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变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149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口变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口变位机。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技术发展,工业自动化水平有了长足进步,结构件的焊接工作中机器人工作站的使用也越来越为广泛,并且,配合工业机器人焊接的变位机也呈井喷式发展。目前,长管件变位机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如下两种装夹方式一种方式,为传统的机床三爪卡盘一端端面卡紧另一端顶紧的方式实现变位转动。但是,这种方案有个缺陷,就是工件上料只能是将长管件从变位机的水平方向上或者是轴向方向上上下料,这需要将变位机主动及从动机构布置的相对距离较远,这样变位机构 所占地面积很大影响企业生产线布局,且从端面伸入,这对于超长管件或者是巨型管件装夹及其不方便。另一种方式,为流行的开口式装夹方式,如图I所示,由弧形块I、滚筒2、轴向定位块3、动力源4、以及工件5组成,这种方案径向采用了滚筒2进行定位,轴向采用了压块加滚子定位的轴向定位块3,下端的动力源4采用齿轮传动。然而,这种装夹方式存在这样的问题I)滚筒2难以对工件进行精确的径向定位,即弧形块I回转中心与滚筒2确定的中心的同轴度很差,就目前看仅能起到上下支撑的作用;2)轴向采用轴向定位块3及滚子定位,但采用这种方式轴向也难以精确限位,且轴向受力易倒伏;3)这种结构难以实现360度转动,仅能实现工件在小范围内摆动,如图I所示。因此,现有装夹方式存在的装夹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开口变位机,能够实现变位机开口处上下料以及实现工件回转中心与工装回转中心同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口变位机,所述开口变位机包括主动机构,设置有支撑并定位工件的第一执行机构和用于旋转工件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执行机构上方设置有开口并和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和传动机构连接;从动机构,设置有支撑所述工件的第二执行机构,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上方设置有开口。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用于承载工件的承载机构及调节机构;其中,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轴承外圈可相对转动;所述承载机构嵌设于所述轴承内圈的口内,所述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承载机构连接。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执行机构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承载机构分别连接;和/或,所述轴承内圈和传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轴承外圈通过可转动连接件实现可相对转动;其中,所述可转动连接件包括圆柱滚珠,分布设置于所述轴承外圈的弧形凹槽内;保持架,设置于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轴承内圈之间,并用于固定所述圆柱滚珠的位置,使所述圆柱滚珠在原地转动;挡圈,嵌设于所述轴承外圈的卡槽内,并用于所述轴承内圈的轴向定位;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轴承外圈开口处两端的卡槽内。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所述承载机构为V型块;和/或,所述轴承外圈还配置有底座。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可调螺杆、及与所述升降可调螺杆相配合的导向杆;其中,所述升降可调螺杆、导向杆分别与所述承载机构及所述轴承内圈嵌设连接,且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轴承内圈上,另一端在所述承载机构的圆孔中自由滑动。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弧形齿轮,其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内圈连接的连接套;小齿轮组,与所述弧形齿轮相配合;大齿轮组,与所述小齿轮组相配合;伺服电机,设置有减速器,所述伺服电机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小齿轮组来驱动所述大齿轮组。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所述小齿轮组包括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第三小齿轮、第四小齿轮及第五小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二小齿轮分别与所述弧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小齿轮、所述第四小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二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五小齿轮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所述大齿轮组包括第一大齿轮及第二大齿轮;所述第一大齿轮与所述第三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大齿轮与所述第四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大齿轮、所述第二大齿轮均与所述第五小齿轮连接;其中,所述弧形齿轮中心与所述第一小齿轮中心、所述第二小齿轮中心的连线组成的第一夹角α,大于所述弧形齿轮中心与所述第三小齿轮中心、所述第四小齿轮中心的连线组成的第二夹角β。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所述主动机构还包括夹紧机构,与所述承载机构连接。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压紧块、第二压紧块、左旋丝杠、右旋丝杠及电机;其中,所述第一压紧块通过第一螺套与所述左旋丝杠连接;所述第二压紧块通过第二螺套与所述右旋丝杠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小齿轮连接于和所述右旋丝杠连接的大齿轮,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左旋丝杠及所述右旋丝杠转动,所述第一螺套、第二螺套分别沿着所述左旋丝杠及所述右旋丝杠聚中夹紧工件。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螺套套接于所述左旋丝杠,所述第二螺套套接于所述右旋丝杠;所述左旋丝杠及所述右旋丝杠位于滑槽中,所述滑槽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右旋丝杠透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大齿轮连接。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所述从动机构也包括所述夹紧机构;和/或所述从动机构的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与所述第一执行机构结构相同。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所述承载机构中与所承载的工件相接触处设置有电控永磁夹具。进一步地,上述装置中,所述从动机构的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与所述第一执行机构结构相同。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能够实现在开口变位机的开口处上下料,并能够实现工件回转中心与工装回转中心同轴,以及360度高精度传动及转动,还能够实现快速夹紧。本发明开口变位机的执行机构中,开口轴承的结构既有轴承的高精度转动能力,也能满足开口处放置工件的结构要求。同时,V型块可通过螺杆调节升降高度,可适应不同规格的管件的夹取。 本发明开口变位机的传动机构中,双齿轮啮合,保证了开口处实现360度转动,且传动平稳,结构紧凑。本发明开口变位机的夹紧机构,整体机构固定在内圈上,能与工件同时转动,能很好保证在变位机工作中的定位夹紧,且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控制。此外,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开口变位机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本发明的开 口变位机整体外观,整洁流畅。总体来讲,本发明提出的开口变位机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而且方便维护,还提高了装夹速度和方便度,同时也减少了变位机安装面积节约了厂房规划用地,降低了成本。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现有技术中管件装夹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开口变位机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开口变位机实施例中执行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开口变位机实施例中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开口变位机实施例中齿轮分布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开口变位机实施例中夹紧机构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开口变位机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开口变位机可替换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 弧形块2 滚筒3 轴向定位块4 动力源5 工件101焊接机器人102 工件103主动机构104从动机构10第一执行机构11轴承外圈14轴承内圈
15挡圈16密封件17V 型块18升降可调螺杆100底座20传动机构21弧形齿轮22小齿轮组23大齿轮组24减速器25伺服电机26连接套30夹紧机构31a第一压紧块31b第二压紧块32a第一螺套32b第二螺套33a左旋丝杠33b右旋丝杠34大齿轮35小齿轮36电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通过设计一种变异开口轴承高精度转动,提供一种开口式轴承结构,以实现变位机开口处上下料,通过计算确定双齿轮同时啮合传动,实现开口变位机360度转动的功能,电机带动丝杠转动实现了快速夹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在一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开口变位机,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开口变位机包括主动机构和从动机构。其中,所述主动机构,设置有支撑并定位工件的第一执行机构10和用于旋转工件的传动机构20,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0上方设置有开口,并且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0和传动机构20连接。所述从动机构,设置有支撑所述工件的第二执行机构,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上方设置有开口。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0包括轴承外圈11、轴承内圈
14、承载机构及调节机构。其中,所述轴承内圈14与所述轴承外圈11可相对转动,所述轴承内圈14连接传动机构20并跟随传动机构20的转动而转动;所述承载机构嵌设于所述轴承内圈14的口内,所述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轴承内圈14和所述承载机构连接,并通过升降可调螺杆18调整闻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承载机构用于承载工件。如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内圈14与所述轴承外圈11通过可转动连接件连接。所述可转动连接件包括保持架、圆柱滚珠、挡圈15、密封件16、底座100。其中所述保持架设置于所述轴承外圈11与所述轴承内圈14之间;所述圆柱滚珠分布设置于轴承外圈(11)的弧形凹槽内;所述密封件16设置于所述轴承外圈11开口处两端的卡槽内;所述挡圈15嵌在所述轴承外圈11上卡槽内;所述底座100与所述轴承外圈11固定连接。
与上述实施例可替换的是,所述开口变位机的执行机构和传动机构可使用开口式变异回转支承结构,内圈轴承固定,外圈轴承齿轮哨合传动机构,这样,开口变位机的结构更夹紧凑,方便布局。优选的是,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机构可为V型块17,这里可参照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0为负责执行变位转动功能的主体部分,区别于其他定位方式其回转中心定位精确度是靠轴承的同轴度精度保证的。例如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0可包括1个轴承外圈11、13个圆柱滚珠、I个保持架、I个轴承内圈14、1个挡圈
15、2个密封件16、1个V型块17、1对升降可调螺杆18、2个导向杆以及I个底座100。其中,圆柱滚珠均匀分布于轴承外圈11的弧形凹槽内,且通过保持架固定圆柱滚珠的位置,使圆柱滚珠在原地转动;挡圈15嵌设在轴承外圈11卡槽内,以用于轴承内圈14的轴向定位;密封件16安置于轴承外圈11开口处两端的卡槽内;V型块17嵌在内圈14、弧形外圈11的口内,所述V型块17距离旋转中心的距离(高度)可通过升降可调螺杆18进行调节,所述轴承外圈11固定于底座100上,所述轴承内圈14带动V型块17转动。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进一步包括升降可调螺杆18、及与所述升降可调螺杆18相配合的导向杆。其中,所述升降可调螺杆18、导向杆分别与所述承载机构及所述轴承内圈14嵌设连接,且导向杆一端固定连接于轴承内圈14上,另一端在所述承载机构的圆孔中自由滑动。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所承载的工件尺寸及形状,所述升降可调螺杆18与所述导向杆配合,对所述承载机构用于承载所述工件部位作适应性调节,例如调整承载机构的开口大小,以适应所述工件的尺寸、形状等。此处,请参照图4所示的传动机构20,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20可进一步包括弧形齿轮21、小齿轮组22、大齿轮组23、伺服电机25。其中,所述弧形齿轮21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内圈14连接的连接套26 ;所述小齿轮组22与所述弧形齿轮21相啮合;所述大齿轮组23与所述小齿轮组22相配合;所述伺服电机25设置有减速器24,所述伺服电机25用于驱动小齿轮组22,进而带动所述大齿轮组23转动,最终实现弧形齿轮21的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弧形齿轮21与所述轴承内圈14通过采用连接套26套接的连接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小齿轮组22及所述大齿轮组23的结构如下如图4所示,所述小齿轮组22包括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第三小齿轮、第四小齿轮及第五小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二小齿轮分别与所述弧形齿轮21相啮合;所述第三小齿轮、所述第四小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二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五小齿轮与所述伺服电机25连接。所述大齿轮组23包括第一大齿轮及第二大齿轮;所述第一大齿轮与所述第三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大齿轮与所述第四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大齿轮、所述第二大齿轮均与所述第五小齿轮连接。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伺服电机25用于驱动第五小齿轮,进而带动所述大齿轮组23中的第一大齿轮及第二大齿轮转动,最终实现弧形齿轮21的转动。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弧形齿轮21中心与所述第一小齿轮中心、所述第二小齿轮中心的连线组成的第一夹角α,大于所述弧形齿轮21中心与所述第三小齿轮中心、所述第 四小齿轮中心的连线组成的第二夹角β。例如所述传动机构20可包括1个弧形齿轮21、5个小齿轮22、2个大齿轮23、I个伺服电机25、I个减速器24和5个连接套26。如图4所示,电机转动带动整个轮系做周而复始的转动,为保证扇形齿轮开口后仍然能实现360度旋转,根据计算,需要有两个小齿轮组22同时与弧形齿轮21保持啮合,且两个与弧形齿轮21中心连线的第一夹角α大于弧形齿轮21开口处连线的第二夹角β,又为了保证整体尺寸及避免小齿轮组21与弧形齿轮21干涉,采用了 I个弧形齿轮、5小齿轮22、大齿轮23的8齿轮组设计方案。用连接套螺栓将弧形齿轮21固定于轴承内圈14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齿轮21也可为扇形齿轮、或U型齿轮。优选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主动机构还包括夹紧机构30,所述夹紧机构30与所述承载机构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机构30用于管件夹紧,所述夹紧机构30可为丝杠夹紧机构或使用电控永磁夹具,并可嵌在V型块17内进行装夹的设计。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机构30包括第一压紧块3la、第二压紧块31b、左旋丝杠33a、右旋丝杠33b及电机36。其中,所述第一压紧块31a通过第一螺套32a与所述左旋丝杠33a连接;所述第二压紧块31b通过第二螺套32b与所述右旋丝杠33b连接;所述电机36通过小齿轮35连接于和所述右旋丝杠33b连接的大齿轮34,所述电机36用于带动所述左旋丝杠33a及所述右旋丝杠33b转动,所述第一螺套32a、第二螺套32b沿着丝杠33聚中夹紧工件。上述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螺套32a套接于所述左旋丝杠33a,所述第二螺套32b套接于所述右旋丝杠33b ;所述左旋丝杠33a及所述右旋丝杠33b位于滑槽38中,所述滑槽38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板37,所述右旋丝杠33b透过所述安装板37与所述大齿轮34连接。例如所述夹紧机构30可包括2个压紧块31、2个方型螺套32、I个左旋、右旋丝杠33、I个大齿轮34、I个小齿轮35、I个电机36、I个滑槽38以及两个安装板37组成。丝杠33分为两段,一段左旋一段右旋,一侧安装大齿轮34,由电机36带动转动,丝杠33转动带动螺套32左右聚中运动,从而实现夹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从动机构也包括所述夹紧机构30。与上述实施例可替换的是,所述夹紧机构30还可固定在外圈上,采用这种方式的开口变位机结构更夹紧凑,方便布局。可替换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夹紧机构30可替换为使用电控永磁夹具吸附夹紧工件。如图8所示,所述承载机构中与所承载的工件相接触处设置有电控永磁夹具。也就是说,将电控永磁夹具嵌在所述承载机构如V型块17内,利用磁力吸附工件,这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控制。优选的是,所述从动机构的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与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0结构相同。从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例能够看出,所述开口变位机具有如下特点I)执行机构“开口轴承式”机构;2)传动机构弧形扇形齿轮的360度传动机构; 3)夹紧机构用于管件夹紧的丝杠夹紧机构以及可使用电控永磁夹具嵌在V型块内进行装夹的设计。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开口变位机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布置方式,焊接机器人101、工件102、开口变位机的主动机构103和从动机构104,按照图2所示进行布置。需要说明的是,开口变位机的主动机构加装驱动传动装置,其余内部结构与从动机构相同。变位机动力源伺服电机并与机器人联机,与机器人配合联动,实现高重复精度的变位,从而最终实现工件焊接的自动化。从上述各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开口变位机能够实现在上述开口变位机的开口处上下料。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焊接机器人101的重复精度最高能达到O. 02_,因此,为了与之配合,开口变位机的传动精度要求很高,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口变位机能够实现360度高精度传动。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口变位机实现快速夹紧。下面结合图2至图8,对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开口变位机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如图所示,长管工件可从开口变位机的弧形开口处放下,放置于执行机构10内“开口变异轴承”结构中的升降可调式V型块17内,夹紧机构30利用电机36带动丝杠33转动,第一螺套32a、第二螺套32b沿着丝杠33聚中夹紧工件,而整个夹紧机构30与V型块17固定连接,传动机构20的伺服电机25带动齿轮转动,弧形齿轮21有带动整个机构转动,从而实现整个变位机的夹紧变位功能。为了保证变位机在开口后仍然能实现360度旋转,与扇形齿轮21啮合的齿轮必须同时有两个,且两个与弧形齿轮21中心连线的夹角大于弧形齿轮21开口处连线的夹角,最终实现了整个变位机的夹紧变位功能。另外,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开口变位机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整体尺寸相对较小,再加上整体外观多使用圆弧形设计,变位机在工作转动中,线条流畅整洁,十分美观大方。因此,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开口变位机能够实现在上述开口变位机的开口处上下料。同时,本发明的开口变位机能够实现工件回转中心与工装回转中心同轴,且能实现360度高精度传动及转动,并且还能够实现快速夹紧。进一步来讲,本发明开口变位机的执行机构中,开口轴承的结构既有轴承的高精度转动能力,也能满足开口处放置工件的结构要求。同时,V型块可通过螺杆调节升降高度,可适应不同规格的管件的夹取。本发明开口变位机的传动机构中,双齿轮啮合,保证了开口处实现360度转动,且传动平稳。结构紧凑。本发明开口变位机的夹紧机构,整体机构固定在内圈上,能与工件同时转动,能很好保证在变位机工作中的定位夹紧,且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控制。此外,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开口变位机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本发明的开口变位机整体外观,整洁流畅。总体来讲,本发明提出的开口变位机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而且方便维护,还提高了装夹速度和方便度,同时也减少了变位机安装面积节约了厂房规划用地,降低了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开口变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动机构,设置有支撑并定位工件的第一执行机构(10)和用于旋转工件的传动机构(20),其中,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0)上方设置有开口并和所述传动机构(20)连接; 从动机构,设置有支撑并定位所述工件的第二执行机构,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上方设置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开口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0)包括轴承外圈(11 )、轴承内圈(14)、用于承载工件的承载机构;其中,所述轴承内圈(14)与所述轴承外圈(11)可相对转动;所述承载机构嵌设在所述轴承内圈(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0)还包括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轴承内圈(14)和所述承载机构分别连接;和/或 所述轴承内圈(14 )和传动机构(20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14)与所述轴承外圈(11)通过可转动连接件实现可相对转动; 其中,所述可转动连接件包括 圆柱滚珠,分布设置于所述轴承外圈(11)的弧形凹槽内; 保持架,设置于所述轴承外圈(11)与所述轴承内圈(14)之间,并用于固定所述圆柱滚珠的位置,使所述圆柱滚珠在原地转动; 挡圈(15),嵌设于所述轴承外圈(11)的卡槽内,并用于所述轴承内圈(14)的轴向定位; 密封件(16),设置于所述轴承外圈(11)开口处两端的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变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机构为V型块(17);和/或 所述轴承外圈(11)还配置有底座(100 )。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可调螺杆(18)、及与所述升降可调螺杆(18)相配合的导向杆; 其中,所述升降可调螺杆(18)、导向杆分别与所述承载机构及所述轴承内圈(14)嵌设连接,且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轴承内圈(14)上,另一端在所述承载机构的圆孔中自由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0)包括 弧形齿轮(21 ),其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内圈(14)连接的连接套(26); 小齿轮组(22 ),与所述弧形齿轮(21)相配合; 大齿轮组(23),与所述小齿轮组(22)相配合; 伺服电机(25),设置有减速器(24),所述伺服电机(25)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小齿轮组(22 )来驱动所述大齿轮组(23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口变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齿轮组(22)包括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第三小齿轮、第四小齿轮及第五小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二小齿轮分别与所述弧形齿轮(21)相啮合;所述第三小齿轮、所述第四小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二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五小齿轮与所述伺服电机(25)连接;所述大齿轮组(23)包括第一大齿轮及第二大齿轮;所述第一大齿轮与所述第三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大齿轮与所述第四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大齿轮、所述第二大齿轮均与所述第五小齿轮连接; 其中,所述弧形齿轮(21)中心与所述第一小齿轮中心、所述第二小齿轮中心的连线组成的第一夹角α,大于所述弧形齿轮(21)中心与所述第三小齿轮中心、所述第四小齿轮中心的连线组成的第二夹角β。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机构还包括 夹紧机构(30 ),与所述承载机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口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30)包括第一压紧块(3Ia)、第二压紧块(31b)、左旋丝杠(33a)、右旋丝杠(33b )及电机(36 ); 其中,所述第一压紧块(31a)通过第一螺套(32a)与所述左旋丝杠(33a)连接;所述第二压紧块(31b)通过第二螺套(32b )与所述右旋丝杠(33b )连接;所述电机(36 )通过小齿轮(35)连接于和所述右旋丝杠(33b)连接的大齿轮(34),所述电机(36)用于带动所述左旋丝杠(33a)及所述右旋丝杠(33b)转动,所述第一螺套(32a)、第二螺套(32b)分别沿着所述左旋丝杠(33a)及所述右旋丝杠(33b)聚中夹紧工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口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套(32a)套接于所述左旋丝杠(33a),所述第二螺套(32b)套接于所述右旋丝杠(33b); 所述左旋丝杠(33a)及所述右旋丝杠(33b)位于滑槽(38)中,所述滑槽(38)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板(37 ),所述右旋丝杠(33b )透过所述安装板(37 )与所述大齿轮(34 )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口变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机构也包括所述夹紧机构(30);和/或 所述从动机构的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与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0 )结构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开口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中与所承载的工件相接触处设置有电控永磁夹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开口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机构的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与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0)结构相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口变位机,所述开口变位机包括主动机构,设置有支撑并定位工件的第一执行机构和用于旋转工件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执行机构上方设置有开口并和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从动机构,设置有支撑并定位所述工件的第二执行机构,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上方设置有开口。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在开口变位机的开口处上下料。同时,本发明的开口变位机能够实现工件回转中心与工装回转中心同轴,并且能够实现360度高精度传动及转动,以及快速夹紧。
文档编号B23K37/047GK102935574SQ20121046400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邱全锋, 江山, 李仁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三一高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