设置且具有导电性的供电端子82。供电端子82与供电灯头框体81被一体化。供电端子82通过例如嵌入成形等方法而埋入于供电灯头框体81。而且,在供电灯头框体81设置螺纹孔83(参照图22),将形成有螺纹槽的螺钉9的轴部插通于螺纹孔83,向后述的散热器6的螺纹孔66拧入,由此将供电灯头8固定于光源模块3。需要说明的是,保持灯头8也可以使用铆钉等螺钉以外的固定构件固定于光源模块3,还可以不使用固定构件而是通过嵌合、螺合等方法将保持灯头8固定于光源模块3。

另外,保持插座103对保持端子72进行保持,供电插座104对供电端子82进行保持,由此照明器具101能够保持照明灯1。而且,至少供电插座104在保持供电端子82的同时与供电端子82电连接。

如图2及图3所示,光源模块3具备:光源4;为长条的平板状并安装光源4的基板5;以及将从光源4产生的热量经由罩2向照明灯1外部放散的散热器6。光源模块3配置在使从光源4射出的光向射出侧射出的位置。

光源4是从发光面射出光的元件,沿着基板5的长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并行地排列多个。在实施方式1中,光源4为led,使用的是在射出波长为440~480nm的蓝色光的led芯片上配设将蓝色光波长转换成黄色光的荧光体并进行封装化的模拟白色led。需要说明的是,光源4的个数、配置位置、种类根据照明灯1的用途来决定,因此在本发明中,光源4的个数、配置位置、种类不受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一个长度方向的长度与基板5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的长条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以下称为有机el元件)作为光源4,并以使有机el元件的长度方向与基板5的长度方向并行的方式配置。

另外,如图3所示从光源4射出的光相对于与发光面垂直的轴对称地扩展成照射角α。在实施方式1中,该照射角α为120度。

在基板5的安装光源4的安装面上安装有例如二极管、电容器、熔丝或电阻等电子部件(省略图示),而且,设有使各光源4与各电子部件电连接的配线线路(省略图示)。而且,各光源4和各电子部件经由配线线路而与供电端子82电连接。因此,从电源装置经由供电插座104、供电端子82、以及配线线路向光源4供给电力,从而光源4点亮。

对于基板5的材料而言,可考虑材料成本、设计规格等来选定玻璃环氧材料、纸酚醛材料、合成材料、陶瓷材料或铝等金属材料。而且,基板5的安装面被涂布具有比基板5的材料的反射率高的反射率的抗蚀剂。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1中,基板5的短边方向(箭头y的方向)的长度尺寸(基板5的宽度尺寸)为11[mm]。

图6是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的从一方端部(箭头x的基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7是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的从另一方端部(箭头x的前端侧)观察到的立体图。散热器6是长条形状的构件,通过将光源设置部61、一对侧壁部62、一对射出侧支承部63、一对器具侧支承部64、以及一对螺纹固定部65一体化而构成。而且,光源设置部61、侧壁部62、射出侧支承部63、器具侧支承部64、以及螺纹固定部65形成为在散热器6的整个长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上延伸,与长度方向垂直地剖切散热器6而得到的剖面的形状无论长度方向的位置如何都始终成为图3所示的形状。而且,作为散热器6的材料,优选使用导热性和刚性优异且线热膨胀系数小的金属材料,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6使用铝来形成。此外,在散热器6的表面形成有反射率比散热器6的原料高的高反射膜(省略图示)。实施方式1的高反射膜是白色的着色防蚀铝层。

光源设置部61为平板形状,在散热器6固定于罩2的内部时位于射出侧的面上,如图2及图3所示以使光源4朝向射出侧的方式设置基板5。作为将基板5设置于散热器6的方法,可以采用通过粘结剂或双面胶带等粘结构件进行粘结固定的方法、或者在基板5和散热器6设置螺纹孔并使用螺钉进行螺纹紧固的方法等。

在光源设置部61的位于射出侧的面上,朝向射出侧地竖立设置有一对侧壁部62。侧壁部62彼此的间隔至少比基板5的短边方向(箭头y的方向)的长度尺寸(基板5的宽度尺寸)长。基板5设置在光源设置部61的一对侧壁部62之间。因此,通过侧壁部62设置基板5时的定位变得容易。而且,在将光源模块3固定于罩2的内部时,侧壁部62形成在与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前端面22c相向的位置,而且侧壁部62的前端位于比光源4的射出侧的面靠器具侧的位置。

在光源设置部61的短边方向(箭头y的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朝向短边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射出侧支承部63和朝向器具侧竖立设置的器具侧支承部64。而且,在将光源模块3固定于罩2的内部时,射出侧支承部63形成在与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器具侧平面22b抵接的位置,器具侧支承部64沿着圆筒部21的内周面,形成为器具侧支承部64的前端与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2卡合的形状。此外,在散热器6的厚度方向(箭头z的方向)上,在射出侧支承部63与器具侧支承部64之间形成间隙。

在光源设置部61的位于器具侧的面上,向器具侧突出设置有一对螺纹固定部65。在螺纹固定部65彼此之间形成有螺纹孔66。将插入到形成于保持灯头框体71的螺纹孔73中或者形成于供电灯头框体81的螺纹孔中的螺钉9向螺纹孔66插入,由此将作为光源模块3的一部分的散热器6与保持灯头70或供电灯头80固定。而且,当在散热器6固定于罩2的内部的状态下向散热器6固定保持灯头70或供电灯头80时,保持灯头70以覆盖罩2的一方的端部的方式被固定,供电灯头80以覆盖罩2的另一方的端部的方式被固定。

另外,如图2、3所示,在罩2的一方的端部安装保持灯头7并在另一方的端部安装供电灯头8的情况下,在罩2的内部形成由罩2、保持灯头7、供电灯头8围成的罩内空间24。而且,在将光源模块3固定于罩2的内部的情况下,罩内空间24被光源模块3分割成4个空间。在这4个空间中,将光源4面向的空间称为射出侧空间25,将光源4未面向的剩余的3个空间合在一起称为器具侧空间26。射出侧空间25由圆筒部21的内周面、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射出侧平面22a、光源模块3、保持灯头7、以及供电灯头8包围。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的光的路径的剖视图。接下来,使用图8,说明从实施方式1的光源4射出的光。在图8中,箭头a表示从光源4射出的光中的被圆筒部21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分别各反射1次后而从圆筒部21射出的光的路径。

首先,从光源4射出的光通过射出侧空间25,到达圆筒部21的内周面。圆筒部21由具有透光性的第一罩材料形成,因此从到达圆筒部21的内周面的光产生出透过圆筒部21并从罩2向照明灯1外照射的照射光和被圆筒部21反射而返回器具侧的反射光。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实施方式1的圆筒部21使用高光扩散树脂材料形成,因此照射光和反射光分别扩散成各种角度,但是在图8中省略图示。

被圆筒部21反射的反射光的一部分如图8的箭头a所示到达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射出侧平面22a。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由反射率比第一罩材料高的第二罩材料形成,因此到达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射出侧平面22a的反射光的大部分被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射出侧平面22a向射出侧反射。被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向射出侧反射的光再次到达圆筒部21的内周面,到达圆筒部21,再次产生前述的射出光和反射光。

在此,将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与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也由第一罩材料形成的以往的照明灯进行比较,由于第二罩材料比第一罩材料的反射率高,因此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向射出侧反射的反射光的光束增加。因此,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的被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反射后透过圆筒部21并从罩2向照明灯1外照射的、沿着图8的箭头a的路径那样的光的光束比以往的照明灯升高,能够将从光源4射出的光高效地用作照明灯1的照射光,能够提高照明灯1的发光效率。

另外,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如沿着图8的箭头a的路径的光那样利用圆筒部21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反射,能够从光源4的照射角α的范围外照射光源4的光,能够使照明灯1的照射角比光源4的照射角α更加扩展。此外,由于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由反射率比第一罩材料高的第二罩材料形成,因此与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由第一罩材料形成的情况相比,反射引起的光束的减少量变少,能够抑制从光源4的照射角α的范围外照射的光的光束的减少。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中,照明灯1的外周由第一罩材料均匀地形成。因此,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的外观与以往的照明灯大致相同,因此成为不容易让使用者产生不适感的外观。而且,在如图8的箭头b那样取用通过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基部附近的路径的光未被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反射地向器具侧透过并从罩2照射。因此,能够防止取用通过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基部附近的路径的光被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反射而光束减少的情形,能够提高照明灯1的发光效率。而且,取用通过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基部附近的路径的光向器具侧照射,因此能够使照明灯1的照射角进一步扩展。

另外,由于实施方式1的形成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第二罩材料无需如第一罩材料那样具备透光性,因此除了提高反射率的材料以外也可以混合使其他的物性提高的材料。例如,可以混合玻璃填料等高刚性化材料,使罩2的刚性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罩2及散热器6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1的情况,只要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由第二罩材料形成,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光源4射出光的一侧的面即射出侧平面22a面向射出侧空间25内即可。作为这样的罩2及散热器6的形状的例子,以实施方式1的第一至第九变形例分别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1的第一至第九变形例中,罩2及散热器6的形状各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大致同样,因此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

图9是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照明灯1a与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相比不同点在于,在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散热器6a没有射出侧支承部63与器具侧支承部64之间的间隙,且形成有起到与射出侧支承部63及器具侧支承部64同样的作用的支承部67。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罩2a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的罩2大致相同。

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散热器6a没有射出侧支承部63与器具侧支承部64之间的间隙且形成有支承部67,因此是比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6简单的形状,与散热器6相比可预见到成形性的提高。而且,通过消除射出侧支承部63与器具侧支承部64之间的间隙,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散热器6a的剖面面积比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6的剖面面积大,散热器的刚性提高,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照明灯1a不容易产生翘曲及挠曲。而且,散热器的剖面面积越大,则散热器的热容量也越多,因此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散热器6a比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6从光源4夺取的热量多,光源4的可靠性提高。

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

图10是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的照明灯1b与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照明灯1a相比不同点在于,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的散热器6b的支承部67的厚度方向(箭头y的方向)上的尺寸变小。即,散热器6b的支承部67比散热器6a的支承部67薄。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的罩2b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的罩2大致相同。

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的散热器6b与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同样,是比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6简单的形状,与散热器6相比可预见到成形性的提高。而且,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的散热器6b比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散热器6a的剖面面积小。即,散热器6b比散热器6a的重量轻,因此能够减轻照明灯1b。

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

图11是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的照明灯1c与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相比不同点在于,在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的罩2c中,在将光源模块3固定于罩2c的内部时,在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器具侧平面22b与器具侧支承部64抵接的位置形成有罩2c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的散热器6c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6大致相同。

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的从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射出侧平面22a至与射出侧平面22a并行且通过中心轴o的平面为止的距离ha比实施方式1的该距离h长。

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的罩2c与实施方式1的罩2相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更靠近器具侧地形成,因此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突出量变小。因此,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的罩2c与实施方式1的罩2相比,能够减少用于形成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第二罩材料的使用量。而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更靠近器具侧地形成,由此照明灯1c能够增大光的照射角。

实施方式1的第四变形例.

图12是实施方式1的第四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实施方式1的第四变形例的照明灯1d与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的照明灯1c相比不同点在于,在实施方式1的第四变形例的散热器6d未形成射出侧支承部63。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实施方式1的第四变形例的罩2d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的罩2c大致相同。

由于在实施方式1的第四变形例的散热器6d未形成射出侧支承部63,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相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射出侧平面22a的面向射出侧空间25的面积变大,能够更显著地起到使本发明的照明灯的发光效率提高的效果。

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

图13是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照明灯1e与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相比不同点在于,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散热器6e小型化,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罩2e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形成在靠近器具侧的位置,且未形成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

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从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射出侧平面22a至与射出侧平面22a并行且通过中心轴o的平面为止的距离hb比实施方式1的该距离h长。

图14是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散热器的从一方端部(箭头x的基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5是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散热器的从另一方端部(箭头x的前端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散热器6e也与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6同样,光源设置部61、一对侧壁部62、一对射出侧支承部63、一对器具侧支承部64、以及一对螺纹固定部65被一体化,以在散热器6e的整个长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

光源设置部61与实施方式1同样为平板状,在位于射出侧的面上以使光源4朝向射出侧的方式设置基板5。而且,在光源设置部61的位于射出侧的面上,朝向射出侧地竖立设置有一对侧壁部62。此外,在光源设置部61的短边方向(箭头y的方向)的两端部设有与短边方向并行地突出的射出侧支承部63,在将光源模块3固定于罩2e的内部时,射出侧支承部63形成在与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器具侧平面22b抵接的位置。

在光源设置部61的短边方向的两端部还设有朝向器具侧竖立设置的器具侧支承部64,器具侧支承部64的前端形成为沿着圆筒部21的内周面的形状。而且,在光源设置部61的位于器具侧的面上,向器具侧突出地设置有一对螺纹固定部65,螺纹固定部65的前端也形成为沿着圆筒部21的内周面的形状。在螺纹固定部65彼此之间形成有螺纹孔66。此外,在散热器6的厚度方向(箭头z的方向)上,在射出侧支承部63与器具侧支承部64之间形成间隙。而且,在散热器6的短边方向(箭头y的方向)上,在器具侧支承部65与螺纹固定部65之间也形成有间隙。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中,基板5的短边方向(箭头y的方向)的长度尺寸(基板5的宽度尺寸)为8.5[mm]。

通过如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那样使散热器的小型化,与实施方式1相比,能够使光源4从罩2的中心轴o更靠近器具侧地配置,从光源4射出的光未被罩反射,向照明灯1e外照射的范围变大。在如实施方式1的光源模块3那样排列有多个光源4的光源模块中,在点亮时,在配置有光源4的区域与未配置光源4的区域之间产生亮度差。该亮度差使得使用者在通过目视等确认外观时能够分别独立地识别排列多个的光源4,会产生不适感。然而,通过如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那样从光源4射出的光的直接照射的范围变大,由此能够抑制配置有光源4的区域与未配置光源4的区域之间的亮度差,能够降低使用者的不适感。

实施方式1的第六变形例.

图16是实施方式1的第六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实施方式1的第六变形例的照明灯1f与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照明灯1e相比不同点在于,实施方式1的第六变形例的散热器6f的射出侧支承部63与器具侧支承部64之间没有间隙,且形成有起到与射出侧支承部63及器具侧支承部64同样的作用的支承部67。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实施方式1的第六变形例的罩2f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罩2e大致相同。

由于实施方式1的第六变形例的散热器6f消除了射出侧支承部63与器具侧支承部64之间的间隙且形成有支承部67,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散热器6e相比形状简单,可预见到成形性的提高。而且,射出侧支承部63与器具侧支承部64之间没有间隙,由此实施方式1的第六变形例的散热器6f的剖面面积比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器具侧支承部大。因此,在散热器的刚性提高的同时,热容量也增大,因此根据与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同样的理由,实施方式1的第六变形例的照明灯1f不容易产生翘曲、挠曲,光源4的安装品质(可靠性)提高。

实施方式1的第七变形例.

图17是实施方式1的第七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实施方式1的第七变形例的照明灯1g与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照明灯1e相比不同点在于,实施方式1的第七变形例的散热器6g没有器具侧支承部64与螺纹固定部65之间的间隙,且相当于螺纹固定部65的部位成为器具侧支承部64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实施方式1的第七变形例的罩2g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罩2e大致相同。

实施方式1的第七变形例的散热器6g由于没有器具侧支承部64与螺纹固定部65之间的间隙,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散热器6e相比形状简单,可预见到成形性的提高。而且,通过没有射出侧支承部64与器具侧支承部65之间的间隙,实施方式1的第六变形例的散热器6f的剖面面积比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散热器6e的剖面面积大。因此,在散热器的刚性提高的同时,热容量也增大,因此根据与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同样的理由,实施方式1的第七变形例的照明灯1g不容易产生翘曲、挠曲,光源4的安装品质(可靠性)提高。此外,实施方式1的第七变形例的散热器6g的与罩2g的内周面的接触面积比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散热器6e的与罩2e的内周面的接触面积大,因此从散热器6g向罩2g导热的导热性提高,照明灯1g的散热性能提高。

实施方式1的第八变形例.

图18是实施方式1的第八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实施方式1的第八变形例的照明灯1h与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照明灯1e相比不同点在于,实施方式1的第八变形例的散热器6h没有射出侧支承部63与器具侧支承部64之间的间隙以及器具侧支承部64与螺纹固定部65之间的间隙,且形成有起到与射出侧支承部63、器具侧支承部64以及螺纹固定部65同样的作用的支承部67。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实施方式1的第八变形例的罩2h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罩2e大致相同。

由于实施方式1的第八变形例的散热器6g没有射出侧支承部63与器具侧支承部64之间的间隙以及器具侧支承部64与螺纹固定部65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的第六变形例的照明灯1f及实施方式1的第七变形例的照明灯1g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1的第九变形例.

图19是实施方式1的第九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实施方式1的第九变形例的照明灯1i与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照明灯1e相比不同点在于,在实施方式1的第九变形例的散热器6i未形成器具侧支承部64。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实施方式1的第九变形例的罩2i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罩2e大致相同。

实施方式1的第九变形例的散热器6i由于未形成器具侧支承部64,因此散热器变轻,能够减轻照明灯1i。

实施方式2.

图20是实施方式2的照明灯的立体图。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照明灯的图20的b-b剖面的剖视图。图22是实施方式2的照明灯的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0中,为了说明罩2j的内部而省略罩2j的一部分。在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中,圆筒部21全部由第一罩材料形成,但是在实施方式2的照明灯1j中,罩2j的圆筒部21的一部分由第二罩材料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2中,罩2j以外的结构分别与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2的罩2j的圆筒部21通过将一对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位于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靠射出侧的位置的射出侧透光部21a、以及位于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靠器具侧的位置的器具侧透光部21b一体化而形成为圆筒状。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中的向圆筒部21的外周面露出的端面作为露出侧端面22d。而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与露出侧端面22d相反的一侧的面即前端面22c侧向圆筒部21的内侧突出。此外,一对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与器具侧透光部21b一体化,从器具侧透光部21b的内周面突出。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和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位于比与罩2j的长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平行的中心轴o靠器具侧的位置。而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和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以在罩2j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与长度方向垂直地剖切罩2j而得到的剖面的形状无论长度方向的位置如何都始终成为图21所示的剖面形状。

射出侧透光部21a、器具侧透光部21b、以及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使用实施方式1说明的第一罩材料形成。而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使用实施方式1说明的第二罩材料形成。因此,实施方式2的罩2j的圆筒部21的外周中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露出侧端面22d使用第二罩材料形成,在照明灯1的外周存在由第二罩材料构成的面。需要说明的是,至少射出侧透光部21a由具有透光性的第一罩材料构成,其相当于本发明的透光部。

与实施方式1同样,实施方式2的罩2j例如通过双色成型来制造。在实施方式2中,将第一罩材料以熔融状态从形成射出侧透光部21a、器具侧透光部21b、以及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的挤压机挤压出,将第二罩材料以熔融状态从形成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挤压机挤压出,在1台模具内被一体化,之后通过冷却固化来形成罩2j。

光源模块3在固定于罩2j的内部时,被固定在射出侧支承部63与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器具侧平面22b抵接、器具侧支承部64沿着器具侧透光部21b、且器具侧支承部64的前端与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卡合的位置。

在实施方式2的照明灯1j中,圆筒部21的射出侧透光部21a具有透光性,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由反射率比第一罩材料高的第二罩材料形成。因此,根据与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同样的理由,实施方式2的照明灯1j能够将从光源射出的光高效地用作照明灯1j的照射光,能够使照明灯1j的发光效率比以往的照明灯高。

此外,在实施方式2的照明灯1j中,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位于比罩2j的中心轴o靠器具侧的位置,向照明灯1j的外周露出的由第二罩材料形成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露出侧端面22d也位于比罩2j的中心轴o靠器具侧的位置。而且,第二罩材料比第一罩材料的反射率高且外观不同,因此向照明灯1j的外周露出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露出侧端面22d成为将照明灯1j向照明器具101安装时指定照明灯1j的朝向的标记,使用者能够灵活利用该标记而容易地将照明灯1j安装于照明器具101。

实施方式3.

图23是实施方式3的照明灯的立体图。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照明灯的图23的c-c剖面的剖视图。图25是实施方式3的照明灯的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3中,为了说明罩2k的内部而省略罩2k的一部分。在实施方式2的照明灯1j中,器具侧透光部21b由第一罩材料形成,但是在实施方式3的照明灯1k中,相当于器具侧透光部21b的器具侧反射部27由第二罩材料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3中,罩2k以外的结构分别与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3的罩2k通过射出侧透光部21a和器具侧反射部27而形成为大致筒状。而且,在器具侧反射部27中的与射出侧透光部21a相接的2个部位,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分别从器具侧反射部27的内周面突出,从位于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靠器具侧的部位,一对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从器具侧反射部27的内周面突出。而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和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以在罩2k的整个长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与长度方向垂直地剖切罩2k而得到的剖面的形状无论长度方向的位置如何都始终成为图23所示的形状。

射出侧透光部21a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第一罩材料形成。而且,器具侧反射部27、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以及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第二罩材料形成。因此,在实施方式3的照明灯1k中,在罩2k的外周露出由第二罩材料形成的面。需要说明的是,至少射出侧透光部21a由具有透光性的第一罩材料构成,因此其相当于本发明的透光部。

实施方式3的罩2k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例如通过双色成型制造。在实施方式3中,将第一罩材料以熔融状态从形成射出侧透光部21a的挤压机挤压出,将第二罩材料以熔融状态从形成器具侧反射部27、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以及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的挤压机挤压出,在1台模具内被一体化,之后通过进行冷却固化而形成罩2k。

光源模块3在固定于罩2k的内部时,被固定在射出侧支承部63与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器具侧平面22b抵接、器具侧支承部64沿着器具侧反射部27、且器具侧支承部64的前端与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卡合的位置。

在实施方式3的照明灯1k中,射出侧透光部21a具有透光性,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由反射率比第一罩材料高的第二罩材料形成。因此,根据与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同样的理由,实施方式3的照明灯1k能够将从光源射出的光高效地用作照明灯1k的照射光,能够使照明灯1k的发光效率比以往的照明灯高。

另外,由于实施方式3的照明灯1k的器具侧反射部27由第二罩材料形成,因此射出侧透光部21a与器具侧反射部27的外观不同,器具侧反射部27成为将照明灯1k安装于照明器具101时指定照明灯1k的朝向的标记,使用者通过灵活利用该标记,能够将照明灯1k容易地安装于照明器具101。

此外,由于形成器具侧反射部27、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以及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的第二罩材料无需具备透光性,因此除了使反射率提高的材料以外,也可以混合使其他的物性提高的材料。尤其是混合导热性填料等使导热率提高的材料,使器具侧反射部27的导热率提高,由此从散热器6向罩2k导热的导热性提高,照明灯的散热性能提高。

另外,在第二罩材料不具备透光性的情况下,可以在器具侧反射部27的外周部显示识别产品的文字或图形等。在器具侧反射部27由不具备透光性的第二罩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与器具侧反射部27具有透光性的情况相比,起到在外周部显示的文字或图形的视觉辨认性提高的效果。

实施方式4.

图26是实施方式4的照明灯的剖视图。图27是实施方式4的照明灯的侧视图。图28是实施方式4的罩的从一方端部(箭头x的基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29是实施方式4的罩的从另一方端部(箭头x的前端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射出侧平面22a与器具侧平面22b大致平行,但是实施方式4的照明灯1l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以随着接近罩2l的内周面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厚度增加的方式,使射出侧平面22a相对于器具侧平面22b倾斜。需要说明的是,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以外的结构分别与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4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射出侧平面22a相对于器具侧平面22b倾斜角度θ,以越朝向前端面22c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厚度越变薄的方式形成。而且,由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前端面22c和射出侧平面22a形成的角部以在罩2的内部固定有光源模块3时位于比后述光源4的射出侧的面靠器具侧的位置的方式形成。此外,在实施方式4中,角度θ为约15度。而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和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以在罩2l的整个长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与长度方向垂直地剖切罩2l而得到的剖面的形状无论长度方向的位置如何都始终成为图23所示的形状。

实施方式4的照明灯1l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由反射率比第一罩材料高的第二罩材料形成。因此,根据与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同样的理由,实施方式4的照明灯1l能够将从光源射出的光高效地用作照明灯1l的照射光,能够使照明灯1l的发光效率比以往的照明灯高。

另外,如实施方式1所示从光源4射出的光相对于与发光面垂直的轴而对称地扩展成照射角α,因此从照明灯1照射的光中的从光源4的照射角α的范围外照射的光是被基板5、散热器6、圆筒部21或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反射的反射光。而且,由于普通物体的反射率必然小于1,因此光每当反射时其光束减少。此外,距照射角α的范围越远,则照射光包含的反射次数多的光的比例越增加。因此,在从照射角α的范围至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射出侧平面22a为止的区间β中,越接近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则照射的光束的量越减少,与从照射角α的范围照射的光束之差也越大。此时,如果区间β内的任意部位的光束与从照射角α的范围照射的光束之差扩大到一定程度以上,则使用者会感觉到该部位微暗,从而感觉到照明灯1的明亮度存在不均。尤其是在照明灯1中,由于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和散热器6而存在未被照射到光的部位,因此感觉到微暗的部位更显眼。

然而,由于实施方式4的照明灯1l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以越朝向前端面22c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厚度越变薄的方式形成,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那样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厚度均匀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窄区间β,消除使用者感觉到微暗的部位,能够防止使用者感觉到明亮度存在不均的情况。

另外,实施方式4的照明灯1l与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相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与圆筒部21的内周面相接的面积大,因此保持突起部22的强度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4中,角度θ设定为约15度,但是由于使用者感觉到微暗的部位取决于光源模块3的面向射出侧空间25的面的形状或使用者的感觉,因此角度θ并不局限于15度,可以是任意的角度。但是,如前所述仅在光源4的照射角α的范围外形成使用者感觉到微暗的区域,如果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进入光源4的照射角α的范围内,则照明灯1l的照射角比光源4的照射角减小,因此角度θ优选避免设定成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进入照射角α的范围内的角度。具体而言,角度θ优选设定为θ=90-(α/2)度以下,例如在照射角α为120度的情况下,角度θ优选设定为30度以下。

图30是实施方式4的第一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而且,如实施方式4的第一变形例的照明灯1m那样,可以将实施方式4的罩2l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形成在靠近器具侧的位置,可以使用未形成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3的罩2m和与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散热器6e相同形状的散热器6m。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4的第二变形例中,关于罩2m及罩6m以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31是实施方式4的第二变形例的照明灯的剖视图。图32是实施方式4的第二变形例的罩的从一方端部(箭头x的基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33是实施方式4的第二变形例的罩的从另一方端部(箭头x的前端侧)观察到的立体图。此外,如实施方式4的第二变形例的照明灯1n那样,可以使第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8从圆筒部21的内周面竖立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4的第二变形例的散热器6n是与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散热器6e相同的形状,关于罩2n以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4的第一变形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8在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靠器具侧的位置从圆筒部21的内周面突出。而且,第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8的射出侧的面与器具侧平面大致平行。此外,第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8由第一罩材料形成。

在将散热器6n固定于罩2n的内部时,第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8位于射出侧支承部63与器具侧支承部64之间的间隙,第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8的射出侧的面与射出侧支承部63抵接,器具侧的平面与器具侧支承部64抵接。因此,罩与散热器的卡合变得更加牢固。

实施方式5.

图34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灯的剖视图。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的罩2为圆筒形,散热器6收纳在罩2的内部,但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灯1o在罩2o的器具侧形成有开口,散热器6o的一部分向罩2o的外部露出。需要说明的是,罩2o及散热器6o以外的结构分别与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罩2o由在器具侧形成有开口且光源模块3的射出侧为圆弧形状的圆弧部29、从圆弧部29的内周面突出的一对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以及从圆弧部29的两端部与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并行地延伸的一对第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8构成。圆弧部29、一对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以及一对第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8被一体化,以在罩2o的整个长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

圆弧部29和第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8由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第一罩材料形成。而且,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由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第二罩材料形成。实施方式5的罩2o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例如通过双色成型制造,将第一罩材料以熔融状态从形成圆弧部29和第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8的挤压机挤压出,将第二罩材料以熔融状态从形成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挤压机挤压出,在1台模具内进行一体化,之后进行冷却固化而形成罩2o。需要说明的是,至少圆弧部29由具有透光性的第一罩材料构成,因此其相当于本发明的透光部。

散热器6o除了器具侧支承部64以外,是与实施方式1的散热器6大致相同的形状。器具侧支承部64为圆弧形状,且与一对射出侧支承部63之间分别形成间隙。光源设置部61、一对侧壁部62、一对射出侧支承部63、器具侧支承部64、一对螺纹固定部65被一体化,以在散热器6的整个长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

在将光源模块3固定于罩2o的内部时,散热器6o的器具侧支承部64以覆盖罩2o的器具侧的开口的方式被固定,并向照明灯1o的外周露出。而且,罩2o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器具侧平面22b与射出侧支承部63抵接。此外,第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8位于射出侧支承部63与器具侧支承部64之间的间隙,第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8的射出侧的面与射出侧支承部63抵接,器具侧平面与器具侧支承部64抵接。

实施方式5的照明灯1o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由反射率比第一罩材料高的第二罩材料形成。因此,根据与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同样的理由,实施方式5的照明灯1o能够将从光源射出的光高效地用作照明灯1o的照射光,能够使照明灯1o的发光效率比以往的照明灯高。

另外,实施方式5的照明灯1o由于散热器6o向照明灯1o的外周露出,因此能够从散热器6o直接向照明灯1o的外部散热,因此照明灯的散热性能提高。

实施方式6.

图35是实施方式6的照明灯的剖视图。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的罩2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由第二罩材料形成,而实施方式6的照明灯1p的罩2p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由第一罩材料形成,在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射出侧平面22a和前端面22c形成有高反射层22e。需要说明的是,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以外的结构分别与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高反射层22e由反射率比第一罩材料高的物质形成。作为高反射层22e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以使用铺设形成为片状的高反射构件的方法、或涂布高反射率的熔融树脂并使其干燥固化的方法等。

在实施方式6的照明灯1p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射出侧平面22a形成有反射率比第一罩材料高的高反射层22e。因此,根据与实施方式1的照明灯1同样的理由,实施方式6的照明灯1p能够将从光源射出的光高效地用作照明灯1p的照射光,能够使照明灯1p的发光效率比以往的照明灯进一步提高。

另外,实施方式6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由第一罩材料构成。因此,罩2p仅通过在以往的罩的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的射出侧平面22a和前端面22c形成高反射层22e就能够作成,因此能够利用以往的制造罩的设备进行制造。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对灯头的形状为基于jel801的直管灯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例如灯头的形状为基于jel802的直管灯或其他的直管led中,也可以适用本实施方式。而且,在其他形状的灯头中也可以适用本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但是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的2个以上组合实施。或者,可以局部性地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的1个。或者,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的2个以上局部性地组合实施。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形。

符号说明

1照明灯,1a~1p照明灯,2罩,2a~2p罩,3光源模块,4光源,5基板,6散热器,6a~6p散热器,7保持灯头,8供电灯头,9螺钉,21圆筒部,21a射出侧透光部,21b器具侧透光部,22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2a射出侧平面,22b器具侧平面,22c前端面,22d露出侧端面,22e高反射层,23器具侧保持突起部,24罩内空间,25射出侧空间,26器具侧空间,27器具侧反射部,28第二射出侧保持突起部,29圆弧部,61光源设置部,62侧壁部,63射出侧支承部,64器具侧支承部,65螺纹固定部,66螺纹孔,67支承部,71保持灯头框体,72保持端子,73螺纹孔,81供电灯头框体,82供电端子,83螺纹孔,100照明装置,101照明器具,102器具主体,103保持插座,104供电插座,105电源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