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光触媒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5692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UV光触媒夜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V光触媒夜灯。



背景技术:

日常使用的电灯在夜间开灯瞬间光线太强刺眼,容易造成不适。小夜灯光线柔和,柔光似水,能产生类似月光的照明效果,创造出朦胧温馨的光照环境,用做辅助性的照明及装饰之用,安装在床头可以使人安然入睡;安装在走道或门厅,晚上起来活动通过夜灯柔和的光线即可完成,对于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眼睛刺激小,节省电能,能使人平心静气。

室内装修、家具等含有较多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等对人体有害物质,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会影响到人身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解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等污染物,并具有高效广泛的消毒性能,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的UV光触媒夜灯。

具体方案如下:

UV光触媒夜灯,包含有:夜灯光源、UV-LED光源、光触媒玻璃、铜基板、驱动电路板和外壳;铜基板设于外壳中,夜灯光源和UV-LED光源设于铜基板上,UV-LED光源控制电路设于驱动电路板上并与夜灯光源控制电路相独立,光触媒玻璃固定在外壳的出光口上。

进一步的,还包含有底座和走线护套,底座、走线护套、铜基板和外壳按台灯结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板设于底座中。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光触媒在UV光的触发下光触媒可以有效地降解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等污染物,并具有高效广泛的消毒性能,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

2、只要不磨损剥落,光触媒本身不会发生变化和损耗,在光的照射下可以持续不断的净化污染物,具有时间持久、持续作用的优点;

3、当细菌吸收了200-300nm的紫外线能量以后,引起DNA分子间的交联破裂,使细菌的核蛋白和核酸之间的链断裂,造成细菌的死亡;

4、具有夜间柔光照明、杀菌、消毒、净化于等多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状态下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更加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UV光触媒夜灯,如图1和图2所示,包含有:夜灯光源、UV-LED光源6、光触媒玻璃7、铜基板5、驱动电路板2和外壳4。铜基板5设于外壳4中,夜灯光源和UV-LED光源6共同设于铜基板5上,光触媒玻璃7固定在外壳4的出光口上。UV-LED光源控制电路设于驱动电路板2上并与夜灯光源控制电路相独立,通过控制和调节开关8可分别控制夜灯光源和UV-LED光源6的点亮和熄灭。其中,夜灯光源和UV-LED光源6分别为普通夜灯灯组和UV-LED灯组。

在本实施例中,将UV光触媒夜灯设计成按台灯结构,还包含有底座1和走线护套3,底座1、走线护套3、铜基板5和外壳4这些安装承载部件共同构成台灯结构框架,驱动电路板2设于底座1中。所述光触媒玻璃7可由普通透光性玻璃表面涂布光触媒材料制成。

夜幕降临时,通过控制和调节开关8和夜灯光源控制电路可点亮夜灯,夜灯光源会发出柔和、温馨的光线,给人梦幻般的感觉,能够带来浪漫气氛,能够使人心静如水。也可通过控制和调节开关8和UV-LED光源控制电路点亮UV-LED光源6,UV-LED光源6发出紫外光线,光触媒玻璃7表面涂布的光触媒材料在紫外光线的作用下,可以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同时还具备除甲醛、除臭、抗污、净化空气等作用,为家居生活创造健康安全的环境。

该UV光触媒夜灯有强弱二档和开关档,亮度可调节。光触媒在UV光的触发下光触媒可以有效地降解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等污染物,并具有高效广泛的消毒性能,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在环境污染不严重的条件下,只要不磨损剥落,光触媒本身不会发生变化和损耗,在光的照射下可以持续不断的净化污染物,具有时间持久、持续作用的优点。远紫外线又称C波或杀菌紫外线,波长200-280nm的紫外辐射主要用于消毒灭菌。其中,以253-257nm波长紫外线杀菌效果最好。因为细菌体的核蛋白和脱氧核糖酸(DNA)的吸收光谱峰值也在254nm左右,当细菌吸收了200-300nm的紫外线能量以后,引起DNA分子间的交联破裂,使细菌的核蛋白和核酸之间的链断裂,造成细菌的死亡。将夜灯、UV LED模组、可重复利用的光触媒玻璃三者结合在一起,起到了照明、杀菌、消毒、净化于一体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