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0517发布日期:2021-02-03 20:4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夜灯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夜灯。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插座是目前非常常见的家居用品之一。插座上通常会设置有指示灯,用于指示插座是否处于带电状态。然而,指示灯的照明效果非常有限,在光线较弱、光亮度不足的场景中,使用者通常要进行摸索才能顺利的将插头插入到插座当中,这样无疑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作为显露在外部的插座,通常也有着不够美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小夜灯,能够对插座进行照明。
[000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小夜灯,包括:外壳;转换插座,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盖板,可偏心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盖板能够转动遮盖所述转换插座;第一光环,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包围所述转换插座;第二光环,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包围所述第一光环,所述第一光环和所述第二光环能够发出相同或不同的光。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小夜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光环和第二光环包围在转换插座的外周,因此第一光环和第二光环在发光时可以有效地对转换插座进行多角度的照明,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在光线不足的阴暗场景中亦可准确地了解到转换插座的位置及状态。盖板则可以在转换插座不使用时对其进行遮盖,从而防止被人误触以及相应的安全风险。同时,第一光环和第二光环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得转换插座展现出多彩的光照效果,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度。并且,盖板旋转时,将会逐步远离转换插座并对第一光环及第二光环的部分造成遮挡,从而展现出多样的光照形状,进而提高产品的美观度。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环状的隔板,所述第一光环和所述第二光环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为透光板,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能够对所述第一光环和/或所述第二光环进行发光照射的光源,所述第一光环和所述第二光环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两个相交的侧壁上。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具有颜色,所述隔板能够改变穿过其的光线的颜色。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由能够隔挡光线的材料制成,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多个光源,多个光源能够分别对所述第一光环和所述第二光环进行发光照射。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的边缘处设置有圆桩,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圆桩向匹配的孔位,所述圆桩可转动地穿插在所述孔位内。
[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换插座包括公插头和母接头,所述母接头的接口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外壳之间,第一光环包围所述母接头。
[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公插头为三脚插头,所述母接头包括三孔接头和双孔接头。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感应器和控制电路,所述感应器和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转换插座、所述第一光环和所述第二光环中的部分或全部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操作开关,所述操作开关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0015]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小夜灯的示意图;
[0018]
图2为图1示出的小夜灯的背面示意图;
[0019]
图3为图1示出的小夜灯的盖板打开状态示意图;
[0020]
图4为图1示出的小夜灯的剖面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100为外壳,130为第二光环,170为第一光环,200为盖板,250为圆桩,300为转换插座,330为母接头,333为双孔接头,337为三孔接头,370公插头,430为操作开关,470为感应器,500为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5]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6]
参照图1,一种小夜灯,包括:外壳100、转换插座300、盖板200、第一光环170和第二光环130。转换插座300置在外壳100上;盖板200可偏心转动地设置在外壳100上,盖板200能
够转动遮盖转换插座300;第一光环170设置在外壳100上并包围转换插座300;第二光环130设置在外壳100上并包围第一光环170,第一光环170和第二光环130能够发出相同或不同的光。第一光环170和第二光环130包围在转换插座300的外周,因此第一光环170和第二光环130在发光时可以有效地对转换插座300进行多角度的照明,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在光线不足的阴暗场景中亦可准确地了解到转换插座300的位置及状态。盖板200则可以在转换插座300不使用时对其进行遮盖,从而防止被人误触以及相应的安全风险。同时,第一光环170和第二光环130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得转换插座300展现出多彩的光照效果,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度。并且,盖板200旋转时,将会逐步远离转换插座300并对第一光环170及第二光环130的部分造成遮挡,从而展现出多样的光照形状,进而提高产品的美观度。
[0027]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外壳100内设置有环状的隔板500,第一光环170和第二光环130分别位于隔板500的两侧。隔板500能够将第一光环170和第二光环130相互隔离,从而便于对二者进行区分管理。
[0028]
在某些实施例中,隔板500为透光板,外壳100内设置有能够对第一光环170和/或第二光环130进行发光照射的光源(图中未绘示),第一光环170和第二光环130分别位于外壳100的两个相交的侧壁上。第一光环170和第二光环130共用同一光源,因此可以节省光源。由于第一光环170和第二光环130所处的平面不同,因此即使是同样的光线,也会因照射角度的区别而产生对比度,进而使得发光的效果显得更加丰富斑斓。
[0029]
在某些实施例中,隔板500具有颜色,隔板500能够改变穿过其的光线的颜色。隔板500对光线进行透光后,光线的颜色将会发生改变。因此,即使是单一光源发出的光线,也能在第一光环170和第二光环130中展现出不同的色彩,因此有着成本低廉但光照丰富斑斓的优点。
[0030]
在某些实施例中,隔板500由能够隔挡光线的材料制成,外壳100内设置有多个光源,多个光源能够分别对第一光环170和第二光环130进行发光照射。第一光环170和第二光环130独立发光,从而可以对第一光环170或第二光环130进行单独的调整,从而适应于不同的使用者的审美需求。
[0031]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盖板200的边缘处设置有圆桩250,外壳100上设置有与圆桩250向匹配的孔位,圆桩250可转动地穿插在孔位内。圆桩250在转动时,将会带动盖板200进行偏心转动,从而对转换插座300进行遮盖或者露出转换插座300。通过偏心转动的方式进行盖板200的打开或者闭合,不仅有着操作简便的优点,并且盖板200还能遮盖第一光环170、第二光环130的部分,从而调整第一光环170和第二光环130的发光形状,进而使得光照效果更加丰富。
[0032]
在某些实施例中,盖板200的边缘处设置有连接球头(图中未绘示),外壳100上设置有球形凹槽(图中未绘示),连接球头卡接在球形凹槽内。球面的配合卡接使得盖板200可以相对于外壳100做转动以及翻转,从而大幅度地掀起外壳100,进而确保外壳100不会对转换插座300的使用造成影响。
[0033]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转换插座300包括公插头370和母接头330,母接头330的接口位于盖板200和外壳100之间,第一光环170包围母接头330。外壳100通过公插头370插在外部的插座上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母接头330进行插座连接。公插头370和母接头330的配合使得小夜灯直接插在外部的插座上即可使用,从而可以对外部的插座进行直接地装饰
及照明,即插即用的安装方式有着使用方便的优点。当然,转换插座300也可以仅设置母接头330,并和外部的火线及零线直接相连,即固定安装在某处。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在此不做限制。
[0034]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公插头370为三脚插头,母接头330包括三孔接头337和双孔接头333。三角插头具有接地线,因此可以在发生短路故障时进行紧急接地,以保证小夜灯的安全。外壳100上同时具备有三孔接头337和双孔接头333,因此可以满足不同的插头的连接,进而适应于不同的使用需求。
[0035]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外壳100上设置有感应器470和控制电路,感应器470和控制电路电连接,转换插座300、第一光环170和第二光环130中的部分或全部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感应器470可以是距离感应器470,也可以是亮度感应器470或声音感应器470等。当感应器470感应到场景内的光亮、有无人通过等信息后,将会传送电信号至控制电路,从而对第一光环170、第二光环130和转换插座300中的部分或全部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光照启闭和/或通电与否的自动化。
[0036]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外壳100上设置有操作开关430,操作开关430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操作开关430与控制电路连接,既可以用于针对小夜灯整体的启闭进行控制,也可以对自动化模式的启闭进行控制,从而适应于不同的使用需求。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在此不做限制。
[0037]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