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发光可升降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307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发光可升降LED灯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发光可升降LED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场馆灯,多为在场馆顶部上安装的投光灯或工矿灯,这类灯具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安装的位置较高,一方面导致灯光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到达下半部分真实使用空间的光照度严重衰减,为了达到使用空间所需要的光照度,只能增加该类灯具的功率,从而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维护时需要登高工具,十分麻烦且成本高。另外,光线单一的自上而下,对空中飞行的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无法形成较完整的光包裹,不利于球员观测球的飞行轨迹;发光源比较集中,当运动员抬起头接球时,房顶的灯光直射人眼,十分眩目,影响球员的判断力。近年来有部分羽毛球场馆在长方形的铝塑板上安装多支灯管,挂放在羽毛球场的两边,增加球场侧面的光源,以克服以上缺陷。但此类灯具比较简易,外观不美观,灯管外置且电线外露,不仅容易积累灰尘且不易清洁,而且电线也容易老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多光源同一平面发光,光线不够均匀,不能充分利用灯光,浪费能源;灯具固定在某一高度,当不需要开灯时占用空间、影响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发光可升降LED灯具,该可升降LED灯具结构简单,采用V形结构双面发光能够充分地利用灯光,可根据需求调节灯具的高度,可有效防止眩光现象,售后维护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面发光可升降LED灯具,其包括V型灯体、升降组件和用于安装灯具的控制管件;所述V型灯体内设置有LED灯;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V型灯体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管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控制管件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组件升降的电机,所述控制管件通过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内的导线与所述LED灯电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V型灯体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双侧发光,增大了LED灯具的照射范围、大大提高了光照利用率,同时将光照集中于实际需求的空间内,节省了用电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管件控制升降组件带动V型灯体升降,使得LED灯具的位置可调,消费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调节LED灯具的位置以获得最佳的光环境视觉效果,可有效防止眩光现象的发生,同时可升降的设计使得安装维护更为方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维护成本。

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数个大小依次递减的空心的升降套杆,数个所述升降套杆依次首尾相接。

优选地,所述V型灯体包括两块灯体主板、活动顶板、第一外框结构件和第二外框结构件,所述活动顶板的两侧通过所述第一外框结构件分别与两块所述灯体主板的一端连接,两块所述灯体主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外框结构件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活动顶板包括连接板和两块活动挡板,两块所述活动挡板分别通过活页活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

为了提高LED灯具的散热效果,优选地,所述活动挡板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LED灯包括LED灯珠和为所述LED灯珠供电的LED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灯体主板包括由里向外依次设置的底板、珍珠棉、反光纸、导光板和光扩散板,所述灯体主板的两端均设有散热铝框,所述LED灯珠设置在所述灯体主板与散热铝框之间,所述LED电源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散热铝板,所述散热铝板水平架设于两块所述灯体主板之间,所述LED电源设置于所述散热铝板靠近所述活动顶板的一侧,所述LED灯珠设置于所述散热铝板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灯体主板为光扩散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LED灯为LED灯管,所述LED灯管均匀设置在两块所述灯体主板的外侧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面发光可升降LED灯具采用V形结构双面发光能够充分地利用灯光,增大了LED灯具的照射范围、大大提高了光照利用率,同时将光照集中于实际需求的空间内,节省了用电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管件控制升降组件带动V型灯体升降,使得LED灯具的位置可调,消费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调节LED灯具的位置以获得最佳的光环境视觉效果,可有效防止眩光现象的发生,同时可升降的设计使得安装维护更为方便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型美观、成本低廉,尤其适用于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篮球等大型场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面发光可升降LED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V型灯体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V型灯体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V型灯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V型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V型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V型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控制管件;2、升降组件;21、升降套杆;3、V型灯体;4、灯体主板;41、底板;42、珍珠棉;43、反光纸;44、导光板;45、光扩散板;46、散热铝框;47、散热铝板;48、灯架板;5、活动顶板;51、连接板;52、活动挡板;53、活页;54、套杆固定孔;55、散热孔;6、第一外框结构件;7、第二外框结构件;8、LED灯珠;9、LED电源;10、LED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面发光可升降LED灯具,其包括用于安装灯具的控制管件1、升降组件2和V型灯体3。V型灯体3内设置有LED灯,升降组件2的一端与V型灯体3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管件1可拆卸地连接,控制管件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组件2升降的电机,控制管件1通过设置于升降组件2内的导线与LED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V型灯体3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双侧发光,增大了LED灯具的照射范围、大大提高了光照利用率,同时将光照集中于实际需求的空间内,节省了用电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管件1控制升降组件2带动V型灯体3升降,使得LED灯具的位置可调,消费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调节LED灯具的位置以获得最佳的光环境视觉效果,可有效防止眩光现象的发生,同时可升降的设计使得安装维护更为方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维护成本。

具体地,升降组件2包括数个大小依次递减的空心的升降套杆21,数个升降套杆21依次首尾相接并可相对滑动。升降套杆21内设置有吊线,该吊线的一端与V型灯体3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管件1内的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用于为LED灯供电的导线与吊线相互缠绕。当电机启动时,吊线随着电机输出轴的旋转进行收卷或伸放,由于升降套杆21之间可自由地相对滑动,随着吊线的收卷或伸放,升降套杆21可缩短或伸长,由此实现LED灯具的高度调节。当然,在某些特定的对外观要求不高的场合也可以直接采用吊线或钢丝吊绳或线管即可,无需加设升降套杆21。

具体地,控制管件1优选为空心的管件,也可为空心的长方体状,主要用于将LED灯具安装于场馆的顶部。控制管件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组件2升降的电机,优选地电机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光线强度可调,可以在控制管件1内设置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与LED灯电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该控制模块调整LED灯具的强度。进一步地,为了能够更方便地调节LED灯具的高度和提高智能化,控制管件1内置有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使得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遥控器或智能终端控制LED灯具的高度、光线强度及电机收卷或伸放吊线的速度等。

V型灯体3包括两块灯体主板4、活动顶板5、第一外框结构件6和第二外框结构件7,活动顶板5的两侧通过第一外框结构件6分别与两块灯体主板4的一端连接,两块灯体主板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外框结构件7相互连接,使得两块灯体主板4的横截面呈V形。通过第一外框结构件6与第二外框结构件7使得V型灯体3可拆卸,各零件型材化,可进行批量生产。第一外框结构件6与第二外框结构件7可以做成一体化,只要可以将两块灯体主板4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并且两块灯体主板4的横截面呈V形即可,方便批量化生产。具体地,活动顶板5包括连接板51和两块活动挡板52,两块活动挡板52分别通过活页53活动设置于连接板51的两侧,活动挡板52的设置使得LED灯具的发光角度在一定范围内不受限制,只需调整灯体主板4的长度便可实现对发光角度的调节;同时,由于活动挡板52通过活页53连接于连接板51上,使得后续的维修更为方便。连接板5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升降套杆21的套杆固定孔54;为了提高LED灯具的散热效果,活动挡板52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散热孔55。

在本实施例中,LED灯包括LED灯珠8和为LED灯珠8供电的LED电源9,LED电源9与导线电连接。灯体主板4包括由里向外依次设置的底板41、珍珠棉42、反光纸43、导光板44和光扩散板45。灯体主板4的两端均设有散热铝框46,为了便于散热,该散热铝框46将灯体主板4的端部包裹其中;进一步地,为了使散热效果更佳,散热铝框46也可沿着灯体主板4的四周设置。LED灯珠8设置在灯体主板4与散热铝框46之间,LED电源9设置在底板41上并位于V型灯体3内。LED灯珠8位于灯体的V形两个侧面上,通过导光板44、反光纸43、光扩散板45反射来实现整个V型灯体3的平面发光,光线更柔和,更均匀,LED灯珠8设置于散热铝框46内,有助于灯珠散热,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LED灯珠8的寿命以及降低了光线的衰减速度。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使用者自身的需求使用,比如:当白天光线充足、不需要使用灯具时,控制开关让V型灯体3上升至离控制管件1只有一段升降套杆21的位置,这样整个灯具悬挂位置较高,使得整个环境空间更空旷,更有序,达到更佳的视觉效果。又如当灯具正常使用时,控制开关让灯体下降至离控制管件1有两段升降套杆21的位置,使用环境达到最佳的光照效果。当灯具需要清洁维护时,控制开关让灯体下降至离控制管件1有三段升降套杆21的位置,使得维护人员可以在离地面更近的位置完成维护,从而更加安全、维护成本更低。当然,升降套杆21的长度不限,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设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散热铝板47,散热铝板47水平架设于两块灯体主板之间,LED电源9设置于散热铝板47靠近活动顶板5的一侧,LED灯珠8设置于散热铝板47的另一侧。灯体主板4优选为光扩散板45。本实施例中,灯光从V型灯体3的顶部发出,再通过位于两个侧面的光扩散板45进行反射,从而实现双侧面发光,光线柔和,结构简单,散热效果更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LED灯为LED灯管10,数个LED灯管10均匀设置在两块灯体主板4的外侧上。本实施例中的灯体主板4为灯架板48,导线设置于V型灯体3内并与每个LED灯管10电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将LED灯管10外置实现双面发光,结构简单,光线强度充足,散热效果最好,可适用于需要高光线强度的场所中。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