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穿孔后台防顶杆逃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386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管穿孔后台防顶杆逃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穿孔后台防顶杆逃逸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在轧制孔型时,钢管实心管坯经过环行炉加热后,由穿孔上下两个轧辊进行轧制。如图1所示,轧制结束后,穿孔后台上,红管12’包裹着顶杆11’运行到脱杆辊道13’上时,捕捉装置14’上升,抱住顶杆11’的头部,脱杆辊道13’以50赫兹速度向空减前辊道16’和空减机17’的方向运行。红管12’被脱离顶杆11’以后并向后运行,摆动挡板15’下降,留下来的顶杆11’可再次回到轧制线进行轧制。
在工作现场,若捕捉装置14’(例如磨损等)一旦出问题,引起捕捉装置14’捉不住顶杆11’,会造成顶杆11’跟着红管12’一起往空减机18’方向运行,若一起进入空减机17’,就会引起空减机17’的机架全部爆裂的事故,届时钢管热区就要面临停产数小时并要进行维修,损失及维修成本均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穿孔后台防顶杆逃逸装置,其能有效防止由于捕捉装置未抓住顶杆,未脱杆的红管和顶杆一起往空减机方向运行的状况,避免造成空减机架爆坏的事故,从而节约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管穿孔后台防顶杆逃逸装置,其包含一设置于穿孔后台捕捉装置处的第一传感器单元;设置于摆动档板后面,空减前辊道处的一第二传感器单元、一热金属检测器;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单元、第二传感器单元、热金属检测器电路连接一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单元包含分别设置于脱杆辊道两侧的第一光栅和第一反光镜;所述的第二传感器单元包含分别设置于空减前辊道两侧的第二光栅和第二反光镜;其中,热金属检测器能检测到红管,但不能检测顶杆。而对于第一传感器单元和第二传感器单元,只要有物体经过光栅和反光镜之间,光栅就会有检测信号发生并传送给可编程控制器,由可编程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当正常红管脱杆时,捕捉装置上升,捉住顶杆的头部,使顶杆留在脱杆辊道上,摆动档板上升,而脱杆辊道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运行,使红管往空减机方向输送,进空减机进行轧制。但此时如发生捕捉装置未及时上升,造成捕捉装置未捉住顶杆,脱杆辊道向前运行,导致红管包裹着顶杆一起进入空减机,会损坏空减机架。此时第二传感器单元起作用,因顶杆也带出来了,而热金属检测器对灰黑色顶杆检测不到信号,所以第二传感器单元中的第二光栅比热金属检测器先检测到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入可遍程控制器进行逻辑判断,使脱杆辊道停止向前运转,空减前辊道反转,摆动档板下降,这样可防止顶杆进入空减机,避免空减机架爆裂的事故。
在顶杆被脱掉一半的情况下,捕捉装置处顶杆脱钩。因为刚开始时,红管是正常脱出来,热金属检测器比第二光栅先检测到该红管,第二传感器单元也未检测到异常情况。但此时因顶杆脱钩,第一传感器单元中的第一光栅检测不到有顶杆就会产生报警信息,并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程序逻辑判断,使脱杆辊道停止向前运转,空减前辊道反转,摆动档板下降,这样也可防止顶杆进入空减机,避免空减机架爆裂的事故。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确保顶杆不进入空减机,避免造成空减机架爆坏的事故。


图1为钢管穿孔后台的现场示意图;图2为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钢管穿孔后台的现场示意图;图3为捕捉装置未及时捉住顶杆的钢管穿孔后台的现场示意图;图4为在顶杆脱掉一半时,捕捉装置处顶杆脱杆的钢管穿孔后台的现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2~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为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钢管穿孔后台的现场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穿孔后台防顶杆逃逸装置,包含设置于穿孔后台捕捉装置处的第一传感器单元18;设置于摆动档板15后面,空减前辊道16处的第二传感器单元19、热金属检测器20;第一传感器单元18、第二传感器单元19、热金属检测器20电路连接一可编程控制器(未在图中示出)。
第一传感器单元18包含分别设置于脱杆辊道13两侧的第一光栅181和第一反光镜182;第二传感器单元19包含分别设置于空减前辊道16两侧的第二光栅191和第二反光镜192;其中,热金属检测器20只能检测到红管12,但不能检测顶杆11。而对于第一传感器单元18和第二传感器单元19,只要有物体经过光栅181和反光镜182之间,光栅191和反光镜192之间时,光栅181、191才会有检测信号发生并传送给可编程控制器,由可编程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当正常红管12脱杆时,捕捉装置14上升,捉住顶杆11的头部,使顶杆11留在脱杆辊道13上,摆动档板15上升,而脱杆辊道13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运行,使红管12往空减机17方向输送,进空减机17进行轧制。
如图3所示,如捕捉装置14未及时上升,造成捕捉装置14未捉住顶杆11,脱杆辊道13向前运行,导致红管12包裹着顶杆11一起进入空减机17,会损坏空减机架。此时第二传感器单元19起作用,因顶杆11也带出来了,而热金属检测器20对灰黑色顶杆11检测不到信号,所以第二传感器单元19中的第二光栅191比热金属检测器20先检测到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入可遍程控制器进行逻辑判断,使脱杆辊道13停止向前运转,空减前辊道16反转,摆动档板15下降,这样可防止顶杆11进入空减机17,避免空减机架爆裂的事故。
如图4所示,在顶杆11被脱掉一半的情况下,捕捉装置14处顶杆11脱钩。因为刚开始时,红管12是正常脱出来,热金属检测器20比第二光栅191先检测到该红管12,第二传感器单元19也未检测到异常情况。但此时因顶杆11脱钩,第一传感器单元18中的第一光栅181检测不到有顶杆11就会产生报警信息,并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程序逻辑判断,使脱杆辊道13停止向前运转,空减前辊道16反转,摆动档板15下降,这样也可防止顶杆11进入空减机17,避免空减机架爆裂的事故。
在有上述异常发生时,可编程控制器还可触发一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生产人员听到报警信息后,可立即停止穿孔后台的自动运行,并及时转换为手动操作,将红管12倒退至摆动档板15以前或用行车吊走,然后再次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因此,本实用新型能确保顶杆不进入空减机,避免造成空减机架爆坏的事故。
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穿孔后台防顶杆逃逸装置,特征在于,其包含一设置于穿孔后台捕捉装置处的第一传感器单元;设置于摆动档板后面,空减前辊道处的一第二传感器单元、一热金属检测器;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单元、第二传感器单元、热金属检测器电路连接一可编程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穿孔后台防顶杆逃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单元包含分别设置于脱杆辊道两侧的第一光栅和第一反光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穿孔后台防顶杆逃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传感器单元包含分别设置于空减前辊道两侧的第二光栅和第二反光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穿孔后台防顶杆逃逸装置,其包含一设置于穿孔后台捕捉装置处的第一传感器单元;设置于摆动挡板后面,空减机前辊道处的一第二传感器单元、一热金属检测器;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单元、第二传感器单元、热金属检测器电路连接一可编程控制器。其能有效防止由于捕捉装置未抓住顶杆,未脱杆的红管和顶杆一起往空减机方向运行的状况,避免造成空减机架爆坏的事故,从而节约成本。
文档编号B21B17/04GK2649202SQ0327044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6日
发明者袁兴杰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