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对刀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266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控车床对刀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附件,尤其是一种经济型数控车床的对刀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要实现自动加工,就必须进行刀具补偿值测量,补偿值可采用对刀仪测量,目前数控车床对刀仪有两种,一种是数控车床厂家配备对刀仪,该对刀仪成本太高,一般只有全功能数控车才配备;还有一种是利用机电一体化的车床对刀仪。对于很多经济型数控车床目前则没有配备对刀仪,往往采用试切方法对刀,缺点是效率低,对工件有破坏。CN92234261. X公开了一种经济型数控车床手动对刀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组与机床主轴保持固定位置关系的、与机床绝缘的弹性触头和一个对刀显示装置,弹性触头安装在 对刀装置的本体上,其端面构成对刀基准面,共有四个弹性触头,分别对刀具的中心高、距车床主轴的径向距离X和距车床夹盘端面的距离Z。该装置虽然可以同时完成刀具在工件轴向和径向位置的检测,但其本体是一个不规则的阶梯状结构复杂;套筒、电池、限流电阻、显示器和本体构成的有源支路稳定性不能得到保证;触头安装的位置精度比较高,使用不方便。所以推广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原理简单、易使用、稳定性好、精度高、成本低的能同时完成刀具在工件轴向和径向位置检测的机械式对刀仪。刀具的位置补偿是指车床实际车刀刀尖位置与编程刀位点位置即工件轮廓存在差值时,可通过刀具补偿值设定,使刀具位置在径向、轴向方向加以补偿。加工前需要对刀具轴向和径向偏移量进行修正,即进行刀具位置补偿。补偿方法是在程序中事先给定各刀具及其刀具补偿号,按实际需要将每把刀补号中的轴向、径向刀补值(即刀尖离开刀具基准点的轴向、径向距离)输入数控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车床对刀仪包括外壳体、百分表、第一弹簧、下端为锥面的轴向滑动轴,其中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上部设有台阶,所述轴向滑动轴通过间隙配合内装于外壳体的台阶内,轴向滑动轴的轴肩与外壳体的接触面之间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百分表在径向位置固定联接于外壳体的中部,所述百分表的活动端伸入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对刀仪还包括通过间隙配合径向安装于外壳体中下部的径向滑动轴;径向滑动轴左侧轴肩与外壳体的接触面之间设置第二弹簧;所述百分表的活动端还固定联接一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联接轴向接触销和径向接触销,所述轴向接触销和径向接触销分别与轴向滑动轴的下端锥面和径向滑动轴的右侧的轴肩相接触;所述轴向滑动轴和径向滑动轴尾部分别设有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壳体的台阶的轴肩上表面上设有第一沉孔和第三沉孔;外壳体的径向台阶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沉孔和第四沉孔;外壳体底部固定联接一盖板。所述第一限位装置为第一卡簧和轴向滑动轴上的卡槽组成;第二限位装置为第二卡簧和轴向滑动轴和径向滑动轴上的卡槽组成。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置于所述第三沉孔和第四沉孔内。所述轴向滑动轴和径向滑动轴截面为T形,在所述轴向滑动轴的T形轴肩上设有第五沉孔,在所述径向滑动轴的T形轴肩上设有第六沉孔。所述第一沉孔和第五沉孔之间插有第一防转销,所述第六沉孔和第二沉孔之间插有第二防转销。百分表由第一螺钉固定联接于的外壳体中部的径向位置;固定板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联接在百分表的活动端。径向接触销的右端固定联接一导向销,所述导向销在外壳体的导向孔内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方案后相对与机电一体化对刀仪,工作原理简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精度可达O. 01mm,又降低生产使用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位置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B-B位置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对刀状态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联接轴结构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调零块结构图;图中1.盖板、2.径向滑动轴、3.第一限位装置、4.第一防转销、5.轴向滑动轴、
6.第一弹簧、7.外壳体、8.轴向接触销、9.第一螺钉、10.固定板、11.百分表、12.第二螺钉、13.导向销、14.径向接触销、15.第二限位装置、16.第二弹簧、17.第二防转销、18.第一沉孔、19.第六沉孔、20.第三沉孔、21.第二沉孔、22.第四沉孔、23.第五沉孔、31.车床主轴、32.联接轴、33.对刀仪、34.连接轴、35.调零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图I至图5所不,一种对刀仪33,包括外壳体7、百分表11、第一弹簧6、下端为锥面的轴向滑动轴5,其中所述外壳体7的内表面上部设有台阶,所述轴向滑动轴5通过间隙配合内装于外壳体7的台阶内,轴向滑动轴5的轴肩与外壳体7的接触面之间设置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始终处于受压状态;所述百分表11固定联接于外壳体7中部的径向位置,所述百分表11的活动端伸入外壳体7的内部;所述对刀仪还包括通过间隙配合径向安装于外壳体7中下部的径向滑动轴2 ;径向滑动轴2左侧轴肩与外壳体7的接触面之间设置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始终处于受压状态;所述百分表11的活动端还固定联接一固定板10 ;固定板10上固定联接轴向接触销8和径向接触销14,所述轴向接触销8和径向接触销14分别与轴向滑动轴5的下端锥面和径向滑动轴2的右侧的轴肩相接触;当轴向滑动轴5向下移动时,轴向滑动轴5下端的锥面推动轴向接触销8向右移动,此时百分表11显示出轴向滑动轴5向下移动移动的距离;当径向滑动轴2向右移动时,径向滑动轴2的右轴肩推动径向接触销14向右移动,此时百分表11显示出径向滑动轴5向右移动移动的距离;所述轴向滑动轴5和径向滑动轴2尾部分别设有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15,当施加在轴向滑动轴5和径向滑动轴2上的力消失时,轴向滑动轴5受到第一弹簧6弹力作用向上移动至第一限位装置3处,径向滑动轴2受到第二弹簧16的弹力作用向左移动至第二限位装置15处。如图3至图4所示,外壳体7的台阶的轴肩上表面上设有第一沉孔18和第三沉孔20,外壳体7的径向台阶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沉孔21和第四沉孔22 ;第一沉孔18和第二沉孔21分别用来放置第一防转销4和第二防转销17。如图3至图4所示,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15均为卡簧和轴向滑动轴5和径向滑动轴2上的卡槽组成。外壳体7作为对刀仪的基体,轴向滑动轴5与外壳体7通过轴与孔间隙配合,可以实现移动,推动轴向接触销8,通过百分表11显示出移动量,由第一弹簧6复位其移动,第一限位装置3进行对其回弹限位;同样径向滑动轴2与外壳体7通·过轴与孔间隙配合,可以实现移动,推动径向接触销14,通过百分表11显示出移动量。由第二弹簧16复位其移动,第二限位装置15进行回弹限位。如图3至图4所示,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16分别置于所述第三沉孔20和第四沉孔22内。如图3至图4所示,轴向滑动轴5和径向滑动轴2截面为T形,在所述轴向滑动轴5的T形轴肩上设有第五沉孔23,在所述径向滑动轴2的T形轴肩上设有第六沉孔19。如图3至图4所示,第一沉孔18和第五沉孔23之间插有第一防转销4,所述第六沉孔19和第二沉孔21之间插有第二防转销17,可以用来避免轴向滑动轴5和径向滑动轴的转动。如图3所示,第一螺钉9将百分表11固定联接于的外壳体7中部的径向位置,拧松第一螺钉9后,可以调整百分表11在外壳体7的径向位置;固定板10通过第二螺钉12固定联接在百分表11的活动端。如图3所示,径向接触销14的右端固定联接一导向销13,所述导向销13在外壳体7的导向孔内移动,增加了径向接触销14和轴向接触销8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I和图7所示,通过连接轴34 —端联接对刀仪33,另一端联接机床主轴31,以实现同轴装配。利用调零块35分别进行轴向和径向的调零,方法如下以对刀仪33的右端面把轴向滑动轴5压入外壳体中后,调节百分表11,完成轴向的调零;以对刀仪33径向外圆曲面把径向滑动轴2压入外壳体7内,调节百分表11,完成径向调零。最后可测量车刀轴向和径向的刀具补偿值。其测量方法是①轴向通过移动Z轴,使车刀刀尖与轴向滑动轴5接触后,刀尖Z移动使得轴向滑动轴5运动,推动轴向接触销8移动,从而推动百分表11运动至零,即可设定轴向相对补偿值;车刀轴向后退离开,弹簧把轴向滑动轴5弹回原位;可进行下把刀测量;②径向通过移动X轴,使车刀刀尖与径向滑动轴2接触后,刀尖X移动使得X向滑动轴运动,推动径向接触销14移动,从而推动表分表11运动至零,即可设定X向相对补偿值;车刀X向后退离开,弹簧把X向滑动轴弹回原位;可进行下把刀测量。以上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 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说明书后可以对以前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车床对刀仪,包括外壳体(7)、百分表(11)、第一弹簧(6)、下端为锥面的轴向滑动轴(5),其中所述外壳体(7)的内表面上部设有台阶,所述轴向滑动轴(5)通过间隙配合内装于外壳体(7)的台阶内,轴向滑动轴(5)的轴肩与外壳体(7)的接触面之间设置第一弹簧(6);所述百分表(11)固定联接于外壳体(7)中部的径向位置,所述百分表(11)的活动端伸入外壳体(7)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刀仪还包括通过间隙配合径向安装于外壳体(7)中下部的径向滑动轴(2);径向滑动轴(2)左侧轴肩与外壳体(7)的接触面之间设置第二弹簧(16);所述百分表(11)的活动端还固定联接一固定板(10);固定板(10)上固定联接轴向接触销(8)和径向接触销(14),所述轴向接触销(8)和径向接触销(14)分别与轴向滑动轴(5)的下端锥面和径向滑动轴(2)的右侧的轴肩相接触;所述轴向滑动轴(5)和径向滑动轴(2)尾部分别设有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1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控车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7)的台阶的轴肩 上表面上设有第一沉孔(18)和第三沉孔(20);外壳体(7)的径向台阶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沉孔(21)和第四沉孔(22);外壳体(7)底部固定联接一盖板(I)。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控车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限位装置(3)为第一卡簧和轴向滑动轴(5)上的卡槽组成;第二限位装置(15)为第二卡簧和轴向滑动轴(5)和径向滑动轴(2 )上的卡槽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数控车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16)分别置于所述第三沉孔(20)和第四沉孔(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控车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滑动轴(5)和径向滑动轴(2)截面为T形,在所述轴向滑动轴(5)的T形轴肩上设有第五沉孔(23),在所述径向滑动轴(2)的T形轴肩上设有第六沉孔(19)。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控车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7)的台阶的轴肩上表面上设有第一沉孔(18)和第三沉孔(20);外壳体(7)的径向台阶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沉孔(21)和第四沉孔(22);外壳体(7)底部固定联接一盖板(I);所述的轴向滑动轴(5)和径向滑动轴(2)截面为T形,在所述轴向滑动轴(5)的T形轴肩上设有第五沉孔(23),在所述径向滑动轴(2)的T形轴肩上设有第六沉孔(19);所述的第一沉孔(18)和第五沉孔(23)之间插有第一防转销(4),所述第六沉孔(19)和第二沉孔(21)之间插有第二防转销(17)。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控车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百分表(11)由第一螺钉(9)固定联接于的外壳体(7)中部的径向位置;固定板(10)通过第二螺钉(12)固定联接在百分表(11)的活动端。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控车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接触销(14)的右端固定联接一导向销(13),所述导向销(13)在外壳体(7)的导向孔内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车床对刀仪,包括外壳体7、百分表11及通过间隙配合内装于外壳体7内的轴向滑动轴5,通过间隙配合径向安装于外壳体7中下部的径向滑动轴2;百分表11固定联接于外壳体7中部的径向位置,其活动端伸入外壳体7的内部,其活动端还固定联接一固定板10,固定板10上固定联接轴向接触销8和径向接触销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理简单、易使用、稳定性好、精度高、成本低的能同时完成刀具在工件轴向和径向位置检测的机械式对刀仪。
文档编号B23B25/06GK202606892SQ20112041566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吴新腾 申请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