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化洗墙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2609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特别涉及一种亮化洗墙灯。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洗墙灯的主要功能是对目标建筑进行灯光照射,在夜间达成一种灯光美化的效果。目前的LED洗墙灯,出光面只有一种,就是正面发光,不同型号产品根据二次配光通过选用不同型号的透镜来改变出光角度,达到不同的效果。但是灯光效果是比较有限的,一般是正面在几度到几十度之间。

目前市面上主要类型的洗墙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铝型材的外壳套件、发光灯板灯珠、配光用的透镜。根据亮化效果不同,可选择打光距离不同和角度不同的透镜。

这些洗墙灯的主要缺点在于,打光效果单一,无法实现以一种产品产生多种打光亮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亮化洗墙灯,能够实现更丰富多样的打光亮化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亮化洗墙灯,包括:

壳体;

条形的灯板,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多个灯珠,其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安装在所述灯板上且相互分开;

多个灯罩,其分别罩盖所述多个灯珠并相对于所述灯板凸起,每个灯罩内罩盖一个所述灯珠,所述灯罩具有棱台形状并包括:位于所述灯珠的上方的顶发光面和位于所述灯珠的侧方的多个侧发光面,其中,所述多个侧发光面和所述顶发光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用于降低透光强度的抑光层或用于遮蔽发光的遮光层。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灯罩具有正四棱台或斜四棱台的形状。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灯罩具有六棱台或八棱台的形状。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抑光层或遮光层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发光面和所述顶发光面中的至少一个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抑光层或遮光层被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发光面和所述顶发光面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上。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提供的亮化洗墙灯,能够实现更丰富多样的打光亮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亮化洗墙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亮化洗墙灯,能够实现更丰富多样的打光亮化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亮化洗墙灯,包括:

壳体;

条形的灯板,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多个灯珠,其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安装在所述灯板上且相互分开;

多个灯罩,其分别罩盖所述多个灯珠并相对于所述灯板凸起,每个灯罩内罩盖一个所述灯珠,所述灯罩具有棱台形状并包括:位于所述灯珠的上方的顶发光面和位于所述灯珠的侧方的多个侧发光面,其中,所述多个侧发光面和所述顶发光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用于降低透光强度的抑光层或用于遮蔽发光的遮光层。

这样,用于控制灯珠光照方向的灯罩具有多个发光面,其中顶发光面和多个倾斜的侧发光面可构成棱台形状(公知的是,棱台在棱锥基础上以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截去棱锥尖顶而形成的几何形状),并可选择性地在特定发光面(顶发光面或侧发光面)上设置所述抑光层或遮光层削弱或遮挡光线而在未设置所述抑光层或遮光层的发光面(特别是侧发光面)处实现所希望的光照方向,由此实现更多样的组合光照效果。

由此可见,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亮化洗墙灯,能够实现更丰富多样的打光亮化效果。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灯罩具有正四棱台或斜四棱台的形状。这样,灯罩的底部形状为正方形,多个灯珠(每个灯珠上罩盖相应的灯罩)可以方便地以矩形阵列方式相互密排地布置,以实现组合光照效果。

不过,在其它实施例中,棱台形状的灯罩的底部形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矩形(非正方形)、其它多边形、或任意适合的形状。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灯罩具有六棱台或八棱台的形状。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罩具有六棱台的形状。这样,灯罩的底部形状为正六边形,多个灯珠(每个灯珠上罩盖相应的灯罩)可以方便地以蜂巢式阵列方式相互密排地布置,以实现组合光照效果。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抑光层或遮光层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发光面和所述顶发光面中的至少一个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抑光层或遮光层设置在所述发光面(即,所述侧发光面和/或所述顶发光面)中的至少一个的内表面。这样,可将抑光层或遮光层封装在灯罩内,有利于保护抑光层或遮光层。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抑光层或遮光层设置在所述发光面(即,所述侧发光面和/或所述顶发光面)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这样,可将抑光层或遮光层设置在灯罩内,有利于最需要时维护或更换抑光层或遮光层。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抑光层或遮光层被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多个侧发光面和所述顶发光面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上。这样,可有利于根据需要更换抑光层或遮光层、或者改变需要设置抑光层或遮光层的发光面。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发光面或顶发光面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插槽,用于根据需要插入抑光层或遮光层结构。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顶发光面上设置抑光层,在多个侧发光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遮光层。这样,在顶发光面上仍有较弱的光射出;而在侧发光面上,仅有未设置遮光层的侧发光面有光射出,而设置有遮光层的侧发光面由于遮光层的遮挡而没有光射出。通过这样的设计,可实现所希望的组合光照效果。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顶发光面上设置遮光层,在多个侧发光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遮光层。这样,在顶发光面上由于遮光层的遮挡而无光射出;在侧发光面上仅有未设置遮光层的侧发光面有光射出,而设置有遮光层的侧发光面则由于遮光层的遮挡而没有光射出。通过这样的设计,可实现所希望的组合光照效果。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顶发光面上设置抑光层或遮光层,在多个侧发光面中的一对相对的侧发光面上不设置遮光层、但其余侧发光面均设置遮光层。这样,在侧发光面上仅有未设置遮光层的一对侧发光面有光射出,而设置有遮光层的侧发光面则由于遮光层的遮挡而没有光射出。通过这样的设计,可实现所希望的组合光照效果。在此情况下,所述灯罩例如可具有正四棱台的形状,油光射出的一对相对的侧发光面处于正四棱台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罩具有正四棱台的形状;在顶发光面上设置抑光层或遮光层,在多个侧发光面中的一对相对的侧发光面上不设置遮光层、但其余侧发光面均设置遮光层;而且相邻灯罩(内罩灯珠)的相邻两个侧发光面均设置遮光层或者均不设置遮光层。这样,在侧发光面上仅有未设置遮光层的一对侧发光面有光射出,而设置有遮光层的侧发光面则由于遮光层的遮挡而没有光射出,以阵列布置的各灯珠协同实现相互交织的打光效果。通过这样的设计,可实现所希望的组合光照效果。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灯珠中的至少一些相互等距地布置。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灯珠中的至少一些可以相互不等距地布置。这样,可根据需要实现所希望的组合光照效果。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抑光层或遮光层可具有多层结构以利于根据需要调整光照强度。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罩是可旋转的,以根据需要调节角度而实现所希望的组合光照效果。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板是可旋转的,以根据需要调节角度而实现所希望的组合光照效果。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发光面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0-80度。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亮化洗墙灯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可见一种亮化洗墙灯,包括:

壳体;

条形的灯板200,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多个灯珠300,其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安装在所述灯板200上且相互分开;

多个灯罩500,其分别罩盖所述多个灯珠并相对于所述灯板200凸起,每个灯罩500内罩盖一个所述灯珠300,所述灯罩500具有棱台形状并包括:位于所述灯珠的上方的顶发光面501和位于所述灯珠的侧方的多个侧发光面502、503,其中,所述多个侧发光面和所述顶发光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用于降低透光强度的抑光层或用于遮蔽发光的遮光层。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提供的亮化洗墙灯,能够实现更丰富多样的打光亮化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本文中对多个元件的描述中,以“和/或”相连的多个并列特征,是指包含这些并列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一种或多种)。例如,“第一元件和/或第二元件”的含义是: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即,仅第一元件、或仅第二元件、或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二者同时存在)。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而相互组合,例如任意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征相互组合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新的实施例,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除非另行说明或者在技术上构成矛盾而无法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