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专用照明节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95993发布日期:2021-03-17 00:4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电线电缆专用照明节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电线电缆专用照明节能设备。



背景技术:

照明灯长期以来是人们在晚上使用的一种补光设备,在电线和电缆领域也需要相应的照明设备,以方便施工人员夜间施工以及保障施工人员夜间施工的安全。

如申请号为:cn201610677827.5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照明设备健康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及照明设备,属于智能照明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照明设备发送的,由照明设备根据内部的供电单元与发光单元之间的供电线路上的电能数据获得的状态数据,根据该状态数据确定该照明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该设备状态信息用于指示该照明设备的健康状态,即根据照明设备工作时的能耗状况获得的状态数据自动确定照明设备的健康状态,不需要专门的人员对各个照明设备进行人工排查,从而达到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效果。

目前,照明设备通过两侧以及底座的螺丝松紧来调节照明灯壳转动的阻尼感,从而能够调节照明设备照射的俯仰角度和横向角度并固定,以达到对施工区域有效照明的作用。

现有的照明设备通过调节螺丝松紧的方式调节阻尼感,螺丝容易因为震动松动,从而照明灯壳调节的阻尼感减小,造成照明灯壳无法固定照射角度的问题,且每次调节需要至少拧动四颗螺丝,步骤繁琐,十分麻烦,实用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电线电缆专用照明节能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线电缆专用照明节能设备,以解决现有照明设备通过调节螺丝松紧的方式调节阻尼感,螺丝容易因为震动松动,从而照明灯壳调节的阻尼感减小,造成照明灯壳无法固定照射角度的问题,且每次调节需要至少拧动四颗螺丝,步骤繁琐,十分麻烦,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电线电缆专用照明节能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电线电缆专用照明节能设备,包括固定底座,立柱轨道,安装块,俯仰联动杆,离合联动杆,角度调节齿轮,俯仰调节块,照明灯壳和调节转盘;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螺丝拧接固定有转动盘;所述立柱轨道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顶面的一侧;所述安装块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立柱轨道的内部;所述俯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安装块的内部;所述离合联动杆转动连接在立柱轨道的内部;所述角度调节齿轮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底部转动盘内部的安装槽内;所述俯仰调节块插接在俯仰联动杆的外部;所述照明灯壳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一端的转杆杆体;所述调节转盘插接在离合联动杆的顶部,且离合联动杆的顶部为方形杆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灯壳的背侧设有调节槽,且俯仰调节块的前端设有调节杆,调节杆固定连接在俯仰调节块的前端,且调节杆插接在调节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俯仰联动杆的中部杆体为螺纹杆设计,且俯仰调节块的中部设有螺纹块,且螺纹块的内部设有螺纹孔,俯仰联动杆通过杆体的螺纹拧接在俯仰调节块的螺纹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俯仰调节块的两侧设有轨道槽,且立柱轨道的内部设有轨道块,轨道块插接在轨道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设有固定齿轮,且支撑底座通过底部转杆转动连接在固定齿轮的圆心位置,角度调节齿轮的轮齿与固定齿轮的轮齿咬合。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联动杆的杆体中部和顶部设有俯仰传动齿轮,且俯仰联动杆的杆体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俯仰传动齿槽,且俯仰联动杆顶部的俯仰传动齿槽的底部设有避让转槽,避让转槽的内径大于俯仰传动齿轮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联动杆的底部设有角度传动齿轮,且角度调节齿轮的内部设有角度传动齿槽。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盘的侧面内部设有锁止块,且锁止块的顶部设有锁止齿条,锁止齿条为弧形齿条,锁止块的两侧设有固定顶簧,且固定顶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锁止块的顶部和转动盘内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装置调节照明灯壳的俯仰度和横向角度时,无需调节照明灯壳与支撑底座之间的阻尼感,俯仰角度能够通过俯仰联动杆杆体螺纹与俯仰调节块螺纹块的配合作用固定,且能够通过角度调节齿轮与锁止块的锁止齿条轮齿的咬合固定照明灯壳的横向角度,调节方便,无需拧动螺丝,稳定性高,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首先,当上提离合联动杆时,离合联动杆的俯仰传动齿轮插接俯仰联动杆的俯仰传动齿槽的内部,离合联动杆底部的角度传动齿轮脱出角度调节齿轮的角度传动齿槽,且锁止块锁止齿条的轮齿与角度调节齿轮的轮齿咬合,使得照明灯壳在调节俯仰角度时横向角度不会发生改变,从而当调节转盘转动带动离合联动杆转动时能够带动俯仰联动杆转动,俯仰联动杆通过杆体的螺纹带动俯仰调节块上下移动,俯仰调节块通过调节杆在照明灯壳调节槽内上下移动带动照明灯壳调节俯仰照射角度,能够适应不同俯仰角度的照射照明需求,俯仰角度能够通过俯仰联动杆杆体螺纹与俯仰调节块螺纹块的配合作用固定,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其次,当下压离合联动杆时,离合联动杆的俯仰传动齿轮脱出俯仰联动杆的俯仰传动齿槽内部,离合联动杆底部的角度传动齿轮插接在角度调节齿轮的角度传动齿槽内部,且离合联动杆带动锁止块下移解除锁止块锁止齿条的轮齿与角度调节齿轮轮齿的咬合,此时转动离合联动杆时能够带动角度调节齿轮转动,且此时离合联动杆在俯仰联动杆的内部空转,不会带动俯仰联动杆转动,从而角度调节齿轮带动支撑底座沿着固定齿轮的外圈转动,从而能够改变照明灯壳的横向照射角度,能够适应不同俯仰角度的照射照明需求,且调节完成后离合联动杆能够在固定顶簧的作用下自动顶起,恢复锁止块锁止齿条的轮齿与角度调节齿轮轮齿的咬合,固定照明灯壳横向照射的角度,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提离合联动杆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下压离合联动杆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4中a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4中b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4中c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固定底座;2、支撑底座;3、立柱轨道;4、安装块;5、俯仰联动杆;6、离合联动杆;7、角度调节齿轮;8、俯仰调节块;9、照明灯壳;10、调节转盘;101、固定齿轮;201、转动盘;2011、锁止块;2012、锁止齿条;2013、固定顶簧;301、轨道块;501、俯仰传动齿槽;601、俯仰传动齿轮;602、角度传动齿轮;701、角度传动齿槽;801、调节杆;802、螺纹孔;803、轨道槽;901、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线电缆专用照明节能设备,包括固定底座1,立柱轨道3,安装块4,俯仰联动杆5,离合联动杆6,角度调节齿轮7,俯仰调节块8,照明灯壳9和调节转盘10;固定底座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底座2;支撑底座2的底部螺丝拧接固定有转动盘201;转动盘201的侧面内部设有锁止块2011,且锁止块2011的顶部设有锁止齿条2012,锁止齿条2012为弧形齿条,锁止块2011的两侧设有固定顶簧2013,且固定顶簧20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锁止块2011的顶部和转动盘201内的底部,如附图4和附图8所示,该设计使得锁止块2011能够通过锁止齿条2012对角度调节齿轮7进行锁止固定,避免该装置出现意外改变横向照射角度的现象,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立柱轨道3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2顶面的一侧;安装块4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立柱轨道3的内部;俯仰联动杆5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安装块4的内部;俯仰联动杆5的中部杆体为螺纹杆设计,且俯仰调节块8的中部设有螺纹块,且螺纹块的内部设有螺纹孔802,俯仰联动杆5通过杆体的螺纹拧接在俯仰调节块8的螺纹孔802内,如附图4、附图6和附图7所示,该设计使得俯仰联动杆5转动时,能够通过杆体的螺纹带动俯仰调节块8上下移动;离合联动杆6转动连接在立柱轨道3的内部;角度调节齿轮7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2底部转动盘201内部的安装槽内;俯仰调节块8插接在俯仰联动杆5的外部;俯仰调节块8的两侧设有轨道槽803,且立柱轨道3的内部设有轨道块301,轨道块301插接在轨道槽803的内部,如附图4、附图5和附图6所示,该设计使得轨道槽803限制了俯仰调节块8上下移动的轨迹,不会出现威胁、扭曲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照明灯壳9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2一端的转杆杆体;调节转盘10插接在离合联动杆6的顶部,且离合联动杆6的顶部为方形杆设计。

其中,照明灯壳9的背侧设有调节槽901,且俯仰调节块8的前端设有调节杆801,调节杆801固定连接在俯仰调节块8的前端,且调节杆801插接在调节槽901的内部,如附图4和附图6所示,该设计使得当俯仰调节块8上下移动时,调节杆801能够通过调节槽901带动照明灯壳9改变俯仰照射角度,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照明需求,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其中,固定底座1的内部设有固定齿轮101,且支撑底座2通过底部转杆转动连接在固定齿轮101的圆心位置,角度调节齿轮7的轮齿与固定齿轮101的轮齿咬合,如附图4所示,该设计使得当角度调节齿轮7转动时,能够沿着固定齿轮101的外圈移动。

其中,离合联动杆6的杆体中部和顶部设有俯仰传动齿轮601,且俯仰联动杆5的杆体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俯仰传动齿槽501,且俯仰联动杆5顶部的俯仰传动齿槽501的底部设有避让转槽,避让转槽的内径大于俯仰传动齿轮601的外径,如附图4和附图7所示,该设使得上提离合联动杆6时,离合联动杆6的俯仰传动齿轮601插接俯仰联动杆5的俯仰传动齿槽501的内部,离合联动杆6底部的角度传动齿轮602脱出角度调节齿轮7的角度传动齿槽701,且锁止块2011锁止齿条2012的轮齿与角度调节齿轮7的轮齿咬合,使得照明灯壳9在调节俯仰角度时横向角度不会发生改变,从而当调节转盘10转动带动离合联动杆6转动时能够带动俯仰联动杆5转动,如附图2所示,俯仰联动杆5通过杆体的螺纹带动俯仰调节块8上下移动,俯仰调节块8通过调节杆801在照明灯壳9调节槽901内上下移动带动照明灯壳9调节俯仰照射角度,能够适应不同俯仰角度的照射照明需求,俯仰角度能够通过俯仰联动杆5杆体螺纹与俯仰调节块8螺纹块的配合作用固定,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其中,离合联动杆6的底部设有角度传动齿轮602,且角度调节齿轮7的内部设有角度传动齿槽701,如附图4和附图8所示,该设计使得当下压离合联动杆6时,离合联动杆6的俯仰传动齿轮601脱出俯仰联动杆5的俯仰传动齿槽501内部,离合联动杆6底部的角度传动齿轮602插接在角度调节齿轮7的角度传动齿槽701内部,且离合联动杆6带动锁止块2011下移解除锁止块2011锁止齿条2012的轮齿与角度调节齿轮7轮齿的咬合,此时转动离合联动杆6时能够带动角度调节齿轮7转动,且此时离合联动杆6在俯仰联动杆5的内部空转,不会带动俯仰联动杆5转动,从而角度调节齿轮7带动支撑底座2沿着固定齿轮101的外圈转动,如附图3所示,从而能够改变照明灯壳9的横向照射角度,能够适应不同俯仰角度的照射照明需求,且调节完成后离合联动杆6能够在固定顶簧2013的作用下自动顶起,恢复锁止块2011锁止齿条2012的轮齿与角度调节齿轮7轮齿的咬合,固定照明灯壳9横向照射的角度,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将照明灯安装在照明灯壳9的内部,并将固定底座1通过螺丝固定在所需部位即可使用,当需要调节照明灯壳9的俯仰角度时,只需上提离合联动杆6,离合联动杆6上提时,离合联动杆6的俯仰传动齿轮601插接俯仰联动杆5的俯仰传动齿槽501的内部,离合联动杆6底部的角度传动齿轮602脱出角度调节齿轮7的角度传动齿槽701,且锁止块2011锁止齿条2012的轮齿与角度调节齿轮7的轮齿咬合,使得照明灯壳9在调节俯仰角度时横向角度不会发生改变,从而当调节转盘10转动带动离合联动杆6转动时能够带动俯仰联动杆5转动,如附图2所示,俯仰联动杆5通过杆体的螺纹带动俯仰调节块8上下移动,轨道槽803限制了俯仰调节块8上下移动的轨迹,俯仰调节块8不会出现威胁、扭曲的现象发生,俯仰调节块8通过调节杆801在照明灯壳9调节槽901内上下移动带动照明灯壳9调节俯仰照射角度,能够适应不同俯仰角度的照射照明需求,俯仰角度能够通过俯仰联动杆5杆体螺纹与俯仰调节块8螺纹块的配合作用固定,当需要调节照明灯壳9的横向照射角度时,只需下压离合联动杆6,下压离合联动杆6时,离合联动杆6的俯仰传动齿轮601脱出俯仰联动杆5的俯仰传动齿槽501内部,离合联动杆6底部的角度传动齿轮602插接在角度调节齿轮7的角度传动齿槽701内部,且离合联动杆6带动锁止块2011下移解除锁止块2011锁止齿条2012的轮齿与角度调节齿轮7轮齿的咬合,此时转动离合联动杆6时能够带动角度调节齿轮7转动,且此时离合联动杆6在俯仰联动杆5的内部空转,不会带动俯仰联动杆5转动,从而角度调节齿轮7带动支撑底座2沿着固定齿轮101的外圈转动,如附图3所示,从而能够改变照明灯壳9的横向照射角度,能够适应不同俯仰角度的照射照明需求,且调节完成后离合联动杆6能够在固定顶簧2013的作用下自动顶起,恢复锁止块2011锁止齿条2012的轮齿与角度调节齿轮7轮齿的咬合,固定照明灯壳9横向照射的角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