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459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应用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直接串接在彩灯灯串电路中用于对多路灯串进行控制使其各串彩灯按一定规律发光闪烁变化的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
现有的彩灯串(如圣诞彩灯串)的常规连接方式如


图1所示,即是通过电线10将各灯座(灯头)20串接到电源上,使所有装在灯座20上的多个灯泡21在接通电源时一起发光。为达到灯泡闪烁变化效果,现有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由电线10串接的灯座20回路中,插装一跳泡22,如
图1所示,该跳泡22的外形与普通灯泡21无异。该跳泡22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内设有两金属灯丝221和222,中间位置设有一平时与其中第一灯丝221相碰接的弹性片223,该弹性片223在温度变化时形状发生变化,当弹性片223与另一灯丝222接触时,电路导通,跳泡发光(图2);该跳泡因温度升高使弹性片223受热膨胀与第一灯丝222断开(图3),从而使跳泡不发光,且整个灯串中所有灯泡21均不发光,等到弹性片223降低温度到一定程度而恢复原状时,弹性片223与灯丝222又接触,使电路上的灯泡21发光,如此周而复始。其缺点是电路回路上的所有灯泡的发光变化单调;此外,当用于户外时,其控制灵敏度和变化速度受环境温度影响;最后,由于该跳泡为机械结构,较怕振动与碰撞,使整个电路故障率高,影响使用寿命。为克服上述以双金属跳泡(指灯丝221、222与弹性片223采用具有两种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片制成)所带来的缺点。
除了上述双金属片结构的跳泡外,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IC电路的控制盒24用来控制两个灯串的明灭,其原理和结构及外部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在图4所示电路中,D1-D4为桥式整流二极管,R1为向集成电路IC供电的降压电阻,R2用于向IC提供60HZ的市电频率,C1是滤波电容器,用于稳定IC供电电源,K1为按键开关,用于选择不同的闪烁方式(由IC设计确定),将这些电路安装在控制盒24内,控制盒24有一端接电源插头241,另一端是其控制端分别接在集成电路IC两个输出端上的可控硅SCR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线242串接传统的彩灯串243,如图5所示,控制盒24是由,前述的电路元件安装在该电路板上。该电路的原理也适用于单路灯串明灭控制,也适用于三串或更多路数的灯串的控制。如图6和图7,其中集成电路IC的四个输出端上分别接有四个可控硅SCR,通过连线252控制四路彩灯串253,其它部分与图4-5所示两路控制的相同,仍以插头251接电源,所有元件装在置于控制盒25内。以上现有技术,虽可解决同时控制两路或多路灯串明灭的问题,但其明显不足是体积较大,外形上也与节日灯串、圣诞灯串的造型不相协调,同时安装不便,防水性能差,如有损坏,调换不便,而且制造成本也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这种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可以直接串接在多路彩灯电路回路中,以方便的电路连接方式,实现对多路彩灯串明暗(灭)变化的自动控制,同时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体积大、安装使用不方便、防水性能较差、工作可靠性差等诸多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这种电子泡有和普通彩灯泡相近的外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基于现有的彩灯控制IC,构造一种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将电子线路置于一定造型的电子泡主体内,该电子泡主体外接数个灯丝,而灯丝直接插入灯芯,插入灯芯的灯丝再进灯头与数个插柱接触,以电子泡的主体直接控制多路彩灯串的闪烁变化。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包括内部有多个铜制插柱(331-333)的灯头33、装在所述灯头33内的灯芯32、插在灯芯32内的主体31、从主体31内引出底部并伸出于灯芯32外的多个灯丝(311-313),所述多个灯丝(311-313)分别与所述多个铜制插柱(331-333)相接,所述主体31内装有彩灯控制IC、其控制端分别接在所述彩灯控制IC输出端口的多个可控硅SCR(Q1-Q2)、用于给所述可控硅供电的整流单元(D1),所述多个可控硅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灯丝(311-313)和所述铜制插柱(331-333)通过外部连接线(302-303、301)连接到被控多路彩灯串30各端以及电源插头305的一端,电源插头30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线304接到被控多路彩灯串30的公用端。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彩灯控制IC有两个或多个控制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两个或多个可控硅,用于驱动同样个数的彩灯串。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芯32与电路主体31可以是一体化成形的。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1可以是灯泡造型。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彩灯控制IC有市电频率输入端、闪烁功能选择端、正电压输入端(VDD)、负电压输入端(VSS)。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单元是一个半波整流二极管。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其特征在于,所述IC的闪烁功能选择端口与地之间串接有一按钮开关K,该开关可凸设于所述电子泡外部用于改变灯串控制模式。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可以通过直接接入多路彩灯串中,实现对所接多路灯串的光亮明灭的自动控制,同时很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体积大、外形不协调、使用安装不方便、可靠性差等诸多缺点。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彩灯灯串及跳泡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跳泡在电路导通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跳泡在电路断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两回路彩灯控制盒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两回路彩灯控制盒的外部连接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四回路彩灯控制盒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四回路彩灯控制盒的外部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两路灯串的电子泡的电路原理图。
图9是图8所示电子泡的结构分解和使用时的外部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三路灯串的电子泡的电原理图。
图11是
图10所示电子泡的结构分解和使用时的外部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四路灯串的电子泡的电原理图。
图13是
图12所示电子泡的结构分解和使用时的外部连接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
图8和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两路彩灯串的电子泡的电路原理图和结构及外部连接示意图。如图8电路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两路彩灯串的电子泡的内部电路中,包括半波整流二极管(D1)、两个可控硅单元SCR(Q1、Q2)以及彩灯串控制集成电路IC,所述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输入端连接到外部连线301的一端,该连线另一端接到电源插头305。彩灯控制IC有两个控制输出端(b1、b2)分别连接到可控硅Q1、Q2的控制端,IC还接有第三电阻R3、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滤波电容器C1等。在IC闪烁方式控制端口与地之间还串接有一按钮开关K,该开关K可凸设于所述电子泡外部。参见图9,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包括内部有多个铜制插柱(331-333)的灯头33、灯芯32、插在灯芯32内的主体31、从主体31内引出底部并伸出于灯芯32外的多个灯丝(311-313),所述多个灯丝(311-313)分别与所述多个铜制插柱(331-333)相接,所述主体31内装有彩灯控制IC、其控制端分别接在所述彩灯控制IC输出端口的多个可控硅SCR(Q1-Q2)、用于给所述可控硅供电的整流单元(D1),所述多个可控硅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灯丝(311-313)和所述铜制插柱(331-333)通过外部连接线(302-303、301)连接到被控多路彩灯串30各端以及电源插头305的一端,电源插头30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线304接到被控多路彩灯串30的公用端。
其中,用于多路彩灯闪烁控制的IC可提供对多个输出通道上以下发光模式的变化控制功能1)自动变化在以下2-7状态中进行循环工作;2)波浪利用SCR作为开关来切换回路电流(压)频率的速度,使回路中灯串产生波浪般亮灭的变化;3)闪减;利用SCR作为开关来切换回路电流(压)频率的速度,使回路中灯串产生一亮一灭变化效果;4)单灯渐明到渐暗;利用SCR作为开关来切换回路电流(压)频率的速度,使回路中灯串产生有序地亮,有序地暗的变化效果;5)乱跳;即利用SCR作为开关来切换回路电流(压)频率的速度,使回路中灯串产生不规则的亮灭变化;6)渐明到渐暗利用SCR作为开关来切换回路电流(压)频率的速度,使回路中灯串产生渐明到渐暗的变化效果7)闪跳;利用SCR作为开关来切换回路电流(压)频率的速度,使回路中灯串产生时快时慢的亮灭变化;8)全亮。
实际上,该控制IC还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方便地设计出其它灯控效果。
图10-
图11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三路彩灯的电子泡的电路原理图和结构及外部连接示意图。与两路的相比,只是利用了IC上的三个控制输出端b1-b3,分别接三个可控硅Q1-Q3,有四个灯丝311’、312’、313’和314’,四个铜制插柱331’、332’、333’和334’,还有四条外部连线301’、302’、303’和306’,其原理和工作过程并无特别之处。
图12-
图1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四路彩灯的电子泡的电路原理图和结构及外部连接示意图。与三路的相比,只是IC上有四个并利用了四个控制输出端b1-b4,分别接四个可控硅Q1-Q4,有五个灯丝311”、312”、313”、314”和315”,五个铜制插柱331”、332”、333”、334”和335”,还有五条外部连线301”、302”、303”、306”和307”,其原理和工作过程不再重复说明。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主要不同在于将电路部分装在控制盒40内,控制盒表面外接五连线401-405连接到灯座33”。其好处更换方便。
各图中所用的IC的内部电路主要包括内部OSC振荡信号发生单元、电源稳压单元、四路驱动输出单元、用于通过ZC端取得外部50/60HZ信号的单元以及同步信号选择单元,其中,外部所加的工作电源VDD和VSS输入到稳压单元,由稳压单元向内部OSC振荡信号发生单元供电,该单元提供输出信号到用于取得外部50/60HZ信号的单元以及同步信号选择单元,该同步信号选择单元还外接KEYX信号以对输出波形进行选择,该单元的输出信号分别输出到四路驱动输出单元,由该四路输出单元向外部提供多达四个输出控制信号b1-b4。
权利要求1.一种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有多个铜制插柱(331-333)的灯头(33)、装在灯头(33)内的灯芯(32)、插在灯芯(32)内的主体(31)、从主体31内引出底部并伸出于灯芯(32)外的多个灯丝(311-313),所述多个灯丝(311-313)分别与所述多个铜制插柱(331-333)相接,所述主体(31)内装有彩灯控制IC、其控制端分别接在所述彩灯控制IC输出端口的多个可控硅SCR(Q1-Q2)、用于给所述可控硅供电的整流单元(D1),所述多个可控硅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灯丝(311-313)和所述铜制插柱(331-333)通过外部连接线(302-303、301)连接到被控多路彩灯串(30)各端以及电源插头(305)的一端,电源插头(30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线(304)接到被控多路彩灯串30的公用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彩灯控制IC有两个或多个控制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两个或多个可控硅,用于驱动同样个数的彩灯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芯(32)与电路主体31可以是一体化成形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1)可以是灯泡造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彩灯控制IC有市电频率输入端、闪烁功能选择端、正电压输入端(VDD)、负电压输入端(VS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单元是一个半波整流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其特征在于,所述IC的闪烁功能选择端口与地之间串接有一按钮开关K,该开关可凸设于所述电子泡外部用于改变灯串控制模式。
专利摘要一种可控制多路灯串的电子泡,包括:内有铜制插柱的灯头33、装在灯头33内的灯芯32、插在灯芯32内的主体31、从主体31内引出底部并伸出于灯芯32外与多个铜制插柱相接的多个灯丝,主体31内装有彩灯控制IC、可控硅等,其输出端由灯丝和铜制插柱通过外部连接线连接到多路彩灯串。这种电子泡通过直接接入多路彩灯串可实现对所接多路灯串的明灭的自动控制,克服了体积大、外形不协调、使用安装不方便、防水性能和可靠性差等缺点。
文档编号F21S13/00GK2347049SQ9824063
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5日
发明者陈伟圣 申请人:陈伟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