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调节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036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向调节筒灯。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作为光源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led射灯以其功耗低、照射距离远、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成为商业照明场所应用十分广泛的照明灯具。

然而随着人们对照明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灯具人性化需求不断加大,尤其是在高空应用领域,对灯具使用时的照射方向、角度、亮度、色温等应用场景的调试非常困难;从而势必导致led射灯在高空领域应用时的调试维护工作量加大,维护费用也逐步向上攀升。因此,如何将led射灯实现人性化、智能化,保证led射灯的多元化需求,成为当前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向调节筒灯。

一种多向调节筒灯,包括设置在壳体内且平行于灯体轴向设置的调节支架、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上并沿所述调节支架轴向运动的调节平台以及与所述调节支架连接的可调整偏转角度以及旋转角度的光源部,所述调节支架包括多个的传动牙杆,多个所述传动牙杆穿过所述调节平台的边缘,所述调节平台的下表面设有传动齿轮以及齿盘,所述传动齿轮内表面设有与所诉传动牙杆齿合的内牙,且其外表面设有与所述齿盘齿合的外牙,所述齿盘通过设置在所述调节平台上方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部顶端连接有穿过所述调节平台的水平旋转结构,所述水平旋转结构通过轴承与所述齿盘以及所述调节平台连接,所述水平旋转结构的末端固定有水平旋转齿轮,固定在所述调节平台上方的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水平旋转齿轮咬合并驱动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部包括光源支架以及灯头结构,所述光源支架上设有翻转轴以及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灯头结构通过所述翻转轴并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下实现水平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齿盘包括齿盘上牙以及与所述齿盘上牙同轴固定设置的齿盘下牙,所述齿盘下牙连接所述传动齿轮,所述齿盘上牙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点电机。

进一步的,还包括传动齿轮套,所述传动齿轮套固与所述调整平台连接形成容纳所述传动齿轮的腔体,对所述传动齿轮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支架呈u型结构,所述翻转轴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光源部的侧壁以及所述光源支架的侧臂之间,所述光源支架的其中一侧臂设有履带,所述履带同时连接所述翻转轴以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根据预设指令或用户操作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以及第三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还包括远程控制模块,所述远程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转发用户的远程操作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轴数量为两个,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光源支架的两个侧臂上。

本发明的一种多向调节筒灯,起到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巧妙地结构设计实现多向调节。

2)通过传动牙杆的方式使伸缩更加平稳,结构更加牢固。

3)可实现远程遥控,大大提高应用场景的适应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伸缩调节机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水平旋转结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翻转调节机构原理图。

壳体为1;调节支架为2;传动牙杆为21;调节平台为3;传动齿轮为31;齿盘为32;齿盘上牙为321;齿盘下牙为322;传动齿轮套33;轴承为34;光源部为4;水平旋转结构为41;水平旋转齿轮为42;光源支架为43;支架的底端为431;光源支架的两侧臂为432;灯头结构为44;翻转轴为45;履带为46;齿轮结构为47;保护壳为48;固定平台为49;第一驱动电机为51;第二驱动电机为52;第三驱动电机为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上下伸缩、水平旋转以及照射角偏转的多个方向调节的筒灯,用于大型场馆的下照或者是斜照场合,同时具备远程遥控控制功能。

筒灯具体包括三个方向的调节机构,同时还包括控制这些调节机构的控制模块。

在整体结构方面,如图1所示,其包括了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且平行于灯体轴向设置的调节支架、安装在调节支架上的调解平台以及安装在调节平台上光源部。该调节支架用于固定光源部以及配合多个调节机构。调节支架包括了多个与灯体同轴设置的传动牙杆,为了保证光源能够平滑伸缩,传动牙杆的数量至少是两个,本实施例采用了3个传动牙杆,其沿筒灯面环均匀分布,并固定在筒灯的面环或者是顶环上。同时,传动牙杆的螺纹方向需要保持一致。调节平台是可以沿传动牙杆的方向上下一动的,从而实现光源的伸缩。另外,光源则通过轴承固定在调节平台的中心处,由于轴承的作用,光源部可以水平方向上的自由旋转。而光源倾角上面的调节则是在光源两侧设有翻转轴,该翻转轴水平设置,使光源可以翻转。

另外,为了达到精准调节的目的,本发明的多向调节筒灯还设置有驱动控制模块以及远程控制模块,其中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驱动各方向调节机构的驱动电机,而远程控制模块则用于接收用户的远程操作指令,并将接收到的远程操作指令转发给驱动控制模块,供其响应,最终实现远程控制的功能。

在驱动控制模块中,除了实现灯具机械传动的控制之外,同时对电子电路也有控制作用,可实现调光调色功能,可同时兼容遥控器、可控硅、0-10v及其它app接口调光。同时内设储存单元,用于储存预设参数,用户可根据需求最多设定25个记忆场景,使用功能齐全、方便。

实施例2:

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补充,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调节平台形状与筒灯外形相匹配,为大致圆形状,多个传动牙杆穿过所述调节平台的边缘,所述调节平台的下表面设有传动齿轮以及齿盘,齿盘与传动牙杆之间通过传动齿轮构成传动结构。其中传动齿轮套在传动牙杆上,其内壁开有与传动牙杆螺纹相匹配的内牙,外壁则开有与齿盘相匹配的外牙。当齿盘转动时,带动传动齿轮转动,在传动齿轮转动过程中其内牙将在传动牙杆的螺纹配合下使传动齿轮的水平位置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实现整个光源的伸缩。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驱动齿盘转动,齿盘具有两层结构,包括齿盘上牙以及齿盘下牙,其中齿盘上牙与齿盘下牙同轴设置并且相对固定。齿盘主体设置在调节平台的下表面,而齿盘的上牙则向调节平台上表面露出,与设置在调节平台上表面的第一驱动电机咬合,实现伸缩动力的提供。

另外,为了对传动齿轮的固定,还包括传动齿轮套,该传动齿轮套固与调节平台的下表面连接形成容纳传动齿轮的腔体,对所述传动齿轮进行限位的同时防止其收到其他结构的影响。

为了优化内部结构,本实施例将电源模块、驱动控制模块以及远程控制模块等均设置在调节平台上表面,使灯具的结构更加紧凑。

实施例3:

作为实施例1和2的一种补充,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在水平旋转结构上,光源部顶端连接有穿过所述调节平台的水平旋转结构,水平旋转结构为圆柱状设计,其自下而上穿过调节平台以及齿盘,同时还通过轴承与齿盘以及调节平台实现固定连接,保证其转动自如的基础上不影响齿盘转动。而水平旋转结构的末端固定有水平旋转齿轮,固定在所述调节平台上方的第二驱动电机与水平旋转齿轮咬合并驱动其转动。

实施例4:

作为前述实施例的补充,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在翻转调节机构上,本实施例的光源部包括光源支架、灯头结构以及第三驱动电机,其中光源支架为呈u型结构,该光源支架的底端与水平旋转机构连接,两侧臂设有翻转轴,该翻转轴与灯头结构可旋转式连接。

本实施例的灯头结构包括散热器、led灯珠、灯头壳体以及透镜固定环,其中led灯珠固定在散热器前端,灯头壳体与散热器连接,两者之间设有透光玻璃,同时灯头壳体前端设有光学透镜,并通过透镜固定环固定。

翻转轴两端分别连接在光源部的侧壁以及光源支架的侧臂之间,光源支架的其中一侧臂的外侧面设有履带,同时翻转延伸出一齿轮结构,履带同时连接翻转轴以及第三驱动电机。在第三驱动电机转动时,通过履带传动,最终实现光源部的翻转。

本实施例中,翻转轴数量为两个,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光源支架的两个侧臂上。履带可以只设置在其中一个侧臂上即可。并且,为了优化结构,可以把光源支架的底端以及两侧臂拆开生产,再通过螺丝结构进行连接固定。第三驱动电机则设置在光源支架的底端。

同时为了便于固定电路结构以及加强结构强度,可以在光源支架的底端以及灯头结构之间设置一固定平台,而相适应地,第三驱动电机可以设置在该固定平台上。

优选的,为了使灯具更加美观以及更有效地保护履带结构,可以在光源支架的侧臂上增加保护壳。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