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体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1731发布日期:2018-06-30 10:4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灯体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应用于车辆的尾灯的灯体构造。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如下构造:在收纳于灯体内部的灯具单元上设置供电插座,并且将连接于该供电插座的导线从设置于灯体的孔向外部拉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89447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造那样,在利用灯体(外壳)覆盖具有插座的灯具单元的情况下,当将导线安装于灯具单元的插座(连接器)之后使灯具单元和灯体彼此组装在一起时,需要使导线长到可在组装作业时卷绕导线的程度。因此,难以将导线收纳在灯体的内部。因此,虽然考虑在将灯具单元和灯体组装在一起之后,将导线安装于插座,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在灯体上设置作业用的孔和用于封闭该孔的盖,从而导致零件数量增加。

本发明鉴于上述方面而做成,其课题是提供一种在抑制导线长度的同时抑制零件数量的增加,并且可将外壳内的导线与外壳外的零件相连接的灯体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灯体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灯体单元,其设置有第一连接器;外壳,其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盖,其设置有第二连接器并封闭所述开口部;以及导线,其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相连接。

采用本发明,对于灯体构造而言,能够在抑制导线长度的同时抑制零件数量的增加,并且将外壳内的导线与外壳外的零件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灯体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灯体构造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灯体构造的主视图,表示外壳拆下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盖的图,图4的(a)是主视图、图4的(b)是后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器的图,图5的(a)是主视图、图5的(b)是后视图。

图6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器的上侧的凸部的图、图6的(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器的下侧的凸部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灯体构造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灯体构造

20 灯体单元

22 第一连接器

30 外壳

31a 开口部

40 盖

41 外壳安装部

41a 凸缘

42 延伸壁部

43 连结壁部

44 第二连接器安装部

45 肋

46 加强壁部

50 第二连接器

60 线束(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发明的灯体构造应用于车辆的尾灯的情况为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在说明中,针对相同的要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灯体构造1具有:透镜组件10、灯体单元20以及外壳30。此外,如图2所示,灯体构造1具有:盖40、第二连接器50以及线束60(参照图5的(b))。在本实施方式中,盖40和第二连接器50彼此分体形成,再彼此组装在一起。此外,盖40和第二连接器50也可以是一体形成的构造。

(透镜组件)

如图1所示,透镜组件10与外壳30一起构成用于收纳灯体单元20的壳体2。透镜组件10是从车身后表面朝向车身侧面设置的呈大致L字形状的构件,该透镜组件10具有:在车身后表面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部位和自该部位的下端部起在车身侧面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部位。透镜组件10是构成壳体2的车身外侧部的构件,并且是一体地具有外壁部11和周壁部12的透明树脂制的构件,该外壁部11构成后壁和车宽方向外壁,该周壁部12从外壁部11的周缘部朝向前方和车宽方向内侧方向延伸设置。

(灯体单元)

灯体单元20是呈现出与透镜组件10大致相同形状的构件。灯体单元20是具有光源(LED等)的单元,该光源基于驾驶员对按钮、开关、制动踏板等的操作而实际发光。光源发出的光借助透镜组件10向车辆的后方及侧方射出。

如图3所示,灯体单元20具有:基板21、设置于基板21的前表面的第一连接器22以及设置于基板21的后表面的光源23(参照图1)。设置于基板21的控制部件(未图示)基于借助第一连接器22供给的电力和控制信号来控制光源23。此外,例如,光源23借助设置于基板21的前表面的连接器24和将该连接器24与光源23电连接的电缆25,与设置于基板21的控制部件相连接(参照图7)。

(外壳)

如图1所示,外壳30是呈现出与透镜组件10大致相同形状的构件。外壳30与透镜组件10一起构成用于收纳灯体单元20的壳体2。外壳30是构成壳体2的车身内侧部的构件,并且是一体地具有内壁部31和周围的嵌合肋32的金属制或者树脂制的构件,该内壁部31构成前壁和车宽方向内壁,该嵌合肋32从内壁部31的周缘部朝向后方及车宽方向外侧方向延伸设置,并且与透镜组件10的周壁部12嵌合在一起。在外壳30的前壁部31形成有开口部31a。

开口部31a是形成在与第一连接器22相对应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从壳体2外部(比外壳30靠前方)能够看到第一连接器22的位置的孔部。优选的是,从与设置有开口部31a的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开口部31a和第一连接器22彼此重叠在一起。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开口部31a是由圆部31a1和多个凹部31a2构成的孔部,该凹部31a2以从该圆部31a1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多个凹部31a2在组装时分别允许后述的多个对置凸缘41c通过。

(盖)

如图4和图7所示,盖40一体地具有:外壳安装部41、延伸壁部42、连结壁部43、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多个肋45、加强壁部46、多个凸部47以及突出片48。

(外壳安装部)

外壳安装部41是安装于外壳30的开口部31a的部位。外壳安装部41一体地具有:凸缘41a、筒状壁部41b以及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三个)对置凸缘41c。

凸缘41a是从后述的筒状壁部41b的基端部朝向径向外侧方向延伸设置的环状凸缘。

筒状壁部41b是从凸缘41a的圆周方向内端部朝向外壳30内侧方向(即后方)延伸设置的、呈现出圆筒形状的壁部。筒状壁部41b与延伸壁部42同圆心同直径地形成。

多个对置凸缘41c是从筒状壁部41b的前端部朝向径向外侧方向延伸设置的、与凸缘41a隔开间隔地对置的凸缘。对置凸缘41c的径向尺寸比凸缘41a的径向尺寸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三个)对置凸缘41c在圆周方向等间隔(每隔120度)地配置。

如图7所示,在将盖40组装于外壳30的状态下,筒状壁部41b的外周面与开口部31a的内周面抵接。此外,在外壳30外的凸缘41a和外壳30的开口部31a的周缘部之间夹设有O型密封圈71。此外,外壳30内的对置凸缘41c的前表面与外壳30的开口部31a周缘部的后表面抵接。即、凸缘41a和对置凸缘41c借助O型密封圈71夹持外壳30的开口部31a的周缘部。

(延伸壁部)

延伸壁部42是从外壳安装部41的凸缘41a的径向内端部朝向与灯体单元20相反一侧(外壳30外侧方向、即前方)延伸设置的、呈现出圆筒形状的壁部。

(连结壁部)

连结壁部43是将延伸壁部42和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相连结的壁部,并且是用于支承安装于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的第二连接器50的部位。连结壁部43是从延伸壁部42的前端部朝向径向内侧方向延伸设置的、呈现出圆板形状的壁部。

(第二连接器安装部)

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是供第二连接器50安装的部位。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是由圆部44a和多个凹部44b构成的孔部,该凹部44b以从该圆部44a朝向径向外侧方向延伸方式形成。多个凹部44b在组装时分别允许后述的多个突出部53通过。

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的直径比开口部31a的直径小。此外,优选的是,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形成在与第一连接器22相对应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能够从壳体2和盖30外部(比外壳30和盖30靠前方)看到第一连接器22的位置。而且,更加优选的是,从与设置有开口部31a的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开口部31a和第一连接器22彼此重叠。

(肋)

肋45从凸缘41a朝向外壳30的外侧方向(即前方)竖立设置。肋45沿着径向延伸设置,肋45的径向内端部与延伸壁部42相连结。即、肋45架设于凸缘41a和延伸壁部42。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八个)肋45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每隔45度)配置。

(加强壁部)

加强壁部46从连结壁部43朝向外壳30外侧方向(即前方)竖立设置。从正面观察时,加强壁部46是以包围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的方式形成的、呈现出环状或者C字形状的壁部。

(凸部)

凸部47从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的周缘部朝向外壳30外侧方向(即前方)竖立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两个)凸部47在圆周方向等间隔(每隔180度)配置。

(突出片)

突出片48从连结壁部43的规定位置朝向径向外侧方向(本实施方式中的下方)延伸设置。突出片48是用于使作业者辨别具有接近旋转对称形状的盖40的上下方向等。

(第二连接器和线束)

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器50是将外壳30的内外电连接的构件。第二连接器50是一种将线束60的一部分嵌入成型而成的树脂制构件,其一体地具有圆板部51、圆柱部52、多个突出部53以及矩形筒部54。

(圆板部)

圆板部51是直径比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的直径大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圆板部51的中央部朝向外壳30内侧方向(即后方)延伸设置有用于覆盖线束60的一部分的线束保护部55。此外,在圆板部51的、线束保护部55的径向外侧形成有薄壁部56。

(圆柱部)

圆柱部52从圆板部51朝向外壳30外侧方向(即前方)延伸设置。圆柱部52的外径设定为与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的直径大致相同。

(突出部)

突出部53从圆柱部52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方向竖立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四个)突出部53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每隔90度)配置。此外,一个突出部53形成得比其他三个突出部53大,从而成为能够使作业者辨别第二连接器50的上下方向等的构造。

如图7所示,在将第二连接器50组装于盖40的状态下,在圆板部51和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的周缘部(即连结壁部43)之间夹设有O型密封圈72。此外,突出部53的后表面与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的周缘部(即连结壁部43)的前表面抵接。此外,如图6的(a)(b)所示,在上下的突出部53的圆与板部51相面对的面上形成有凹部53a。凹部53a与盖40的从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的周缘部竖立设置的凸部47彼此卡合在一起。此外,突出部53的与圆板部51相面对的面以沿着组装时的转动方向而靠近圆板部51的方式倾斜。由此,在盖40和第二连接器50的组装/拆卸作业中,第二连接器50相对于盖40的相对的正反转动变得容易。

(矩形筒部)

如图4和图7所示,矩形筒部54从圆柱部52朝向外壳30的外侧方向(即前方)延伸设置。矩形筒部54是供来自外壳30外部的阳连接端子插入的阴连接部。由此,设置于基板21的控制部件借助第一连接器22、线束60以及第二连接器50与外壳20外的电源、ECU(Electrical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等电连接。此外,在图7中,省略与第二连接器50的矩形筒部54电连接的阳连接端子、将该连接端子与外壳30外部的电子零件等电连接起来的导线等以及与电缆25电连接的光源23(参照图1)。

(线束)

线束60是将外壳30外的电子零件等和灯体单元20电连接的导线。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多根导线集中起来进行线束化。线束60的前部从圆板部51朝向前方露出,并且与第一连接器22电连接。线束60的后部埋设在第二连接器50内,可与插入到矩形筒部54中的阳连接端子电连接。

(灯体构造的组装方法)

接下来,说明灯体构造1的组装方法的一例。首先,作业者在将灯体单元20组装于外壳30的同时,将透镜组件10组装于外壳30,从而将灯体单元20收纳在由透镜组件10和外壳30构成的壳体2内。接下来,作业者将从第二连接器50延伸出来的线束60与从开口部31a露出的第一连接器22相连接。此时,因为已经将灯体单元20和外壳30彼此组装在一起,所以不需要卷绕线束60。因此,能够将线束60的长度设定得较短。接下来,作业者在将盖40和第二连接器50彼此组合在一起的同时,将组装有第二连接器50的盖40组装于外壳30。

在将盖40和第二连接器50彼此组装在一起时,作业者使第二连接器50的突出部53从后方向前方相对地穿过盖40的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接下来,作业者通过使第二连接器50相对于盖40进行相对转动,从而使凸部47和凹部53a彼此嵌合在一起。

此外,在将盖40组装于外壳30时,作业者使盖40的对置凸缘41c从前方向后方相对地穿过外壳30的开口部31a。接下来,作业者通过使盖40相对于外壳30进行相对的转动,从而使开口部31a的周缘部夹持在凸缘41a和对置凸缘41c之间。

此外,灯体构造1的组装方法的顺序并不限于上述情况。例如,也可以是,作业者将盖40和第二连接器50彼此组装在一起,接下来,将线束60与第一连接器22相连接,之后,将盖40组装于外壳30。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灯体构造1而言,在盖40上设置第二连接器50,利用线束60将第一连接器22和第二连接器50相连接,其中,该盖40用于封闭与第一连接器22相对应的开口部31a。因此,灯体构造1可先将灯体单元20和外壳30组装在一起、再将第一连接器22和线束60相连接,因此,与先将第一连接器和导线相连接、再将灯体单元和外壳彼此组装在一起的以往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导线长度。此外,灯体构造1能够利用开口部31a使第二连接器50暴露在外壳30外,因此,与开口部31a和第二连接器50分开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其中,该开口部31a用于供线束60连接于第一连接器22。

此外,灯体构造1通过将容易依赖外壳30的形状的盖40和通用性高的第二连接器50设为分立部件,作为第二连接器50能够使用通用的连接器,从而能够减少成本。

此外,灯体构造1构成为,将盖40的与外壳30之间的连结部位即外壳安装部41和盖40的与第二连接器50之间的连结部位即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沿着与设置有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的面(连结壁部43)垂直的方向(即、与设置有开口部31a的面垂直的方向,换言之是第一连接器22和开口部31a的排列方向)分离开,根据灯体构造1的上述构造,能够防止各个安装构造发生干涉。此外,灯体构造1能够使外壳30和第二连接器50分离开,因此,能够防止第二连接器50与外壳30内的零件(灯体单元20等)发生干涉,使外壳30小型化。

此外,对于灯体构造1而言,肋45提高了凸缘41a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盖40相对于外壳30的安装刚性。此外,对于灯体构造1而言,肋45提高凸缘41a和对置凸缘41c针对O型密封圈71的夹入性能,因此,能够提高外壳30和盖40之间的密封性。此外,对于灯体构造1而言,在拆装盖40时使用者能够将手指钩在肋45,因此,能够提高盖40相对于外壳30的安装和拆卸的工作效率。

此外,对于灯体构造1而言,加强壁部46以包围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的方式自连结壁部43竖立设置,因此,能够提高连结壁部43的由于作为孔部的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而降低了的刚性。此外,对于灯体构造1而言,加强壁部46以包围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的方式自连结壁部43竖立设置,因此,在将组装有第二连接器50的盖40组装于外壳30时,能够减少施加于延伸壁部42的载荷作用于第二连接器安装部44的情况。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变更。例如,本发明的灯体构造并不限于车辆的尾灯,也可以应用于车辆的头灯、也可以应用于车辆以外的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