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太阳能航空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7445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太阳能航空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设计航空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太阳能航空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有效时间内的生活半径越来越大,而作为最快捷的航空运输,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重点鼓励和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运输方式。

在航空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电力的使用面十分广泛,且使用量比较大,各种高空设施比如方塔、高层建筑物、灯塔等越来越多,对于航空安全来说,某种程度上它们都是对航空具有潜在危险的障碍物,航空障碍灯作为一种常亮或闪烁的红色安全灯,可以有效标示高空障碍物,是飞机导航的重要设施。

目前,传统的航空灯都是低压供电、所以能耗很低,但是还是需要通过电线提供给的电能发光,在安装时,就必须要安装电线,而且在中途也会造成电量的损失,造成灯源的浪费,在下雨天,雨水会渗透进电源,造成航空灯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存在安全隐患,使得航空灯不够节能环保,发光均匀性差;而飞速发展的航空事业,对于航空灯具的使用量越来越多,对于高耗能的电力依赖性越来越强,如何能够利用航空条件为提供航空灯的电能足量提供保障,且增加航空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利用航空机场遮挡物少,切日照采光充足的有力的自然环境,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发电量大,可以实现部分量能清洁自给的新型太阳能航空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太阳能航空灯,设置在航空灯座上的航空灯4;所述的航空灯座设置在电控箱顶部;所述的电控箱箱体内设置有总控制器19,以及与总控制器19连接的逆变器20及电池组12;所述的电控箱的底部设置有电控箱底座15;电控箱的箱体外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

所述的航空灯座为可升降座,包括固定在电控箱顶部的灯座体2,所述的灯座体2内设置有受总控制器19控制的升降杆5;所述的升降杆5上固定有航空灯4,航空灯4外设置有固定在升降杆5上的灯罩3;

所述的灯座体2内设置有与总控制器19连接的无线收发模块1;

所述的电控箱底座15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6;通过升降液压缸17与电控箱底部连接;所述的电控箱底部设置有防潮隔热绝缘层14;

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控箱顶部的第一发电装置,以及设置在电控箱侧壁上的第二发电装置;

所述的第一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太阳能板7,设置在第一太阳能板7一端下部的第一升降支撑6,以及设置在第一太阳能板7另一端下部的导向轮8;所述的导向轮8位于设置在电控箱顶部的滑道内;

所述的第二发电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控箱侧壁上的第二太阳能板10;所述的第二太阳能板10的上端通过铰接轴9与电控箱侧壁上部铰接,下端通过第二升降支撑13与电控箱侧壁连接;

所述的电控箱侧壁上设置有风机18,设置风机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百叶风窗11。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智能化程度高,充分利用机场广阔的无障碍空间而提供的充足的日照光能,将航空灯与电控箱实现了一体化设置,克服了传统的长距离导线输送电能造成的大量电能损耗;同时在电控箱上设置了可以进行角度调节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实现了航空灯用电的自给或部分自给;而电控箱侧壁上的风机和百叶窗的设置,增加了控制柜内的通风散热效果,提供了控制柜的安全使用性,延迟了使用寿命;无线接收模块的设置,实现了对太阳能控制柜的远距离控制和监控定位,提高了控制塔内对机场整体航空灯的精准控制,保障了航空作业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为:无线收发模块1、灯座体2、灯罩3、航空灯4、升降杆5、第一升降支撑6、第一太阳能板7、导向轮8、铰接轴9、第二太阳能板10、百叶风窗11、电池组12、第二升降支撑13、防潮隔热绝缘层14、电控箱底座15、万向轮16、升降液压缸17、风机18、总控制器19、逆变器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太阳能航空灯,设置在航空灯座上的航空灯4;所述的航空灯座设置在电控箱顶部;所述的电控箱箱体内设置有总控制器19,以及与总控制器19连接的逆变器20及电池组12;所述的电控箱的底部设置有电控箱底座15;电控箱的箱体外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

所述的航空灯座为可升降座,包括固定在电控箱顶部的灯座体2,所述的灯座体2内设置有受总控制器19控制的升降杆5;所述的升降杆5上固定有航空灯4,航空灯4外设置有固定在升降杆5上的灯罩3;

所述的灯座体2内设置有与总控制器19连接的无线收发模块1;

所述的电控箱底座15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6;通过升降液压缸17与电控箱底部连接;所述的电控箱底部设置有防潮隔热绝缘层14;

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控箱顶部的第一发电装置,以及设置在电控箱侧壁上的第二发电装置;

所述的第一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太阳能板7,设置在第一太阳能板7一端下部的第一升降支撑6,以及设置在第一太阳能板7另一端下部的导向轮8;所述的导向轮8位于设置在电控箱顶部的滑道内;

所述的第二发电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控箱侧壁上的第二太阳能板10;所述的第二太阳能板10的上端通过铰接轴9与电控箱侧壁上部铰接,下端通过第二升降支撑13与电控箱侧壁连接;

所述的电控箱侧壁上设置有风机18,设置风机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百叶风窗11。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当太阳光出现斜射时,为了能够让太阳能板更好的吸收光能进行发电,通过第二升降支撑13的升降,实现第二太阳能板以铰接轴9为圆心,以第二太阳能板为半径的倾斜角度的调节,进行实现与太阳斜射角度的充分垂直。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当太阳光出现斜射时,为了能够让太阳能板更好的吸收光能进行发电,通过第一升降支撑6的升降,实现第一太阳能板设置第一升降支撑的一端缓慢升起,另一端则在导向轮8沿着滑道内的移动下,缓缓向第一支撑6靠近,实现对,第一太阳能板倾斜角度的调节,进行实现与太阳斜射角度的充分垂直。

实施3

将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中的太阳能装置进行同时调节,实现第一发电装置与第二发电装置与太阳能倾斜角度的同时垂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智能化程度高,充分利用机场广阔的无障碍空间而提供的充足的日照光能,将航空灯与电控箱实现了一体化设置,克服了传统的长距离导线输送电能造成的大量电能损耗;同时在电控箱上设置了可以进行角度调节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实现了航空灯用电的自给或部分自给;而电控箱侧壁上的风机和百叶窗的设置,增加了控制柜内的通风散热效果,提供了控制柜的安全使用性,延迟了使用寿命;无线接收模块的设置,实现了对太阳能控制柜的远距离控制和监控定位,提高了控制塔内对机场整体航空灯的精准控制,保障了航空作业的安全。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未改变其性能或用途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的任何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