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588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灯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灯座。



背景技术:

LED具有体积小、省电、反应时间快、色彩丰富、以及环保等优势特征,早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发光元件。其亦作为普通灯具照明使用,而形成LED灯具。LED用于照明而作为照明灯具使用时,一般是于LED灯具的灯座壳体设以多个的散热鳍片,以作为散热之用。然而,以散热鳍片作为散热途径时,其仅具有热传导的散热效果,并不具有自然对流的散热效果,而且因散热鳍片过于密集,有些热温还会积存于各散热鳍片之间,因而其散热效果并不是很好;这种散热机构只是针对LED灯具进行散热,对处于灯座中的元器件并没有散热效果,反而散热鳍片导出的热量会使灯座温度上升,影响元器件的工作寿命,也会影响处于灯座中一些检测装置的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在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灯座,采用在灯座内部设置散热口和散热机构,利用散热机构增强空气流速,结构简单,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散热灯座,包括底座、底盖、支座、控制板、散热机构;所述的底座包括前半壳和后半壳,所述的前半壳设有第一散热口,所述的后半壳设有第二散热口、定位座;所述的底座上端设有支座,所述的支座设有向下延伸的插杆;所述的底座下端设有底盖,所述的底盖设有向上延伸与插杆相配合的支柱;所述的控制板设在所述的插杆和所述的支柱之间;所述的散热机构包括扇叶、与扇叶连接的电机、与定位座固定连接的支架;所述的电机与控制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支架中空设有导流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导流结构包括设在支架尾端的流通孔、支架前端延伸至覆盖扇叶前端的内腔;所述的流通孔与所述的内腔形成导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的导流结构包括设在支架尾端的流通孔、支架前端延伸至第一散热口的内腔;所述的流通孔与所述的内腔形成流通通道。

优选地,所述的支架包括左本体、右本体;所述的右本体上设有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设有从中心贯穿的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与电机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左本体与右本体连接的两端外侧设有凸边,所述的右本体与左本体连接的两端内侧设有插槽,所述的凸边插入插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底盖上还设有第三散热口。

优选地,所述的前半壳内表面在第一散热口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的后半壳内表面在第二散热口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加强板。

优选地,所述的插杆通过螺钉与支柱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座与所述的支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或者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在灯座内部设置散热口和散热机构,利用散热机构增强空气流速,不仅带走LED灯具产生的热量,更能使灯座内部元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也被迅速带走;支架中空设有内腔、导流结构,增强散热效果;把发热严重的元器件设在处于支座内腔中的控制板上,使之迅速散热,如果是温度传感器之类元器件,则能提高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左视图的全剖视图和散热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主视图的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左视图的全剖视图和散热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前半壳;111、第一散热口;112、第一加强板;12、后半壳;121、第二散热口;122、定位座;123、第二加强板;2、底盖;21、支柱;22、第三散热口;3、支座;31、插杆;4、控制板;5、散热机构;51、扇叶;52、电机;53、支架;531、左本体;532、右本体;533;连接件;534、安装孔;535、凸边;536、插槽;54、内腔;55、流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散热灯座,包括底座1、底盖2、支座3、控制板4、散热机构5;所述的底座1包括前半壳11和后半壳12,所述的前半壳11设有第一散热口111,所述的后半壳12设有第二散热口121、定位座122;所述的底座1上端设有支座3,所述的支座3设有向下延伸的插杆31;所述的底座1下端设有底盖2,所述的底盖2上还设有第三散热口22;所述的底盖2设有向上延伸与插杆31相配合的支柱21;所述的插杆31和所述的支柱21各设有四个,插杆31中设有螺纹孔,支柱21设有中心贯穿的通孔,螺钉通过通孔与螺纹孔配合固定插杆31与支柱21,使底盖2和支座3固定连接并且卡紧控制板4、底座1。所述的控制板4设在所述的插杆31和所述的支柱21之间;所述的散热机构5包括扇叶51、与扇叶51连接的电机52、与定位座122固定连接的支架53;所述的扇叶51处于支座3内部,所述的电机52与控制板4电连接,给电机52供电,驱动电机52转动,即散热机构5工作。

所述的支架53中空设有导流结构。所述的导流结构包括设在支架53尾端的流通孔55、支架53前端延伸至覆盖扇叶51前端的内腔54;所述的流通孔55与所述的内腔54形成流通通道;流通孔55可用于通过控制板4,也可用于通过空气。

所述的支架53包括左本体531、右本体532;所述的右本体532上设有连接件533;所述的连接件533设有从中心贯穿的安装孔534,所述的安装孔534与电机52过盈配合,有利于支架53的开模和散热机构5的安装;所述的连接件533也可以设置在左本体531上;所述的安装孔534与电机52之间还可以设有减震垫,减少电机52震动及由震动产生的噪音,提高稳定性。

所述的左本体531与右本体532连接的两端外侧设有凸边535,所述的右本体532与左本体531连接的两端内侧设有插槽536,所述的凸边535插入插槽536内。

所述的前半壳11内表面在第一散热口111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加强板112,提高第一散热口111结构强度,增加产品质量;所述的后半壳12内表面在第二散热口121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加强板123,提高第二散热口121结构强度,增加产品质量。

所述的定位座122与所述的支架5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或者焊接。

所述的扇叶51为奇数片,确切的为5片。可以形成不对称的一个合理的力学动力,当一片叶片不具备动力势能时,其他的两片处于势能状态,两片势能叶片自然可以轻松带动一片暂时不具备势能的叶片,可以节省电力和节约能量,也不会产生共振等情况使叶片断裂。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控制板4连接外部电源,控制板4供电给散热机构5的电机52,电机52带动扇叶51转动,使外部空气一路通过第二散热口121被吸入散热机构5支架53尾端内腔54,另一路通过第三散热口22进入灯座内,再把灯座内部空气通过流通孔55吸入散热机构5支架53尾端内腔54;经过扇叶51,一部分被从第二散热口121排出,另一部分进入灯座内部循环;把发热严重的元器件或检测温度等传感器安装在处于支座3尾部内腔54中的控制板4中,不仅散热效果好,而且能提高检测精度;而LED灯具密封或镂空覆盖在支架53上方,灯座内部空气循环也能迅速带走LED灯具产生的热量,使之散热。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结构包括设在支架53尾端的流通孔55、支架53前端延伸至第一散热口111的内腔54;所述的流通孔55与所述的内腔54形成流通通道。使得灯座的内部形成两条区分的空气散热通道,通道一:外部空气从第二散热口121被吸入散热机构5支架53尾部的内腔54,再经过扇叶51从第一散热口111排出,不会在进入灯座内部;通道二:外部空气从第三散热口22被吸入灯座内部,灯座内部的空气再通过流通孔55被吸入散热机构5支架53尾部的内腔54,再经过扇叶51从第一散热口111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