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4197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电能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路灯系统,由于单个路灯所能照明的范围有限,为了能够照明整条道路,需要沿路基安装多个路灯,每个路灯都需要与电源间用输电线进行连接;此外,与路灯的其他部分相比,其灯源容易老化及出现故障,而灯源通常安装于灯杆的顶部,不便于对整个路灯系统进行维护。
[0003]其他照明系统也存在路灯系统需要大量的布线及不便于维护的问题,例如,大型运动场地的照明系统。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能照明系统,旨在减少照明系统的布线及提高维护的便利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能照明系统包括光源单元及用于投射照明用光的照射单元;其中,照射单元包括支撑柱及安装在该支撑柱上的照射装置,照射装置包括反射器;光源单元包括支撑装置及用于向上述反射器投射大致平行的光束的光源,该光源安装在支撑装置上;支撑柱与支撑装置相分离布置。
[0006]由以上方案可见,由于将光源与照射装置相分离布置,可将光源布置于电源附近,减少电源与照射装置之间的布线,且便于对光源的管理及维护,光束在光源与反射器间传播的过程中,经过空气孔颗粒的散射,可为光束附近空间提供一定的照明。此外,可将多个光源集中一起位于同一个支撑装置上,为设于不同方向上及不同距离上的照射设备提供光束,不仅可以减少布线,而且更便于对光源进行维护。
[0007]—个具体的方案为沿一条光束的投射方向,依次布置有两个以上的照射单元;分布于该条光束的光路上的反射器中进行反射光的部分反射面为有效反射面,有效反射面在垂直于该条光束的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的交界线相交于同一交点,相邻两条交界线的夹角相等;反射器为平面镜。可以沿同一个方向,由里向外布置多个照射单元。
[0008]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为沿一条光束的投射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照射单元及第二照射单元;第一照射单元的反射器为平面玻璃板、玻璃砖或平面的半透半反镜,其中,平面玻璃板或玻璃砖上的透光区域与反光区域间隔布置且二者的总面积相等;第二照射单元的反射器为平面镜或全反射棱镜。同一光束可为两个照射单元的工作提供光线,且二者的亮度接近。
[0009]更具体的方案为平面玻璃板或玻璃砖的透光区域的背面附有一层增透膜层;平面玻璃板或玻璃砖的反光区域的背面附有一层银涂层。
[0010]一个优选的方案为沿一条光束的投射方向,光源的位置低于先接收该光束的反射器的位置;先接收该光束的照射单元还包括光转向器,该光转向器为平面镜;沿该光束的投射方向,光转向器位于先接收该光束的反射器的下游,未经先接收该光束的反射器反射的部分光束经光转向器反射后沿水平方向或向下的方向投射。提高光源单元的支撑装置的选择范围。
[0011]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光源单元的支撑装置为报亭,报亭的顶部的四个顶角上各安装有一块焚光板;光源单元还包括向焚光板投射光束的光源。
[0012]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照射单元还包括光散射器,沿反射器反射的光束的投射方向,光散射器位于反射器的下游。
[0013]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光源与反射器之间的距离和照射装置的高度的比值为4至8。
[0014]再一个优选的方案为光源与反射器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反射器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45度。
[0015]再一个具体的方案为光源单元包括2个以上的独立光源,分别朝位于不同的照射单元投射光束。将多个照射单元的光源集中一个支撑装置上,有效地减少布线及便于对光源的维护。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路灯及第二路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光路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光路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的光路示意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光路示意图;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光路示意图;
[0023]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第一平面镜的平面示意图;
[0024]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中第一平面镜的平面示意图;
[00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光路示意图;
[0026]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中光源与四个照射装置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7]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中四个平面镜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8]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第^^一实施例的光路示意图。
[0029]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第一实施例
[0031]参见图1及图2,本电能照明系统为一报亭周围的路灯系统,其由光源单元、第一照射单元、第二照射单元、第三照射装置及控制单元构成;光源单元由支撑装置及光源2构成,支撑装置为报亭1,光源2安装在报亭1的顶部上。第一照射单元为第一路灯3,第二照射单元为第二路灯4,第三照射装置为安装在报亭顶部的四个顶角上的荧光板11构成;第一路灯31由第一照射装置311及第一灯杆312构成,第一照射装置311安装在第一灯杆312上;第二路灯32由第二照射装置321及第二灯杆322构成,第二照射装置321安装在第二灯杆322上。灯杆构成本例照射单元的支撑柱。
[0032]第一照射装置31由第一壳体311及安装在第一壳体311内的第一平面镜312与第一光散射器313构成;第一壳体311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一进光窗3111,后端面上设有第一出光窗3112,下端面上设有第一照射窗3113 ;第一光散射器313安装在第一照射窗3113的进口处。
[0033]第二照射装置41由第二壳体411及安装在第二壳体411内的第二平面镜412与第二光散射器413构成;第二壳体411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二进光窗4111,下端面上设有第二照射窗4113,第二光散射器413安装在第二照射窗4113的进口处。
[0034]光源2与第一照射装置31及第二照射装置41位于同一高度上。
[0035]沿Z轴方向,第一平面镜312的上边缘与第二平面镜412的下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即当一个光束同时投射于该两个平面镜上时,二者的有效反射面在垂直于该光束的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的交界线为一条直线。
[0036]光源2上形成有第一光投射窗201及四个沿周向均匀布置的第二光投射窗202,光源2内安装有第一平行光光源及四个第二平行光光源,4个第二平行光光源产生的平行光对应地从四个第二光投射窗202投射至四个荧光板11上,从而在荧光板11上发出柔和的荧光,对报亭1进行标识及对其近旁空间进行照射。
[0037]安装于2中的直线电机可推动第一平行光光源及第一光投射窗201沿Z轴方向上下移动。
[0038]本电能照明系统的控制方法如下:
[0039]参见图3,当第一路灯3及第二路灯4都需要对其下方的地面进行照射时,控制单元控制直线电机22推动第一平行光光源21沿Z轴移动,直至其产生的平行光束01中的一半经第一平面镜312的反射形成反射平行光011,反射平行光011经第一光散射器313的散射形成发散光0111,照亮第一路灯3下方的地面;光束01的另一半经第二平面镜412的反射形成反射平行光012,反射平行光经第二光散射器413的散射形成发散光0121,照亮第二路灯4下方的地面;
[0040]参见图4,当只需照亮第一路灯3下方的地面时,控制单元控制直线电机22推动第一平行光光源21沿Z轴向下移动,直至第一平行光光源22的产生的光束01全部经第一平面镜311的反射形成反射平行光013,反射平行光013经第一光散射器312散射形成发散光0131,照亮第一路灯3下方的地面;
[0041 ] 参见图5,当只需照亮第二路灯4下方的地面时,控制单元控制直线电机22推动第一平行光光源21沿Z轴向上移动,直至第一平行光光源22的产生的光束01全部经第二平面镜321的反射形成反射平行光014,反射平行光014经第二光散射器412散射形成发散光0141,照亮第二路灯4下方的地面;
[0042]通过直线电机22推动第一平行光光源21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调控第一路灯3与第二路灯4的相对亮度及关闭与开启。
[0043]第二实施例
[0044]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0045]参见图6,第一平行光光源由平行光光源5211及5212构成,两个平行光光源之间固定连接,由直线电机522推动二者一起沿Z轴向上或向下移动。
[0046]在控制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其中一个平行光光源的开启及关闭,从而改变第一平行光光源投射出光束的横截面的形状,来控制第一路灯与第二路灯的亮度。比如,只开启一个平行光光源,则两个路灯可在原来亮度的一半范围内进行调整;当平行光光源5211产生的光束051全部照射于第二平面镜5412上时,且平行光光源5212产生的光束052全部照射于第一平面镜5312上时,通过控制平行光光源的开启关闭,来控制两个路灯的开启及关闭。
[0047]第三实施例
[004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0049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