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削机构轴向间隙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15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铣削机构轴向间隙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装订技术,特别是属于无线胶订中的铣削机构。
背景技术
在印刷无线胶订中铣削精度直接影响到书藉的装订质量。铣削机构主要包括铣刀和安装铣刀的刀架及电机。减少铣刀与盖板之间的间隙,使书芯在铣削时背面具有足够的支承力,铣削出来的书背就比较平整,并且两侧不会向外扒开。现有铣削机构存在着以下的缺陷;一是铣刀通过刀架直接安装在电机转轴上,轴向窜动间隙大。二是由于铣刀座上的向心球轴承产生轴向游隙。因此,铣刀与盖板之间的间隙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着不足之处,解决铣削结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铣削机构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它能够防止铣刀架轴向窜动引起的间隙,能控制轴承距离之间引起的游隙,有效地提高铣削精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电机、轴承盖、铣刀座、铣刀架、盖板,其结构要点是电机的前端轴上设有花键,该花键与铣刀架上所设的花键孔相啮合,在铣刀座孔内前、后各设有一个向心推力球轴承,后一个向心推力球轴承的外圈平面与轴承盖端面相紧贴,在该两个轴承之间设有内、外隔圈。
上述铣刀座的前端孔内设有一个羊毛毡,该铣刀座后端的轴承盖孔内设有一个挡板,挡板通过螺钉与轴承盖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了花键传动,增设了隔圈,采用了向心推力球轴承。避免了铣刀架轴向窜动引起的间隙,控制了轴承的游隙。转动平稳可靠,结构紧凑。便于调整铣刀与盖板之间的间隙,提高了铣削机构精度和书背的铣削质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电机1的前端轴上加工成花键,该花键与铣刀架11孔上所加工的花键相啮合。用花键传动消除了电机轴的径向力,使轴向窜动不起作用。铣刀座5的孔内前、后各装有一个向心推力球轴承12,在两个轴承中间装有内、外隔圈13、14,轴承盖3的端面与后一个向心推力球轴承12的外圈平面相紧贴。用这些结构来控制轴承的轴向游隙。在铣刀座5前端孔内装有一个羊毛毡6,铣刀座后端的轴承盖3孔内装有一个挡板2,挡板2通过螺钉与轴承盖3相连接。羊毛毡6和挡板2用来防止轴承12在高速旋转时油液的泄漏,并可以通过油嘴15补充油液,以保证轴承润滑。在铣刀架11后端上装有垫圈16、止退垫圈17,并将圆螺母18拧紧在铣刀架11螺纹上,利用螺旋力锁定轴承12的内圈,起抑制轴承游隙作用。接着铣刀座5整体一起装在壳体4和电机1转轴上。铣刀架11的前端通过螺钉装有调整垫片10和铣刀9。然后根据铣刀9与盖板8之间的距离,配磨调整垫片10至所需的间隙尺寸。再调整挡板7与铣刀9的距离,由电机1带动铣刀架11上的铣刀9旋转,进行铣削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铣削机构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包括电机、轴承盖、铣刀座、铣刀架、盖板,其特征在于电机的前端轴上设有花键,该花键与铣刀架上所设的花键孔相啮合,在铣刀座孔内前、后各设有一个向心推力球轴承,后一个向心推力球轴承的外圈平面与轴承盖端面相紧贴,在该两个轴承之间设有内、外隔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削机构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铣刀座的前端孔内设有一个羊毛毡,该铣刀座后端的轴承盖孔内设有一个挡板,挡板通过螺钉与轴承盖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无线胶订中的铣削机构,为解决铣削机构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铣削机构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它包括电机、铣刀座、铣刀架、盖板。其特点是电机的前端轴上设有花键,该花键与铣刀架上所设的花键孔相啮合。在铣刀座孔内前、后各设有一个向心推力球轴承,在该两个轴承之间设有内、外隔圈。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了花键传动,增设了隔圈,采用了向心推力球轴承。避免了铣刀架轴向窜动引起的间隙,控制了轴承的游隙。转动平稳可靠,结构紧凑。便于调整铣刀与盖板之间的间隙,提高了铣削机构精度和书背的铣削质量。
文档编号B23C9/00GK2702810SQ200420023390
公开日2005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日
发明者朱岳鸣 申请人: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