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孔反面倒角加工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133阅读:20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孔反面倒角加工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孔进行加工的刀具,尤其涉及一种通孔反面倒角加工刀具。
技术背景 曲轴法兰端周向开有螺纹孔,钻螺纹底孔钻头钻出时,在钻出侧会留下大量毛刺,由于曲轴平衡块限制,无法用普通倒角刀从钻头钻出侧去除毛刺。在目前加工通孔反面倒角时,需在加工中心,通过刀尖定位、让刀后,使刀具进入孔内,然后进行加工,其加工过程繁琐,且必须使用具备让刀功能的机床。且上述加工方式对加工设备要求较为严格,稍有偏差就有可能造成撞刀事故,其成本投入较高,且在换刀过程中,易出现刀尖方向装错问题,发生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安全、制作成本低的通孔反面倒角加工刀具,其结构简单,且无需让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通孔反面倒角加工刀具,包括刀杆、与刀杆下方的连接部连接的切削部,连接部与切削部转动相连,所述的切削部相对连接部转动过程中,具有相对于连接部展开、以对通孔反面倒角进行切削加工的第一状态,具有与连接部合拢、与连接部形成贯穿通孔的整体的第二状态。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使刀具在第二状态时通过通孔后,使刀具在第一状态对通孔反面倒角进行加工,节省了让刀工序,提高了加工安全性。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于第二状态,所述的切削部与连接部形成的整体形状为圆柱形。将整体设置成圆柱形,可提高整体的强度,且便于加工。作为对上述方式的切削部结构的具体限定,切削部包括切削本体、固定在切削本体上的韧片、与切削本体一侧固连的转轴,所述的转轴可转动的嵌入连接在连接部内。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转轴的顶部设有外突的、顶置于连接部的安装锥孔内的连接锥体,转轴的底部设有供顶丝探入的顶丝孔,在连接部上设有与顶丝孔对应的、供顶丝通过的顶丝安装孔。通过顶丝形式安装,可对转轴与连接部之间的相对紧密度进行调整,以使切削部相对连接部转动的灵活性进行实时调节。作为对上述方式的进一步限定,连接锥体的锥面夹角为60°。综上所述,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减少了让刀工序,避免了撞刀事故的发生,防止了在换刀过程中易出现的刀尖方向装错问题的发生,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切削部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中I、刀杆;11、连接部;12、安装锥孔;13、顶丝安装孔;2、切削部;21、切削本体;22、韧片;23、转轴;24、连接锥体;25、顶丝孔;3、顶丝;4、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通孔反面倒角加工刀具,其整体结构上,包括圆柱形的刀杆I、切削部2,在刀杆I下方设有连接部11,切削部2转动连接设置在连接部11上,在切削部2相对连接部11转动过程中,切削部2具有相对于连接部11展开、以对通孔反面倒角进行切削加工的第一状态,具有与连接部11合拢、与连接部11形成贯穿通孔的圆柱形整体的第二状态。由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切削部2包括切削本体21、作为切削加工部件的韧 片22、与切削本体21 —侧固连的转轴23,其中,韧片22通过紧固螺钉4压紧在切削本体21上,转轴23的顶部设有外突的、顶置于连接部11的安装锥孔12内的连接锥体24,连接锥体24的锥面夹角α为60°,转轴23的底部设有供顶丝3探入的顶丝孔25,在连接部11上设有与顶丝孔25对应的、供顶丝3通过的顶丝安装孔13。该结构的设置,使得转轴23的顶部的连接锥体24顶置在安装锥孔12内,而转轴23的底部的顶丝孔25,则通过穿过顶丝安装孔13的顶丝3进行顶置,需要指出的是,为确保转轴23相对连接部11的转动,顶丝3与转轴23的顶丝孔25之间要留出一定余量,以确保转轴23不会受到沿轴向的抑制压紧力而不能相对连接部11转动,也就是说,顶丝3对转轴23只起到轴向限位作用,只要确保转轴23的连接锥体24不会脱离安装锥孔12即可。在使用时,以图I所示状态下的结构为例,于图I俯视状态下,逆时针转动刀杆1,使切削部2与连接部11合拢为一个圆柱形整体,此时,切削部2处于第二状态,且该圆柱形整体可贯穿待加工的通孔;刀杆I下行,使圆柱形整体贯通待加工的通孔,于图I俯视状态下,顺时针转动刀杆1,此时,切削部2相对连接部11打开,使切削部2处于第一状态,刀杆I顺时针转动的同时,向上缓慢进给,通过韧片22对通孔反面倒角进行加工,待加工完成后,刀杆I向下移动;逆时针转动刀杆1,使切削部2处于第二状态时,将切削部2与连接部11由通孔退出。
权利要求1.一种通孔反面倒角加工刀具,包括刀杆(I)、与刀杆(I)下方的连接部(11)连接的切削部(2),其特征在于连接部(11)与切削部(2)转动相连,所述的切削部(2)相对连接部(11)转动过程中,具有相对于连接部(11)展开、以对通孔反面倒角进行切削加工的第一状态,具有与连接部(11)合拢、与连接部(11)形成贯穿通孔的整体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孔反面倒角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于第二状态,所述的切削部(2 )与连接部(11)形成的整体形状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通孔反面倒角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切削部(2)包括切削本体(21)、固定在切削本体(21)上的韧片(22 )、与切削本体(21) —侧固连的转轴(23 ),所述的转轴(23 )可转动的嵌入连接在连接部(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孔反面倒角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转轴(23)的顶部设有外突的、顶置于连接部(11)的安装锥孔(12)内的连接锥体(24),转轴(23)的底部设有供顶丝(3)探入的顶丝孔(25),在连接部(11)上设有与顶丝孔(25)对应的、供顶丝(3)通过的 顶丝安装孔(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孔反面倒角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连接锥体(24)的锥面夹角为6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孔进行加工的刀具,尤其涉及一种通孔反面倒角加工刀具。其包括刀杆(1)、与刀杆(1)下方的连接部(11)连接的切削部(2),连接部(11)与切削部(2)转动相连,所述的切削部(2)相对连接部(11)转动过程中,具有相对于连接部(11)展开、以对通孔反面倒角进行切削加工的第一状态,具有与连接部(11)合拢、与连接部(11)形成贯穿通孔的整体的第二状态。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减少了让刀工序,避免了撞刀事故的发生,防止了在换刀过程中易出现的刀尖方向装错问题的发生,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文档编号B23B27/00GK202479524SQ201120562040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张玉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