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件孔口倒角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095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车件孔口倒角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特别是一种小车件孔口倒角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间有孔的小车件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打完孔的小车件后进行倒角,但车件太小,在车床上倒角要装夹更换,费时费力,加工质量不易保证。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车件孔口倒角工装,不需要逐个装夹更换,可同时操作多个小车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高加工质量。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小车件孔口倒角工装,包括用于夹紧小车件的主体和用于手握的把手,所述主体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夹持杆,夹持杆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端,夹持杆另一端与把手相连接;所述夹持杆相对应位置开设弧形缺口形成与小车件相配合的空腔。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与主体之间相互垂直。作为优选,所述空腔为一个以上。可以同时夹住几个小车件,利用小钻床就可以轻松快速的进行孔口倒角了。所述空腔周围的夹持杆部位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更好地夹紧小车件。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车件孔口倒角工装,不需要逐个装夹更换,可同时操作多个小车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高加工质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小车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小车件装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体;2把手;3夹持杆;4封闭端;5空腔;6小车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小车件孔口倒角工装,包括用于夹紧小车件6的主体I和用于手握的把手2,所述主体I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夹持杆3,夹持杆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端,夹持杆另一端与把手相连接;所述夹持杆相对应位置开设弧形缺口形成与小车件6相配合的空腔5 ;所述把手2与主体I之间相互垂直;所述空腔5为五个;空腔周围的夹持杆部位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更好地夹紧小车件6。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之内。
权利要求1.小车件孔口倒角工装,包括用于夹紧小车件的主体和用于手握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夹持杆,夹持杆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端,夹持杆另一端与把手相连接;所述夹持杆相对应位置开设弧形缺口形成与小车件相配合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小车件孔口倒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主体之间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小车件孔口倒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为一个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车件孔口倒角工装,包括用于夹紧小车件的主体和用于手握的把手,所述主体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夹持杆,夹持杆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端,夹持杆另一端与把手相连接;所述夹持杆相对应位置开设弧形缺口形成与小车件相配合的空腔,所述把手与主体之间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车件孔口倒角工装,不需要逐个装夹更换,可同时操作多个小车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高加工质量。
文档编号B23Q3/00GK202592027SQ20122018753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周建荣 申请人: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