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10116806阅读:来源:国知局
基于由主部233和副部235的侧壁235b所包围的区域的形状而被设定。对于由主部233和副部235的侧壁235b所包围的区域而言,在与天花板材C的底面C0正交的方向上,主部233的筒轴侧厚度最大,从主部233的筒轴越远离厚度越变小。因此,电子部件21b之中,将个头比较高的电子部件配置在与主部233的筒轴接近的一侧,将个头比较矮的电子部件配置在距主部233的筒轴较远的一侧。
[0110]根据该结构,框体231的主部233具有随着接近底壁233c而渐减的形状。因此,能够使存在于照明装置2的照明空间的用户强烈地感到照明装置2的轻薄感。
[0111](2)在实施方式中,对具有被螺紧固定于天花板材C的底面C0的安装部件41、以将贯通设置于天花板材c而将电源线L引出的贯通孔C1覆盖的方式配置的照明装置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不限于具备安装部件41的结构、和以将天花板材C的贯通孔C1覆盖的方式配置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载置有光源单元的基台隔着散热片等通过粘接剂等固定于天花板材C。或者,照明装置也可以是经由敷设于天花板材C的底面C0侧的电源线L从外部电源接受电力供给的结构。
[0112]图10A针对本变形例的照明装置3表示拆下了光扩散部件51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B表示照明装置3的剖视图。以下,将照明装置3被固定于天花板材C的状态下的光源单元310的光出射方向侧设为下侧进行说明。
[0113]照明装置3具备光源单元310、电源单元320、框体331、基台341、光扩散部件351和反射部件361。
[0114]框体331是大致圆筒状。基台341将框体331的上侧开口覆盖而配置,周部通过粘接剂固定于框体331的上侧开口端部。
[0115]基台341的顶面侧隔着散热片348而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天花板材C的底面C0。
[0116]光源单元310具备发光模块311和散热部件313。发光模块311具有基板311a以及在基板311a的底面安装的多个发光部311b。散热部件313将基板311a的顶面覆盖而配置。这里,基板311a隔着散热部件313而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基台341的底面侧。
[0117]反射部件361由主体部361a和外凸边部361b构成。主体部361a形成为圆筒状,随着朝向下侧而逐渐扩径。外凸边部361b从主体部361a的下端部向外侧伸出。主体部361a的上侧开口部361aa被设定为在从下侧观察时将多个发光部311b全部配置在内侧的大小。
[0118]电源单元320具备电源电路321、上电路罩325a和下电路罩325b。电源电路321由电路基板321a和在电路基板321a的两面侧安装的多个电子部件321b构成。并且,上电路罩325a配置为将电路基板321a的顶面侧覆盖,下电路罩325b配置为将电路基板321a的底面侧覆盖。此外,在电路基板321a,连接有用于从外部电源向电源单元320供给电力的供电线323。供电线323从照明装置3的外部穿过设于框体331的贯通孔331a以及设于下电路罩325b的贯通孔325ba,被引入到框体331的内部。此外,在电路基板321a,连接有用于向光源单元310供给电力的引线329,在引线329的与连接于电路基板321a的一端相反侧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件329a。并且,连接件329a连接于在发光模块311的基板311a的底面设置的受电端子(未图示)。由框体331和反射部件361包围的区域相当于电源收纳区域S1。
[0119]根据该结构,由被框体331和反射部件361包围的区域构成的电源收纳区域S1,在与天花板材C的底面C0平行的方向上将光源单元310围绕。由此,电源单元320和光源单元310被配置为,在与天花板材C的底面C0正交的方向上不相互重叠。并且,在与天花板材C的底面C0正交的方向上,照明装置3的厚度W31与将光源单元310的厚度W32、电源单元320的厚度W33和光扩散部件351的厚度W34合计得到的大小相比变小。这里,光源单元310的厚度相当于将发光部311b的厚度、基板311a的厚度以及散热部件313的厚度合计得到的大小。此外,电源单元320的厚度相当于将上电路罩325a的厚度、下电路罩325b的厚度以及电路基板321a的厚度合计得到的大小。这样,本结构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将电源单元、光源单元以及光扩散部件配置为在与上述底面正交的方向上重叠的比较例1的照明装置1001相比,能够实现照明装置3的薄型化。因此,能够实现照明装置3的美观性提尚。
[0120](3)在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中,主部33的凹部33d的底面33dd可以被镜面加工。或者,可以在凹部33d的底面33dd形成有反射膜。
[0121]根据该结构,从光源单元10放射的光的一部分容易从凹部33d的周部附近向外部放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存在于照明空间的用户感到的明亮感。
[0122]符号说明
[0123]1,2,3 照明装置
[0124]10,310光源单元
[0125]20,320 电源单元
[0126]31 框体
[0127]33主部
[0128]33c,35a 底壁
[0129]33e,35b 侧壁
[0130]33g 开口部
[0131]33d 凹部
[0132]33dd 底面
[0133]35副部
[0134]C天花板材(建材)
[0135]C0 底面(一面)
[0136]S1电源收纳区域
[0137]S2 光源收纳区域
【主权项】
1.一种照明装置,配置于建材的一面侧,其特征在于, 具备: 光源单元; 电源单元,向上述光源单元供给电力;以及 框体,收纳上述光源单元以及上述电源单元; 上述框体内的收纳上述电源单元的电源收纳区域与上述框体内的收纳上述光源单元的光源收纳区域排列配置在与上述建材的一面平行的方向上, 上述电源收纳区域将上述收纳区域围绕。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体是有底筒状且具有主部和副部,上述主部在底壁的一部分形成有开口部,上述副部与上述开口部的周缘连续且向上述建材侧陷入, 上述光源收纳区域相当于上述副部的内侧的区域,上述电源收纳区域相当于由上述主部和上述副部的侧壁所包围的区域。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副部是有底筒状,其内径在筒轴方向上随着接近上述主部的上述底壁而渐增。4.如权利要求2或3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部是有底筒状,其外径在筒轴方向上随着接近上述底壁而渐减。5.如权利要求2或3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单元具有由电路基板以及安装于该电路基板的多个电子部件构成的电源电路, 上述电路基板中的上述多个电子部件各自的位置基于由上述主部和上述副部所包围的区域的形状而被设定。6.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单元具有由电路基板以及安装于该电路基板的多个电子部件构成的电源电路, 上述电路基板中的上述多个电子部件各自的位置基于由上述主部和上述副部所包围的区域的形状而被设定。7.如权利要求2或3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照明装置还具备板状的光散射部件, 在上述框体的上述主部的底壁中的将上述开口部围绕的区域,形成有在俯视下与上述光散射部件的大小相等的凹部, 上述光散射部件嵌合于上述凹部。8.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照明装置还具备板状的光散射部件, 在上述框体的上述主部的底壁中的将上述开口部围绕的区域,形成有在俯视下与上述光散射部件的大小相等的凹部, 上述光散射部件嵌合于上述凹部。9.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照明装置还具备板状的光散射部件, 在上述框体的上述主部的底壁中的将上述开口部围绕的区域,形成有在俯视下与上述光散射部件的大小相等的凹部, 上述光散射部件嵌合于上述凹部。10.如权利要求6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照明装置还具备板状的光散射部件, 在上述框体的上述主部的底壁中的将上述开口部围绕的区域,形成有在俯视下与上述光散射部件的大小相等的凹部, 上述光散射部件嵌合于上述凹部。11.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凹部的底面与上述光散射部件的与上述底面对置的面之间形成有空隙。12.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凹部的底面与上述光散射部件的与上述底面对置的面之间形成有空隙。13.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凹部的底面与上述光散射部件的与上述底面对置的面之间形成有空隙。14.如权利要求10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凹部的底面与上述光散射部件的与上述底面对置的面之间形成有空隙。
【专利摘要】一种照明装置,在安装于天花板材的状态下整体配置于天花板材的底面侧。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单元、向光源单元供给电力的电源单元、以及收纳电源单元的框体。并且,框体内的收纳电源单元的电源收纳区域在与天花板材的底面平行的方向上将框体内的收纳光源单元的光源收纳区域围绕。
【IPC分类】F21Y115/10, F21V23/00, F21S8/04
【公开号】CN205026523
【申请号】CN201390001039
【发明人】山冈裕幸
【申请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4日
【公告号】WO2014118844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