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车灯及其发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1496发布日期:2020-04-03 19:0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车辆、车灯及其发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车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车灯及其发光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的日益普及,对车辆驾驶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重视。夜间行车过程中,车灯作为主要的照明来源,车灯的发光性能直接影响着夜间行车的安全性能。车灯的均匀发光能够有效的保证车灯的照明性能。为了保证车灯发光的均匀性,传统的做法为采用电子控制发光单元的方式实现,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车辆、车灯及其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能够实现均匀发光,成本较低;如此,采用所述发光结构的车灯的发光性能优良,成本较低;如此,采用所述车灯的车辆的安全性能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结构,包括:发光件;摆动件,所述摆动件的一端设有所述发光件,所述摆动件能够带动所述发光件绕摆动轴线在预设摆角范围内以预设摆动频率往复摆动;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摆动件传动连接,用于使所述摆动件能够带动所述发光件绕摆动轴线在预设摆角范围内以预设摆动频率往复摆动。

上述发光结构,在车灯中使用时,传动组件和摆动件均设置于车灯的外壳的安装腔内,利用传动组件与摆动件的传动连接,从而能够带动摆动件绕相应的摆动轴线在预设摆角范围内以预设的摆动频率往复的进行摆动,从而使得发光件绕相应的摆动轴线在预设摆角范围内以预设摆动频率往复运动,进而能够在预设摆角范围内实现均匀的面光源,从而使得车灯能够发出均匀的照明光线,保证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并且,只需利用传动组件及摆动件即可使得发光件发出均匀的照明光线,成本较低。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动件的一端设有所述发光件,所述摆动件的另一端设有垂直或近似垂直所述摆动件设置的转轴,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用于使所述转轴绕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在预设转角范围内以预设转动频率往复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外壁设有第一齿条,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齿条传动配合的第一齿轮、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均设置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一一对应设置,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齿轮沿所述转轴的周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光结构还包括配重件,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发光件与所述配重件之间,所述发光件的重量为w1,所述发光件的重心与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配重件的重量为w2,所述配重块的重心与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2,且w1与l1的乘积等于或近似等于w2与l2的乘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光结构还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摆动件的一端,且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发光件导热连接。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灯,包括:外壳;所述的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及灯罩,所述灯罩与所述外壳连接。

上述车灯,将发光结构安装至外壳的安装腔内后,将灯罩采用卡接、粘接等方式罩设于外壳上,利用灯罩对安装腔内的零部件进行保护,也使得发光件发出的光能够顺畅的通过灯罩而射出。在进行照明过程中,利用发光结构的传动组件与摆动件的传动连接,从而能够带动摆动件绕相应的摆动轴线在预设摆角范围内以预设的摆动频率往复的进行摆动,从而使得发光件绕相应的摆动轴线在预设摆角范围内以预设摆动频率往复运动,进而能够在预设摆角范围内实现均匀的面光源,从而使得车灯能够发出均匀的照明光线,保证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并且,只需利用传动组件及摆动件即可使得发光件发出均匀的照明光线,结构紧凑,也使得车灯成本较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灯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安装腔内,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所述摆动件与所述安装件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动件的一端设有所述发光件,所述摆动件的另一端设有垂直或近似垂直所述摆动件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与所述安装件转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外壳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罩包括遮光部及与所述预设摆角范围对应设置的透光部,所述遮光部与所述外壳连接。

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车灯。

上述车辆,车灯能够在夜间发出均匀的照明光线,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同时,车灯的生产本体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车灯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车灯的发光结构的传动组件与摆动件传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车灯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灯,100、发光件,200、摆动件,210、转轴,211、第一齿条,300、传动组件,310、第一齿轮,320、第一驱动电机,400、配重件,500、散热件,1000、外壳,1100、安装腔,1200、定位槽,2000、灯罩,2100、透光部,2200、遮光部,3000、安装件,3100、定位凸起,3200、安装孔,4000、遮光板,4100、安装口,5000、转动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元件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发光结构,包括:发光件100;摆动件200,摆动件200的一端设有发光件100,摆动件200能够带动发光件100绕摆动轴线在预设摆角(如图1的β所示)范围内以预设摆动频率往复摆动(如图1的a方向所示);传动组件300,传动组件300与摆动件200传动连接,用于使摆动件200能够带动发光件100绕摆动轴线在预设摆角(如图1的β所示)范围内以预设摆动频率往复摆动(如图1的a方向所示)。

需要进行强调的是,为了便于说明上述发光结构的工作原理,以车灯10为应用场景进行展开说明,但上述实施例的发光结构并不局限于应用于车灯10,还可以应用至办公用灯或家用灯等灯具中。

上述实施例的发光结构,在车灯10中使用时,传动组件300和摆动件200均设置于车灯10的外壳1000的安装腔1100内,利用传动组件300与摆动件200的传动连接,从而能够带动摆动件200绕相应的摆动轴线在预设摆角范围内以预设的摆动频率往复的进行摆动,从而使得发光件100绕相应的摆动轴线在预设摆角范围内以预设摆动频率往复运动,进而能够在预设摆角范围内实现均匀的面光源,从而使得车灯10能够发出均匀的照明光线,保证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并且,只需利用传动组件300及摆动件200即可使得发光件100发出均匀的照明光线,成本较低。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发光件100可以采用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卤素光源或氙气光源,只需满足相应的发光需求即可。摆动件200可以设置为摆杆、摆臂或者其他能够带动发光件100绕摆动轴线在预设摆角范围内以预设摆动频率往复摆动的元件。发光件100可以采用卡接、粘结或插接的形式固设于摆动件200的一端。为了保证发光件100在预设摆角范围内摆动时能够形成面光源,发光件100的摆动频率需满足使得人眼无法感应到闪烁的要求,优选为摆动件200的摆动频率至少为100hz,其中,摆动频率是指摆动件200在单位时间内往复摆动的次数。摆动件200带动发光件100往复摆动的摆动角度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例如,当需要得到发光面积较大的面光源时,可以适当增大摆动角度,当需要得到发光面积较小的面光源时,可以适当减小摆动角度。摆动角度:是指一部件绕一旋转轴线转动过程中,从一个极限位置到另一个相对的极限位置摆动的角度。例如,在实际应用中,摆动件200可以从一个极限位置绕一旋转轴线转动到另一极限位置,摆动件200绕该旋转轴线摆动的角度即为摆动角度。摆动件200带动发光件100往复摆动,优选为摆动件200做扇形摆动从而带动发光件100做圆弧往复运动。

摆动件200与传动组件300的传动连接,可以通过转轴连接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凸轮连接的方式实现,只需满足能够带动发光件100绕摆动轴线在预设摆角范围内以预设摆动频率往复摆动即可。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摆动件200的一端设有发光件100,摆动件200的另一端设有垂直或近似垂直摆动件200设置的转轴210,传动组件300与转轴210传动连接,用于使转轴210绕转轴210的中心轴线在预设转角范围内以预设转动频率往复转动。如此,传动组件300带动转轴210绕转轴210的中心轴线转动时,从而带动摆动件200绕转轴210的中心轴线摆动,进而带动发光件100绕转轴210的中心轴线摆动。其中,转轴210的转角与预设摆角相匹配,转轴210的转动频率也与预设摆动频率相匹配。转轴210近似垂直于摆动件200设置,是考虑到加工误差或装配误差的影响,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都可认为是垂直设置,例如,当转轴210与摆动件200之间的夹角为89°~91°时,均可认为是垂直设置。

传动组件300带动转轴210绕转轴210的中心轴线转动,可以通过带传动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只需满足能够带动转轴210绕转轴210的中心轴线以预设的转角和预设的转动频率转动即可。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转轴210的外壁设有第一齿条211,传动组件300包括与第一齿条211传动配合的第一齿轮310、及用于驱动第一齿轮310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320。如此,当第一驱动电机320带动第一齿轮310转动时,利用第一齿轮310与绕转轴210的外壁设置的第一齿条211的传动配合,从而使得转轴210灵活的绕转轴210的中心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齿轮310及第一驱动电机320均设置为至少两个,第一齿轮310与第一驱动电机320一一对应设置。如此,能够为转轴210的转动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使得转轴210能够顺畅的转动;即使其中一个第一齿轮310或第一驱动电机320发生了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其余第一齿轮310或第一驱动电机320也能正常驱动转轴210转动。至少两个第一齿轮310沿转轴210的周向设置。如此,能够使得转轴210受到更加均匀的作用力,保证转轴210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或摆动,从而使得摆动件200及发光件100能够准确的沿预设轨迹进行移动。

如图1所示,当第一齿轮310及第一驱动电机320均设置为两个时,两个第一齿轮310关于转轴210的中心轴线成轴对称设置。当第一齿轮310及第一驱动电机320均设置为三个时,三个第一齿轮310关于转轴210的中心轴线成中心对称设置。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发光结构还包括配重件400,转轴210设置于发光件100与配重件400之间。发光件100的重量为w1,发光件100的重心与转轴2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1,配重件400的重量为w2,配重块的重心与转轴2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2,且w1与l1的乘积等于或近似等于w2与l2的乘积。如此,利用配重块能够使得发光件100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稳,不会发生摆动或晃动,也能减少转轴210的承重,消除了对相关构件的冲击作用,延长了发光结构的使用寿命。近似等于是考虑到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的影响,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都可认为是相等的,例如,当w1与l1的乘积与w2与l2的乘积之间的差值在0n·m~0.3n·m时,均可认为是相等的。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发光结构还包括散热件500,散热件500设置于摆动件200的一端,且散热件500与发光件100导热连接。如此,利用散热件500能够对发光件100产生的热量进行充分的扩散,增大了发光件10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发光件100能够在正常温度条件下进行持续、稳定的工作。散热件500可以设置为散热翅片或散热鳍片,通过导热硅脂与发光件100接触导热;散热件500可以套设在发光件100的周向。其中,散热件500与发光件100的总重量为w3,散热件500与发光件100的重心与转轴21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3,且w3与l3的乘积等于或近似等于w2与l2的乘积。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灯10,包括:外壳1000;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发光结构,发光结构设置于外壳1000内;及灯罩2000,灯罩2000与外壳1000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车灯10,将发光结构安装至外壳1000的安装腔1100内后,将灯罩2000采用卡接、粘接等方式罩设于外壳1000上,利用灯罩2000对安装腔1100内的零部件进行保护,也使得发光件100发出的光能够顺畅的通过灯罩2000而射出。在进行照明过程中,利用发光结构的传动组件300与摆动件200的传动连接,从而能够带动摆动件200绕相应的摆动轴线在预设摆角范围内以预设的摆动频率往复的进行摆动,从而使得发光件100绕相应的摆动轴线在预设摆角范围内以预设摆动频率往复运动,进而能够在预设摆角范围内实现均匀的面光源,从而使得车灯10能够发出均匀的照明光线,保证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并且,只需利用传动组件300及摆动件200即可使得发光件100发出均匀的照明光线,结构紧凑,也使得车灯10成本较低。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车灯10还包括安装件3000,安装件3000设置于外壳1000的安装腔1100内,传动组件300设置于安装件3000上,摆动件200与安装件3000转动连接。如此,利用安装件3000对传动组件300和摆动件200的安装进行支撑,保证传动组件300和摆动件200能够稳定、可靠的安装于外壳1000的安装腔1100内,保证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保证运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安装件3000可以是支架形式或板状形式,通过铆接、卡接等方式与外壳1000连接。在安装件3000的合适位置开设用于供传动组件300的第一驱动电机320固定的卡接部或连接孔等,从而对第一驱动电机320进行稳定的固定后,第一驱动电机320驱动第一齿轮310转动,再利用第一齿轮310驱动第一齿条211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绕转轴210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带动摆动件200和发光件100沿预设轨迹运动。

进一步地,摆动件200的一端设有发光件100,摆动件200的另一端设有垂直或近似垂直摆动件200设置的转轴210,转轴210的两端均与安装件3000转动配合。如此,利用安装件3000对转轴210的安装进行支撑,使得转轴210能够顺畅的绕转轴210的中心轴线转动。如图3所示,可以在安装件3000上与转轴210的两端对应的部位开设相应的安装孔3200,转轴210的两端分别插入安装孔3200内。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还可以加设轴承、滚珠、滑轮等转动元件5000,利用转动元件5000实现转轴210与安装件3000的转动配合以减小摩擦,使得转动更加顺畅。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件3000设有第一定位部,外壳1000设有能够与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部。如此,利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之间的定位配合,使得安装件3000准确、可靠的安装于外壳1000的安装腔1100内,便于发光结构的各个部件与安装件3000进行准确的装配安装。

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之间的定位配合,可以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配合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配合的形式实现,只需满足能够对安装件3000在安装腔1100内的安装进行定位即可。

如图3所示,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安装件3000上设有朝向安装腔1100的内壁设置的定位凸起3100,在安装腔1100的内壁上开设相应的定位槽1200,将定位凸起3100插入定位槽1200内即可实现安装件3000在安装腔1100内的定位,再借助铆接、卡接等方式即可实现安装件3000在安装腔1100内的固定安装。进一步地,还可以在靠近定位槽1200的部位开设相应的导向斜面或导向弧面,使得定位凸起3100能够更加顺畅的插入定位槽1200内,降低了装配难度。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灯罩2000包括遮光部2200及与预设摆角范围对应设置的透光部2100,遮光部2200与外壳1000连接。如此,发光件100的摆动形成的面光源发出的光能够顺畅的穿过透光部2100后射出。也能利用遮光部2200对安装腔1100内的相关部件进行遮蔽,提升了车灯10的外观质量。遮光部2200可以采用不透光的塑料、金属箔材料,透光部2100可以采用聚碳酸酯等现有的透光材质。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安装件3000与发光件100之间还可以设置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遮光板4000,遮光板4000的一端与外壳1000采用铆接或卡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遮光板4000的另一端与安装件3000之间可以通过卡接或铆接等方式实现固定。不仅可以进一步对安装件3000进行安装固定,还能利用遮光板4000进一步对安装件3000等零件进行遮蔽。同时,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遮光板4000形成供发光件100和摆动件200穿过的安装口4100,安装口4100的大小也以不会影响摆动件200和发光件100的摆动为设计准则。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车灯10还包括控制元件(未图示),控制元件与第一驱动电机320电性连接。如此,利用控制元件能够灵活的控制第一驱动电机320的工作与截止,也能利用控制元件控制第一驱动电机320的输出功率与转动角度,从而能够控制发光件100的摆动角度与摆动频率。控制元件可以是单片机、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以通过导线连通的方式实现控制元件与第一驱动电机320的电性连接,也可以通过蓝牙等无线传输的方式实现控制元件与第一驱动电机320的电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车灯10。

上述实施例的车辆,车灯10能够在夜间发出均匀的照明光线,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同时,车灯10的生产本体较低。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约束。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