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037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光灯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反光灯具。



背景技术:

在反光灯具市场中,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风格往往需要具有不同反光效果的反光灯具,有些场合甚至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更换不同的灯罩,从而制造合适的反光效果。因此,在使用反光灯具时,经常需要进行反光灯具的拆换、更换灯罩等操作。

目前,现在往往需要专业人士对场所的反光灯具进行拆换等操作,然而,受限于现有的反光灯的结构,不仅使得拆换过程繁琐而复杂,而且在拆换过程中反光灯具容易发生损坏。另外,通常安装反光灯具的地方无法进行吊顶装修,这会影响场所的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反光灯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光灯具,其包括骨架、灯壳、接线盒、灯圈、至少两个挂耳、固定结构、灯罩、复位夹和若干个led灯;所述骨架设置于天花板上;所述灯壳设置于所述骨架上;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灯壳外部的一侧,并位于所述骨架和所述灯壳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灯圈通过所述挂耳固定于所述灯壳的底部,并位于天花板下方;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灯圈的外圈;所述灯罩通过所述固定结构活动设置于所述灯圈上面;所述复位夹设置于所述灯壳顶部的一侧;所述若干个led灯设置于所述灯圈的内圈。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夹包括弹簧、铆钉和触碰夹,并呈v字型;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复位夹的中部,所述铆钉设置于所述复位夹的一端,所述触碰夹设置于所述复位夹的另一端;所述复位夹一端通过所述铆钉固定在所述灯壳顶部,所述触碰夹与所述灯罩的弧形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若干个导块,且所述若干个导块间隔设置于所述灯圈的外圈。

进一步地,所述灯圈呈凸字形,其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灯壳为底部开口的长方体,所述灯罩的横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灯壳的横向长度大于所述灯罩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挂耳的数量为六个。

进一步地,每两个导块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的形状为方块或球形。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的内壁上涂有高反射涂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设置灯罩通过所述固定结构活动设置于所述灯圈上面,使得更换灯罩的操作比较简单。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更加快速的更换灯罩以适应不同的场合、不易损坏反光灯具,而且节约了很多人力物力,投入成本较少。另外,该反光灯具不受吊顶装修的影响,能够使使用场所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灯具的整体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灯具中灯壳与天花板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灯具中灯圈、灯罩与挂耳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灯具中复位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灯具中灯圈、导块与led灯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其中:0、天花板,1、骨架,2、灯壳,3、接线盒,4、灯圈,5、挂耳,6、导块,7、灯罩,8、复位夹,9、led灯,10、弹簧,11、铆钉,12、触碰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光灯具,其包括骨架1、灯壳2、接线盒3、灯圈4、至少两个挂耳5、固定结构、灯罩7、复位夹8和若干个led灯9;所述骨架1设置于天花板0上;所述灯壳2设置于所述骨架1上;所述接线盒3设置于所述灯壳2外部的一侧,并位于所述骨架1和所述灯壳2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灯圈4通过所述挂耳5固定于所述灯壳2的底部,并位于天花板0下方;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灯圈4的外圈;所述灯罩7通过所述固定结构活动设置于所述灯圈4上面;所述复位夹8设置于所述灯壳2顶部的一侧;所述若干个led灯9设置于所述灯圈4的内圈。所述led灯9的光照方向朝向所述灯罩7的内壁,灯光往上照射,通过灯罩7的弧形进行反射,从而达到将灯罩7上的花纹照射到下方的目的,因此,改变灯罩7即可将灯罩7上的不同花纹照射到下方。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灯罩7通过所述固定结构活动设置于所述灯圈4上面,使得更换灯罩7的操作比较简单。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更加快速的更换灯罩7以适应不同的场合、不易损坏反光灯具,而且节约了很多人力物力,投入成本较少。另外,该反光灯具不受吊顶装修的影响,能够使使用场所美观。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复位夹8包括弹簧10、铆钉11和触碰夹12,并呈v字型;所述弹簧10设置于所述复位夹8的中部,所述铆钉11设置于所述复位夹8的一端,所述触碰夹12设置于所述复位夹8的另一端;所述复位夹8一端通过所述铆钉11固定在所述灯壳2顶部,所述触碰夹12与所述灯罩7的弧形相匹配。

优选地,如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但不限于由若干个导块6构成,且所述若干个导块6间隔设置于所述灯圈4的外圈。当固定灯罩7时,通过导块6将灯罩7放置在灯圈4上。

优选地,所述灯圈4呈凸字形,其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使得从下面看整个反光灯具时,视觉感受良好。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灯壳2为底部开口的长方体,所述灯罩7的横截面为圆形,使得反光灯具结构简单,外观大气。

进一步地,所述灯壳2的横向长度大于所述灯罩7的直径,从而使灯罩7与灯壳2之间预留一定的空间,确保在对灯罩7进行更换时,可以灵活将灯罩7左右移动。

优选地,所述挂耳5的数量为六个,且挂耳5均匀地分布于灯圈4周围,从而不仅外观好看,而且确保能将灯圈4稳定地固定于灯壳2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led灯9的形状为方块或球形。若干个led灯7的形状相同,从而使得反光灯具外观美观。

优选地,所述灯罩7的内壁上涂有高反射涂层。这样,led灯9发射出的光可以全部被灯罩7反射,从而能够增加反射光的亮度。

其中,所述高反射率涂层优选采用聚酯涂层。采用聚酯涂层既保证了led灯9的亮度,又达到了发光均匀,光线柔和的目的。

本发明在使用时,所述骨架1提前设置在预置位置,将电线接好,然后进行后续装修,最后通过挂耳5将灯圈4设置在天花板上,天花板0夹在灯圈4与灯壳2之间。在后期维修反光灯具时,直接将灯罩7上推,由于所述灯壳2的横向长度大于灯罩7的直径,所以所述灯罩7能往两侧移动,将灯罩7放置在未设置有复位夹8的一侧,对里面的线路进行维修,维修好后,将灯罩7往另一侧移动,直至触碰到复位夹8并且对复位夹8进行一定的挤压,灯罩7的一侧落入灯圈4内。手松开后,所述复位夹8对灯罩7有一个往回的复位力和灯罩7自身的重力,刚好通过灯圈4上的导块6将灯罩7放置在灯圈4上。

在对灯罩7进行更换时,将灯壳2往一侧移动,将led灯9的接线与接线盒3断开,将灯圈4往下拉拽后脱离天花板0,然后将灯圈4取出,对灯圈4进行更换,在将灯圈4进行复位后对灯罩7进行复位。其中,对灯罩7进行复位的操作同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