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管线对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170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管线对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管线施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管线对口器。
背景技术
石油管线施工中,管线对口质量的高低是管线安装的重要环节,在管线施工过程中,一般是将两根管线先固定好,管线下面先用支撑物支撑,管线口对好位置,两人各扶好一边管线,电焊工在对管线焊接四个点,然后是在找正,合适后焊接上就行,如果焊接不正或没有扶好,再将焊好的点弄开重新找正在焊接,这样干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是耽误劳动力。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管线对口器,解决管线对口难的问题,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为管线安装提供了保证;另外能够快速对口,保证管线两个端面处于一个中心位置,解决了传统手工对口的弊端。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固定螺栓、管线扶正上半圈、转轴、管线扶正下半圈、活动卡扣组成,所述的管线扶正上半圈和管线扶正下半圈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在一起,另一侧通过活动卡扣活动连接,在管线扶正上半圈和管线扶正下半圈的圆周面分布多个固定螺栓。上述的管线扶正上半圈和管线扶正下半圈都是分别由两个半圆形钢圈和多个连接钢板固定连接组成,且在连接钢板设有多个螺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螺栓,保障管线在同一中心,通过调节螺栓, 使管线处在同一中心位置。管线对口质量的高低是管线安装的重要环节,装置能够快速对口,保证管线两个端面处于一个中心位置,解决了传统手工对口的弊端。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上图中调节螺栓1、管线扶正上半圈2、转轴3、管线扶正下半圈4、活动卡扣5、连接钢板6。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调节螺栓1、管线扶正上半圈2、转轴3、管线扶正下半圈4、活动卡扣5组成,所述的管线扶正上半圈2和管线扶正下半圈4的一侧通过转轴3连接在一起, 另一侧通过活动卡扣5活动连接,在管线扶正上半圈2和管线扶正下半圈4的圆周面分布四组调节螺栓1,共八个调节螺栓。其中,管线扶正上半圈2和管线扶正下半圈4都是分别由两个半圆形钢圈和连接钢板6固定连接组成,且在每个连接钢板6设有两个螺孔;当然,也可以直接由半圆形钢板制成,不限于用附图2中的方式来实现上述功能。通过调节螺栓,保障管线在同一中心位置。可以根据管线的粗细,通过四组八个2 调节螺栓调节松紧,调节螺栓顶端是加工成四方,便于扳手的使用,调节螺栓根据对接管线
3距离焊接在连接钢板上6,通过调节螺栓可以牢牢的将两端管线固定好;管线扶正圈可以解决管线在点焊过程中无法靠近的麻烦;活动卡扣5可以对正管线后,在将该装置分开后安装到需焊接的管线上;通过该装置的使用,我们在焊接管线时,在没有出现返工及管线不平的现象;焊接管线时,防止管线固定不稳,而造成的错位;不但能快速焊接好管线,而且能节省劳动力,最重要的是能保证质量,一次焊接成功。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管线对口器,其特征是主要由固定螺栓(1)、管线扶正上半圈(2)、转轴(3)、管线扶正下半圈(4)、活动卡扣(5)组成,所述的管线扶正上半圈(2)和管线扶正下半圈(4)的一侧通过转轴(3)连接在一起,另一侧通过活动卡扣(5)活动连接,在管线扶正上半圈(2)和管线扶正下半圈(4)的圆周面分布多个固定螺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线对口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管线扶正上半圈(2)和管线扶正下半圈(4)分别由两个半圆形钢圈和多个连接钢板(6)固定连接组成,且在连接钢板(6)设有多个螺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管线施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管线对口器。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固定螺栓、管线扶正上半圈、转轴、管线扶正下半圈、活动卡扣组成,所述的管线扶正上半圈和管线扶正下半圈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在一起,另一侧通过活动卡扣活动连接,在管线扶正上半圈和管线扶正下半圈的圆周面分布多个固定螺栓。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螺栓,保障管线在同一中心,通过调节螺栓,使管线处在同一中心位置。管线对口质量的高低是管线安装的重要环节,装置能够快速对口,保证管线两个端面处于一个中心位置,解决了传统手工对口的弊端。
文档编号B23K37/04GK202174381SQ20112021495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3日
发明者刘炜, 徐彩霞, 杨在庆, 杨涛, 杨述军, 王德奎 申请人:杨述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