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0738发布日期:2020-02-14 14:5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公共场合等智能化也不断被人们推崇且不断试验着。智能照明系统属于智能化的一部分,已经成为现在装修或装饰所要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坐在床上阅读书籍或者是玩手机,一直开着房间大灯会浪费能源,且照明效果差,容易造成视力衰退,台灯只能放在一旁,照明效果也不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壁四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四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活塞端均焊接有同一个机壳,且机壳顶部两侧内壁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壁套接有放置框,且第一转轴一端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放置框底部内壁焊接有安置板,且安置板靠近通口的一侧焊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活塞端焊接有安置框,且安置框外壁和放置框外壁上均设置有照明灯,两个所述照明灯外壁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声控传感器,且两个照明灯通过导线连接有plc控制器,两个所述声控传感器信号端均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放置框外壁和安置框外壁均开设有滑槽,且放置框靠近滑槽的一侧内壁和安置框靠近滑槽的一侧内壁均设置有棘轮部件,所述机壳顶部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底部内壁焊接有底板,且底板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双向电动机,所述双向电动机输出端通过轴承固定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一端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机壳顶部一边内壁两侧均焊接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靠近放置框的一边外壁两侧均焊接有固定座,四个所述固定座相对一侧外壁均通过轴承固定有同一个第二转轴,且两个第二转轴外壁均套接有伸缩套杆,两个所述伸缩套杆一端均与放置框底部外壁相焊接。

优选的,所述棘轮部件包括支撑柱、棘爪、棘轮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柱底部外壁两端均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三转轴,且两个第三转轴外壁分别与棘爪和棘轮相套接,所述棘爪位于棘轮上方,且棘爪与棘轮形成卡接配合,所述棘轮靠近滑槽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穿过滑槽与照明灯相焊接,所述连接杆与滑槽形成滑动配合,且两个棘轮部件的支撑柱分别焊接与放置框内壁和安置框内壁相焊接。

优选的,所述棘爪底部沿外壁开设有t形滑槽,且t形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连接杆顶部外壁开设有半圆槽,且半圆槽内壁两侧通过轴承固定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外壁套接有推杆,且推杆顶端开设有安置槽,且安置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通过螺栓与滑块外壁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伸缩套杆包括固定杆和活塞杆,且所述固定杆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通道,且活塞杆底部两侧外壁均固定有支柱,两个所述支柱靠近通道的一侧外壁均焊接圆形滑块,且两个圆形滑块均沿外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通道内壁形成滑动配合,且活塞杆顶端与放置框底部内壁相焊接。

优选的,所述机壳顶部一边外壁开设有收纳槽,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形成传动配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设置在收纳槽内壁之间,所述机壳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挂钩。

优选的,所述双向电动机、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设备,整个设备呈柜状,可以放在床边,使用者坐在床上,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可以调节其高度,通过plc控制器双向电动机转动将放置框调节成合适的位置放置在使用者面前,然后通过声控传感器将信息传输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照明灯的开关,然后使用者可以用手配合棘轮部件来调节照明灯的角度,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有效的保障阅读效果,保护了使用者的眼睛。

2.本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设备,还设置了一个照明灯,如果是双人使用的话,可以通过plc控制器调节第二电动伸缩杆,将安置框上的照明灯伸出,进行使用,且设备机壳外壁设置了等数量的挂钩,可以将衣服等物品放置在设备上,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设备的正视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设备的侧视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设备的棘轮部件与放置框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设备的棘爪与推杆侧视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电动伸缩杆、3机壳、4放置框、41第一齿轮、5智能照明灯、51声控传感器、6固定框、61底板、62双向电动机、63第二齿轮、7固定板、71固定座、72伸缩套杆、73活塞杆、8安置板、9第二电动伸缩杆、10安置框、11支撑柱、12棘爪、13棘轮、14连接杆、15推杆、151压缩弹簧、16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外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壁四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四个第一电动伸缩杆2的活塞端均焊接有同一个机壳3,且机壳3顶部两侧内壁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外壁套接有放置框4,且第一转轴一端套接有第一齿轮41,放置框4底部内壁焊接有安置板8,且安置板8靠近通口的一侧焊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9,第二电动伸缩杆9的活塞端焊接有安置框10,且安置框10外壁和放置框4外壁上均设置有照明灯5,两个照明灯5外壁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声控传感器51,且两个照明灯5通过导线连接有plc控制器,两个声控传感器51信号端均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器相连接,放置框4外壁和安置框10外壁均开设有滑槽,且放置框4靠近滑槽的一侧内壁和安置框10靠近滑槽的一侧内壁均设置有棘轮部件,机壳3顶部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框6,固定框6底部内壁焊接有底板61,且底板61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双向电动机62,双向电动机62输出端通过轴承固定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一端套接有第二齿轮63,机壳3顶部一边内壁两侧均焊接固定板7,且两个固定板7靠近放置框4的一边外壁两侧均焊接有固定座71,四个固定座71相对一侧外壁均通过轴承固定有同一个第二转轴,且两个第二转轴外壁均套接有伸缩套杆72,两个伸缩套杆72一端均与放置框4底部外壁相焊接,棘轮部件包括支撑柱11、棘爪12、棘轮13和连接杆14,支撑柱11底部外壁两端均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三转轴,且两个第三转轴外壁分别与棘爪12和棘轮13相套接,棘爪12位于棘轮13上方,且棘爪12与棘轮13形成卡接配合,棘轮13靠近滑槽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穿过滑槽与照明灯5相焊接,连接杆14与滑槽形成滑动配合,且两个棘轮部件的支撑柱11分别焊接与放置框4内壁和安置框10内壁相焊接,棘爪12底部沿外壁开设有t形滑槽,且t形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6,连接杆14顶部外壁开设有半圆槽,且半圆槽内壁两侧通过轴承固定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外壁套接有推杆15,且推杆15顶端开设有安置槽,且安置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压缩弹簧151,压缩弹簧151一端通过螺栓与滑块16外壁相固定,伸缩套杆72包括固定杆和活塞杆73,且固定杆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通道,且活塞杆73底部两侧外壁均固定有支柱,两个支柱靠近通道的一侧外壁均焊接圆形滑块,且两个圆形滑块均沿外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通道内壁形成滑动配合,且活塞杆73顶端与放置框4底部内壁相焊接,机壳3顶部一边外壁开设有收纳槽,且第一齿轮41与第二齿轮63相啮合形成传动配合,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63设置在收纳槽内壁之间,机壳3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挂钩,双向电动机62、第一电动伸缩杆2和第二电动伸缩杆9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相连接,plc控制器型号为s7-200系列,声控传感器型号为zpd-s系列。

工作原理:将该装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2调节其高度,然后plc控制器控制双向电动机62转动,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63相啮合传动力给放置框4,将放置框4转动到与使用者面部相对平行位置即可,然后使用者通过声控传感器51传递给plc控制器控制照明灯5开关,使用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要的光照角度,用手配合棘轮部件对照明灯5进行角度调节,备用的照明灯5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来控制plc控制器对第二电动伸缩杆9的运转,将安置框10伸到合适位置,即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