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带钢翘头的卫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074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带钢翘头的卫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生产中精轧立辊出口导卫装置,属轧钢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在窄带钢轧机生产过程中,粗轧中间坯控制为雪撬控制,即要求带头微翘,以防发 生生产设备事故。带头微翘轧件通过立辊轧机时,因其头部高于轧制线,平辊不易咬入,造 成堆钢事故频发。为减少堆钢事故,保证轧件顺利咬入平辊轧机,往往需要增设了一名专职 送钢操作人员,负责用铁棒将带钢头部压住送入平辊,促使平辊咬钢。此种操作方法,不仅 使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而且无形中增加了带钢的劳动成本。因此,为了实现防翘 自动化,保证平辊轧机的顺利咬钢,以减少生产设备事故、降低生产劳动成本、保证人身安 全,设计制作防翘头的导卫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因中间坯翘头导致平辊不 易咬入,造成堆钢事故的问题的防带钢翘头的卫板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带钢翘头的卫板装置,它由卫板、转动轴、转槽、压轴组成,卫板为长方形钢 板,倾斜向下放置,上端边缘与转动轴固定连接,转动轴水平安装在转槽中,转槽固定在轧 机横梁的前方,卫板的下端贴近辊面,与辊面有过钢间隙,压轴在卫板下端的上方,压轴两 端的轴套固定在辊道边板上。上述防带钢翘头的卫板装置,所述的卫板的下端向下弯折,弯折的部分与辊面平 行,弯折部分的最前端向上翘起。上述防带钢翘头的卫板装置,在卫板的上表面还有加强筋板,在转槽的前面还安 装有喷水管。采用本结构的防带钢翘头的卫板装置,过钢时卫板与转动轴抬起,压轴与卫板前 端共同作用对翘头钢板施加力,以使带钢头平直,保证了带钢顺利咬入平辊轧机,减少堆钢 事故,满足了生产需要。该卫板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减少了生产设备事故,保证了人身 安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标记如下卫板1、转动轴2、转槽3、轧机横梁4、压轴5、辊道边板6、筋板7、 喷水管8、带钢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卫板1的施力作用,使带头微翘带钢9保持平直运行。图中显示,卫板1上端固定在转动轴2上,转动轴2位于安装在轧机横梁4前面的 转槽3中。卫板1整体倾斜向下,下端弯折,有一段直线段,直线段与辊面间保有一定距离, 使带钢9头部紧贴卫板1运行,以达到平直效果。卫板1直线段前端呈微翘状态,从而减小 带钢9的运行阻力及卫板1的磨损,并可保证堆钢时倒钢操作的顺行,延长了卫板1的使用 寿命ο卫板1下端的上方安装压轴5,压轴5两端的轴套固定在辊道边板6上。 为防止卫板1受热变形,导致钢板开焊,卫板1上还设有筋板7及喷水管8,可保证 卫板1使用的可靠性。图中显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卫板1斜面倾角为32°,与辊面间距为 12mm,卫板1直线段顶端上翘为5°。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后,过钢时,卫板1顶端自由放置于焊接在轧机横梁4上的转 槽3中的转动轴2与卫板1 一起抬起,而固定在辊道边板6上的压轴5与卫板1共同作用对 翘头钢板施加力,以使带钢头平直,保证了带钢9顺利咬入平辊轧机,满足了生产需要。该 卫板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后,一年来未发生任何因带钢翘头而造成的 生产设备事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一种防带钢翘头的卫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卫板[1]、转动轴[2]、转槽[3]、压轴[5]组成,卫板[1]为长方形钢板,倾斜向下放置,上端边缘与转动轴[2]固定连接,转动轴[2]水平安装在转槽[3]中,转槽[3]固定在轧机横梁[4]的前方,卫板[1]的下端贴近辊面,与辊面有过钢间隙,压轴[5]在卫板[1]下端的上方,压轴[5]两端的轴套固定在辊道边板[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带钢翘头的卫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卫板[1]的下 端弯折,弯折的部分与辊面平行,弯折部分的最前端向上翘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带钢翘头的卫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卫板[1]的上表面 还有加强筋板[7],在转槽[3]的前面还安装有喷水管[8]。
专利摘要一种防带钢翘头的卫板装置,属轧钢设备技术领域,用以解决因中间坯翘头导致平辊不易咬入,造成堆钢事故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它由卫板、转动轴、转槽、压轴组成,卫板为长方形钢板,倾斜向下放置,上端边缘与转动轴固定连接,转动轴水平安装在转槽中,转槽固定在轧机横梁的前方,卫板的下端贴近辊面,与辊面有过钢间隙,压轴在卫板下端的上方,压轴两端的轴套固定在辊道边板上。采用本装置,过钢时卫板与转动轴抬起,压轴与卫板前端共同作用对翘头钢板施加力,以使带钢头平直,保证了带钢顺利咬入平辊轧机,减少堆钢事故,满足了生产需要。该卫板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减少了生产设备事故,保证了人身安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1B39/16GK201596681SQ20092025489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9日
发明者伦凤祥, 刘学敏, 师可新, 张爱利, 方来源, 李毅挺, 汤宝军, 王凤金, 陈秋良 申请人: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