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及大型陈列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571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照明装置及大型陈列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对从光源照射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的照明装置及大型陈列柜(reach-inshowcase),特别涉及在大型陈列柜的陈列室内照射光的照明装置及使用该照明装置的大型陈列柜。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用作为光源的一例的led光源、和配置为使来自led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板的照明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9-19527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照明装置中,用反射部件使来自光源的光反射而进行配光控制,但是用反射部件难以进行适当的配光控制。此外,由于为了配光控制而使用反射部件,所以由零件件数的增加带来的成本的增大化、以及由零件件数的增加带来的构造的复杂化成为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向希望的方向进行配光控制、并且实现由零件件数的增加带来的制造成本的低廉化的照明装置及大型陈列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关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一技术方案具备:光源,照射光;以及长尺寸的罩部,覆盖上述光源而配置,使入射的光透射,使光向外部射出;上述罩部具有:两个透光部,在上述罩部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使上述光源的光透射;以及遮光部,被上述两个透光部夹着而存在于上述光源的光轴上,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延伸,将上述光源的光遮光;在上述两个透光部的各自上,形成有分别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棱镜部;上述多个棱镜部分别使上述光源的光向远离上述光轴的方向折射。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大型陈列柜具备:照明装置;以及陈列搁架,配置于收容商品的陈列室,陈列上述商品;该照明装置与上述陈列搁架大致正交地配置,以在上述陈列室内照射光。

根据本发明,能够向希望的方向进行配光控制,并且实现由零件件数的增加带来的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实施方式的大型陈列柜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的有关实施方式的大型陈列柜的剖视图。

图3是有关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的有关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有关实施方式的罩部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的图。

图7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照度分布的图。

图8是表示有关比较例1的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的图。

图9是表示有关比较例1的照明装置的照度分布的图。

图10是有关比较例2的照明装置的罩部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有关比较例2的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的图。

图12是表示有关比较例3的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的图。

图13是表示有关比较例3的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的图。

图14是表示有关比较例3的照明装置的照度分布的图。

标号说明

1大型陈列柜

2a陈列室

2b陈列搁架

5照明装置

60罩部

61透光部

61a入射面(透光部的内面)

62棱镜部

62a第1入射面

62b第2入射面

63遮光部(反射部)

71光源

x1光轴

θ顶角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认识)

在以往的大型陈列柜中使用的照明装置中,为了将大型陈列柜的陈列室照亮,使用反射板向希望的方向进行配光控制,或以光轴朝向希望的方向的方式配置光源并使用反射板进行配光控制。

在使用反射板向希望的方向进行配光控制的情况下,在光轴上配置反射板而进行配光控制,但在此情况下,配光中容易发生光斑(亮度斑、色斑),难以进行配光控制。此外,在此情况下,需要设置反射板,所以通过大型陈列柜的大型化及零件件数增加,制造成本高涨。

在以光轴朝向希望的方向的方式配置光源、并使用反射板进行配光控制的情况下,如果相对于光轴对称地配置反射板而进行配光控制以使来自光源的光不扩散,则与上述方法相比更容易进行配光控制。但是,在此情况下,需要使光轴朝向希望的方向,所以通过光源的配置,照明装置的构造复杂化。

使用图8、图9对这样使用反射板的照明装置的配光分布及照度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有关比较例1的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的图。图9是表示有关比较例1的照明装置的照度分布的图。图9表示在上下方向的长度为1.6m、左右方向的长度为0.7m的开口部2c配置了两条照明装置的状态的照度分布,是两条照明装置向大型陈列柜的陈列室照射光的状态。图9是在图1的大型陈列柜中将长度1.460m的两条照明装置在沿上下方向直立的状态下隔开0.7m的间隔、以相互面对的方式平行地排列、在此状态下进行计测的情况下的照明装置的照度分布。

如图8所示,使用反射板的照明装置的最大光度是约500cd,配光角是约45°。所谓配光角,是指在配光曲线中等于最大光度的1/2的光度射出的角度范围。在设光轴的方向为0°的情况下,最大光度下的配光曲线的角度是约80°及约-80°。配光曲线的形状呈矮粗而带有圆度的形状。如果配光角也有约45°,则在图9所示的表示照度分布的图中,在光源的附近存在较大的斑,照度的高低差较大。因此,在该照明装置中,匀称度较低。另外,设配光曲线的角度的0°为后方,配光曲线的角度的90°为左方,配光曲线的角度的-90°为右方。

所以,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向希望的方向进行配光控制、并且实现由零件件数的增加带来的制造成本的低廉化的照明装置及大型陈列柜。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都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具体例。因而,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形态等是一例,不是限定本发明的意思。因此,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在表示本发明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设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另外,各图是示意图,并不一定是严格图示的。此外,在各图中,对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将重复的说明省略或简略化。

(实施方式)

以下,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及使用照明装置的大型陈列柜进行说明。

[结构]

首先,使用图1~图5对本发明的有关实施方式的大型陈列柜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有关实施方式的大型陈列柜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ii-ii线的有关实施方式的大型陈列柜的剖视图。图3是有关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iv-iv线的有关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有关实施方式的罩部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在图1中,在大型陈列柜中,将门侧的方向规定为前方向,将与门侧相反侧规定为后方向,将门的把手侧规定为左方向,将门的与把手侧相反侧规定为右方向,将大型陈列柜的地面侧规定为下方向,将与下方向相反侧规定为上方向。此外,在图2中,在大型陈列柜中,将门侧的方向规定为前方向,将与门侧相反侧规定为后方向,显示前后、左右及上下各方向。并且,图3以后的各图所示的各方向全部与图2所示的各方向对应而显示。另外,在图1中,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根据使用形态而变化,所以并不限定于此。在以后的图中也是同样的。

如图1所示,大型陈列柜1是能够在内部将食品等冷藏及冷冻保存的箱体。大型陈列柜1例如是在超市或便利店等中设置的带有门3的低温陈列柜。

大型陈列柜1具有设有陈列室2a的主体部2、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开闭的三个门3、和图2所示的4条照明装置5。

主体部2收容有由将陈列室2a冷却的压缩机等构成的冷却装置、控制冷却装置的控制部、及向冷却装置、控制部等供给来自系统电力的电力的电源部等。在主体部2的陈列室2a,架设有陈列食品等的多级的陈列搁架2b。另外,陈列室2a的底面也是陈列搁架2b。陈列室2a设有向前方开放而从外部搬入食品等的矩形状的开口部2c。开口部2c被从开口部2c的下端延伸到上端的长尺寸的4条支柱2d分割为3个。支柱2d组装于主体部2。4个开口部2c的各自的大小、形状等大致相同。

3个门3分别具备能够透视陈列室2a的玻璃板3a、和支承玻璃板3a的框体3b,陈列室2a的前面的3个开口部2c一对一地可开闭地设置。3个门3分别是大小、形状等大致相同的结构。框体3b经由铰链等可转动地轴支承于支柱2d。框体3b在将开口部2c闭锁时,密接于支柱2d的前面而将陈列室2a的开口部2c闭塞。

如图2所示,4条照明装置5与4条支柱2d一对一地配置。照明装置5配置为,在将大型陈列柜1主视的情况下在支柱2d的后面与支柱2d重叠。照明装置5在上下方向上是长尺寸,主要向左右方向照射光。

如图2及图3所示,照明装置5具有器具主体50、两个端帽51和发光部70。

器具主体50呈长尺寸的筒状,是作为照明装置5的基座的部件。器具主体50在上端及下端开放。在器具主体50,设有与照明装置5电连接的未图示的连接器。通过将照明装置5与连接器嵌合,向器具主体50的未图示的电源部供给照明装置5的发光所需要的电力。

在器具主体50的上下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端帽51。端帽51由合成树脂构成,通过与器具主体50的卡合部卡合而被固定于器具主体50,将器具主体50的两端堵塞。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5的点亮、熄灭及调光等的操作通过设置于器具主体50的操作面板进行,但也可以经由与大型陈列柜1独立的遥控装置进行操作。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于操作面板与照明装置5之间的信号交换的控制线连接于照明装置5。

器具主体50是除了后述的遮光部63以外都具有透光性、例如由丙烯或聚碳酸酯等透明树脂材料或者玻璃材料等透光性材料构成的光学部件。该器具主体50通过二色成形(多色成形的一例),将后述的收容部53及后述的两个透光部61、和设置在这些透光部61之间的遮光部63一体地成形。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透光部61和遮光部63都使用作为相同的材料的聚碳酸酯,但使用不同性质的聚碳酸酯。另外,两个透光部61和遮光部63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

另外,器具主体50的制造方法没有被特别限定,优选的是通过挤压成形来制造的方法。在通过挤压成形制造的情况下,将透明树脂材料用挤压成形机加热、熔融、混匀,并通过设置于挤压机出口的挤压用的压模进行挤压,在具备精压板、精压模、水槽等的精压及冷却区中一边整形为最终截面形状一边使其冷却固化,能够得到作为目的的形状的器具主体50。

如图3所示,器具主体50具有收容部53和罩部60。

收容部53和罩部60成为一体,收容部53是罩部60的后侧。收容部53的后方面被安装于支柱2d。

图4所示,关于器具主体50,以下在用由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规定的平面切断时的将器具主体50剖视的情况下进行说明。在收容部53的内表面,形成有多个在剖视中呈三角形状的在上下方向上为长尺寸的凸部。

在收容部53中,收容有发光部70、控制电路、控制线、向发光部供给电力的电源部等。在收容部53的内表面,设有将发光部70等固定的左右一对滑动支承部51a。左右一对滑动支承部51a是如轨道那样隔开规定间隔而从收容部53的内表面突出的两条突部。发光部70等向收容部53的安装通过使其在左右一对滑动支承部51a上滑动而安装。

电源部由生成用来使发光部70发光的电力的电源电路构成。电源部例如将来自商用电源等的外部电源的交流电力进行整流、平滑及降压等,变换为规定等级的直流电力,将该直流电力向发光部70供给。电源部通过控制线等电力线经由大型陈列柜1的电源部而与商用电源电连接。

发光部70呈上下方向为长尺寸的板状,具有多个光源71、和配置各光源71的基板72,是能够调光控制及调色控制的发光模块。

光源71在基板72上被安装成排列为一列。光源71是所谓的smd(surfacemountdevice)型的led元件。所谓smd型的led元件,具体而言,是在树脂成型的腔室中安装led芯片(发光元件)、在腔室内封入了含荧光体树脂的封装型的led元件。光源71由设置于照明装置5的控制电路控制而进行点亮及熄灭。此外,由控制电路控制电源部而进行各光源71的调光调色。

另外,光源71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使用在光源71的基板72上直接安装led芯片的cob(chiponboard)型的发光模块。此外,光源71具有的发光元件并不限定于led,例如也可以是半导体激光器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或者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或无机el等的el元件等其他的固体发光元件。

基板72是用来安装多个光源71的安装基板,例如是陶瓷基板、树脂基板或被绝缘覆盖的金属基材基板等。此外,基板72例如是具有在俯视中为矩形状的平面的板状。另外,在基板72形成有用来从外部接受用来使光源71发光的直流电力的一对电极端子(正电极端子及负电极端子)。

基板72的与安装有光源的一侧(后侧)相反侧的面被固定于安装板73。安装板73的两端缘被左右一对滑动支承部51a以从上下方向夹入的方式支承。

罩部60是在上下方向上为长尺寸、使从光源71发出的光透射的部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60具有将从光源71发出的光向规定的方向配光控制的功能。

罩部60以将安装于器具主体50的光源71等覆盖的方式设置于器具主体50。罩部60在剖视的情况下呈圆弧状。罩部60具有长尺寸的两个透光部61和长尺寸的遮光部63。

两个透光部61分别是使从光源71发出的光透射的部件。两个透光部61分别夹着遮光部63且相对于光轴x1左右对称地配置。一方(左侧)的透光部61从遮光部63的左端朝向左前侧、以光源71侧为中心描绘弧线而延伸。另一方(右侧)的透光部61从遮光部63的右端朝向右前侧、以光源71侧为中心描绘弧线而延伸。即,左侧的透光部61和右侧的透光部61相对于由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规定的平面对称地配置。两个透光部61分别在将用与上下方向(长度方向的一例)大致正交的平面(由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规定的平面)切断时的透光部61剖视的情况下呈圆弧状。

在两个透光部61分别形成有入射面61a和射出面61b。

入射面61a是来自光源71的光入射的两个透光部61的各自的内表面。射出面61b是来自光源71的光射出的两个透光部61的各自的外表面。

在两个透光部61的各自的入射面61a侧,形成有朝向光源71突出的多个棱镜部6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透光部61上分别形成有6个棱镜部62。右侧的棱镜部62在上下方向上是长尺寸,形成为,朝向远离遮光部63的方向(右方向)排列。左侧的棱镜部62在上下方向上是长尺寸,形成为,朝向远离遮光部63的方向(左方向)排列。多个棱镜部62分别呈大致三角形状,配置为三角波状。如图5所示,棱镜部62随着远离光轴x1,棱镜部62的顶角θ变大,并且从透光部61的入射面61a到前端的高度逐渐变小,并且短边方向的宽度变大。棱镜部62的顶角θ在剖视中是后述的第1入射面62a与后述的第2入射面62b在延长面上交叉的角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透光部61分别形成有6个棱镜部62,但棱镜部62的数量也可以是5个以下,也可以是7个以上。此外,棱镜部62的短边方向的宽度也可以适当变更。

另外,在两个透光部61的各自中,在相对于光源71的左右方向上,来自光源71的光容易向左右方向射出,所以没有形成棱镜部62。

如图4所示,棱镜部62的前端侧被圆形倒角。此外,一个棱镜部62与相邻于该棱镜部62的其他棱镜部62之间的谷部即底部也被圆形倒角。

棱镜部62具有第1入射面62a和第2入射面62b。

第1入射面62a朝向光源71侧及光轴x1侧,以使来自光源71的光直接入射。换言之,将第1入射面62a及光源71连结的直线与第1入射面62a交叉(第1入射面62a与光源71面对),以使来自光源71的光向第1入射面62a直接入射。此外,在右侧的罩部60中,第1入射面62a是棱镜部62的左侧的面。在左侧的罩部60中,第1入射面62a是棱镜部62的右侧的面。右侧的罩部60的第1入射面62a及左侧的罩部60的第1入射面62a随着远离光轴x1而短边方向的宽度变大。

第2入射面62b不朝向光源71侧及光轴x1侧,以使来自光源71的光不直接入射。换言之,将第2入射面62b及光源71连结的直线与第2入射面62b不交叉,以使来自光源71的光不向第2入射面62b直接入射。此外,在右侧的罩部60中,第2入射面62b是棱镜部62的右侧的面,是与第1入射面62a相反侧的面。在左侧的罩部60中,第2入射面62b是棱镜部62的左侧的面,是与第1入射面62a相反侧的面。第2入射面62b随着远离光轴x1而短边方向的宽度变小。

另外,优选的是,光源71朝向第2入射面62b照射的直线的延长线与第2入射面62b一致,以使从光源71照射的光难以向第2入射面62b直接入射。

遮光部63是将来自光源71的光反射的高反射材料的树脂,但也可以是将来自光源71的光吸收的光吸收材料等。作为高反射材料,既可以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的硬质的白色树脂材料形成的材料,也可以使用在遮光部63的内表面上作为反射面而形成银或铝等金属蒸镀膜(金属反射膜)的材料。

遮光部63存在于光源71的光轴x1上,相对于光轴x1左右对称地配置。遮光部63将光源71的光遮光。在本实施方式中,遮光部63是将来自光源71的光反射的反射部。遮光部63在剖视中内表面侧及外表面侧形成为圆弧状。遮光部63的内表面侧及外表面是以光源71侧为中心的圆弧。遮光部63随着向光源71靠近而为小径,随着远离光源71而为大径。具体而言,遮光部63在剖视中,呈随着远离光源71而与光轴x1正交的方向上的、从光轴x1到遮光部63的端面的距离变大的扇形状。

遮光部63存在于将最接近于遮光部63的透光部61的棱镜部62的前端与光源71连结的直线的延长线上。所谓最接近于遮光部63的透光部61的棱镜部62,在右侧的透光部61中是左端侧的棱镜部62,在左侧的透光部61中是右端侧的棱镜部62。

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对两个透光部61的入射面61a及射出面61b实施扩散加工而具有光扩散性。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实施压纹加工等表面处理而在透明面板的表面形成微小凹凸、或通过在透明罩的表面印刷点状图案来具有光扩散性。此外,也可以贴上被进行了压纹加工等表面处理的具有微小凹凸的膜。这样,通过使两个透光部61拥有光扩散功能,入射到两个透光部61中的光一边由两个透光部61扩散一边透射两个透光部61。

在挤压成形时,在罩部60的入射面61a及射出面61b形成微小的凹凸面。该凹凸面具有将来自光源71的光扩散的效果,防止配光的亮度斑及色斑。因此,对两个透光部61进行将光扩散的加工并不是必须的条件。

关于在具备具有这样的棱镜部62的罩部60的照明装置5中来自光源71的光入射到右侧的透光部61中的情况,使用最接近于光轴x1侧的棱镜部62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左侧的透光部61也是同样的,省略说明。在图5中,将光的行进用粗实线表示。

如果来自光源71的光向第1入射面62a直接入射,则如图4及图5所示,以远离光轴x1的方式向右侧折射,当从透光部61的外表面射出时,以远离光轴x1的方式进一步向右侧折射。此外,由于第2入射面62b不朝向光源71侧及光轴x1侧以使来自光源71的光不直接入射,所以来自光源71的光难以向第2入射面62b直接入射。

如果来自光源71的光向棱镜部62的前端附近直接入射,则该光大致直线前进而在遮光部63的右侧的侧面上反射,朝向右侧。并且,以与左右方向大致呈平行的方式从透光部61的外表面朝向右侧射出。

使用图6及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的配光分布及照度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的图。图7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照度分布的图。图7表示在与图9同样配置了照明装置的状态下、在上下方向的长度为1.6m、左右方向的长度为0.7m的开口部2c配置了两条照明装置的状态的照度分布,是两条照明装置向大型陈列柜的陈列室照射光的状态。

如图6所示,该照明装置5的最大光度是约680cd,配光角是约25°。在设光轴x1的方向为0°的情况下,最大光度下的配光曲线的角度是约75°及约-75°。约75°及约-75°下的配光曲线与图8的配光曲线相比,光度细长地延伸。即,在该照明装置5下,进行在左右方向上扩大那样的配光(蝙蝠翅膀状的配光)。此外,在该照明装置5中,如用图6的配光曲线表示那样,在作为光轴x1附近的约35°到约-35°的角度中,遮光部63将光遮断。进而,在该照明装置5中,构成为,不向比约80°大的配光曲线的角度及比约-80°小的配光曲线的角度配光。此外,在该照明装置5中,在与该照明装置5相邻的其他的照明装置5中,棱镜部62进行配光控制,以便不向作为光轴x1附近的约35°到约-35°的角度的范围配光。

在图7所示的表示照度分布的图中,与图9的表示照度分布的图相比,整体上没有较大的斑,照度的高低差较。因此,在该照明装置5中,与使用反射板的照明装置5相比匀称度高。

本实施方式的罩部60是能够将左右方向的宽度17.5mm覆盖的大小。罩部60是由半径18mm形成的圆的一部分。基板72与罩部60的外周面上的顶点的距离是8.7mm。遮光部63的内周侧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是3mm,遮光部63的外周侧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是6mm。

[比较例2]

使用图10及图11对没有设置遮光部63的比较例2的照明装置5进行说明。

图10是有关比较例2的照明装置的罩部160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有关比较例2的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的图。

在该比较例2的照明装置5中,没有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的遮光部63,在本实施方式的设有遮光部63的部分也设有棱镜部62。在有关比较例2的照明装置5中,由于在光轴x1上没有设置遮光部63,所以如图11所示,根据配光曲线可知,以光轴x1方向侧的约70°到约-70°的角度照射光。由于在光轴x1方向侧配置有从陈列搁架2b下方进行支承的支承部等,所以通常不将商品陈列在这样的场所。因此,想要减少向光轴x1方向的光的照射,而向远离光轴x1的方向(左右方向)照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产生以下问题:为了不使用反射板而进行配光控制、或防止构造的复杂化,减少向光轴x1方向的照射。

在该照明装置5中,最大光度是约510cd,配光角是约15°。在设光轴x1的方向为0°的情况下,最大光度下的配光曲线的角度是约83°及约-83°。约83°及约-83°下的配光曲线以光度细长的方式延伸。此外,根据配光曲线可知,以配光曲线的光轴x1方向侧的约70°到约-70°的角度照射光。光轴x1方向侧的约70°到约-70°的角度下的光度在约100cd到约200cd之间摇摆。

可知在作为光轴x1附近的约35°到约-35°的角度下会发生配光的斑。这样的配光的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罩部60的内表面与光源71之间的距离较近,所以即使光源71的照度变小,照度分布也变高。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中,配置有遮光部63,以便将这样的作为光轴x1附近的约35°到约-35°的角度的光遮断。将图6与图12比较,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比较例2的照明装置5在这样的配光中更会发生斑。即,在比较例2的照明装置5中,在作为光轴x1附近的约35°到约-35°的角度下未能将光遮断。因此,在使用比较例3的照明装置5的大型陈列柜1中,在大型陈列柜1的陈列室2a中在配光中发生光斑,观感较差。

[比较例3]

接着,使用图12~图14,对代替遮光部63而使用透明件的比较例3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有关比较例3的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的图。图13是表示有关比较例3的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的图。图14是表示有关比较例3的照明装置的照度分布的图。图14表示在与图9同样地配置了照明装置的状态下、在上下方向的长度为1.6m、左右方向的长度为0.7m的开口部2c配置了两条照明装置的状态的照度分布,是两条照明装置向大型陈列柜的陈列室照射光的状态。

在图12中,该照明装置5的最大光度是约1000cd,配光角是约10°。在设光轴x1的方向为0°的情况下,最大光度下的配光曲线的角度是约80°及约-80°。约80°及约-80°下的配光曲线以光度细长的方式延伸。此外,根据配光曲线可知,以配光曲线中的光轴x1方向侧的约40°到约-40°的角度照射光。光轴x1方向侧的约40°到约-40°的角度下的光度在从约100cd到约200cd之间摇摆。

图13是使用对透明件附加了具有光扩散性的扩散件的部件的情况。该照明装置5的最大光度是约190cd,配光角是约10°。在设光轴x1的方向为0°的情况下,最大光度下的配光曲线的角度是约80°及约-80°。根据配光曲线可知,向配光曲线的光轴x1方向(从约65°到约-65°的角度)照射光。从约65°到约-65°的配光曲线在光轴x1方向上带有圆度并且起伏。从约65°到约-65°的角度下的光度在从约130cd到约160cd之间摇动。可知在对透明件附加了扩散件的部件中,通过扩散件使光以比图12的使用透明件的情况更大的范围扩散。

将图6与图12及图13比较,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比较例3的图12及图13的照明装置5更在配光中发生光斑。即,在图12的比较例3的照明装置5中,在作为光轴x1附近的从约40°到约-40°的角度中不能将光遮断。此外,在图13的比较例3的照明装置5中,在作为光轴x1附近的从约65°到约-65°的角度中不能将光遮断。因此,在使用比较例3的照明装置5的大型陈列柜1中,也在大型陈列柜1的陈列室2a发生配光的斑,观感较差。

图14是使用图13的对透明件附加了扩散件的部件的情况下的照明装置5。在图14所示的表示照度分布的图中,与图7的表示照度分布的图相比,整体上存在较大的斑,照度的高低差较大。因此,在比较例3的照明装置5中,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相比匀称度较低。

[作用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如上述那样,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具备:光源71,照射光;以及长尺寸的罩部60,以覆盖光源71的方式配置,使入射的光透射,使光向外部射出。此外,罩部60具有:两个透光部61,在罩部60的上下方向上延伸,使光源71的光透射;以及遮光部63,被两个透光部61夹着而存在于光源71的光轴x1上,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将光源71的光遮断。进而,在两个透光部61的各自形成有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棱镜部62。并且,多个棱镜部62分别使光源71的光向远离光轴x1的方向折射。

根据该结构,来自光源71的光透射透光部61的棱镜部62而向远离光轴x1的方向折射。此外,由于遮光部63存在于光轴x1上,所以光难以被照射到比遮光部63靠后方向的位置,所以与如图10所示的没有设置遮光部63的罩部160相比,在配光中不易产生光斑。因此,入射到右侧的透光部61中的光向作为远离光轴x1的方向的大致右方向折射,入射到左侧的透光部61中的光向作为远离光轴x1的方向的大致左方向折射。结果,通过两个透光部61,以向大致左右方向扩散的方式配光,并且朝向后方向的光被遮断。因此,不使用反射板等部件就能够进行配光控制。

因而,能够向希望的方向进行配光控制,并且能够实现由零件件数的增加带来的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此外,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大型陈列柜1具备:照明装置5;以及陈列搁架2b,配置于收容商品的陈列室2a,陈列商品。此外,照明装置5与陈列搁架2b大致正交地配置,以在陈列室2a内照射光。

在该结构中,也在具备照明装置5的大型陈列柜1中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中,多个棱镜部62分别从光源71侧的透光部61的内表面朝向光源71突出。

根据该结构,将光源71的光向远离光轴x1的方向(与光轴x1交叉的大致左右方向)配光。因此,更容易在与光轴x1交叉的大致左右方向上进行配光控制。

此外,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在将用与上下方向大致正交的平面切断时的罩部60剖视的情况下,多个棱镜部62的分别呈大致三角形状,以远离光轴x1的方式排列。此外,在将用与上下方向大致正交的平面切断时的罩部60剖视的情况下,与距光轴x1较近的棱镜部62相比,距光轴x1较远的棱镜部62的顶角θ更大、并且从内表面到棱镜部62的前端的高度更小。

根据该结构,来自光源71的光被棱镜部62折射而向大致左右方向照射。因此,由右侧的透光部61以朝向大致右方向的方式配光,由左侧的透光部61以朝向大致左方向的方式配光。因此,更容易进行配光控制。

此外,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中,多个棱镜部62分别具有朝向光源71侧及光轴x1侧以使光源71的光直接入射的第1入射面62a。

根据该结构,如果光源71的光向第1入射面62a直接入射,则向远离光轴x1的方向折射。因此,由于通过两个透光部61以向左右方向扩散的方式配光,所以更容易进行配光控制。

此外,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中,多个棱镜部62分别具有不朝向光源71侧及光轴x1侧以使来自光源71的光不直接入射的第2入射面62b。

根据该结构,由于光源71的光难以向第1入射面62a直接入射,所以光难以被照射到光轴x1侧。

此外,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中,遮光部63以与光轴x1正交的方向上的从光轴x1到遮光部63的端面的距离随着远离光源71而变大的方式设置于罩部60。

根据该结构,入射到遮光部63的右侧面中的光反射而向右方向射出,入射到遮光部63的左侧面中的光反射而向左方向射出。因此,光轴x1附近的光以向左右方向扩散的方式被配光,所以光难以照射遮光部63的后方向。

此外,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中,遮光部63存在于将接近于遮光部63的棱镜部62的前端与光源71连结的直线的延长线上。

根据该结构,从与遮光部63最接近的棱镜部62的前端入射的光在遮光部63的侧面上反射。因此,光轴x1附近的光以向左右方向扩散的方式被配光,所以向后方向照射的光进一步减少。

此外,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中,遮光部63是将光源71的光反射的反射部。

根据该结构,与将透光部61做成光吸收部件的情况相比,向左右方向射出的光增加。

此外,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中,透光部61及遮光部63通过多色成形而一体地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具有分别不同特性的透光部61及遮光部63的部件容易地形成。

(其他变形例等)

以上,基于本实施方式对有关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及大型陈列柜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一对滑动支承部以能够改变安装板的位置的方式设有多个。在此情况下,通过使安装板滑动安装到一对滑动支承部的某个上,能够调整位置。因此,能够相对于棱镜部调节发光部等的位置。

除此以外,对本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形态、或通过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中将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及功能任意地组合而实现的形态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