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9991发布日期:2019-01-08 22:0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通常,发光二极管包括半导体芯片,通过向半导体芯片施加电流,可在半导体中通过载流子发生复合放出过剩的能量而引起光子发射,从而可使该半导体芯片发光。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是一种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具有节能、寿命长、适用性好、响应时间短、环保等优点,因此,其在照明、信号指示、背光显示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现有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结构复杂,且极易受到湿度和温度的影响,降低照明装置的使用寿命,损坏照明装置内部器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照明装置结构复杂、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照明组件,散热器和电源组件;

所述照明组件贴合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底座上,所述电源组件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多个散热片上,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照明组件电性连接;

所述多个散热片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贯通所述散热片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散热孔的内径值大于所述散热片的厚度值。

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知,当热量通过散热器底座传递给散热片,在散热片上设置第一散热孔,且第一散热孔的内径值大于所述散热片的厚度值,增大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散热,且该第一散热孔贯通散热片的左右两端,可引导热气流更好的传递出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散热器的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中照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中线路板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中线路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该照明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照明组件,散热器和电源组件。

至少一个照明组件贴合设置在散热器1的底座3上,电源组件设置在散热器1的多个散热片2上,电源组件与照明组件电性连接。

多个散热片2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孔4,第一散热孔4贯通散热片2的左右两端,第一散热孔4的内径值大于散热片2的厚度值。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孔的个数以一个为例。

进一步地,第一散热孔4的中轴线与散热器1的底座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使第一散热孔4在散热的同时还能疏导散热器1内的水分,且水分从倾斜的第一散热孔4内易于流出。

请参阅图5,散热器1的底座3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孔5,多个第二散热孔5位于该照明组件的周围,第二散热孔5用于疏导由照明组件产生的热量和水蒸气,有效降低照明组件光衰,加强散热器1的散热性能,提高照明装置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器1可为一块完整的散热器1,也可为通多个散热器1拼接而成。每个散热器1上可对应设置至少一个照明组件,此时一个散热器和其上设置的照明组件构成一个发光模组,从而通过在照明装置中设置发光模组的数量以提供不同的照明功率。

进一步地,该照明装置还包括支架6,支架6转动连接在散热器1上。便于调节照明装置的照射角度。

其中,支架6采用加强筋结构设计,增加支架6的强度,提高灯具的安全性。

具体的,散热器1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两个散热器端盖7,支架6的两个限位端转动连接在两个端盖7上。

其中,端盖7通过隐藏螺丝固定设置在散热器1的两侧,在不影响照明装置的性能的同时提升了照明装置的美观性。

优选的,端盖7上留有安全绳孔19,为照明装置的安全性提供保护。

进一步地,该照明装置还包括两个连接板8和两个斜撑9,两个斜撑9分别通过两个连接板8设置在两个端盖7上。斜撑9增加了支架6的支撑力,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照明装置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6,照明组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10、多个透镜11、灯罩12、线路板13和防水密封件14,多个发光二极管10安装在线路板13上,多个透镜11与灯罩12为一体式结构,多个透镜11分别贴合多个发光二极管10,防水密封件14卡合在线路板13的四周,灯罩12压合防水密封件14,以罩盖线路板13。

进一步地,灯罩12的外沿开设有防水凹槽15,防水密封件14与防水凹槽15相适配,防水密封件14压合在防水凹槽15内。保持照明组件内部的防水性,无需在各个透镜外部另做防水处理,减少了入射到透镜内的光线亮度损失。

其中,防水密封件14可以由具有防水、耐高温、耐化学性的材料制作而成,例如橡胶、树脂等。

线路板13采用拓网式设计,所有发光二极管10都有序连接为一个整体,共同分享电源的电流及电压,使每个发光二极管所负担的电流电压是一致的,提高灯具的性能,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

其中,透镜11的眩光指数控制在19以下,即人眼可接受眩光的范围内,在不影响灯具的发光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灯具的眩光。

进一步地,线路板13贴合在散热器1的底座3上,在保证最大贴合面的同时保证最佳平整度,以达到最佳贴合度,避免线路板与散热器的贴合不良的现象。

请参阅图7和图8,线路板13包括线路板16、绝缘层17和走线散热层18。

线路板16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凹陷区20,多个凹陷区20分别对应设置多个发光二极管10,多个凹陷区20的深度均小于多个发光二极管10的高度,且多个凹陷区20的数量与发光二极管10的数量相等。通过在基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凹陷区,增加基板的表面积,继而增加线路板工作时的散热面积。且多个凹陷区分别对应设置多个发光二极管,多个凹陷区的深度均小于多个发光二极管的高度,避免凹陷区遮挡发光二极管散发出的光线。

绝缘层17和走线散热层18依次覆盖于线路板16的上表面。

其中,线路板16可以是铝基板或铜基板,走线散热层18为覆盖于绝缘层17上的一层金属箔。

优选的,该金属箔为铜箔,在导电性优良的同时散热性能好,无需分别设置走线层和散热层,节省工序和成本。

进一步地,凹陷区20的底面为平面,可增加发光二极管与凹陷区的接触面积,利于热传导。

进一步地,线路板16还包括一层导热层21,导热层21涂覆于线路板16的下表面。

示例性的,导热层21为导热硅脂,当与走线散热层18焊接的LED灯珠工作时,产生热量传递到线路板16上,再通过线路板16下表面上涂覆的导热层21,将热量传递到散热器上,增加导热性。

实际应用中,导热层21还可以为其它具有导热、绝缘性能的材料,如导热膏、氮化硼或氧化铝颗粒的硅酮树脂等。

进一步地,该线路板还包括至少一层保护层22,保护层22覆盖于走线散热层18上。

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护层22为油墨层,可有效防止水分进入走线散热层18,损坏线路板。实际应用中,保护层22还可为聚乙烯薄膜、高吸水性树脂等具有防水或绝缘作用的材料。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线路板16的凹陷区20外还开设有多个通孔23,选择合适的通孔直径,使通孔21不仅可用于固定线路板,还可进一步增加线路板的表面积,从而增加线路板的散热面积。

具体的,多个通孔23的表面上均涂覆有导热硅脂,进一步加强线路板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托板24、电源25、接线盒托板26、接线盒27和盖板28。

电源托板24固定在散热器1上,电源托板24上安装有电源25和接线盒托板26,接线盒27安装在接线盒托板26上。

盖板28罩盖电源25和接线盒27,且固定在散热器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热量通过散热器底座传递给散热片,在散热片上设置第一散热孔,且第一散热孔的内径值大于所述散热片的厚度值,增大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散热,且该第一散热孔贯通散热片的左右两端,可引导热气流更好的传递出去。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