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625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背景技术
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中,由于电极丝的损伤、运丝装置的运动精度及系统控制精度 等原因,使得电极丝在运丝过程中会有窜动或振动现象发生,尤其是在加工区外的电极 丝。当带有窜动或振动的电极丝进入到加工区时,将会严重影响加工区内的电极丝的稳 定性,从而影响机床的切割加工精度。为了消除或减弱电极丝9进入加工区时所带有的 窜动或振动,为此需在加工区的两端各加入一导丝装置。现有的导丝装置中一般采用直 面式导丝块l (图l、图2)、附加导轮3 (图3)等形式。
如图1所示,在直面式导丝块的导丝装置中,当电极丝从非加工区经直面式导丝块 进入到加工区时,由于导丝块对电极丝有一定的限位和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 电极丝从加工区外时所带来的窜动或振动,但由于电极丝与直面式导丝块的两内侧面均 是点包络方式,且电极丝经放电后,其表面将会产生许多大小不一的凹槽,见图2,表 面凹凸不平的电极丝以点包络方式经过导丝块时,将会产生一振动源,从而影响加工区 内的电极丝的稳定性。此外,电极丝在包络点的两端形成一弯曲,且该弯曲的曲率半径 较小,所以电极丝在包络点处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同时由于所受的应力为交变应力, 使得电极丝会产生疲劳失效现象,从而影响电极丝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在采用附加导轮的导丝装置中,当电极丝从非加工区经附加导轮进入 到加工区时,附加导轮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电极丝从加工区外时所带来的窜动或振 动。电极丝与附加导轮的包络方式是段包络方式,段包络方式增大了包络段处的弯曲曲 率半径,从而改善了应力集中现象。而且随着包络段长度的增大,有效地匀化了电极丝 的表面凹凸不平值,从而改善了电极丝的表面凹凸不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但由于附加 导轮是一动态体,同样会是一振动源,且由于导轮V型槽底部过渡圆弧的宽度大于电极 丝的直径,所以附加导轮不能对电极丝进行两侧限位,即电极丝会向二侧晃动,仍不能 有效消除电机丝的窜动。另外,由于附加导轮的半径受空间位置的限制,上述包络段的 长度也会受到限制。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导丝块的缺陷进行了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CN1762630A公开的采 用曲面导丝装置2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见图4,其虽能大部分减弱或消除电极丝进入加 工区时所带有的窜动或振动,但由于电极丝与导丝装置的接触仍为直接接触,其通过对 电极丝的限位来限制或消除电极丝的窜动或振动,因此由于电极丝与导丝装置间的反作 用力,电极丝仍会抖动,而且这种导丝装置制造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电火花线 切割机床,使其能够有效地减弱或消除电极丝加工时所带来的窜动或振动,从而确保加 工区内的电极丝的稳定性,以提高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包括电极丝和引导电极丝的上下二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上下二导丝装置间设置一引导块,引导块上开一槽,电极丝穿过该槽而与引导块不 接触,电极丝与槽边的间隙为形成切割液滞留所需的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 由于引导块与电极丝不接触,因此避免产生新的振动源,消除电极丝产生新的 窜动或振动。
2、 电极丝工作时,由于切割液喷在电极丝上,在电极丝与引导块间滞留,滞留的 切割液可以限制电极丝的窜动,因此能够有效地消除或减弱电极丝进入加工区时所带有 的窜动或振动,保证加工区内的电极丝的稳定性。
3、 引导块结构比较简单,因此不用制造专门的导丝块,降低了制造难度和成本。
4、 电极丝置于引导槽中十分方便,避免了原先穿丝的困难。


图l为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带直面式导丝块的示意图。 图2为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直面式导丝块的振动源示意图。 图3为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采用附加导轮的示意图。 图4为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曲面导丝装置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5所示,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包括二导丝筒7、 8、电极丝9、引导块6、导轮4、导
轮5,引导块6置于导轮4、导轮5之间,引导块6开一槽61,电极丝9置于引导块的引导槽
61中,电极丝9与槽边的间隙为形成切割液滞留所需的间隙。
上述引导块中的槽61最好为直线槽,槽的开口方向最好与电极丝抛丝方向一致。 上述电极丝与槽直线边的间隙最好不大于O. 1 mm ,这样在电极丝和引导块之间更有
利于形成滞留液,形成的滞留切割液便有足够的张力支撑电极丝,使电极丝工作时不振动。
上述引导块的厚度最好为l-20mm。
上述引导块6最好设置在工件附件。上述引导块6可以有二个,分别接近于导轮4和 导轮5内侧,更好地限制电极丝9的窜动或振动。
上述引导块可为多种形状,如圆柱状,长方体、正方体等,其可根据加工情况或周 围环境灵活决定。
4电极丝9从非加工区进入到加工区时,切割液喷在电极丝9上,并因切割液的表面张 力而在引导块6与电极丝9间滞留切割液,滞留的切割液便对电极丝9产生一定的横向阻 力,可以有效地减弱或消除电极丝9从加工区外所带来的窜动或振动。
上述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还可为其他形式的机床,如单丝筒机床等等。
权利要求1、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包括电极丝和引导电极丝的上下二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二导丝装置间设置一引导块,引导块上开一槽,电极丝穿过该槽而与引导块不接触,电极丝与槽边的间隙为形成切割液滞留所需的间隙。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块中的槽最好 为直线槽,槽的开口方向最好与电极丝抛丝方向一致。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丝与槽直 线边的间隙不大于O. 1 mm。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块有二个,分别接近于导轮和导轮内侧。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块有二个,分别接近于导轮和导轮内侧。
专利摘要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包括电极丝和引导电极丝的上下二导丝装置,上下二导丝装置间设置一引导块,引导块上开一槽,电极丝穿过该槽而与引导块不接触,电极丝与槽边的间隙为形成切割液滞留所需的间隙。其优点在于1.由于引导块与电极丝不接触,因此避免产生新的振动源,消除电极丝产生新的窜动或振动。2.电极丝工作时,由于切割液喷在电极丝上,在电极丝与引导块间滞留,滞留的切割液可以限制电极丝的窜动,因此能够有效地消除或减弱电极丝进入加工区时所带有的窜动或振动,保证加工区内的电极丝的稳定性。3.引导块结构比较简单,因此不用制造专门的导丝块,降低了制造难度和成本。4.电极丝置于引导槽中十分方便,避免了原先穿丝的困难。
文档编号B23H7/10GK201164919SQ20082008322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6日
发明者钟树平 申请人:钟树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