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9631发布日期:2019-03-22 20:4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大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照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灯,特别是一种车用大灯。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往往在机车头中部安装有头灯,在车头一侧安装有转向灯或者在车头两侧各安装一个转向灯。头灯和转向灯是机车的重要安全部件,头灯在黑暗中行驶时起到照明作用,转向灯是在机车转向时开启以提示前后左右车辆及行人注意的重要指示灯。通过上述机车车头灯具结构的设置,可以及时获知前方车辆的行进状态以及提醒后方行车安全,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并提高机车行车的安全性。

中国发明专利(CN 104456353 A)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车头灯具结构包括车头支架、固设在车头支架中部的头灯以及分列在车头支架两侧的反光镜支架,在每个反光镜支架下方均固设有一转向灯,头灯包括头灯灯壳、卡固在头灯灯壳上的灯罩以及设置在头灯灯壳与灯罩之间的头灯发光组件,头灯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头灯灯壳中部的大灯以及位于大灯上方且呈透明状设置的至少一个反光条,每个反光条的首、尾端分别与头灯灯壳的内侧壁相连且在每个反光条首端均设置有头灯LED灯,转向灯包括后壳、卡固在后壳上的透明的前盖及安装在后壳和前盖之间的转向发光组件。

但是,上述提到的摩托车车头灯具结构中,在灯壳的中部直接安装大灯,并通过大灯向外照射,导致灯光的光线不明亮,且较为刺眼,另外灯光的照明范围相对较窄。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大灯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灯光集中、光度较亮且照明范围较广的车用大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灯光集中、光度较亮且照明范围较广的车用大灯。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用大灯,包括:

灯罩,一侧对称设置两个羽翅状罩面;

发光机构,包括壳体,嵌装于所述灯罩内,且所述壳体的两侧对称各设置有一组弧形反光组件,且每一组所述弧形反光组件的位置与所述羽翅状罩面的位置相对应;线路板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侧,且所述线路板组件的位置与所述羽翅状罩面相对应;

底壳,与所述灯罩相扣接,且沿所述底壳的外轮廓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件。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大灯中,所述灯罩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凹腔;沿所述灯罩的外侧壁轮廓设置有若干个卡扣,且所述卡扣位于所述第一凹腔的外侧壁上。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大灯中,所述壳体的一侧对称各设置有一组羽翅状槽口组件,并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所述壳体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腔;其中,每一组所述羽翅状槽口组件包括:

C形凹槽,靠近所述壳体的侧边;

第一通槽,位于所述C形凹槽的开口端;

第二通槽,远离所述壳体的侧边,并与所述第一通槽相邻。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大灯中,位于两个所述羽翅状罩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方形凹槽,且所述第一方形凹槽的槽底向所述第一凹腔腔底一侧凸起;两组所述羽翅状槽口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方形凹槽,并位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第一方形凹槽相嵌套。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大灯中,所述弧形反光组件包括:

第一反光网板,嵌装于所述第一通槽上,且所述第一反光网板的一侧上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网格,所述第一反光网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柱;

第二反光网板,嵌装于所述第二通槽上,且所述第二反光网板的一侧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网格,所述第二反光网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柱。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大灯中,所述发光机构还包括:两个散热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凹腔的两侧,且每一个所述散热板呈阶梯状,其中,所述散热板包括:

第一阶梯部,扣接于所述第一反光网板上,且沿所述第一阶梯部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散热翅片;

第二阶梯部,与所述第一阶梯部一体成型,并扣接于所述第二反光网板上,且沿所述第二阶梯部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散热翅片。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大灯中,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散热翅片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大灯中,所述线路板组件包括:

两个第一LED线路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凹腔的两侧,并与所述C形凹槽的位置相对应;

两组第二LED线路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凹腔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弧形反光组件和所述散热板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大灯中,沿所述第二凹腔的侧壁端面的轮廓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卡件,其中,所述定位卡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腔的侧壁端面相连,所述定位卡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圆柱;沿所述第二凹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扣板,其中每一个所述扣板上设置有一方形通孔。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大灯中,所述底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凹腔,且所述第三凹腔的腔底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定位柱;沿所述第三凹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块,且所述卡块的位置与所述扣板的位置相对应;沿所述第三凹腔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槽,且所述卡槽的位置与所述卡扣的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大灯,通过在灯罩与底壳之间设置发光机构,且发光机构上设置有弧形反光组件,使得在夜间使用机车时,灯光光度较亮,光束集中且不刺眼,同时灯光照射范围较广,提高了机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车用大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灯罩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发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发光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发光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底壳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灯罩;110、羽翅状罩面;120、第一凹腔;130、卡扣;140、第一方形凹槽;200、发光机构;210、壳体;211、第二方形凹槽;212、第二凹腔;220、弧形反光组件;221、第一反光网板;222、第一定位柱;223、第二反光网板;224、第二定位柱;230、线路板组件;231、第一LED线路板;232、第二LED线路板;240、羽翅状槽口组件;241、C形凹槽;242、第一通槽;243、第二通槽;250、散热板;251、第一阶梯部;251a、第一散热翅片;252b、第一定位孔;252、第二阶梯部;252a、第二散热翅片;252b、第二定位孔;260、定位卡件;261、圆柱;270、扣板;271、方形通孔;300、底壳;310、固定件;320、第三凹腔;330、第三定位柱;340、卡块;350、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用大灯,包括:灯罩100,一侧对称设置两个羽翅状罩面110;发光机构200,包括壳体210,嵌装于灯罩100内,且壳体210的两侧对称各设置有一组弧形反光组件220,且每一组弧形反光组件220的位置与羽翅状罩面110的位置相对应,使得弧形反光组件220上射出的光亮能够充分通过罩面,且灯光的亮度较为温和、不刺眼,同时光亮的范围较大,线路板组件230,对称设置于壳体210的两侧,且线路板组件230的位置与羽翅状罩面110相对应;底壳300,与灯罩100相扣接,形成一封闭大灯,且沿底壳300的外轮廓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件310,作为大灯安装于机车上的连接部。

优选地,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灯罩100呈燕尾状,且灯罩10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凹腔120,作为发光机构200的容纳空间;沿灯罩100的外侧壁轮廓设置有若干个卡扣130,且卡扣130位于第一凹腔120的外侧壁上;位于两个羽翅状罩面110之间设置有第一方形凹槽140,且第一方形凹槽140的槽底向第一凹腔120腔底一侧凸起,作为灯罩100与发光机构200相连接时的定位部。

优选地,如图1、图4、图5以及图6所示,壳体210呈燕尾状,且壳体210的一侧对称各设置有一组羽翅状槽口组件240,并与壳体210一体成型;其中,每一组羽翅状槽口组件240包括:C形凹槽241,靠近壳体210的侧边,作为转向灯灯罩的安放槽;第一通槽242,位于C形凹槽241的开口端,作为弧形反光组件220中光亮的穿射孔;第二通槽243,远离壳体210的侧边,并与第一通槽242相邻,作为弧形反光组件220中光亮的穿射孔;两组羽翅状槽口组件240之间设置有第二方形凹槽211,并位于壳体210上与第一方形凹槽140相嵌套,使得灯罩100与发光机构200之间的装配更加的精确;壳体21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腔212,作为发光机构200中其他组件的安装空间。

优选地,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弧形反光组件220包括:第一反光网板221,嵌装于第一通槽242上,且第一反光网板221的一侧上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网格,第一反光网板221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柱222;第二反光网板223,嵌装于第二通槽243上,且第二反光网板223的一侧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网格,第二反光网板223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柱224。

优选地,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发光机构200还包括:两个散热板250,对称设置于第二凹腔212的两侧,且每一个散热板250呈阶梯状,其中,散热板250包括:第一阶梯部251,扣接于第一反光网板221上,且沿第一阶梯部25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散热翅片251a;第二阶梯部252,与第一阶梯部251一体成型,并扣接于第二反光网板223上,且沿第二阶梯部252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散热翅片252a。

优选地,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第一散热翅片251a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251b,与第一定位柱222的位置相对应,便于第一阶梯部251与第一反光网板221之间的连接;第二散热翅片252a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252b,与第二定位柱224的位置相对应,便于第二阶梯部252与第二反光网板223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线路板组件230包括:两个第一LED线路板231,分别位于第二凹腔212的两侧,并与C形凹槽241的位置相对应,作为转向灯的发光原件;两组第二LED线路板232,分别位于第二凹腔212的两侧,并位于弧形反光组件220和散热板250之间,作为第一反光网板221和第二反光网板223的发光原件。

优选地,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沿第二凹腔212的侧壁端面的轮廓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卡件260,且定位卡件260呈L形,其中,定位卡件260的一端与第二凹腔212的侧壁端面相连,定位卡件260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圆柱261,作为发光机构200与底壳300之间的定位部;沿第二凹腔2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扣板270,且若干个扣板270集中于壳体210的中部,其中每一个扣板270上设置有一方形通孔271,使得发光机构200与底壳300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

优选地,如图4、图7以及图8所示,底壳3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凹腔320,且第三凹腔320的腔底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定位柱330,且第三定位柱330的位置与第二定位柱224的位置相对应,作为底壳300与反光网板之间的固定部。

优选地,如图5、图7以及图8所示,沿第三凹腔32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块340,且卡块340的位置与扣板270的位置相对应,作为底板与发光机构200之间的固定部;沿第三凹腔32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槽350,且卡槽350的位置与卡扣130的位置相对应,作为底壳300与灯罩100之间的固定部。

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大灯,通过在灯罩100与底壳300之间设置发光机构200,且发光机构200上设置有弧形反光组件220,使得在夜间使用机车时,灯光光度较亮,光束集中且不刺眼,同时灯光照射范围较广,提高了机车的安全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