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车灯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4715阅读:1123来源:国知局
LED车灯模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LED照明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LED车灯的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与卤素灯等传统照明光源相比,LED光源具有寿命长、耗电量低、体积小、响应快、设计灵活等诸多优点。随着LED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节能环保产品的更高要求,使用LED车灯模组作为照明光源的车灯不断增加,其大规模地应用于汽车照明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众所周知,LED光源在提供高亮度输出的同时亦产生大量的热量,然而,在高温工作环境下,LED光源会发生色偏、亮度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甚至会出现立即故障。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要求LED车灯模组能够及时、充分地导出LED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中国专利文献CN201520592330.4公开了一种LED车灯模组,包括:基板、LED芯片、热管和散热器;其中,LED芯片设置在基板上;基板与热管连接,热管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散热器内。热管对于LED芯片的产生的热量能够迅速扩散,再加上散热器的散热作用,从而能够很好地把LED芯片的温度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以下,避免了LED芯片由于散热缓慢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并且相应延长了LED车灯的使用寿命期限。然而,由于采用了热管,因而该LED车灯模组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LED车灯模组。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车灯模组包括:

LED光源;

金属散热体,具有散热增强部和光源安装部,散热增强部和光源安装部形成为一体;

其中,光源安装部包括柱状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光源安装板;壳体限定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光源容纳槽,光源安装板的表面构成光源容纳槽的底面;光源安装板沿壳体的轴向自光源容纳槽延伸至散热增强部和光源安装部的连接处;

其中,每一光源容纳槽中均设置有LED光源,LED光源包括固定在光源安装板上的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LED发光元件。

本实用新型中,所谓“散热增强部和光源安装部的连接处”,既包括散热增强部和光源安装部二者的直接相连处,也包括邻近于该直接相连处的区域。

上述技术方案中,光源安装板沿壳体的轴向自光源容纳槽延伸至散热增强部和光源安装部的连接处,使得光源安装板和壳体之间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积和较小的热阻,由此LED光源所散发的热量可以经由光源安装板和壳体快速地传导至散热增强部,从而结构简单地提供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LED车灯模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光源容纳槽和壳体内部之间具有连通孔,基板的一部分经由该连通孔而伸入壳体内部。由此,可以在壳体形成为一体的条件下将光源容纳槽设计得具有较小的体积,以利用光源容纳槽将LED光源所发出的光反射至所期望的照射区域。另外,用于向基板输送电流的导线可以焊接至基板伸入壳体内部的部分,以避免该导线影响照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基板通过螺钉而固定至光源安装板。可选择地,基板以焊接或者其他适当方式固定至光源安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具体实施方式,散热增强部限定有一中空内腔,该中空内腔的开口处设置有端盖,端盖和散热增强部共同限定出一容置空间;离心风扇,设置在容置空间内;其中,散热增强部和/或端盖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离心风扇而使得冷却气流可以和散热体更快速且充分地进行热交换,从而显著地改善散热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端盖包括容置槽和形成在容置槽中的轴座,离心风扇的扇轮可转动地套设在轴座上,容置槽构造为与进风口和出风口配合以引导气体流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端盖同时起到风机蜗壳的作用,从而使得离心风扇无需另外设置风机蜗壳,以简化离心风扇和LED车灯模组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扇轮的旋转轴线上相互错开地设置,且进风口和出风口具有不同的朝向。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减少进入散热体的冷气流和与散热体换热后的热气流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速度。

优选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其中之一形成在端盖上,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其中之另一形成在散热增强部上,以促进LED车灯模组的小型化并提高冷却气流和金属散热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优选地,金属散热体具有位于中空内腔中的多个散热凸柱,在垂直于离心风扇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散热凸柱与进风口和/或出风口至少部分重叠。这样的好处在于,冷却气流能够更充分、快速地与金属散热体及其散热凸柱进行热交换,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地,LED车灯模组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驱动电路板以及设置在驱动电路板与离心风扇之间的隔板,驱动电路板与LED光源和离心风扇电连接,隔板上形成有用于供气体流过的对流通孔。隔板的设置可以防止中空内腔中的导线与离心风扇之间产生干涉。

优选地,上述LED车灯模组进一步包括与驱动电路板电连接的导电插口。可选择地,LED车灯模组包括与驱动电路板电连接的导电插头,导电插头与驱动电路板之间可以通过导线电连接。

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模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模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模组优选实施例中散热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模组优选实施例中散热体的立体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模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模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模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结构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模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是作为本实用新型LED车灯模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LED车灯模组包括金属散热体1、两个LED光源2、卡座3、端盖4和导电插口5。其中,金属散热体1包括形成为一体的光源安装部11和散热增强部12,用于将LED车灯模组固定至车灯中的卡座3套设在光源安装部11上,端盖4设置在散热增强部12远离光源安装部12的一端,导电插口5设置在散热增强部12上。散热增强部12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导风口121,端盖4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导风口41,且第一导风口121和第二导风口41具有不同的朝向。

图3是金属散热体1的剖视图,其剖切面通过光源安装部11的中心轴线并垂直于光源安装板112;图4是金属散热体1的立体剖视图,其剖切面垂直于光源安装部11的中心轴线并穿过光源安装部11。如图3-4所示,光源安装部11包括壳体111,壳体111形成为中空柱状,其远离散热增强部12的区域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光源容纳槽1111,光源容纳槽1111与壳体111的内部经由孔113而连通;光源安装板112在壳体111中沿壳体111的轴向(即壳体111的中心轴线)自光源容纳槽1111延伸至光源安装部11和散热增强部12的连接处,且光源安装板112的纵向侧边在其整个延伸长度上均与壳体111连接。光源安装板11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光源安装面1121,每一光源安装面1121的一部分分别构成相应光源容纳槽1111的底面。

本优选实施例中,光源安装面1121与光源安装部11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0度。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光源安装面1121与光源安装部11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可以是大于0度、小于等于60度的其他角度。容易理解,散热增强部可以形成为方形、锥形或圆柱形等任意适当形状。

图5是LED车灯模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其中示出了LED光源2和盖板6的安装结构。如图5所示,LED光源2包括具有导电线路(图中未示出)的基板21和设置在基板21上的LED发光元件22。基板21固定在光源安装面1121上,且基板21的一部分经由孔113而伸入壳体111内,LED发光元件22位于光源容纳槽1111内。在基板21的外侧还设置有盖板6,盖板6遮盖基板21位于光源容纳槽1111中且未设置LED发光元件22的区域,且盖板6的一部分同样伸入壳体111内,LED发光元件22经由盖板6上的孔61露出于盖板6之外。本优选实施例中,基板21和盖板6可以经由螺钉(图中未示出)固定在光源安装板112上。

图6-8是LED车灯模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参见图6-8,散热增强部12限定有中空内腔,金属散热体1具有位于中空内腔中的多个呈阵列式分布的散热凸柱122。在垂直于光源安装部1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散热凸柱122与第一导风口121至少部分重叠(即散热凸柱122与第一导风口121二者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同一截面上,该截面为垂直于光源安装部11的中心轴线的截面)。并且,第一导风口121对应相邻两列散热凸柱122之间的间隙,以便于气体流通。

继续参见图6-8,端盖4设置在中空内腔的开口处,并和金属散热体1共同限定出一容置空间。驱动电路板7和离心风扇8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且在驱动电路板7和离心风扇8之间设置有隔板9,隔板9上形成有用于供气体流过的对流通孔91。隔板9固定在端盖4上并遮盖离心风扇8,端盖4通过螺钉紧固在金属散热体1上。

驱动电路板7与导电插口5、LED光源2和离心风扇8电连接,以将导电插口5所接收的外部电流向离心风扇8和LED光源2输送,并将外部电流转换为适于LED发光元件22工作的低压电流。

端盖4内侧具有容置槽42和形成在容置槽42中的轴座43,离心风扇8的扇轮81可转动地套设在轴座43上。容置槽42的周向侧壁具有对应于第二导风口41的开口,使得容置槽42可以与第一导风口121和第二导风口41配合,以引导气体流动按照所期望的路径流动,与金属散热体1进行充分且快速的热交换。其中,第一导风口121和第二导风口41在离心风扇8的旋转轴线上错开设置。本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导风口121和第二导风口41的其中之一作为进风口,第一导风口121和第二导风口41的其中之另一作为出风口。容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离心风扇固定在金属散热体1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优选实施例中,离心风扇的旋转轴线和壳体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也就是说,离心风扇的旋转轴线可以认为是壳体的中心轴线。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离心风扇的旋转轴线和壳体的中心轴线可以是不共线的(例如相互平行)。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