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849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床,尤其涉及一种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
背景技术
—般钻床的进刀主要分为手动进给及自动进给,其中手动进给由操作者通过扳杆 蜗轮带动具齿条的主轴同步移动,其虽然在空行程中移动速度快,但在钻削的进给行程中, 则由于人力驱动的方式较不稳定,因此造成钻削精度差的问题,且容易因进给速度不一而 造成钻头断裂的现象;至于自动进给则又包含油压式及钻头压迫式,前者以油压缸带动一 齿条,再令该齿条连动钻床套轴下降回縮装置,使钻头下降而达到钻孔的目的。后者是在钻 床套轴与钻头间形成一可上下滑动的连接,当钻头未接触工作物时,钻头则可沿滑槽方向、 向上滑动而结合带动另一与轴套枢接的齿轮,再经由该枢接齿轮带动一蜗杆蜗轮机构,以 便能以定速带动钻头,达到钻孔的目的; 然而在实际使用上,前述油压式需依赖油压缸中定量的流体进出缸体,但其在钻 孔过程中,因进给较慢,造成钻头尚未接触工作物前的行程较花费时间,且油压机构的制作 成本高。至于钻头压迫式则是利用钻头触及工作物所产生的向上顶迫力,产生自动进给效 果,但其当钻头与枢接齿轮套接的瞬间,会因啮合而产生震动现象,这种震动现象极易使欲 钻设的孔径产生误差,影响加工的精确度,且容易造成钻头断裂; 为解决前述问题,本创作人曾开发创作一种进刀动源转换机构,如


图1所示,其是 于一供锁设在机头的壳体10上枢设有一连动齿杆ll,连动齿杆11于机头内具有一可动作 钻头主轴的传动齿12,且连动齿杆11上枢设有一具外蜗轮齿14与内卡齿15的连动蜗轮 13,而机头内另设有一由电动型驱动元件动作的蜗杆16,该蜗杆16具有可与连动蜗轮13外 蜗轮齿14啮合的螺纹段17,再者连动齿杆11上固设有一表面具枢销180的卡爪盘18,又 卡爪盘18的枢销180上分别枢设有外侧背缘具卡齿190的卡爪19,又连动齿杆11上滑设 有对应卡爪19内缘的顶迫器20,顶迫器20具有一钩槽21,再者顶迫器20外缘形成有一道 滑键22,且顶迫器20具有对应卡爪盘18的顶迫锥部23,再者壳体10外侧套设有一刻度盘 24,刻度盘24上具有对应顶迫器20滑键22的键槽25,供调节进给深度,再者连动齿杆11 端部锁设有一扳杆盘30,该扳杆盘30周缘枢设有两对应的扳杆35,两扳杆35具有勾卡于 顶迫器20钩槽21内的钩爪36 ; 如此,让使用者可通过扳杆35转动连动齿杆11,而能利用连动齿杆11上的传动齿 12动作钻头主轴上、下移动,令使用者能快速移动钻头主轴,供节省进给时间,当钻头接近 工作物时,则拨动扳杆盘30的扳杆35,而以扳杆35的钩爪36拨动顶迫器20向卡爪盘18 移动,供利用顶迫器20的顶迫锥部23推动卡爪19向外卡掣连动蜗轮13的内卡齿15,使由 电动型驱动元件带动的蜗杆16可通过连动蜗轮13、卡爪盘18带动连动齿杆ll,而能让钻 头主轴稳定进给,提升钻孔的精准度。当完成钻孔后,则将扳杆35拨回,使扳杆35钩爪36 再次带动顶迫器20复位,让卡爪盘18的卡爪19再次释放连动蜗轮13,令钻头主轴能快速 向上复位,供下次钻孔作用;[0006] 以上所述,能有效解决前述钻床的进给问题,但本创作人并未以此自满,仍不断寻 求可改善的空间,经使用者于实际使用后发现,顶迫器20的移动主要来自于扳杆35的钩爪 36的拨动动作,但其因钩爪36拨动角度问题,而造成驱动不顺及费力的现象,再者由于顶 迫器20钩槽21与扳杆35钩爪36均为硬性材质,故其容易发生磨耗的问题,造成定位失准 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以让进刀动源转换能迅速、且准确的操作,并能达到驱动轻 便与省力的功效,其操作动作上不会产生任何磨耗,大幅增进其切换定位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该钻床具有一可动作钻头主轴的连动齿杆,且连动
齿杆上枢设有一连动蜗轮,而机头内另设有一由驱动元件动作的蜗杆,该蜗杆可动作连动
蜗轮,再者连动齿杆上固设有一表面具相对卡爪的卡爪盘,连动齿杆上滑设有能选择性动
作卡爪卡掣连动蜗轮的顶迫器,再者连动齿杆端部锁设有一扳杆盘,该扳杆盘周缘设有至
少一扳杆,其特征在于该扳杆内滑设有一操控杆,且连动齿杆的轴心滑设有一与操控杆连
动的浮动杆,该浮动杆具有一穿出连动齿杆的触压部,且机头内设有一供浮动杆的触压部
对应动作的检知元件;再者机头上于连动齿杆一侧另设有一线性驱动件,该线性驱动件具
有一与顶迫器位移线平行的伸杆,且伸杆上具有一能同步带动顶迫器的拨板;又钻头主轴
底端具有一联结板,联结板上枢设有一与钻头主轴平行的调节螺杆,该调节螺杆上螺设有
一受限于机头的触片,再者机头上设有一对应触片的检知元件。 前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中顶迫器具有一钩槽。 前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中顶迫器具有对应卡爪盘的顶迫锥部。 前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中扳杆的自由端螺设有一握套,握套内部具有
对应扳杆的螺槽,且操控杆于握套螺槽内具有一凸抵部,操控杆具有一穿出握套的按压部,
操控杆于凸抵部与扳杆端部间顶撑有一复位弹簧。 前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中扳杆盘具有一对应连动齿杆轴心的容槽,而 操控杆穿入容槽的一端具有一锥导部,而浮动杆穿入容槽内具有一推抵部,且扳杆盘容槽 内于锥导部与推抵部间夹设有一浮动球体。 前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中浮动杆于推抵部与连动齿杆间设有一复位弹簧。 前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中线性驱动件异于顶迫器另侧具一导杆。 前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中线性驱动件采用油压缸、气压缸或滚珠螺杆。 前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中检知元件采用机械式的微动开关、近接式的 磁控开关或光电开关。 借此,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顶迫器滑移动作能利用 线性驱动件平行动作,不仅可使动作更为顺畅、省力,同时不致产生磨耗的现象,而能提高 其定位性,且能提升加工的准确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进刀动源转换结构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进刀动源转换结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进刀动源转换结构于进行动源转换而顶迫器位移前的俯视 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进刀动源转换结构于操控杆复位而顶迫器位移的俯视动作 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进刀动源转换结构于操控杆复位而顶迫器位移的俯视动作 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进刀动源转换结构于主轴进给的侧视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进刀动源转换结构于主轴结束进给的侧视动作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进刀动源转换结构于顶迫器复位的俯视动作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壳体11连动齿杆12传动齿13连动蜗轮14外蜗轮齿15内卡齿16蜗杆17螺纹段18卡爪盘180枢销19卡爪190卡齿20顶迫器21钩槽22滑键23顶迫锥部24刻度盘25键槽30扳杆盘31容槽35扳杆36钩爪37握套370螺槽40主轴41联结板45调节螺杆46触片47检知元件50操控杆51凸抵部52按压部53复位弹簧54锥导部55浮动杆56推抵部57复位弹簧58浮动球体59触压部60检知元件70线性驱动件71伸杆72拨板75导杆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实用新型钻床的进刀动源转换结构的详细构成,请参看
图1、图2所示,其于一连动齿杆11上形成有可动作钻头主轴40的传动齿12,且连动齿杆11上枢设有一具外蜗轮齿14与内卡齿15的连动蜗轮13,而机头内另设有一由电动型驱动元件动作的蜗杆16,该蜗杆16具有可与连动蜗轮13外蜗轮齿14啮合的螺纹段17,再者连动齿杆11上固设有一表面具相对卡爪19的卡爪盘18,又连动齿杆11上滑设有对应卡爪19内缘的顶迫器20,顶迫器20具有一钩槽21,且顶迫器20具有对应卡爪盘18的顶迫锥部23,再者连动齿杆11端部锁设有一扳杆盘30,该扳杆盘30周缘设有至少一扳杆35,供选择性动作卡爪19卡掣或释放连动蜗轮13,使由驱动元件动作的蜗杆16能选择性通过连动齿杆11带动钻头主轴40,以上所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容不再赘述; 而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则仍请同时参照图2、图3所示,扳杆盘30锁设于连动齿杆11穿出的一端,且扳杆盘30具有一对应连动齿杆11轴心的容槽31,再者扳杆35锁设于扳杆盘30的周缘,且扳杆35的自由端螺设有一握套37,该握套37内部具有对应扳杆35的螺槽370,且扳杆35内滑设有一操控杆50,该操控杆50于握套37螺槽370内具有一凸抵部51,又操控杆50具有一穿出握套37的按压部52,且操控杆50于凸抵部51与扳杆35端部间顶撑有一复位弹簧53,使操控杆50的按压部52在正常状况下能向外凸出,再者操控杆50另端具有一穿入扳杆盘30容槽31的锥导部54 ; 又前述连动齿杆11的轴心滑设有一浮动杆55,该浮动杆55于对应扳杆盘30容槽31 —端具有一推抵部56,且浮动杆55推抵部56与连动齿杆11间设有一复位弹簧57,使浮动杆55在正常状况下向扳杆盘30 —侧复位,再者浮动杆55推抵部56与操控杆50锥导部54间夹设有一浮动球体58,使操控杆50与浮动杆55产生连动关系,又浮动杆55另端具有一穿出连动齿杆11的触压部59,且机头内设有一供浮动杆55的触压部59对应动作的检知元件60,供转换钻头主轴40的进刀动源,其中检知元件60可为机械式的微动开关、近接式的磁控开关或光电开关等; 再者,机头上于连动齿杆11一侧另设有一线性驱动件70,该线性驱动件70可为油压缸、气压缸或滚珠螺杆等,线性驱动件70具有一与顶迫器20位移线平行的伸杆71,且伸杆71上具有一拨板72,该拨板72 —端嵌卡于前述顶迫器20的钩槽21内,再者线性驱动件70异于顶迫器20另侧具有一导杆75,该拨板72异于顶迫器20另端滑设于该导杆75上,以确保拨板72带动顶迫器20移动的平稳; 且前述钻头主轴40底端具有一联结板41 ,联结板41上枢设有一与钻头主轴40平行的调节螺杆45,该调节螺杆45上螺设有一受限于机头的触片46,让使用者转动调节螺杆45时可改变触片46位置,再者机头上设有一对应触片46的检知元件47,以供使用者调整钻头主轴40的进给深度,该检知元件47可为机械式的微动开关、近接式的磁控开关或光电开关等; 借此,组构成一省力、且定位准确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运用,则如图4及图5所示,于操作上,当需要钻孔时,是由使用者利用扳杆35转动扳杆盘30带动连动齿杆11转动,此时由于顶迫器20与卡爪盘18的卡爪19呈分离状,故受驱动元件动作的蜗杆16与连动蜗轮13无法通过卡爪盘18同步带动连动齿杆ll,让使用者能以手动方式动作钻头主轴40快速接近工作物,而能节省进给时间;[0059] 而当钻头主轴40的钻头接近工作物表面时,使用者按压操控杆50穿出扳杆35的按压部52,使操控杆50能通过锥导部54推动浮动球体58去动作垂直的浮动杆55,当对应的检知元件60于检知该浮动杆55的触压部59后,即可动作该线性驱动件70的伸杆71縮收,而通过拨板72同步带动顶迫器20向卡爪盘18接近,进而使卡爪19向外张开并与连动蜗轮13相对啮合,使受驱动元件动作的蜗杆16能通过卡爪盘18带动连动齿杆11驱动钻头主轴40进给,而达到转换钻头主轴40进刀动源的目的,以提升进给的稳定性,且前述浮动杆55与操控杆50分别受复位弹簧5753作用而复位如图6所示,供下一循环的进给操作使用;[0060] 且如图7至图9所示,当钻头主轴40持续进给时,其可同步带动调节螺杆45上的触片46接近检知元件4如图7所示,一旦该检知元件47在检知触片46后如图8所示,即可动作前述线性驱动件70的伸杆71伸出,而带动顶迫器20远离卡爪盘18,使卡爪19与连动蜗轮13分离,进而让受驱动元件动作的蜗杆16无法带动连动齿杆ll,让钻头主轴40能受扳杆35或自动回转作用而快速复位,以节省时间。 通过上述的结构与动作可知,本实用新型可在进给及退回的空行程上,快速移动钻头主轴40,且在钻头主轴40钻削行程时,平稳的位移,达到省时及提升加工精准度的目的,且不会发生现有技术的磨耗问题,可提高其动源转换的定位性,故转换动作可更为顺畅、且省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权利要求一种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该钻床具有一可动作钻头主轴的连动齿杆,且连动齿杆上枢设有一连动蜗轮,而机头内另设有一由驱动元件动作的蜗杆,该蜗杆可动作连动蜗轮,再者连动齿杆上固设有一表面具相对卡爪的卡爪盘,连动齿杆上滑设有能选择性动作卡爪卡掣连动蜗轮的顶迫器,再者连动齿杆端部锁设有一扳杆盘,该扳杆盘周缘设有至少一扳杆,其特征在于该扳杆内滑设有一操控杆,且连动齿杆的轴心滑设有一与操控杆连动的浮动杆,该浮动杆具有一穿出连动齿杆的触压部,且机头内设有一供浮动杆的触压部对应动作的检知元件;再者机头上于连动齿杆一侧另设有一线性驱动件,该线性驱动件具有一与顶迫器位移线平行的伸杆,且伸杆上具有一能同步带动顶迫器的拨板;又钻头主轴底端具有一联结板,联结板上枢设有一与钻头主轴平行的调节螺杆,该调节螺杆上螺设有一受限于机头的触片,再者机头上设有一对应触片的检知元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迫器具有一钩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迫器具有对应 卡爪盘的顶迫锥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杆的自由端螺 设有一握套,握套内部具有对应扳杆的螺槽,且操控杆于握套螺槽内具有一凸抵部,操控杆 具有一穿出握套的按压部,操控杆于凸抵部与扳杆端部间顶撑有一复位弹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杆盘具有一对 应连动齿杆轴心的容槽,而操控杆穿入容槽的一端具有一锥导部,而浮动杆穿入容槽内具 有一推抵部,且扳杆盘容槽内于锥导部与推抵部间夹设有一浮动球体。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杆于推抵部 与连动齿杆间设有一复位弹簧。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件异于 顶迫器另侧具一导杆。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件 采用油压缸、气压缸或滚珠螺杆。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知元件采用机 械式的微动开关、近接式的磁控开关或光电开关。
专利摘要一种钻床进刀动源转换结构,该钻床有一可动作钻头主轴的连动齿杆,再者连动齿杆端部锁有一扳杆盘,扳杆盘周缘有至少一扳杆,扳杆内滑设有一操控杆,且连动齿杆的轴心滑设有一与操控杆连动的浮动杆,浮动杆有一穿出连动齿杆的触压部,且机头内有一供浮动杆的触压部对应动作的检知元件;机头上于连动齿杆一侧另设有一线性驱动件,线性驱动件有一与顶迫器位移线平行的伸杆,伸杆上有一能同步带动顶迫器的拨板;又钻头主轴底端有一联结板,联结板上枢设有一与钻头主轴平行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螺有一受限于机头的触片,再者机头上有一对应触片的检知元件。本实用新型能迅速、准确的操作,达到驱动轻便与省力,操作动作上不会产生任何磨耗。
文档编号B23B47/00GK201483021SQ200920165950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1日
发明者周凯文 申请人:良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