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芯柱的灯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3645发布日期:2019-01-15 22:3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芯柱的灯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芯柱的灯壳。



背景技术:

电灯,即用电作能源的人造照明用具,能将电转化为光,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常见的电灯种类有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白炽灯(Incandescent Lamp,Incandescent light bulb)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白炽灯用耐热玻璃制成泡壳,内装钨丝。泡壳内抽去空气,以免灯丝氧化,或再充入惰性气体(如氩),减少钨丝受热升华。因灯丝所耗电能仅一小部分转为可见光,故发光效率低,一般为6.5~10流/瓦。现在由于发光效率低,光点参数差,逐渐退出市场。

荧光灯(Fluorescent lamp),也称为日光灯。传统型荧光灯即低压汞灯,是利用低气压的汞蒸气在通电后释放紫外线,从而使荧光粉发出可见光的原理发光,因此它属于低气压弧光放电光源。但存在耗电量相对较大,需要镇流器、启动器等设备,成本高,含诸多染污环境重金属等缺点。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它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大大节省电能,而且发光效率更高。现LED灯主要制作成球泡灯进行使用,现有的LED球泡灯零件主要包括光源板、灯壳和灯头。进行组装时,通常通过手工组装,将光源板通过外接导线与灯头进行电连接,同时将光源板卡设于灯壳的开口端,灯头装设于灯壳的另一端,从而完成组装。现有的LED球泡灯零件在组装时需要人工对位,再将零件准确卡设于相应的卡槽里,同时需要外接导线进行连接,外接导线相对柔软,难以自动化组装,而且组装步骤复杂,人手组装效率下、质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带芯柱的灯壳,通过将连接导线设置于外壳内的柱体里形成芯柱,可实现外部灯头与外部光源板的电连接,同时,外部光源板能够与卡接端卡接,并装设于卡台,便于简易高效组装,而且整体的结构能够实现LED灯的自动化组装,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芯柱的灯壳,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柱体以及穿设于柱体的连接导线,所述柱体的一端与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柱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外部光源板的卡接端,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用于承载外部光源板的卡台,所述卡接端与卡台水平设置。

其中,所述卡接端包括并列设置于柱体的第一卡接臂和第二卡接臂,第一卡接臂与第二卡接臂之间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第一卡接臂与外部光源板进行卡接时产生的形变以及用于避让第二卡接臂与外部光源板进行卡接时产生的形变。

其中,所述柱体为棱柱体。

其中,所述柱体设有用于装设连接导线的卡槽,所述外壳设有用于避让连接导线的避让口,所述卡槽与避让口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带芯柱的灯壳还包括穿设于柱体内的保险电阻,所述保险电阻与连接导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带芯柱的灯壳还包括卡设于柱体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连接导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柱体设有卡设驱动电路的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三卡块和第四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分别卡设驱动电路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三卡块和第四卡块分别卡设驱动电路的上下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芯柱的灯壳,通过将连接导线设置于外壳内的柱体里形成芯柱,可实现外部灯头与外部光源板的电连接,同时,外部光源板能够与卡接端卡接,并装设于卡台,便于简易高效组装,而且整体的结构能够实现LED灯的自动化组装,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芯柱的灯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保险电阻的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保险电阻的柱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驱动电路的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驱动电路的柱体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外壳;11——卡台;12——避让口;2——柱体;21——卡接端;211——第一卡接臂;212——第二卡接臂;213——避让槽;22——卡槽;23——第一卡块;24——第二卡块;25——第三卡块;26——第四卡块;3——连接导线;4——保险电阻;5——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芯柱的灯壳,包括外壳1、设置于外壳1内的柱体2以及穿设于柱体2的连接导线3,所述柱体2的一端与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柱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外部光源板的卡接端21,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有用于承载外部光源板的卡台11,所述卡接端21与卡台11水平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柱体2的灯壳,通过将连接导线3设置于外壳1内的柱体2里形成芯柱,可实现外部灯头与外部光源板的电连接,同时,外部光源板能够与卡接端21卡接,并装设于卡台11,便于简易高效组装,而且整体的结构能够实现LED灯的自动化组装,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优选地,外壳1与柱体2一体成型,能够增加外壳1和柱体2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便于组装。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卡接端21包括并列设置于柱体2的第一卡接臂211和第二卡接臂212,第一卡接臂211与第二卡接臂212之间设有避让槽213,所述避让槽213用于避让第一卡接臂211与外部光源板进行卡接时产生的形变以及用于避让第二卡接臂212与外部光源板进行卡接时产生的形变。外部光源板的中间处设有用于卡接LED灯芯柱的卡孔,第一卡接臂211远离第二卡接臂212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勾,第二卡接臂212远离第一卡接臂211的一侧设有第二卡勾,组装时,外部光源板移动至LED灯芯柱的上方,使得外部光源板的卡孔对准LED灯芯柱,外部的移动装置驱动外部光源板向下移动,使得外部光源板与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接触并挤压第一卡接臂211和第二卡接臂212,从而使第一卡接臂211与第二卡接臂212向中间的避让槽213弯曲产生形变,使第一卡接臂211和第二卡接臂212在挤压的作用下穿设卡孔,实现LED灯芯柱与外部光源板的卡接。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柱体2为棱柱体。棱柱体2相对于圆柱体2和板体更容易进行组装,而且能够直到防呆的作用,便于实现LED球泡灯的自动化组装。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柱体2设有用于装设连接导线3的卡槽22,所述外壳1设有用于避让连接导线3的避让口12,所述卡槽22与避让口12相对设置。柱体2内穿设有两条连接导线3,与外部灯头负极和正极连接;其中一条连接导线3由柱体2伸出并装设于卡槽22,连接导线3的伸出端伸出于外壳1的避让口12并与外部灯头的负极接触,实现柱体2的连接导线3与外部灯头的负极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柱体2的灯壳还包括穿设于柱体2内的保险电阻4,所述保险电阻4与连接导线3电连接。传统具有保险电阻4的LED灯在进行组装时,需要外部导线对保险电阻4进行连接,外部导线与保险电阻4较小,增加组装复杂性,难以实现机械自动化组装,本实用新型将保险电阻4装设于柱体2内,使LED灯零件集中化,简化LED灯的组装过程,便于LED灯的自动化组装,使装设了柱体2的LED灯而且既能起导通作用,又能起保护电路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柱体2的灯壳还包括卡设于柱体2的驱动电路5,所述驱动电路5与连接导线3电连接。传统具有驱动电路5的LED灯的驱动电路5一般固定于外壳1,将外壳1作为支撑结构进行组装,其他连接导线3或保险电阻4均悬空设置于外壳1内的空间,使LED灯难以实现自动化组装,但本实用新型的灯壳能够将驱动电路5卡设于柱体2,将柱体2作为组装的支撑结构,LED灯的其他零件能够简易地通过柱体2进行组装,简化LED灯的自动化组装步骤,为LED灯的自动化组装提供可行性具体结构。

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柱体2设有卡设驱动电路的第一卡块23、第二卡块24、第三卡块25和第四卡块26,所述第一卡块23和第二卡块24分别卡设驱动电路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三卡块25和第四卡块26分别卡设驱动电路的上下两端。柱体2设有卡设驱动电路的第一卡块23、第二卡块24、第三卡块25和第四卡块26,使柱体2具有自动化组装驱动电路的结构,驱动电路通过第一卡块23、第二卡块24、第三卡块25和第四卡块26卡设于柱体2中,可实现驱动电路与柱体2的快速牢固的自动化组装。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