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透镜及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8522发布日期:2019-03-19 21:1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新型透镜及车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透镜及车灯。



背景技术:

目前,伴随着汽车科技的飞速发展,车灯也经历了很多年演变。从光源上来说,从最初的卤素灯泡,到后来的HID,再到现在普遍应用的LED灯具,最后到接下来要发展的激光大灯;从整灯造型上的角度来讲,车灯逐渐从反射式的演变为透镜透射式的。而对于透镜透射式大灯而言,为了保证模组的效率、亮度、色散以及尺寸,往往需要在焦点与透镜的焦距二者间找到一种中间平衡过程。对于同样大小的透镜,焦距越小,进入到透镜的光线越多,光能利用率越高,但是模组的亮度也会较低,色散越严重。反之,焦距越大,进入到透镜的光越少,光效降低,亮度较高,此时为了提高光效,往往需要同时增大焦点的位置,但这样一来势必导致整个模组的体积和质量成倍的增加,降低模组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透镜,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新型透镜的车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新型透镜,包括透镜本体;

以所述透镜本体的后表面为基准,由后至前逐渐增加所述透镜本体的厚度。

以透镜本体的后表面为起始位置,往前移动,透镜本体的厚度即增加了,透镜本体的厚度增加后,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变大了,同一束光线经过不同厚度的透镜本体,曲率越大,偏折程度越小,最后从透镜本体的前表面出来的光线越集中,亮度也就越高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透镜的前表面为圆弧曲面;所述后表面为平面或球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厚度的增加范围为0-50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在增加所述透镜本体的厚度的同时,使所述透镜本体的前表面的曲率逐渐增加。

在该技术方案中,透镜本体的厚度增加后,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变大了,同一束光线经过不同厚度的透镜本体,曲率越大,偏折程度越小,最后从透镜本体的前表面出来的光线越集中,亮度也就越高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透镜本体经过一次注塑一体成型或多次注塑成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透镜本体为玻璃材料一体成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透镜本体为光学玻璃透镜或PMMA透镜。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灯,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新型透镜和LED灯源,所述LED灯源发射的光束经过所述的新型透镜射出。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车灯,设置有第一方面提供的新型透镜,因此具有第一方面提供的新型透镜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型透镜的设计方法,包括;

步骤S1,制作入光面为平面或球面,出光面为凸起曲面的透镜本体;

步骤S2,在制作所述透镜本体的基础上,以入光面为基准,沿着光线射出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透镜本体的厚度,同时,使所述出光面的曲率逐渐增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透镜,以所述透镜本体的后表面为基准,由后至前逐渐增加所述透镜本体的厚度,即以透镜本体的后表面为起始位置,往前移动,透镜本体的厚度即增加了,透镜本体的厚度增加后,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变大了,同一束光线经过不同厚度的透镜本体,曲率越大,偏折程度越小,最后从透镜本体的前表面出来的光线越集中,亮度也就越高了,在保证模组的光效的同时,大大提高模组的亮度,同时也保持模组在一个较小的尺寸范围内,大大提高了模组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透镜的光线在不同厚度的透镜中的走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透镜的设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透镜本体;101-后表面;102-前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透镜的光线在不同厚度的透镜中的走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透镜的设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0;

以所述透镜本体10的后表面101为基准,由后至前逐渐增加所述透镜本体10的厚度d。

以透镜本体10的后表面101为起始位置,往前移动,透镜本体10的厚度d即增加了,透镜本体10的厚度d增加后,透镜的前表面102曲率变大了,同一束光线经过不同厚度d的透镜本体10,曲率越大,偏折程度越小,最后从透镜本体10的前表面102出来的光线越集中,亮度也就越高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透镜的前表面102为圆弧曲面,所述后表面101为平面或球面。即入光面为平面或球面,出光面为圆弧曲面。

在增加所述透镜本体10的厚度d的同时,使所述透镜本体10的前表面102的曲率逐渐增加。

在该实施方式中,透镜本体10的厚度d增加后,透镜的前表面102曲率变大了,同一束光线经过不同厚度d的透镜本体10,曲率越大,偏折程度越小,最后从透镜本体10的前表面102出来的光线越集中,亮度也就越高了。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透镜本体10注塑一体成型或多次注塑成型,以所述透镜本体10的后表面101为基准,由后至前逐渐增加所述透镜本体10的厚度d,增加的厚度d为3mm,在增加所述透镜本体10的厚度d的同时,使所述透镜本体10的前表面102的曲率逐渐增加。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透镜本体10为玻璃材料一体成型,所述透镜本体10为光学玻璃透镜,以所述透镜本体10的后表面101为基准,由后至前逐渐增加所述透镜本体10的厚度d,增加的厚度d为20mm,在增加所述透镜本体10的厚度d的同时,使所述透镜本体10的前表面102的曲率逐渐增加。

在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透镜本体10为玻璃材料一体成型,所述透镜本体10为光学玻璃透镜,以所述透镜本体10的后表面101为基准,由后至前逐渐增加所述透镜本体10的厚度d,增加的厚度d为20mm,在增加所述透镜本体10的厚度d的同时,使所述透镜本体10的前表面102的曲率逐渐增加。

在上述实施例的又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透镜本体10为塑料材料一体成型或多次注塑成型,所述透镜本体10为PMMA透镜,以所述透镜本体10的后表面101为基准,由后至前逐渐增加所述透镜本体10的厚度d,增加的厚度d为20mm,在增加所述透镜本体10的厚度d的同时,使所述透镜本体10的前表面102的曲率逐渐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英文名称:Polymethyl Methacrylate。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车灯,包括上述实施例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新型透镜和LED灯源,所述LED灯源发射的光束经过所述的新型透镜射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车灯,设置有实施例一提供的新型透镜,因此具有实施例一提供的新型透镜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型透镜的设计方法,包括;

步骤S1,制作入光面为平面或球面,出光面为凸起曲面的透镜本体10;

步骤S2,在制作所述透镜本体10的基础上,以入光面为基准,沿着光线射出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透镜本体10的厚度d,同时,使所述出光面的曲率逐渐增加。

在该设计方法中,以透镜本体的后表面为起始位置,往前移动,透镜本体的厚度即增加了,透镜本体的厚度增加后,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变大了,同一束光线经过不同厚度的透镜本体,曲率越大,偏折程度越小,最后从透镜本体的前表面出来的光线越集中,亮度也就越高了,在保证模组的光效的同时,大大提高模组的亮度,同时也保持模组在一个较小的尺寸范围内,大大提高了模组的市场竞争力。

具体而言,伴随着汽车科技的飞速发展,车灯也经历了很多年演变。从光源上来说,从最初的卤素灯泡,到后来的HID,再到现在普遍应用的LED灯具,最后到接下来要发展的激光大灯;从整灯造型上的角度来讲,车灯逐渐从反射式的演变为透镜透射式的。而对于透镜透射式大灯而言,为了保证模组的效率、亮度、色散以及尺寸,往往需要在焦点与透镜的焦距二者间找到一种中间平衡过程。对于同样大小的透镜,焦距越小,进入到透镜的光线越多,光能利用率越高,但是模组的亮度也会较低,色散越严重。反之,焦距越大,进入到透镜的光越少,光效降低,亮度较高,此时为了提高光效,往往需要同时增大焦点的位置,但这样一来势必导致整个模组的体积和质量成倍的增加,降低模组的市场竞争力,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透镜,以所述透镜本体的后表面为基准,由后至前逐渐增加所述透镜本体的厚度,即以透镜本体的后表面为起始位置,往前移动,透镜本体的厚度即增加了,透镜本体的厚度增加后,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变大了,同一束光线经过不同厚度的透镜本体,曲率越大,偏折程度越小,最后从透镜本体的前表面出来的光线越集中,亮度也就越高了,在保证模组的光效的同时,大大提高模组的亮度,同时也保持模组在一个较小的尺寸范围内,大大提高了模组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