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537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旋弹簧成型机的弹簧线材切断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切刀机构10、机台201、半圆芯轴301和半圆芯轴座302。整个切刀机构10固接在机台201上,而充当刀钻用的半圆芯轴301则安装在可移动的半圆芯轴座302上,此半圆芯轴座302可在机台201 上上下移动。其中,所述切刀机构10包括切刀凸轮101、切刀惰轮102、切刀惰轮滑块103、螺杆 104、螺帽105、切刀滑块106、切刀导板107、切刀座弹簧108和切刀109。所述切刀惰轮102 固定在切刀惰轮滑块103上,所述螺杆104用于调节切刀惰轮滑块103与切刀滑块106之间的间距,所述切刀109的刀刃指向半圆芯轴301,通过控制切刀凸轮101转动使切刀机构 10下降切断弹簧线材。在弹簧成型装置需要生产一种新外径的弹簧时,需要根据弹簧外径的大小设定切刀109的位置。如果要生产右旋弹簧,则其切断点在弹簧外径的正上方或其附近,此时,需先调整半圆芯轴座302将半圆芯轴301移动到线材的切断点邻近的下方,再调整螺杆104 的长度从而调节切刀滑块106与惰轮滑块103之间的距离,使切刀109的刀刃移到弹簧线材切断点上方的适当距离,约线径的0. 5倍到数倍的长度;如果生产左旋弹簧,则须使用半圆芯轴301下方的切刀机构(图中未示出),由下往上切。当半圆芯轴301移到线材切断点邻近的上方,再调整下方的切刀滑块(图中未示出)与惰轮滑块(图中未示出)之间的螺杆(图中未示出)长度,使下切刀的刀刃移到线材切断点的下方的0. 5倍到数倍线径的距离。但上述调节切刀滑块与惰轮滑块的间距的方式,必须通过手动方式去调整螺杆的长度,这种方式费时、费力,而且工作效率非常低,不能满足自动化操作的要求。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能通过数控方式自动调整切刀和半圆芯轴的位置,并能通过数控方式自动切断线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其中,包括机台前板、切刀座和至少一用于切断线材的切刀机构;所述切刀机构装设在切刀座上;所述机台前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切刀座装设在所述滑槽中。所述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其中,在所述切刀座上设置有半圆芯轴;所述切刀机构上装设有切刀,且切刀的刀刃指向所述半圆芯轴。[0011]所述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其中,所述切刀机构包括切刀凸轮、切刀惰轮、切刀滑块、切刀弹簧和两个切刀导板;所述切刀凸轮与切刀惰轮触接,所述切刀惰轮装设在切刀滑块上,所述切刀弹簧的一端与切刀滑块连接,另一端与切刀座连接,两个切刀导板分别位于切刀滑块的两侧。所述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其中,还包括机台后板和用于驱动切刀凸轮转动的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装设在机台后板上;所述切刀凸轮的转轴穿过所述机台前板,并通过万向接头与第一马达连接。所述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驱动切刀凸轮转动的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装设在切刀座上,所述第一马达与切刀凸轮的转轴连接。所述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驱动切刀座滑动的第二马达和切刀座升降螺杆,所述第二马达的转轴与切刀座升降螺杆连接。所述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马达固定在机台前板的背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省去了整个用于调节切刀凸轮与切刀滑块的间距的调整机构(包含惰轮滑块、调整间距的螺杆和调整间距的螺帽),将切刀机构装设在切刀座上,通过在机台前板上开设滑槽,并将切刀座装设在滑槽中,使整个切刀座可沿滑槽方向滑动,然而这种结构可通过数控方式实现切刀位置和半圆芯轴位置的自动调节,切刀凸轮也可通过数控方式控制其转动推动切刀切断线材。本实用新型通过数控方式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该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整个切刀凸轮与切刀滑块的间距的调整机构,其机构紧凑,设备的成本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包括机台前板 11、用于切断线材的切刀机构20和切刀座41。其中,在所述机台前板11上开设有滑槽12, 所述切刀座41装设在所述滑槽12中,使整个切刀座41可沿滑槽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刀座41上装设有用于卷绕弹簧的半圆芯轴30,所述切刀机构 20上装设有切刀21,并且该切刀21的刀刃指向半圆芯轴30,通过控制该切刀21下移切断弹簧线材。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半圆芯轴30和切刀机构20均装设在切刀座41上,从而该半圆芯轴30和切刀机构20可随切刀座41上升或者下降。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半圆芯轴30位于切刀21的下方,并且在切刀座41上开设有一孔洞四,所述半圆芯轴30插入该孔洞四中,并通过螺丝(图中未标出)将其固定在切刀座41上。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切刀机构20包括切刀凸轮22、切刀惰轮23、切刀滑块24、切刀座弹簧25和两个切刀导板26。所述切刀凸轮22为一偏心轮,其与切刀惰轮23触接,所述切刀惰轮23装设在切刀滑块M上,该切刀滑块M移动的方向与切刀座41移动的方向相同。所述切刀座弹簧25的一端固接在切刀滑块M上,另一端固接在切刀座41上,通过切刀凸轮22转动使切刀惰轮23下移(即使切刀滑块M下移),从而推动切刀21下降执行切线动作,在切线的过程中,切刀座弹簧25被拉伸,切线完成后利用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使切刀21随切刀滑块M —起恢复到原位。本实施列中,两个切刀导板沈分别位于切刀滑块M的左右两侧,用于控制切刀滑块M的升降方向,该切刀导板26可直接固定在切刀座41上,也可固定在机台前板11上。请一并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还包括机台后板13和第一马达31,该第一马达31为数控马达,其装设在机台后板13上。所述切刀凸轮22的转轴221穿过所述机台前板11,并伸出机台前板11外侧,所述第一马达31的转轴通过一万向接头32与切刀凸轮22的转轴221连接。所述第一马达31为切刀的动力源, 通过该第一马达31驱动切刀凸轮22转动,从而推动切刀21下移。在其它实施例中,该第一马达31可直接装设在切刀座41上,并且第一马达31的转轴与切刀凸轮22的转轴221连接,这样可省去万向接头32,从而节省线材切断装置的成本。请继续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切刀座41滑动的第二马达33、切刀座升降螺杆34和切刀座升降螺帽35,所述第二马达33的转轴与切刀座升降螺杆34连接,所述切刀座升降螺帽35固定在切刀座41的背面上。其中,所述第二马达33为切刀座41的动力源,通过该第二马达33驱动切刀座升降螺杆转动,调节切刀座升降螺帽35与第二马达33之间的距离,来调节切刀座41上升或者下降,从而控制切刀机构20和半圆芯轴30上升或者下降。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切刀机构20为两个,且两个切刀机构20相对设置,从图2的视角来看,一个切刀机构20位于半圆芯轴30的上方,一个切刀机构20位于半圆芯轴30的下方。其上方的切刀机构20向下移动执行切线动作,用于生产右旋弹簧时切断弹簧线材,下方的切刀机构20向上移动执行切线动作,用于生产左旋弹簧时切断弹簧线材。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弹簧线材51通过两个送线轮52输至半圆芯轴30处通过卷簧机构(图中未示出) 将弹簧线材卷绕成弹簧,当弹簧的长度达到预定长度时,启动第一马达31控制切刀凸轮22 转动,使切刀惰轮23向下移动,从而推动切刀21执行切线动作。当需要生产新外径的弹簧时,通过第二马达33控制切刀座41在机台前板11上滑动,从而控制切刀机构20和半圆芯轴30上升或者下降。应当说明的是因弹簧外径或线径尺寸的不同,切刀21与半圆芯轴30之间的距离是否要有一些差异,而因这个差异影响切刀21切断弹簧线材的结果并不明显,在很多一般的应用上是可接受的,因此在生产时,只需使切刀21和半圆芯轴30同时升降即可,这样切刀21和半圆芯轴30可以共同安装在切刀座41上而只用一个马达控制切刀21和半圆芯轴 30同时上升或下降,从而省去了一个马达的成本。至于在哪些情况下,需另用独立的半圆芯轴座来调整半圆芯轴30则不在本实用新型讨论范围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省去了整个用于调节切刀凸轮与切刀滑块的间距的调整机构,将切刀机构装设在切刀座上,通过在机台前板上开设滑槽,并将切刀座装设在滑槽中,使整个切刀座可沿滑槽方向滑动,然而这种结构可通过数控方式实现切刀位置和半圆芯轴位置的自动调节,切刀凸轮也可通过数控方式控制其转动推动切刀切断线材。本实用新型通过数控方式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并且该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整个切刀凸轮与切刀滑块的间距的调整机构,其机构紧凑,设备的成本低。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前板、切刀座和至少一用于切断线材的切刀机构;所述切刀机构装设在切刀座上;所述机台前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切刀座装设在所述滑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刀座上设置有半圆芯轴;所述切刀机构上装设有切刀,且切刀的刀刃指向所述半圆芯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机构包括切刀凸轮、切刀惰轮、切刀滑块、切刀弹簧和两个切刀导板;所述切刀凸轮与切刀惰轮触接,所述切刀惰轮装设在切刀滑块上,所述切刀弹簧的一端与切刀滑块连接,另一端与切刀座连接,两个切刀导板分别位于切刀滑块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台后板和用于驱动切刀凸轮转动的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装设在机台后板上;所述切刀凸轮的转轴穿过所述机台前板,并通过万向接头与第一马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切刀凸轮转动的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装设在切刀座上,所述第一马达与切刀凸轮的转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切刀座滑动的第二马达和切刀座升降螺杆,所述第二马达的转轴与切刀座升降螺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马达固定在机台前板的背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包括机台前板、切刀座和至少一用于切断线材的切刀机构;所述切刀机构装设在切刀座上;所述机台前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切刀座装设在所述滑槽中。本实用新型通过数控方式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该弹簧成型机的线材切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整个切刀凸轮与切刀滑块的间距的调整机构,其机构紧凑,设备的成本低。
文档编号B21F35/00GK202192182SQ201120273629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林炳南 申请人:林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