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颖的手紧钻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062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颖的手紧钻夹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夹头,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机械加工设备及电动工具例如钻床、电钻上的钻夹头。
背景技术
手紧钻夹头,它一般设有钻体、夹爪、轴向定位的螺母以及操作螺母的旋转套,三只夹爪分别设置在均布于钻体上的三个斜孔内,螺母与夹爪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操作旋转套带动螺母旋转从而带动夹爪在斜孔内进出以夹紧或松脱钻具,旋转套操作螺母的方式可以是旋转套与螺母直接连接来带动螺母,也可以是通过一个或若干个中间元件与螺母间接连接,并通过中间元件将扭力传递给螺母以带动螺母。根据外壳组成部分的数量,手紧钻夹头有单壳钻夹头、双壳钻夹头等之分。在单壳钻夹头中,外壳即为旋转套,在双壳钻夹头中,处于前部的外壳即为旋转套或俗称前套,处于后部的外壳俗称后套。
在夹紧钻头时,为了获得更高的夹持力,往往将旋转套旋得很紧,再由于加工过程中旋转方向与旋转套的旋紧方向相同,因此,会产生因旋转套被旋得过紧,在加工结束后,无法反向旋松旋转套的现象,给加工的连续性带来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新颖的手紧钻夹头。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钻体、夹爪、与夹爪螺纹连接的螺母、操作螺母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的表面设有与旋动旋转套的工具配合的受力工作位。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旋转套无法反向旋松时,可以借助工具,较为轻松地旋松旋转套,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各种通过旋转套操作螺母的手紧钻夹头。
所述受力工作位可以直接成型在旋转套的表面,也可作成一个零件安装在旋转套的表面。
所述受力工作位设于旋转套的前端是比较合适的,在旋转套的前端往往直径较小,使得用工具旋动操作更为方便轻松。
所述受力工作位处的旋转套内壁贴靠在钻体的前端,既能使旋转套相对钻体转动,在用工具旋动时,可对旋转套的内壁起到支撑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半剖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旋转套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2、3。本实施例以单壳手紧钻夹头为例。它包括钻体1、夹爪4、与夹爪螺纹连接的螺母3、操作螺母的旋转套2,所述旋转套的表面设有与旋动旋转套的工具配合的受力工作位21。
所述受力工作位设于旋转套的前端,为与扳手或套筒配合的六边形。当然,该工作位也可为其它形状,比如四方、传递扭力的边、槽、键等。
所述受力工作位处的旋转套内壁22贴靠在钻体的前端。
钻体的中部偏后处设有旋转套的轴向定位卡圈6。
附图标号7为钻夹头的后盖。附图标号5为螺母后端和钻体之间滚珠。
实施例2参照附图4。本实施例以双壳手紧钻夹头为例。附图标号8为后套,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在图4中与图1~3附图标号相同的,代表相同的零件。
权利要求1.一种新颖的手紧钻夹头,包括钻体、夹爪、与夹爪螺纹连接的螺母、操作螺母的旋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的表面设有与旋动旋转套的工具配合的受力工作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颖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工作位设于旋转套的前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颖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工作位处的旋转套内壁贴靠在钻体的前端。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新颖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工作位为与扳手或套筒配合的六边形或四方。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新颖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在钻体的中部偏后处设有旋转套的轴向定位卡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手紧钻夹头。它包括钻体、夹爪、与夹爪螺纹连接的螺母、操作螺母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的表面设有与旋动旋转套的工具配合的受力工作位。当发生旋转套无法反向旋松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工具,较为轻松地旋松旋转套,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各种通过旋转套操作螺母的手紧钻夹头。
文档编号B23B31/12GK2843690SQ20052011667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3日
发明者周文华, 赵强 申请人:浙江三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